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49章

明末求生记-第249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衮楚克大失所望,正要开口继续劝说,不想林丹汗接着说道,“明日,明日你去把苏尼特的人找来,咱们好好谈谈。”

    “大汗英明!”衮楚克喜出望外,“梆梆梆”磕了几个头,“大汗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行了!”林丹汗摆摆手,“都走吧,我累了,乌云娜,来扶我回去。”

    说罢艰难地将弯刀插回刀鞘,随后在乌云娜的扶持下,也不理汗帐中的其余人等,步路蹒跚地向外走去。

    此刻太阳才升起不久,但众人看着林丹汗一步一顿的艰难姿态,恍惚中都以为是傍晚黄昏,夕阳西下的时候。

    。。。。。。

    崇祯三年十一月初,塞北草原银装素裹,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马蹄声如雷,黑压压的骑兵踏碎了积雪,簇拥着一杆九旄大旗,缓缓来到达林台的汗庭边,另一股竖着三面旗子的骑兵,也在马儿们等得不耐烦的躁动下,从达林台汗庭边迎了上去。

    那是林远、苏鲁特和苏德,各率本部人马前去迎接,这是林丹汗的大驾到了。

    苏德内心激动,他这苏尼特右旗的丞相,马上就要再进一步,成为整个草原上的右相了。

    虽然在三大丞相中地位是最低的,可他知足了,谁叫他阴差阳错的,在三人中是最后一个投诚涿鹿商社的呢。

    而且领地也大有变迁,他掌管的苏尼特右旗,在开春之后即将南下,接掌原来插汉部的范围,也就是说,他将成为插汉部事实上的首领。

    愿意跟随林丹汗来达林台的,就只有他的本部人马,全部加起来不超过万人。

    当然了,右旗虽然离开,但额仁卓尔湖盐和芒硝的利益,却不会少,仍按原来说好的,左右两旗各占三成,涿鹿商社占四成的比例来分。

    这也是苏德愿意南下的原因,如若不然,插汉部再好,他也是不干的。

    苏鲁特的左旗,则独占原来左右两旗的牧场,地盘扩大,也有实利,地位还要上升,乐得他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三人中貌似只有林远没有多少好处,不过他做的是上相,地位最高,在草原的大义上,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对于苏尼特左右两旗捞到的好处,林远倒也没有眼红,达林台部这一回虽然没有获得盐利,也没有扩大地盘,但粮食是实实在在的有了。

    前些天红薯土豆的丰收,产量一点都没有打折扣,亩产达到了千斤,把苏鲁特和苏德两人的眼珠子都看红了。

    不过,很可惜,鉴于再往北气候严寒,苏尼特一带不适合种植粮食,达林台一线已是红薯土豆在北边的极限,也就是说,达林台今后凭着红薯土豆,就能够成为塞外江南,遑论还有收购羊毛一事。

    故此,即便这次林远除了一个相位其他什么都没有,但也非常满足了。

    达林台部人头攒动,欢声雷动,热闹得不像是冰天雪地里的感觉。

    牧民们伸着脖子,争相向九旄大旗看去,那是草原最高权力的象征,那是黄金家族的旗帜,那是蒙人们曾经的荣光。

    如今,这草原上曾经至高无上的存在,驾临达林台,并且今后将常驻在此,一个曾经小的可以让人忽视的部落,却有了这样的荣光,达林台的人谁不兴奋,谁不骄傲,谁不自豪。

    孙可旺指挥着治安军维持秩序,骑兵们前后相连,将牧民们隔绝在外,他成了治安官,所辖队伍自然而然地被人称为了治安军。

    治安军人数不足,还找了不少佣兵团来帮忙,本来这也算是个小任务,按理说是要给酬劳的,只是佣兵团们说什么都不要,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归化之行如此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帮这么点小忙是要在涿鹿商社前露个脸,收钱的话,以后还想不想混了。

    寒风如刀,孙可旺紧了紧衣领,又拉了拉帽子边沿,将耳朵护住,有些不满地嘟囔道,“周大哥和志文真是奸猾,这种场合不露面,却指使我来维持秩序,冷死了。”

    张献忠、罗汝才,还有邹群,这些佣兵头子此刻都簇拥在孙可旺周围,他们作为此次西进插汉部的最早得利者,也是最大得利者,自然是要来免费表现一番的,手下人都被他们派了出去,与治安军一道维持秩序。

    此刻听了孙可旺的抱怨,却是一个也不敢接话,孙可旺固然不能得罪,他嘴里的周大哥和志文,难道又好惹了,要是与孙可旺一同抱怨,话传到那两位的耳朵里,恐怕更难堪。

    “孙队长,这么冷的天,我看你穿得也不多,别冻着了。”还是罗汝才精明,随意找了个话题闲聊。

正文 第489章 天字号佣兵团(1)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别看我穿的少,可一点也冷不着我。”孙可旺笑了,“我有宝贝。”

    “啥宝贝?”张献忠好奇心最重,他里三层外三层的穿了羊毡、皮袄,除了皮袄能挡挡风,里面的羊毡衣,不管穿多少件,都是冰冷如铁。

    “喏!”孙可旺从腰间扯出一截毛衣,“就是这玩意儿,志文管它叫做毛衣,今儿这天气,我里面穿两件,外面再穿件皮袄挡风,就很暖和了,嗯,下面有毛裤,就不给你们看了哈。”

    “这就是毛衣啊。”邹群手脚快,第一个捏在手中细细摩挲,当真是细腻柔软,温暖舒适,比毡衣什么的,强得不止一星半点。

    “让让,老邹。”张献忠一把扯开邹群,“让我兄弟俩也见识见识。”

    “孙队长,这毛衣就是商社做的吧?”邹群问道,帮涿鹿商社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商社收羊毛做什么,他们多少都有耳闻。

    “没错!”

    “真是好东西啊。”张献忠赞道,“孙队长,能不能卖些毛衣给兄弟们,这冰天雪地的,毡衣实在冻死个人。”

    他们现下真有些财大气粗的感觉,插汉部前后跑了四趟,总共拉了一万多人来,折合成粮食,将近四十万斤,二十个佣兵团一分,怎么都有两万斤粮食的收入。

    收获不小,自然想用点好东西来装备自己。

    “嫌冷啊,干嘛不回关内,那里暖和,反正眼下也没什么事了。”孙可旺道。

    “在塞外野惯了,回去不自在。”张献忠答道。

    “对对对,还是在达林台这里呆着舒服些。”邹群也附和道,他最初还有些担心张家口那里,怕有上司巡察点卯,时不时派人回去探探消息,可几个月下来,愣是没有什么动静,现下胆子大多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几人都没有说,眼下看似清闲,可谁知道涿鹿商社抽空又会发布什么任务呢,这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啊,谁也不愿意拱手把机会让给他人。

    “孙队长,你还没说这毛衣能不能卖些给我们呢?”罗汝才没上孙可旺的当,仍紧盯着毛衣不放。

    “嘿,你这人,没完没了了,是吧。”孙可旺无奈,只得说道,“实话告诉你们吧,现在这毛衣主要在江南一带行销,抢手得很,在北边根本见不到,你们想要买啊,却是难了。”

    这么好的东西,却是想买能买却买不到,几个佣兵头子闻言,都有些失望。

    “不过嘛。。。”孙可旺有话不说完,故意吊这几人的胃口。

    “你别逗我们了,孙队长,不过啥呀?”

    “不过你们还是有机会的,”孙可旺道,“关于你们佣兵,志文又弄个新鲜玩意儿出来。”

    “啥新鲜玩意儿?”几个人兴奋了,既然是有机会买毛衣,那就是好事,还好没走,还来帮忙,才能提前听到,想到这里,张献忠等人都有些鄙视那些赚了钱就忙着回关内享受的同行了。

    “嗯,我先帮你们理清一下观念,”孙可旺道,“你们统一都把我们称为涿鹿商社,实际上我们内部还是有区别的,负责毛衣和粮食售卖的是商社,而负责收购羊毛,还有收取种子费用的,则是涿鹿工会,你们佣兵,实际上都由工会管束。”

    “哦。。。”众佣兵头子并不能分得很清楚,不过好歹知道了管他们的是工会。

    “志文有意在你们这些佣兵团中,挑选一些功绩特别大的,授予天字号佣兵团的荣耀,第一批大概十个名额吧,作为天字号佣兵团,要想买些毛衣就没什么问题了。”孙可旺道。

    天字号佣兵团敢情就是能买毛衣啊,几个佣兵头子有点不以为然,这种没有实惠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并不大,当然了,他们也不便公然蔑视,嘴里还是嗯嗯啊啊的应和着,表示自己知道了。

    孙可旺年纪虽轻,可也是摸爬滚打出来的,何等精明,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荣耀这玩意儿对他们不好使,遂笑道,“怎么,看不上?告诉你们,成为天字号佣兵团可是有好处的,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佣兵头子们的眼睛这下亮了起来,孙可旺心中暗自点头,还是志文和周大哥说的对,没有实惠的话,这些人是不会感兴趣的。

    “好了,和你们直说了罢,”孙可旺不待几人发问,接着说道,“十大天字号佣兵团,将会被赠与若干涿鹿工会的干股,每年都会有分红。”

    此话一出,不亚于在佣兵头子们的耳旁敲了一记黄钟大吕,震得他们脑海里嗡嗡作响,好半天还没有一个人能反应过来。

    “都怎么了?傻里吧唧的。”孙可旺没料到这些人会是如此反应,难道不应该是欢呼雀跃,争抢打闹么,一个个呆呆愣愣的,是中了邪么。

    罗汝才的喉头上下动了动,咽了口口水,“孙队长,你可别拿这种事和我们开玩笑。”

    “谁和你开玩笑了,志文他们昨儿才定下的,我今天就告诉你们了,够意思吧?”孙可旺道。

    “那周大人和志文大人还会不会开个大会,给大家说的?”邹群问道。

    “不会了,”孙可旺摇头,“他们都忙得很,没工夫开大会,再说了,聚集这么多的人,怕新来的这位可汗害怕。”

    待大家爆出一阵笑声后,孙可旺接着说道,“以后大会基本不会开了,有甚要紧的事,都会在议事大帐旁张贴告示,你们自己留心就是,还有,若有什么新的任务,也一并在那儿发布。”

    几个佣兵头子相互间看了看,都打定主意,以后天天都要去议事大帐跑一趟,要是出去做事,要么留个自己人,要么找个人,帮他们把告示内容一一记下,以免有所遗漏。

    “孙队长,不知这涿鹿工会一年有多少进项?”罗汝才心心念念的,是工会的收益多不多,这关系到天字号佣兵团到底值不值得去争。

    “嘿,我说老曹,行啊,知道先盘盘道,佩服。”孙可旺冲罗汝才伸伸大拇指,“行,我就给你们说道说道,让你们知道涿鹿工会的实力。”

正文 第490章 天字号佣兵团(2)

    “工会的收益,主要是在商社的分成,工会可是商社的大东家。”孙可旺简单说道。

    至于工会织造毛衣,以成本价卖给商社的进项,说起来太复杂,这些人未必能听得懂,反正商社的分红就应该足够吸引人了。

    果然,佣兵头子们听到这里,眼里都放出了亮光,虽然分给天字号佣兵团的干股,具体份额是多少他们没敢问清楚,但以涿鹿工会的大气,是不会亏待的。

    “这个。。。孙队长,我再问问哈,我记得你刚才说过,种子费也归工会,这笔收益不用跟商社分享了罢?”罗汝才不愧被称为曹操,孙可旺话里的蛛丝蚂跡都被他给拎出来了。

    “呃,我说老曹,你这脑袋,我真是服了。”孙可旺无奈地说道。

    种子费用的收入,目前全归工会,这也算是志文不经意钻了个空子,当时在涿鹿山与周承允协商之时,志文尚未完全认识到系统爆种的强大作用,也没想过要靠卖种子发财。

    两人当初的协定是这样的,商社在粮食上的进项,就是平价从涿鹿工会收购粮食,然后转手倒卖的差价。

    周承允那会儿哪里能想到红薯土豆在涿鹿山会有这种不合常理的表现,对粮食的收益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白白错过了这么大的好处。

    不过周承允到底大气,既然当初说好了商社没有种子费,就没有因为巨大的利益而眼红,在此事上提都没有提一句,反正志文发现的那个盐湖,对他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意外惊喜了。

    额仁卓尔湖比晋南解州的盐湖还要大,而分享利益的,不过是苏尼特左右两旗,还有他与志文四方而已,想想解州那个盐湖,如此之多的人瓜分,尚能让大家赚得盆满钵溢,额仁卓尔湖的前景就更让人期待了。

    做人要知足,这是周承允与其父一向秉承的原则,不然当初他们也不会把冻制芒硝的方法分享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