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68章

明末乞活-第68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青书再一次头疼起来。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西安城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二三两银子一担,还是有价无市,陕西农民起义已经如火如荼的在陕北开展了起来,传言安塞贼高迎祥的队伍已经打到了韩城,陕西各路总兵参将正在调集兵马极速镇压,从陕西河南那面过来的江南大米基本上是别想了,唯一能想点办法的只有汉中,巴蜀方向。

    宋青书倒是认识个巴蜀商人王豪,通过他倒是能倒腾些米粮来,可是今年绝收是肯定了,供应五千多口子到明年秋收的粮食可是个天文数字,这年头油水不多,一个人一天一两斤粮食都不算少的,五千人一天就得五十担粮食,三百天得一万五千多担。

    就算掺杂着杂粮,再让这些山贼到山里找野菜,打个对折,七千担粮食,那也够宋青书受的了,这四千两银子全扔进去都不够,扒拉扒拉算盘,他还得想办法搭钱。

    难怪头顶天这货让出老大位置这么容易呢,让手下人吃饱饭,估计他也是愁的够呛,如果不是怕被外面一千多饿疯了的喽啰发飙干掉包饺子,宋青书带着眼前这些银子跑路的心都有了。

    “还好还有龙户村的两千两银子,要不然还真成过路财神,不赚反了!”

    正无语的嘟囔着,冷不丁外面喽啰昂着嗓子就高嚷了起来:“报大当家的,龙户村的李发李爷压着进贡的银子来了!”

    “快请!”眼睛里都冒出了金光,宋青书毫不留恋的就奔出着即将花空的银库子。

    两千两就是两百斤,装箱子里都是四箱子,一掀开盖子,里面银光闪闪的晃花了人烟,这银子成色还不错,李老爷子蹲了几天地窖,如今倒也不敢糊弄宋青书,他现在手里可有一千多小喽啰,压了他龙户村整整一头,给的都是足银。

    掀开盖子挨个查看了一遍,如今宋青书看着李发都仿佛带着一层银光,把箱盖子一合,立马重重的一巴掌拍在了他肩膀上,就跟见到苏联红军的中国同志一样,激动的握住了这货猪爪一样胖乎乎的手摇晃着说道。

    “龙户村,果然是我最坚定的革命同志!”

    谁知道这货被宋青书握的生疼,龇牙咧嘴也是哭穷了起来。

    “大当家的,俺们龙户村也要断粮了,看在老爷子把家底都搬出来孝敬您老人家的份上,救济则个吧!”

    眼睛一黑,宋青书顿时让他抬着银子滚的心思都有了。

    …………

    刚从西安跑回来的大哥张献忠,又在宋青书的哭求中,郁闷的带着银子往西安返了回去,临走时候,指着宋青书鼻子,这位以后名震天下的八大王悲催的抱怨着:“你才是老子头上的官老爷,知府老爷都没这么使唤人过!”

    最终宋青书还是决定先给三个村子购买一个月左右的粮食,如今已经是九月初了,再过半个月左右,陕南的粮食也都下来了,虽然今年受灾是肯定的了,不过多多少少能平抑下粮价,到时候再做打算也来得及。

    好不容易处理好粮食的事儿,头顶天这货又找上门来了,如今宋青书可是他命中的贵人,头顶上的爷,明显看出来自己大哥心情不爽,为了博大当家的一个开心,这货主动提出了山贼中的一向重要军事行动,演武!

    伏牛山倒是真像头卧倒的老牛,伏牛寨就在老牛趴着的肚子中间那一片山窝中,到底是与官府对抗的土匪组织,处了大山窝里修了不少暗哨堡垒外,在伏牛寨的寨主大屋子前面,还有一面大操场。

    带头大哥的待遇还真是不低,后头有人给打着伞,一把金脚椅摆放在最上头,疤脸和李铁柱两个货还客串起亲兵来,一个怀里抱着腰刀,一个握着跟九尺大枪,威风凛凛的站立在他身后。

    很有大将气质的双手放在桌子上端坐着,宋青书饶有兴趣的观望着下面,明末明军与农民军战斗力高下可一直是后世争论的一大热点问题,如今这些山贼也就是农民军的一部分,看看他们,或许能解开些许迷题,更能让宋青书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一百多山贼正式喽啰则是分列在校场中间,头顶天这货倒提着两把大砍刀,螳螂一般的到了宋青书面前一拱手,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声说道:“大当家的,献丑了!”

    倒是不愧名震商洛几县的土匪头子,这头顶天倒是真有几把刷子,到了场中但听他大喝一声,只见一道强光从他秃脑亮上猛地反射过来,接着,两把长刀就如同搅拌机一样被他挥舞起来。

    头顶天的招式主要以回旋e为主,别看他五大三粗,却一点儿也不笨拙,两把大刀虎虎生风,最大的利用了回旋力的同时还不失速度,两刀之间的间隙不过一秒,那回旋的劲风似乎吹的宋青书这头的伞都跟着直晃,前进了五米,劈砍了足足九九八十一刀,最后一刀,头顶天又是大喝一声,双刀一起批下。

    咔嚓一声,早已经准备好的木头被他砍的四分五裂,木屑飞散出了足足几米,那些小喽啰们顿时一起拼命拍着巴掌叫起好来。

    “头大当家的威武!”

    “头儿神威!”

    虽然是得意洋洋,头顶天却没忘了如今谁才是老大,刷完刀赶忙对着宋青书合刀拜下,恭敬地拜道:“请大当家的指点。”

    对着他的拜见,宋青书大大的打了个哈欠。

    后世电视上,比他能打的武侠他不知道见过多少,就拿如今来说,轮敏捷,邢红娘武的刀比他还快几分,论战斗力,恐怕四个头顶天也打不过疤脸,看他一个人耍帅,实在让宋青书提不起兴趣。

    制止了头顶天叫下一个好手上场的意图,宋青书直接摆了摆手说道:“头三当家的,你们干脆一起上前,给本座展示展示你们战斗时候的威风吧!”

    一听这个,头顶天顿时更加来了性质,又是举起双刀大声的吆喝起来:“小的们,让咱们大当家的见识见识咱们伏牛山的威风!”

    别说,这帮山贼还算有点组织,头顶天一吆喝,百多号小喽啰顿时分成了三波,长矛如林,刀光闪闪,虽然连宋青书小学时候的队列都没有,可看上去,也有几分架势。

    百多个稻草人被摆放到了另一边,宋青书这时候也是起了几分兴致,亲自举着令旗狠狠挥下,只听这头顶天狼嚎一声,呼啦的一下,三团小喽啰顿时如同蛮牛般冲杀而出,但见那稻草人堆中,刀光剑影,稻草横飞。

    这一幕看的宋青书却是眼珠子差不点没瞪出来,视线中,一个个凌乱的小喽啰鬼哭狼嚎,还有几个居然是李小龙附体,举着刀对着稻草人啊打啊打的一通乱砍,还有个笨蛋跑的太快,一个跟头趴地上,倒是把后面几个山贼给绊倒了。

    那架势,还不如宋青书大学时候寝室打群架呢!

    砍完了一大通,也顾不得收拾小喽啰,提着裤子头顶天满面红光的就回了来,又是举着双刀一作揖:“大当家的,怎么样?”

    这回回应他的,却是宋青书,疤脸,李铁柱三人一起打起了哈欠……
………………………………

第九十八章。赌天时

如果放到后世,宋青书绝对是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典型,因为他到哪儿,哪儿就开始冒黑烟。

    距离傻子沟十几里的伏牛山上,那股子浓郁的黑烟同样张牙舞爪的盘旋在山头上空,如果站在半空中鸟瞰,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线正从山脚下汹涌的向半山腰蔓延着。

    那些枯死的麦子在烈火中迅速变得焦黑,将从太阳那里吸收到的能量全部吐出,最后化作了满天飞灰。最是苦的就是农人,一粒粒种子合着一滴滴汗水播种进土地中,日日松土,月月除虫,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却是颗粒无收,甚至还眼睁睁的看这大火一把吞噬了自己辛勤一年的结果,那种感觉,真是心如刀绞一般。

    不少伏牛山的土匪一面放着火,一面干脆的嚎啕大哭,一时间愁云惨淡,那种悲切的声音听的宋青书心都揪揪。

    可不烧咋整,不说一多半麦子彻底枯死了,就算有的接出了麦穗,那麦粒瘪的跟他宋青书当年实习第一个月的工资似得,有收麦子的时间还不如干点别的。

    空养五千多个山贼土匪一年,宋青书可没有那个实力魄力,所以,他不得不的赌了!

    大明朝的九月属于农历,相当于后世的八月份,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宋青书记得也有人在收完庄稼后七八月份再种一茬地瓜土豆,只要保温做的好些,冬季之前还是能收一茬,如今他既没有那个晚熟品种,也没有后世的塑料布,能不能在下两个月给伏牛山存下一年的口粮,全看老天给不给活路了。

    土豆喜钾,烧完的麦秆灰烬正好补充了肥力,等了半天,汗流浃背中看着大火终于烧到了山田上方的防火带渐渐熄灭,吐出一口浊气,宋青书犹如大将军一般,猛地向前挥动了锄头。

    “祭神!”

    跳着大神,四个村民抗出了一座神像,只不过既不是土地公公,也不是什么佛爷,而是个十字架,用最粗糙的木头钉成,上面还挂了个光屁股老头的木雕,放在田地旁,两千多好伏牛寨山贼磕头虫一般在十字架底下梆梆的砸着脑袋,有的把头都磕青了。

    没办法,这栽种美洲高产作物,洋和尚汤若望才是行家,自己不过是个二把刀,真动起手来,还得指望他做总指挥,可自己答应他在傻子沟传教,那进展可很一般,宋青书来这些日子汤若望明显在生闷气,都不咋搭理他,要想请动他出山,没点实质表示可不行!这寨子里的人都信基督了,洋和尚也该没法推迟了吧。

    不过被从傻子沟请来,眼看着眼前这一幕,汤若望那张老脸明显也在不断抽搐着,好一会,他干脆气急败坏的拽住了宋青书的衣角,气的甚至连母语都飚出来了,恼火的对着宋青书大嚷大叫着。

    “不对不对!弥撒根本不是这样!应该有牧师带领,教众吟唱赞诗!这根本是异教行为!还有,此时已经临近冬天,再高产的作物也是错过了时间,你这根本就是在逆天而行!”

    能不能赌赢,很大一部分都在汤若望这开头做的如何,哪儿还有时间教这些绝大部分都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的穷汉基督教礼仪?眼看洋和尚要撂挑子,急眼了的宋青书干脆也是恶狠狠的揪住了他的衣领反问道:“上帝不是全知全能的吗?”

    “当然是!”怎么也想不到宋青书这个节骨眼上居然和自己探讨起神学问题,惊愕下汤若望下意识的一口应了下来,旋即宋青书却又是红着眼睛吼了起来。

    “既然如此,全能的上帝又怎么会在乎他的信徒以何种方式崇拜他?只要心诚则行!如果这般挑挑捡捡,你莫非觉得上帝是小心眼?”

    上帝连有没有人格,西方都分成了几排,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流血冲突,严肃到如此,汤若望当然不可能承认上帝是个小心眼,可不承认就等于不能在参拜礼仪上挑毛病,莫名其妙这个洋和尚就掉进了宋青书的语言陷阱中。

    绕是如此,张口结舌的耶稣会士依旧气急败坏的甩着衣袖:“就算如此!现在也误了农时,秧苗种下去,不到收获就会被冻死!你还是白费劲!”

    “神父,您根本不相信上帝吧?”

    不远万里从故乡跑到大明来传教,甚至死在这异国他乡的觉悟都有了,可见汤若望的狂热,宋青书居然说他不相信上帝,这一句话又是戳中了这个和气的老神父软肋,气的他跳起来都要和宋青书拼命了,眼看这副模样,宋青书也顾不得装逼了,赶忙语气急促的又是叫嚷起来。

    “当年上帝指引摩西出埃及,能用神力为他分开了红海,如果上帝愿意在东方投下他的曙光,又岂会在乎这一两个月的时间,要相信上帝是无所不能的!”

    自己一个老基督徒,居然让宋青书给教训了,老洋和尚那张抽抽巴巴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的,最后干脆无奈的吐出一口气来:“要是秧苗都冻死了,别怪我没提醒!”

    可算摆平了这个老顽固,心里头松了一口气,来不起欢呼,宋青书又是对着叩拜的人群一举锄头:“祭拜完毕,上山,种田!”

    五千多伏牛寨土匪家眷也是被宋青书按照傻子沟时候的模样编成了四十多队生产队,每几户都有着自己分内的责任田,这两千多人就是被分配种田的,一声令下,这些感染在宗教情绪中的土匪家眷真是如同打仗一般,狂热的扛着锄头踏上了还有些烫脚的土地,一千多把锄头高高的挥舞起来。

    眼看都到这份上了,又是无奈的鄙视了宋青书一下,洋和尚也提着他神父长袍子的脚儿跟着跑上了山,不一会,就传来了他的南京味十足的大呼小叫。

    “坑挖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