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453章

明末乞活-第453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丰臣秀吉不是计划占据京师,将京师附近大明的领土分封为一百国吗?如果大明江山要是丢了,能把倭国占据下来,也算是能有个容身之时,日后凭借着倭人,反攻也不是不可能的,捏着金币,宋青书倒是想的出神。

    就在这功夫,倭人那木质地板传来了咯吱咯吱急促的脚步声,据说这玩意是日本大名发明,防止刺客刺杀的工具之一,不管脚步多轻,总会让木板发出响动,有人刺杀也会提前知道,只不过这样一来,好好睡一觉是成奢望了,轻点完金银都搬上船去,宋青书也不打算住这个倭人城堡,要回到南海龙王号上。

    不过如今,该忍受的还得忍受,咯吱咯吱的响动中抠了抠耳朵,撂下金币,宋青书干脆站起来迎了过去。

    来的是宋勇忠,他带着难民还有小威廉的船先回琉球去了,这个点又急促的赶来,估计没啥好事。果然,一见到宋青书,宋勇忠那木头脸阴郁着就是重重一拜。

    “大帅,郑芝龙撤回福建了,还把郑家水师的补给线给撤了。”

    “这家伙!”

    事情听的宋青书忍不住摇摇头,不过却没出乎他的意料。

    历史上清军逼近仙霞关,郑芝龙就是这么怂了,带着自己的千万家产,北上投奔了清廷,结果来了个羊入虎口,丢下一大堆烂摊子给郑森收拾,套用后世政治学里一句台词,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郑芝龙身上提现无疑。

    不过此时郑芝龙后撤,他的不智又显露了出来,不论郑森跟着自己多久,他毕竟姓郑,血管里流淌着他郑芝龙的血,就算他架空了郑芝龙的军权,郑家海盗,还是郑家的,他老子发话,儿子难道会不去办吗?

    可如今,郑芝龙断了郑家海盗的补给,这场仗要想继续打下去,要想稳固住自己的位置,郑森就必须得求着他宋青书,三万多人的郑家海盗姓郑还是姓宋,那可就不一定了。

    “大帅,郑公子那面!”

    毕竟是朋友,宋勇忠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听的宋青书却是摆了摆手:“先不用去管他,上杆子不是买卖,郑森算是跟了我许久了,他应该自己会找上门来。”

    “对了,这次勇忠你功劳不浅,这个赏你了,算是给你的老婆本,这次巧研回来,对你的评价可是不低,如何,要不要本帅帮你提一嘴?”

    那块金币被宋青书随手抛给了宋勇忠,旋即宋青书脸上还流露出一股子暧昧的笑容,然而这个提议却是让宋勇忠那结实的身体激灵灵的颤抖了下。

    “如何?你倒是给本帅一个答复啊?”

    冷不丁宋青书的催促,让宋勇忠猛地回过神来,他却是赶忙摆了摆手,开口拒绝道:“大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末将,还不想成婚!”

    “你是嫌弃巧研出身低?本帅也可以认巧研为义女。”

    “不,不是那样的!”

    “那是为何?”

    要是巧研知道自己有这个机会,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可惜,让宋勇忠给一句话否了,脸憋的通红,宋勇忠慌忙的摆着手,这年头,已经很少有人能拒绝宋青书了,他这幅模样,弄的宋青书倒是有些不悦的扬起了声音。

    “回,回大帅,末将出身低位,配不上……”

    “配不上个屁,老子还是反贼出身呢!你也是师级军官,六品都司,哦,本帅明白了!”

    忽然露出个笑脸来,宋青书无奈笑着伸出手指着宋勇忠点了两下,转身向自己的座位走去,一面走一面晃着脑袋说道。

    “你小子是看上谁了吧?算了,算巧研无福。”

    “看上谁大胆去爱吧,银子不够和本帅提,对方不愿意也和本帅提,我去亲自提亲,这份脸面还是要给我的!行,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宋勇忠是松了口气,这次他算是错过一个大机会,宋青书之所以愿意亲自为他做媒,肯定是即将对他有大用,需要拉拢他,大帅都愿意亲自拉拢他,也是对他一种肯定,不过宋勇忠倒是不后悔,只是在出门后,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敢提吗?

    第一次做媒不成功,宋青书倒是也挺遗憾的,不过再一次探头出去,看着门口一箱子一箱子向外运输的贺佐藩库金,又是一股子满足流露在他脸上,这一次出兵到琉球,实际上还并没有取得董事会同意,不过有了这些,宋青书相信他能轻而易举说服已经胃口越来越大队伍董事们。

    明军在长崎大约耽搁了三天,乞活军不仅仅将贺佐藩的库金运走,宋青书真是跟蝗虫那样,什么倭剑,倭扇,屏风,盔甲,还有大宗屯在长崎的货物,一股脑都打包运上了船,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而郑军海盗,第二天开始,也发生了大规模抢掠的现象,看来郑森并不打算直接带着郑氏海盗集团向宋青书低头,他还打算试图自己维持一下,蜂蛹的海盗将少半个长崎的粮食抢掠一空,来维持自己。

    第三天,原本运走的难民又是被带了回来,宋青书可格外记仇,经过他们指认,在捕捉明人一系列运动中,最是积极,抢掠明人最凶狠,虐待明人也最残忍的那些幕府官员,武士全都被揪了出来,全都在原本关押明人的秋山町监狱处决。

    第四天,在幕府的严令下,岛津的萨摩蕃,伊达的长州蕃两个西南强藩一共统领武士足轻三万,小心翼翼的逼近长崎城,不过留给他们的,除了已经劫掠一空的城池,也就剩下三十多万惊魂未定的下町人了。

    这件事简直在幕府上层引起了滔天巨浪,倭国建国一千多年,外族打到日本本土也就一次,就是元朝初年忽必烈对日本的三次征伐,可这三次也以元朝惨败而告终,整个长崎城陷落,一万多水军,守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在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消息传到江户,整个将军幕府都震动了,将军行知中,三老中,五奉行,二十二个大目付,诸多若纪年等等幕府高层几乎全都汇聚一起了,每个人的脸都是扭曲的,尤其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那肥胖的脸气得简直直哆嗦。

    “明寇攻下长崎,将贺佐藩劫掠一空,蕃主锅岛小五郎被俘,九州水师全军覆没,诸位,说说该怎么应对吧!”

    “将军,这次因为扣留明人海商而引起海商反弹,下官认为,应当派遣使节到京师提出照会,让大明皇帝来处置,大明对于商人一向是从不手软,我们也可以节约宝贵的兵力……”

    德川家康留下的辅臣若年寄中,青山忠俊算是最为稳妥派的,眼看着将军怒不可恕,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口劝说道,然而话还没说完,三老中之一的酒井忠利已经怒不可恕的敲着榻榻米站了起来。

    “将军不可!如果幕府连这一群明朝海寇都对付不了,幕府威严何在?将军,幕府应当对大明宣战!攻下京师,以明人的鲜血来洗刷我们的耻辱!”

    “我也支持!”另一位老中阿部忠秋也是跟着站了起来,对着将军位行礼道:“根据情报,大明已经不是当年壬辰,文禄之役时候的大明了,他们的辽东,女真人已经造反,朝鲜也不再是大明属国,大明内部,各路农民不断发动一揆,又是屡次击败大明官军,大明皇帝已经是坐困京师了,如果我们与辽东的满人联手,一定能一举打进京师,占领大明首都。”

    “女真人蛮勇无谋,占据大明之后,咱们大可以反戈一击,顺路灭了女真人,到时候,大明百国,将都落入将军手中,当年丰臣太阁没有做到的丰功伟业,将由将军完成!将军也将成为超越历代将军的伟大人物!”

    “对,对大明宣战!”

    “我本多忠直愿为先锋!”

    “我神元大政愿为将军守护左右!”

    “出兵吧!将军!”

    幕府主要由武夫组成,相比于文臣,本就少了几分谋略,长崎又是幕府几大财源之一,宋青书掏走的那些金银,几乎都是从各位钱袋子里抢走的,除了少数几个还算稳重的,几乎绝大部分人都主张对大明宣战。

    这样一副情景,将军德川家光那肥硕白皙的胖脸上,也是禁不住流露出了一股子兴奋,扶着椅子猛地就站了起来。

    “好,宣布幕府动员令,动员天下武士,向江户……”

    “报!!!”

    这个命令还没下来,外头一声惊慌的声音忽然传来,一个下级目付连跑带颠跑进来,命令被打断,德川家光的脸色明显显露出了不悦,老中酒井忠利更是怒气横生的喝骂道。

    “八嘎,擅闯庭议,要没有重要事儿,你就死定了!”

    “回,回老中,明寇,明寇在土佐蕃登陆,蕃主山内康丰阁下已经兵败,逃出四国!阿波,淡路相继向幕府求救啊!”

    嗡的一下,幕府中庭所有人都乱了……


………………………………

第六百一十九章。口号得响亮

   

    

 

    
    

  

   

    倭国的大动员还是开始了,这个年代幕府的号召力还是相当强悍,一声令下,各地亲藩,普代,甚至外样大名都挥舞起了战旗,各地领取俸禄的武士阶层还有大量的足轻队纷纷应招而动,向江户聚拢。

    不过这一次的目标不是通过北海道对马海峡去借道朝鲜了,明人已经打上了日本本土,攻克了长崎的明寇甩开了长州与萨摩藩的兵力,通过了九州岛与本州岛之间下关,从土佐登陆了四国岛,就在幕府招募兵力的时候,四国与本州岛连接的淡路国也被明寇所拿下,四国岛就算是丢了。

    不过德川幕府这时候还不算慌,将近一个月时间,各地汇聚来的中上武士多达十二万,加上下级武士,足轻,浪人足足有二十五万之众,差不多将整个倭国兵力的一半儿汇聚在了自己手中,当初德川家康进行决定天下走向的关原大战时候,兵力也不过十一二万而已,如今德川家光手里的实力,直追当年关白丰臣秀吉。

    崇祯十六年三月,在背后捧着六十八家徽的从人簇拥下,德川家光亲自帅领着旗本八万众得德川幕府最精锐五千兵马,督着庞大的二十五万大军,由江户出发,浩浩荡荡的向濑户内海压了过去。

    不过德川家光在呼朋唤友的时候,宋青书却也没有闲着。

    虽然是入侵四国岛,实际上宋青书却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还要感谢德川家康这个老家伙,四国岛原本的领主是战国大名中实力靠前的长宗我部氏,可惜,长宗我部站队很有问题,先遇到丰臣秀吉入侵,四国岛仅仅剩余土佐一领国,丰臣秀吉死后,又支持石田三成的西军,关原大战之后西军战败,领国被德川家康剥夺,封德川家康自己的爱将,远江国挂川的山内氏为土佐大名。

    从远江挂川空降到四国岛,山内氏自然不得本地人心,而且四国旧臣多是忠于长宗我部氏的,为了便于统治,山内氏干脆将跟随而来的山内氏家臣全都提拔为上士,而长宗我部氏旧臣全都贬出城,贬为乡士,下士,这矛盾就有了,山内派与长宗我部氏派常年斗争,势同水火。

    长宗我部氏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们号称大秦灭亡后,秦朝宗室弓月君逃到日本后的后裔,虽然长宗我部氏本宗在大阪夏之阵与大阪冬之阵之后全部灭亡,可还有分支化名岛氏居住在土佐,明军舰队才刚过下关,岛氏家主岛与助已经亲自迎来,有了这个带路党,宋青书是轻而易举拿下了高知城,夺取了土佐藩的控制权,驱逐了山内氏。

    重新掌握土佐藩又变成了巨大的诱饵,更多不满于自身待遇的长宗我部氏旧臣纷纷靠了过来,拿下高知城第三天,宋青书居然有了一支倭人组成的武士军团,三千左右下士领导着一万多底层武士,足轻,由岛与助亲自率领,为宋青书先后拿下了阿波于淡路,整个四国岛,也就剩下不算太重要的伊予国还在苟延残喘。

    不过,拿下它也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如今随着西印度公司的扩张,公司股东会议也从十三人董事扩充到了十八绅士,这次难得,十五人都被汇聚在了一起,这几乎算得上大明东南江山最高级的权利会议,就在高知城召开,而且就在山内氏的天守阁最高层。

    当初长宗我部元亲修建的天守阁算得上极具日本特色,阁高五层,最高端正好能窥视整个高知城,这儿绝对算得上景色独特了,向南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带着浩渺的蓝占满了整个眼帘,向北望去,四万十山后的高松原又是跌宕起伏,山海奇观,别具一格。

    岛与助已经恢复了姓氏,改回长宗我部与助,不过这个号称四国大名的家伙却连最高董事会议大门都进不去,仅仅能胆战心惊的在三楼为这些来自大明尊贵的先生们准备土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