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有不少队伍,特别是关内的,他们不爱冒险,反而觉得运粮运羊毛是个好活计,除了出入关口稍微有些麻烦,从涿鹿山到达林台汗帐基本没有什么危险,只要吃得了苦,能稳稳当当地赚这一成多两成的钱粮。
而张献忠罗汝才,还有邹群这些尝过甜头的,就不太甘心了。
正文 第478章 佣兵团与治安官
“先别忙着谢,还得看你们愿不愿意干呢。”林巧说道。
“看你说的,周大人指的路,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干呢。”张献忠说道。
“就怕干不好。”邹群接上话说道。
“别人不好说,你嘛,只要愿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林巧看着邹群说道,她对此人印象深刻,当时出了那台事后,他哥还担心插汉部的报复,要全面与达林台开战,派人联系过苏尼特左右两旗,还有喀喇沁科尔沁等部。
“周大哥刚从苏尼特回来,那里发现了一个盐湖。。。”林巧说道。
张献忠等三人眨巴着眼睛听着,心里不明白这事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周承允的背景他们是知道的,晋南盐商出身,发现盐湖自然对他是天大的利好,可自己这些人能干什么,晒盐么?
“。。。需要大量人手。”林巧接着说道。
果然是要干苦力,听到此处,三人心下一沉,做惯了收羊毛这种虽然风险大,但却利高的行当,再让他们去做这种与运粮一样的力气活,都是有些不情不愿的。
可这日子不对啊,晒盐不是春夏的时候晒么?
林巧看这几人脸上模样,就知道他们想岔了,“放心,不是要你们去晒盐,你们这些人还远远不够,再说,就算你们愿去,周大哥还不乐意要你们呢,坑蒙拐骗偷五毒俱全,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偷盐。”
邹群三人被林巧说得神色尴尬,唯有讪笑而不出声。
“盐湖要的人多,周大哥和志文哥的意思,是让你们招人去,听好了,是去我们部落西边的插汉部招人,东边的那些地方就不要去了,招来的青壮,一人给你们三十斤粮食,妇孺每人也有十斤,怎么样,这下你们有兴趣了罢?”
张献忠三人听得眼睛一亮,原来是用人换粮啊,这买卖有得做,而且,听上去好像比换羊毛还要更赚似的。
“做做做,我们做。”三人没有商量,就这么不迭地点头应道。
“记住,不许强行拉人,需得人自愿,到了达林台,周大哥会派人一一询问,若有一人不愿意,你们就要被扣十分。”林巧警告道。
张献忠和罗汝才闻言,大失所望,本来以为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到了地方,拿绳子一捆,不就带回来了,这要人自愿的话,得费不少嘴皮子的工夫。
邹群倒是没觉得有多难,他对插汉部的情形本就知道的不少,这两个月频繁进出,更是了解了更多的情况,这事儿对他来说,真的不难。
“行了,就这两件事儿,我们得走了,还要去通知其他队伍呢。”林巧在马上牵了牵缰绳,“可旺哥,走罢。”
“早就想走了,就等你发话了,巧儿。”
打马欲行之际,林巧忽地扭头,又冲三人说道,“对了,你们这些人啊,志文哥还给你们想了个挺好听的称呼…佣兵团,每个佣兵团都可以拥有自己专属的名号,都好好琢磨琢磨罢,明日会后就要开始登记换令牌了。”
“还有,可旺哥以后不叫队长了,志文哥称他是咱们达林台的治安官。”
说罢,口中轻叱一声,与孙可旺一道,带着骑兵去了。
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流,张献忠嘴皮子上下翻动,“我说,这妮子嘴里的志文哥,还有那小子口里的志文,到底是个什么人啊。”也不知他和谁说话。
“我听说也是涿鹿商社的大东家之一,今年来得晚了,但去年是他出塞探的道,看来为的就是等周大人回来,好来个大动作。”接话的却是邹群。
待两人反应过来后,又都双双冷哼一声,各自去了。
同一时间,被人议论的志文,正与周承允一道,坐在林远的汗帐中聊天。
“小志,你不坐镇涿鹿山,怎么跑到塞外来了。”周承允责怪道。
“嘿嘿,闲不住,代王那里基本摆平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宋献策自会处理,最快也得明年收夏粮的时候才能见到效果,我没事情做,干脆就出来走一走。”
周承允摇头,剩下的不说他也知道,毛布一时不急于推出,毛衣从织造到售卖,涿鹿山上下,连同他在江南的售卖渠道已是轻车熟路,根本不用操心。
至于秋粮嘛,红薯土豆已经种下,就等着冬月的收获了,也实在没什么要操心的,倒是塞外这里,确实是忙得一塌糊涂。
“你别说,周大哥,志文来这里出的几个点子,都是好主意,今后肯定能让这些亡命徒收敛许多,达林台也不会再那么乌烟瘴气的了。”林远在一旁说道。
“这小子就是歪点子多。”周承允嘴里这么说,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志文这扣分处罚的法子,的确比以前那粗放的管束方式好用多了。
“小志,你怎么会想到给这些人一个佣兵团的称呼,还让他们自己取名字,立字号。”周承允问道。
“我们雇佣他们为我们办事,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一个的团队,行事又难免会动武,不就是佣兵团么?”志文说的振振有词,其实不过就是心中的那点恶趣味罢了。
刚到达林台,志文就被这个部落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震住了,而那些不停进出汗庭,交结羊毛和钱粮的队伍,更是让他觉得异常熟悉。
本来招募人手,在涿鹿山和达林台之间往返运粮运羊毛的主意是他出的,周承允招募人收羊毛,只是在他的主意上扩大了做事范围而已。
但眼下这些人拿着涿鹿商社的钱粮,替涿鹿商社做事,甚至卖命,却是让志文想起了后世欧美奇幻小说中的佣兵团,仔细想想,真没什么区别,涿鹿商社发布任务,这些人领取并完成任务后获得酬金。
只不过目前的任务都还是长期的,没有什么限制的任务,以后大可以发布那种一次性的,只要有人领了其他人就没了的任务。
就是这种长期的任务,也可以根据羊毛的需求量,增加或者减少发布的任务量,这。。。完完全全就是佣兵与佣兵工会之间的关系了。
正文 第479章 无需多虑
有了这个发现,志文怎么能忍得住不把他们叫佣兵团,还让他们自己取个名号呢?
而把孙可旺现在的角色叫做治安官,不过是基于同样的恶趣味罢了。
“至于让每个佣兵团都有自己的专属称号,我觉得这能让他们有荣。。。”志文本想顺嘴说出荣誉感,却觉得这词儿太也现代化了,周承允与林远二人未必能够理解。
不想周承允却接着说道,“没错,有了自己的称呼,能让这些人觉得自己也是有声誉的人了,做事会更加认真。”
“对,”林远也说道,“那些领头之人在达林台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手下,以博取佣兵团的声望。”
“两位大哥想的比我还要周到啊。”志文笑道,他还发愁怎么解说呢,没想到这两人自动脑补完了,说的比他自己想的还要好些。
“倒是周大哥,我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林远发话了。
“都是自家兄弟,有话直说,哪有什么当不当的。”周承允是很看重林远的,身为达林台部的首领,嗯,以现下的实力,就是称为可汗也是没有问题的,又是自己的族人,在心理上就要比苏尼特的那两人更加亲近些。
“插汉部虽然名义上还是蒙古共主,但这两个月下来,已经被咱们掏的差不多了。”林远口中的咱们,是指涿鹿商社,达林台部,各大小佣兵团,还可以加上苏尼特左右两旗。
至于“掏”,自然是利用收羊毛的契机,如同在苏尼特所做的那样,俘获了大批普通牧民的心,同时也控制了不少的牧主,可以这么说,插汉部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林丹汗,但说话真正有份量的,已是涿鹿商社了。
“既然如此,咱们还有必要继续从他们那儿挖人来晒盐么?”林远的眼里有些疑惑,目前的插汉部,只有最上层的几人与涿鹿商社还有些抵触,有必要与他们继续交恶么。
而据他所知,连年大旱之下,中原的陕北晋西等地逃难之人数不胜数,需要人手晒盐的话,完全可以招募这些难民,没必要去招惹插汉部。
而且都是汉人,用起来不但更放心些,也比这些蒙人好用。
“呵呵,林远兄弟这是担心让佣兵团去拉人,与插汉部再起纷争,甚至爆发战事?”周承允问道。
林远无声地点点头。
两个月前邹群挑起的那件事,当时林远是很紧张的,周承允又不在达林台,而是远赴额仁卓尔湖去了,尽管他没想过把邹群等人交出去消弭灾祸,但惩处一番,让他们不可再如此大胆行事,林远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孙可旺一力维护,周承允得知情况后回信的意见也是不但不能惩处,还要大加奖赏才是。
至于插汉部的威胁,则让林远动员达林台部,孙可旺动员佣兵们,周承允自己则在北边说动了苏尼特左右两旗,全力备战,绝不让步。
事态的发展出乎他们的预料,插汉部自己悄悄地怂了,随着插汉部的牧主一个又一个地投诚,一场战事就这么没了。
“无需多虑,林远兄弟。”周承允长笑道,“林丹汗多谋少断,缺乏胆气,两个月前他不敢动刀兵,两个月后就更没勇气了,即便他脑子抽筋,想要动手,也得有人支持才行,你觉得,还有人愿意同他一起,出兵讨伐咱们么?”
“说的有理,周大哥。”林远不得不承认,林丹汗现下就是想动手,也没有多少人会支持,就凭他们自己那点人马,完全不够塞达林台和佣兵们的牙缝。
“既然说到这儿了,那今天我就和两位兄弟好好聊聊,说说我的想法。”周承允道,“林远兄弟想问的是,既然额仁卓尔湖需要人手,为什么不从关内招募难民,反而要去插汉部招蒙人,对吧?”
见林远点头承认,不待周承允开口,志文抢着把话说了,“周大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额仁卓尔湖不但能晒盐,还能冻硝,是不是?”
周承允笑了,手指志文,“就知道瞒不过你。”
“这下就清楚了。”志文转而对林远说道,“林远大哥,周大哥需要人力,不是为了明年晒盐,而是为了即将而来的冻硝所用的。”
冻硝?林远眼里满是疑惑。
“对,冻硝,冻芒硝。”志文解释道。
芒硝?林远明白了,一下子有些激动,“难道额仁卓尔湖不但产盐,还能产芒硝?”
见志文周承允二人微笑点头,林远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回走动,“这可是好东西啊。”
对牧民来说,芒硝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食盐,食盐是人需要,而芒硝就是牲畜需要了,只是蒙人们很少知道其中内情。
这个时代缺医少药乃是司空见惯的景象,草原尤其严重,人都保障不了医药,牲畜就更没人关心了,牛马羊只一旦生病,大部分都是听天由命。
有些经验的牧民,找些草药喂食,或许能有些作用,更多的,则是眼睁睁看着牲畜们因病死去。
因此中原的兽药在塞外也是十分抢手之物,而贩到草原的兽药,其实就是以芒硝为主,商人们为了掩瞒底细,往往搀杂其他东西,但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其中的芒硝。
牲畜生的病,最少有三成,是肠胃不通引发的,将芒硝用在人身上尚需谨慎,这玩意儿泻下的力道太大,而用在牲畜上就不用顾虑这么多了。
用芒硝烧些水灌下去,那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牛马羊只拉些不干净的东西出来,萎靡两天就能活过来。
因此说有了芒硝,草原上这些牲畜的性命就有了一层保障,那是一点不为过的,只不过其中的隐秘之处,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林远却是清楚的,是以才会说出芒硝是好东西的话来。
“这下明白我为何要急着大量招人的缘由了?”周承允笑问。
“怪不得。。。”林远的话没说完,不过大家都明白,眼看就要入冬,冻硝迫在眉睫,还需对生手指点一二,再回中原招募难民,显然是来不及了,而错过一个冬天,就要损失好大的一笔钱。
正文 第480章 合作(1)
“那干嘛不让佣兵团去喀喇沁科尔沁等部招人?”既然需要大量人手,林远想当然的觉得,去的地方越多,能招的人自然就越多。
东部各部一样是穷得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