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68章

三国我当皇帝-第68章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接着说道:“你不会以为,你孙子当了曲周县,县令。”

    “这些东西就不用归还了吧?”

    “要知道,他能不能安全上任,还是个问题。”

    “看看你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我要没点能耐,估计下场也不会太好。”

    田元用右手袖子,擦了擦鬓角的汗珠。

    开口道:“老朽不是这个意思。”

    “老朽是在考虑,怎么来偿还府库的辎重。”

    赵风看田元这样子。

    心里就猜测。

    田元的本意肯定是想赖掉。

    结果被赵风这么一说。

    才惊醒了他。

    等了一会。

    田元才说道:“府库的辎重老朽是确实拿不出来了。”

    “这样,老朽的府邸、铺子、周围的田地,折价来偿还可好?”

    赵风笑道:“府邸、铺子、田地。”

    “看来你是准备卖了这些东西,然后携带家小去曲周县发展啊。”

    “这些东西,短时间你原价能卖出去吗?”

    “说吧,折多少?”

    田元刚刚就是在想这事。

    直接说道:“府邸、铺子折七成,田地有些折七成,有些可以折五成。”

    赵风摇了摇头:“我不是问你,折几成。”

    “我是问你,总价值多少,然后折多少。”

    田元摇了摇头:“这个老朽还没算出来。”

    “需要回去后连夜核算。”

    赵风笑道:“那就回去慢慢算吧。”

    “算清楚了,明日在来找我。”

    田元站起来,一揖:“那老朽就告辞了。”

    赵风点了点头:“恕不远送!”
………………………………

第一百三十章 交易达成

    赵风对于田元,用府邸、铺子、田地,来抵债。

    还是比较认同的。

    府邸和铺子刚好都是赵风急需的。

    至于田地,赵风就不怎么在意了。

    因为就算购买了田地,赵风也是用来安置人的。

    而要安置人,现在只要肃清了周边的黄巾贼。

    照样会多出一大片的荒地。

    同样可以用来安置人。

    田地对于世家来说,是必不可缺,人人喜爱的东西。

    对于赵风来说,就没太大的感觉了。

    因为赵风以后,是要走争霸天下的道路。

    成了,天下都是自己的。

    败了,在多的田地,也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第二天。

    赵风照常去军营教学、训练。

    回到县府,走进议事厅。

    田元看到赵风回来,行了一揖:“老朽早已在议事厅恭候多时了。”

    赵风跪坐到主位上:“统计的如何了?”

    田元从胸口摸出一卷竹简。

    双手呈上道:“皆以记载完毕。”

    典韦走上前,接过竹简,然后提给赵风。

    赵风接过竹简,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其中大型府邸一座,价值三百四十万钱。

    店铺十家,价值七十万钱。

    各种田地,赵风就没有一一计算了,总价值八百余万钱。

    赵风感慨不已,这些人真是有钱啊。

    固定资产就是一千多万钱,肯定不是田家的全部资产。

    这还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世家。

    窥一斑而知全豹。

    可想而知曹操、袁绍等人,他们的家族,又会多么有钱。

    没办法,谁叫光武帝刘秀是靠关中世家支持,才中兴的呢?

    全国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这些世家手中。

    如果东汉继续延续下去。

    说不定要比西方早个上千年,进入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性也不大。

    赵风看完竹简。

    觉得田家的府邸加店铺,按七折去算。

    就差不多值辎重的价值了。

    不过,赵风又圈了几个不错的田地。

    然后把竹简替回田元。

    笑道:“就用这些,来抵府库辎重吧。”

    田元打开竹简,大致上看了一眼。

    脸色一变:“万万不可。”

    “这里价值超过七百万钱,绝对不行。”

    赵风右手食指敲打着案己:“府邸、店铺,暂且不谈。”

    “那些田地,你真当我不清楚情况吗?”

    “既然你愿意把这些田地折价五成。”

    “说明这些地方基本都荒废了。”

    “除了我,你去问问还有谁会要?”

    赵风之前购买张家的庄子和附近的田产。

    就是因为周边有一个黄巾贼山寨。

    基本都荒废了。

    赵风才以两成不到的价格买过来。

    当然,还有一部分友情赞助。和张家的一些决策有关。

    田元一咬牙:“即便如此。”

    “这些产业的价值,也大大超过了辎重。”

    赵风思考了一下:“这样。”

    “我在退一步。”

    “登记的两百左右的县兵,还没有归还兵器。”

    “我规定的时间,是明日酉时三刻前归还。”

    “这些人,我猜大部分都是听从你的号令的。”

    田元听到这里,脸色又是一变。

    赵风看到后,心里有底,继续说道:“明日,你叫他们全部回营。”

    田元行了一揖,想要插话。

    赵风伸手制止:“别急,听我说完。”

    “后日上午,你派前县尉伏承,去军营把这些人征调走。”

    “只要你们有能耐,还可以继续征调人手。”

    “就是八百县兵都征调走,那也算你们有能耐。”

    “我绝对不会横加干涉。”

    “如何?只要携带这些人去往曲周县。”

    “你孙儿的县令之职,肯定当的无比妥当。”

    田元听完,开始暗自思索起来。

    赵风也没去打扰。

    思索了一盏茶,田元才点头道:“好。”

    “就依赵县令。”

    “不过,地契需要等我们出城后,才能交接。”

    赵风也没打算,动什么手脚。

    点头道:“没问题。”

    田元行了一揖:“如此,那老朽就告辞了。”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赵风之所以同意,田元带走一部分县兵。

    是因为这部分人里面,有很多都是向着田元一伙的。

    赵风也不可能去一个个排除。

    另外就是,这些人之前都是拿工资的。

    虽然到手的没有名义上的多,那也是有钱拿。

    赵风现在全部取消。

    就算短时间内无事,也担心时间长了会聚众闹事。

    还不如全部让田元带走。

    反正现在赵风也不缺人。

    何况,真要大量招募士兵,也还有那么多的流民。

    田元一回到府邸。

    伏承等人就围了上来。

    伏承率先说道:“如何?”

    田元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就是如此了。”

    “赵家小儿,说的也有道理。”

    “我孙儿确实不太可能,安稳的当上曲周县令。”

    “只要我们后日,能招募到四百县兵,加上各自的一些私兵。”

    “就差不多有一千人。”

    “加上我孙儿那里的五百私兵,差不多就一千五百人。”

    “这样就可以助我孙儿,安稳的当上曲周的县令了。”

    “到时候你们的职务都跟在九门一样。”

    伏承点了点头:“如此,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是便宜那赵家小儿了。”

    田元笑道:“无妨,只要我孙儿安稳的当上曲周县令。”

    “区区财务,迟早能弄回来的。”

    然后看向功曹孟鸿:“孟鸿,你去联系伍安等人,看看他们愿不愿意随我一起去曲周。”

    孟鸿想了想:“如果联系了太多人,我们的房产、田产卖给谁?”

    “就算我们折价七成,别人想要,段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

    田元想了想:“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几家联合起来,基本要占据九门县的三成以上。”

    “仔细想想,还真没有谁,能一口吃下这么多。”

    伏承摸了摸胡子:“要不。”

    “我们去联系,真定的夏侯家,毋级的甄家。”

    “他们几家肯定可以联合吃下。”

    田元摇了摇头:“此事只怕不妥。”

    “我在真定的暗棋汇报。”

    “真定新任县令,在上任后,就送了赵风小儿一大笔财务。”

    “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有一百多辆牛车。起码价值两百万钱。”

    “至于甄家。”

    “赵风小儿新任命的县丞、县尉都姓甄。”

    “估计他们暗中,也有某些勾结。”

    “让我在想想,你们先回吧。”

    伏承一拱手,孟鸿一揖,同声道:“我等告辞。”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交易

    翌日,下午。

    果然,所有的县兵全部回营。

    虽然都是住的帐篷。

    不过也没人闹什么意见。

    其中有多少人,是抱着住一晚就走的想法,就无从得知了。

    不过,一切等待明日,就都会知晓。

    这一天中,田家的各个店铺。

    也都开始了交接。

    虽然地契,还没有交给赵风。

    不过,他们也是准备第二天就离开的了。

    赵风派人接手过店铺,就直接关门了。

    外面挂着停业整顿的牌子。

    十家店铺里。

    有三家,是直接复制真定的醉仙楼,名字也叫醉仙楼。

    地理位置也差不多。

    也是一家主卖炒菜,一家是包子、馒头,一家是油条、米粉的布局。

    有两家,在东、西城区,分别开设了一家卖馒头、包子的铺子。

    有两家,在南、北城区,分别开设了一家卖油条、米粉的铺子。

    最后三家,一家卖布匹,这些布匹都是夏侯家送的。

    另外两家是粮店,不卖粮。

    只负责收粮和换粮。

    换粮就是用去了壳的五谷,换没有去壳的粮食。

    有专门的大小斗来衡量,童叟无欺。

    只要衡量的大小斗,没有问题。

    赵风就不担心没人换。

    因为去壳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对于世家之人来说,花费了人力、物力,把五谷去了壳。

    得到的可食用粮食,跟赵风交换所得的粮食,重量是一样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费力不讨好呢?

    世家之人,包括在世家做杂役的人。

    是不会吃那些,在去壳过程中,被碾碎的碎米。

    这些东西都是下等人吃的。

    也就是佃户之类的人吃的。

    一般年景好的丰年,特别碎的碎米,连农民自身也不会吃。

    灾年是没办法,只要能吃,什么都吃。

    这些碎米,对于赵风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小麦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包子、馒头、油条。

    栗米则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米粉。

    以后可能还会分出河粉、米粉等各种粉类。

    人工舂米去壳,大约是六成完好的粮食,三成半的碎掉的粮食,半成无法去壳。

    赵风发明了用脚踩的方式舂米,节省了大量人力。

    舂一石米,时间上也节省了一点。

    改良后的舂米去壳,大约可得完好的粮食五成半,其余全是碎掉的粮食。

    对于其他人来说,赵风这种改良技术没什么卵用。

    但是对于赵风自己来说,就挺有用的。

    因为赵风会把碎掉的粮食,再次加工碾成粉末,之后二次加工制作成包子、馒头、米粉等。

    在制作技术不泄密的前提下,赵风觉得粮店是一个双赢的店铺。

    当然,两家粮店具体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赵风现在也不清楚。

    但赵风认为,应该会比较可观。

    翌日。

    赵风一大早就去了军营。

    辰时三刻。

    田元、伏承就带着人和契约来到了军营。

    见到赵风。

    田元行了一揖:“根据我们商量好的。”

    “我现在带人来挑人了。”

    “地契就放在这里,赵县令可以自行查看。”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你们去挑人吧。”

    说完,赵风就没去管他们了。

    自顾自的教学和训练。

    至于地契,赵风也不急着查看。

    这时一守卫跑过来,拱手:“回禀家主。”

    “西城门守卫,前来请示。”

    “田家、伏家等,几家联合车队,现在已经到了城门处。”

    “是否放行?”

    赵风点了点头:“通知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