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131章

明末求生记-第131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247章 与巴根的比试(2)

    好在这回是巴根先发动的进攻,小英虽然后发先至,他却也来得及反应。

    原本砍向小英的弯刀,不得不中途变向,向下一转,朝长棍磕去。

    然而满心以为能扫中对方武器的巴根,却未能如愿。

    刚才那如同蟒蛇一般迅捷,凶猛朝他扑刺的长棍突然消失了,就好像他刚才看到的不过是个幻象而已,向下格挡的弯刀没有碰到任何东西,手上蓄得满满的劲力落了空,让他好不难受。

    “唰!”没等巴根从击到空处的难受中缓过劲儿来,一个黑点由小变大,刚才消失的棍尖再度出现在他眼里,并且目标都没有变化,仍是直指他的咽喉。

    巴根没奈何,脚带腰,腰催手,手发力,抬起已经挥落的弯刀向上格挡。

    只是刚刚将要扫中的时候,长棍又缩了回去,巴根再次做了无用功。

    就这样,在围观众人眼里看到的,就是小英不断地用白蜡杆刺向巴根,目标大部分时候都是指向巴根咽喉,偶而换一下,也是刺向胸、腹这些要害部位,

    而巴根只能不停地挥刀,上下左右地格挡,连一丝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每当长棍要被巴根的弯刀碰到时,小英就会及时收回长棍,让巴根徒劳无功。

    有几次他明显是想豁出去,和小英以伤换伤,来个同归于尽式的打法,可武器不够长,速度也不快,反而被小英逼得手忙脚乱,要狼狈地抵挡好几招,才能稳住阵脚。

    旁边孟根、朝鲁和查干三人都看直了眼,怎么也没想到,这小丫头会如此生猛,他们自忖,换做自己,现在恐怕也是这个下场,在这样凌厉的攻势前,区别无非是谁坚持的时间长些而已。

    “有本事别这么躲躲闪闪的啊。”巴根气喘吁吁地哇哇大叫着,头上的皮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在了,和他爹一样的光头上沁着汗珠,冒着热气。

    明明是他狼狈不堪地在格挡,手中刀连长棍都碰不到,偏偏说小英躲闪,无非是想用话激得小英和他来一次硬碰硬的碰撞。

    志文暗笑,小英受他哥宋才捷的影响,与人打斗时不像孙可旺那样喜欢硬碰硬,而是更加灵活多变,偏爱避实击虚,但如果你要以为他们力气小的话,那可就错了,巴根自以为能在力量上占上风,注定要吃大亏。

    “如你所愿!”小英轻哼一声,又一个弓步冲刺,手中白蜡杆再次刺向巴根的咽喉,看她这一往无前的样子,竟是不打算再撤回长棍,而是要和巴根来一次实打实地碰撞了。

    巴根大喜,哼哼,一个小丫头片子,能有多大力气,狠狠向上挥动着的弯刀又加了几分力,只要能扫中长棍,巴根相信,定然能将其磕飞,到时候凭自己手中的弯刀,还对付不了她么。

    “呯!”一声巨响,是刀棍相撞的声音。

    “嗤!”一声轻响,是长棍被弯刀削中的声音。

    随后众人看见的,是右手持刀的巴根将刀杵在地上,而小英则手持一根短了一截的长棍,棍尖再度抵在了巴根的喉间。

    事情并没有像巴根所想的那样,虽然小英的长棍被削断了一截,但却没有被磕飞,反倒是巴根自己,右手被这一下弄得酸软酥麻,险些握不住刀,哪里还能挡得住小英接踵而至的攻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的棍尖轻轻地搭上了自己的脖子。

    要不是巴根急中生智,将刀顺势插进土里,刀很有可能会离手而去,那脸就丢得大了。

    “服了没?”小英笑意盈盈地问道,微微有些喘,鼻尖、额头上有汗珠渗出。

    志文见状,急忙捅了薛平一下。

    而巴根则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一个小丫头击败,这叫他怎么抬得起头来,以后怎么面对那两个跟班。

    薛平不知何时出现在巴根身边,将棍尖轻轻扒开,又冲小英使了个眼色。

    “打这半天,我又有些饿了,小志哥,还有吃的没?”小英闻弦歌而知雅意,收回长棍,走回火堆边坐下。

    薛平搂着巴根的肩膀说道,“小兄弟,别气馁,想当初。。。,我也是被这三个丫头生擒的。”

    声音虽低,却足够让这几个蒙古小子都能听见。

    “啊?!”四人都低呼出声,巴根三人是亲身体会过薛平他们的身手的,知道自己远远不是对手。

    孟根虽然没有见识过,但看这三人上马下马,挥舞套索的手段,想必身手也不会差,又是成年壮汉,他说自己不敌三个丫头,四人都有些难以置信。

    “呃,一对三,一对三哈。”薛平有些尴尬地解释着,虽然他奉志文之命,来安抚巴根,可也不能把自己的名声全给毁了,再说,这是实情啊。

    四人这才有些信了,不过,即便是三个打一个,擒了薛平,这三个丫头也是很了不得了。

    巴根这才释然,这位大叔都不是对手,自己败了,又有什么打紧的。

    当下走到志文身前,按着记忆中的汉人礼节,双手抱拳道,“郑公子,我愿赌服输,以后但有差遣,无不听从。”

    “当真?”志文问道。

    “当真!”巴根凛然直立,异常严肃,脸色有些不好看,“你不相信我?”

    “那好,”志文笑道,“我现在就有个差遣,你。。。做是不做?”

    “那还用说,尽管吩咐。”巴根拍着胸脯说道。

    “这附近有没有游牧的人家或是部落什么的?”志文问道。

    “嗯,我想想,”巴根说道,“往南走的话,应该是没有了,你们当初过来的时候,我们部落恐怕是你们遇上的第一个罢。”

    “谁说要往南走了,”志文说道,“等会儿收拾收拾,咱们朝东边儿去。”

    “啊?”志文话音一落,不仅是巴根,其他人都疑惑地看着他,纷纷问道:

    “不往南走了?郑公子。”

    “不回张家口么?哥。”

    “还要去哪儿玩?”

    最后这个,是还没玩够的小英。

正文 第248章 一路向东

    “我可一直没说过,这就回张家口啊!”志文笑眯眯地回答大家,“咱们一路向东而去吧。”

    “向东?”薛平低语,“再过去是科尔沁的范围,公子,你这是还想再去收些羊毛么?”

    志文摇头,“这个季节,没多少羊毛,不收也罢。”

    那晋北八大粮商,想必要急着赶路,再慢腾腾地收羊毛,怕是跟不上。

    “你不是发了血誓,要与金人为敌么?”志文转头问巴根。

    “是啊。”巴根迷茫地看着志文,不明白这与向东走有什么关系。

    “笨啊。”囡囡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往东走能到辽东,那里是金人老巢,你要找金人麻烦,去那里对付金人,难道不比在这儿好?”

    别看囡囡只是粗通文墨,可她记性好,只凭孙大夫时不时地聊聊后金概况,还有老言和老三两个辽东遗民的只言片语,对后金的方位和情况也有了大致了解,此刻听志文说了这么几句话,立时就明白了她哥的心思。

    “对啊!”巴根“啪”的在自己光头上一拍,“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到了辽东,杀几个金人解恨,难道还能把帐算到他们部落头上么?

    随即看向志文,“郑公子,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你要去盛京找金人麻烦,我肯定是乐意之至的,哪里还会和你们别苗头。”

    眼中隐隐露出了感动之意。

    “别别别,我要是早些说,林远还能让你跟着我么?”志文见不得他这副模样,帮巴根找金人麻烦只是顺手之劳,既能让他心中仇恨消解些,也能让他对自己等人更服气、更感激。

    但到辽东,志文有更重要的目的。

    刚刚预支给林远的那三十万斤粮食,对现在的志文来说算不得什么,但一想到涿鹿山要广招难民,以便纺线织布,而同时,在草原上,随着羊毛收购规模的扩大,粮食的消耗自然也会越来越惊人,这样一来,粮食就是多多益善了,要种的红薯土豆虽好,收获却是需要时间的。

    自从得知晋北八大粮商召开那达慕,迎接多尔衮,志文就觉得,他们肯定是又筹集到了一批粮食,否则的话,是万万不敢操办这些事情的。

    而多尔衮随后领兵西去,估计是到哪里吊打教训蒙古人去了,但范家这些人想必还要继续运粮到辽东,八大粮商新筹集的粮食,就又成了志文的目标。

    他虽然有些担心涿鹿山的羊毛不够用,但事已至此,志文又飞不回去,要是不够用的话,他就是赶回去,也已经过了天冷,需要穿的季节了,再说,这一次也没收多少羊毛,不如再干一票大的。

    不过这一回,志文却不打算在蒙古草原上动手了。

    那场那达慕上发生的一切,志文已经可以肯定,是蒙古人替自己背了黑锅,后金为此展开的报复。

    以蒙古如今的实力,想要就此事与后金撕破脸,却是力有未逮,既无强力领袖,各项实力也是远远不如,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特别是东部各部,早已经被后金驯服得如同一只忠犬,不过经此一事,多半能在蒙金之间埋根刺,特别是蒙古的中小部落,对后金尤其不满,那就值了。

    只是达林台自戕那一幕,志文见了,也有些不落忍,要是还在蒙古劫粮,这些部落还不知会被后金收拾成什么样呢,也与他的利益不符。

    要知道,现在达林台部已经和涿鹿山绑在一起了,他们遭受的损失,就是涿鹿山的损失。

    因此,志文决定,继续追踪范家商队,到了辽东再动手盗粮,这样一来,金人就是再有火,也不能往蒙古身上发了。

    要是可以的话,尽量在盛京动手,这样蒙古应该能逃过一劫,而且那黄台吉不是才从京畿发了一笔横财么,志文想看看,能不能到盛京去,在这些女真人身上打打秋风。

    不过这些打算,自然不能明说,志文只能另找借口,“我其实是想到盛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买卖好做,探探路。”

    三个丫头个子矮,无人注意到她们在听到志文这句话时,都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她们三人,尤其是囡囡,对志文的本事很清楚,那晚亲眼见他神秘消失,第二天一早又很快出现,都不知道志文到底干了什么,成没成功。

    现在见志文提出要东去,再结合出塞后他们的行踪,似乎一直都是有意无意地吊在范家商队后面,对志文的心思,倒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咱们可说好了,”志文接着给巴根敲警钟,“想找金人麻烦,得我点头同意才行,要么不做,做就不能留下任何后患,知道吗?”

    “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可没法跟林远交待,”志文接着说道,“这次去盛京,都是特意瞒着他的,他要知道我的真正目的地,肯定不会让你跟着我们的。”

    “知道了。”巴根忙不迭点头,阴沉了许多天的脸色,终于放晴了。

    志文又左右看了看柳才和海东青,这二位也是和后金有深仇大恨之人,也不能放松。

    果然,柳才双眼放光,摩拳擦掌,海东青则是残忍而冷酷地笑了笑,伸出舌头舔了舔自己的嘴唇。

    “柳大哥,海东青,我刚才的话可不是只说给巴根听的,你们也不能违背。”志文正色道。

    “志哥,你放心,我们出手,肯定是不留活口的,对吧,海东青。”柳才亲热地搂着海东青说道。

    海东青没有说话,伸手拍拍柳才的后背,表示同意。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问你这附近有没有牧民了吧?”志文问巴根,好歹让这小子动动脑,不能脑子里尽是浆糊。

    巴根又懵了,他们去辽东与这附近的部落有何关系?

    “笨呐。”囡囡早明白了志文的打算,再度对巴根的智商进行无情打击,“你看看咱们的衣服,再看看你们自己穿的衣服。”

    “哦。。。我知道了!”却是孟根抢先说了出来,试探性地问道,“你们这是要找地方把身上的汉人服饰都换了,装扮成和我们一样的蒙古人,对吧?”

    “哈哈,总算有个脑子够用的人了。”小英拍手笑道。

    我脑子不够用?巴根狠狠瞪了一眼说这话的人,发现是小英后,急忙低下头,生怕被小英发现,刚才那一场打斗,已经让他心里有了阴影。

    他这时也明白过来,志文他们几个穿的汉人服饰,在蒙古大草原上行走,倒是不太碍事,但要去盛京的话,就太显眼了,还是换成蒙古人的衣物更方便。

    “行,咱们路上边走边找。”志文开始扑灭火堆,“然后到金人的老巢盛京去玩玩。”

正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