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402章

明末乞活-第402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父王的陵寝……”

    “陛下派来张监督来督造,末将本就是越俎代庖了,如今正好还与他,也算是物归原主,殿下大可安心!”

    田成又是暗暗拉了拉朱由崧的衣袖,似乎好要说什么挽留的话的朱由崧旋即又是将话咽了回去,一副无奈的模样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朝廷大事重要,孤王就不多挽留妹婿了,孤王在这里祝妹婿一展雄威,为我大明披荆斩棘!”

    黑乎乎的眼皮睁不开那样,又是大大的打了个哈欠,敷衍的抱了抱拳,旋既朱由崧似乎又打算回去睡回笼觉,不过这时候,宋青书却是把一个惊喜从怀里掏了出来。

    “殿下,臣还有一物呈上!”

    莫名其妙的接过那个小锦盒递上去,跟着朱由崧一起打开,宋青书明显能听到这个新津福王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颤抖着手望向宋青书。

    “妹婿你这是?”

    “先王在的时候,信任末将,把河南的产业交给末将的商号打理,不过如今既然殿下继位,末将以为,还是物归原主的比较好,这些是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一百零二城县的店铺地契,财契,如今交给殿下,算是完璧归赵了!”

    宋青书言语里还留了最后一丝转圜余地,先王信任!如果你也信任我,那就还让我继续掌管这些铺子,为大家发财!可朱由崧一丁点也没听出这个转圜的余地,反倒是颇有些激动的赶忙把匣子揣回了怀里,嘴里还虚伪的客套着。

    “这,这怎么好意思?”

    最后一点好感消磨殆尽,一想到将来这货要担当南明朝廷,宋青书倒是发愁的叹了口气,旋即再一次抱了抱拳:“末将告退!”

    “妹婿慢走,孤还有事,就不送了!”

    这头还没等宋青书退出走廊呢,里面的大小声已经,传了出来,听的宋青书再一次摇了摇头。

    说起来宋青书还是亏了,当初与福王合作,他的店铺交给乞活军打理时候,不过洛阳等大城十几家,如今已经被乞活军经营的至少扩张出去十倍,不过哪怕后世,最难的就是分家了,反正北方宋青书已经打算放弃,留着让贼惦记,还落下埋怨,还不如直接了当拿出来,也算划清了界限,一担将来北方沦陷,你朱由崧逃到了江南,也别惦记老子的产业了,一毛钱关系都没你的!

    门口,小宝已经将亲兵马队整理好,这年头,防着自己人甚至还要强于防着敌人,怕左良玉下黑手,二百多个亲兵紧张戒备了许久,见宋青书出来,立马簇拥着他在最中心,急促的向门口推却。

    不过好巧不巧,这头亲兵队刚走,那头左良玉也嚣张跋扈的领着亲兵来了,看着街道上渐渐远去的骑兵印记,左大帅忍不住跳下马,揪住了王府侍卫问道:“刚刚何人来过了!”

    “回左帅,是平辽将军宋大人,据说,他是来向殿下辞行,要回江南的!”

    “宋傻子?”

    捏着下巴看着已经走没了影子的宋青书,左良玉那双黑黝黝的眼睛,忽然流露出一股子贪婪与杀意来……


………………………………

第五百五十二章。影响力,左镇的梁子

   

    

 

    
    

  

   

    洛阳是乱透了,本地的洛阳守军不是被闯军歼灭了,就是投降当了闯军,刚开始乞活军开进洛阳城区的时候,好歹还算是好了点,不过旋即左良玉贺人龙这帮白痴就来了,反正也不抢东西,不想和他们离得太近,宋青书干脆撤出了洛阳城,紧接着,这儿就变成了乱军的天堂。

    不过毕竟是福蕃重地,也不能被而且左良玉,贺人龙他们也要享受,靠着福王府的富人区一带城中心是没有乱兵敢去的,去了那是找死,在这儿,也算是洛阳最后一片商业繁华区了。

    井口街的泰蔚轩算是洛阳城的老字号了,这里经营绸缎生意经营了至少上百年,可惜这次闹闯军也遭了兵火,不过人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到这儿也不是没有道理,闯军推却之后,不少逃出去的大家大户又回了来,家里带不走的细软,锦绣几乎被席卷干净了,不少人不得不再一次出银子购买,反倒让几个铺子火了一回。

    这城内是大兴土木,吕府刘府张府什么的都在重新采办,一大早晨,泰蔚轩门口又是排满了各府的下人,可都日上三竿了,还不见这个老店开门,一直到有不耐烦的下人去砸门了,门才开了道缝,却是个不认识的中年马脸汉子不耐烦的走了出来。

    “敲什么敲什么?大早晨的,不知道里头忙着吗?”

    “嘿,你知不知道老子是谁?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吗,信不信老子一句话,封了你个鬼铺子!”

    虽然都是下人,可来的这些人也是大家大户的豪奴,马脸汉子这话禁不住在人群中引起了众怒,当即就有人扬言起来,谁知道看着一张张嚣张的脸,这马脸汉子反倒是更加跋扈起来。

    “封了老子的店?好大的口气,知道老子店谁是东家吗?福王他老人家,你给老子封个看看,你那个府的,报上名号来!回去老子就去禀告福王爷爷,你丫别跑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洛阳地界上,别管再大的世家,没有大过福王的,这时候也顾不得面子了,那个口出狂言的豪奴直接撒腿就跑,这要是被逮住了,不但自己倒霉,真传到福王耳朵里,一个对王不敬,自己侍奉的家族也得跟着倒霉。

    嚷嚷了半天也没叫嚷回来,那马脸汉子忍不住晦气的吐了口唾沫,旋即又是对着聚拢的人群摆了摆手:“都散了,都他娘的散了!今个点账本,不做生意了!”

    外面等候的人群真叫兴意阑珊,轰然散去,一上午是白等了,最近战乱,谁家都缺货,一个个管家下人都是愁眉苦脸,世家凭什么和泥腿子区分开,衣装啊!要让堂堂举人秀才公跟下等人似得穿粗布短裳,不被打死都怪了。

    这么多人中,吕家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李自成进城时候,当年请兵围剿最厉害的吕维祺几乎是第一个被抓,被杀,可这一世,城外多了疤脸的骑兵,一大群洛阳豪阀倒是被接应着逃了出来,吕维祺亦是其中之一。

    这些天,洛阳一片混乱,自己家的宅院还被烧了,这位理学家的前兵部已经够心烦意乱的了,一大中午,吕维祺正在给南京好友写信,阵阵叫骂声又是从庭院外传来,提起笔连续写了两个错字,这个古板的老学究终于忍不住愤怒的出了书房。

    “岂有此理,你们一个个都是读圣贤书的,厮叫怒骂,如市井莽夫,成何体统!”

    挨骂的还是宋青书的“毒友”,当年陪同小辣椒出来玩,见过的吕三公子,挨了一顿骂,这个骄奢淫逸的公子哥也禁不住耷拉下脑袋,不过还是不服气的挥手向下指着。

    “父亲,您是不知道,吕六这个蠢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今个让他去采购锦缎,他整整跑了半个城,愣是没办下来,过些时日,福王继位,肯定要邀请父亲出席,咱们吕家要是连个像样的官服都拿不出来,岂不令人耻笑?”

    闯军来袭,吕家也是损失惨重,曾经几世经营的财富付之东流,听着吕三公子的辩解,他亦是无奈的摆了摆手:“算了,如今国难当前,能节俭就节俭一些吧,老六,实在不行,去东街的成衣铺子直接淘弄一件,酬和着过去得了!”

    谁知道这次管家吕六又是哭丧起了一张脸来:“老爷,东街的成衣铺子今个也关门了,听说代县那头的织造已经被福王爷给接手了,最近正在点帐,短期内是不向外售卖了!”

    “这个宋贼,呵呵,也有今天,不过父亲大人的官服这么办啊?”

    代县宋青书是一张招牌,宋青书推崇商业,推崇阳明心学,泰州学派,虽然北方不少实力派官员为他摇旗呐喊,可是占据社会主要地位的理学家口中,宋青书可绝对是个异端,败类,不少人一写文章肯定影射宋青书,颇有当年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杀气腾腾。

    可宋青书一倒霉,连带着这些士大夫居然生活都受到波及,不知不觉中,这些年吃穿住行,居然全和他挂上了关系,街上跑的是加多宝秀木车行的四轮马车,吃的是宝盐,宝糖,穿的是宋记成衣,鞋子,甚至大姑娘出嫁的珠宝,都是加多宝金铺子里的缅甸宝石,福王这么猛地一接手,全乱套了。

    这头自己三儿子还在为官服发愁,那头吕维祺却是面容猛地一下僵住了,迟疑了片刻,他忽然做出了个奇怪的决定。

    “老三,你马上准备点猪羊酒食,去成为淮军军营中****!”

    “父亲,咱们给那姓宋的恶贼****?”

    “让你去你就快去,哪儿那么多屁话?”

    眼看着吕维祺发怒,吕三还真吓得一哆嗦,真一个屁都不敢放,灰溜溜的下去准备了。

    不过在吕维祺心神不宁中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吕三公子居然是去时候带着什么东西,回来时候还带着什么东西,晦气的回了府。

    “父亲,别提了,两天前淮军就撤了!去扑了个空,就剩下空营一座!”

    不过,这个结果似乎没超过吕维祺的预料,坐在书房上,摩挲着他手里的书卷,好一会,这个老古董忽然沉重的叹了口气。

    “让老六收拾东西,你去官府开具路引,这几天,咱们吕府全家出游,去应天!”

    “啊?父亲,咱们家的田地……”

    “让你去你就去!”

    又是被灰溜溜的骂了出来,吕三悲催的又是乘马车去了洛阳府,可更领他郁闷的是,这儿开路引的,竟然也开始排了队!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的确死硬的老古董很多,不过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傻子,尤其如还担任过前南京兵部尚书的吕维祺,这次洛阳被攻陷,已经让不少人看到了一丝末日的端倪。

    洛阳向陕西的告急可是一封接着一封,吕维祺是亲自参与了,可直到最后城陷,,也没看到左良玉来,反倒是淮军与代军先后过来援救,吕维祺曾经隐隐察觉福王与宋青书有着什么联系与交易,写给南京好友的信也想求证这点。

    可是如今,乞活军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走了,还有宋青书在北方的产业纷纷易主到了朱由崧手里,吕维祺明显是感觉到了福王与两淮出现了裂痕,甚至直接的冲突,人家大老远来援助,您福王爷没感谢不说,还把人家的产业给霸占了,下次,宋青书还愿意来吗?

    指望左良玉肯定指望不上,闯军攻下一次洛阳,就攻得下第二次,到时候他们这些洛阳食物链顶端的精英,肯定是第一个被吃。

    都道古人最眷恋故土祖坟,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是被灭门了,再多的田产,再奢华的祠堂,有什么用?

    宋青书可没想到,仅仅三天时间,令自己头疼的吕维祺,代表理学势力的洛伊会,紧跟着自己屁股后头,就去了自己老巢。

    宋青书还没想到,有人不愿意自己走,至少不愿意自己囫囵个走!

    这次回去,宋青书几乎是将自己起家时候,代县到汝州一带的商铺都撤了,连带票号亦是退出了这一地区经营,后世山西票号怎么倒得?就是频繁的战乱屡次分好被破,损失大量白银,再也没有盈利反而需要赔付不知多少欠款而纷纷破产的,安全是票号经营最大的威胁,未来几年,北地都会打成一锅粥,其实就算朱由崧不谋夺,宋青书已经有这个后撤的想法了,只不过这一次被朱由崧逼了出来而已。

    跟着乞活军的大队伍,回撤的还有大量的掌柜的,伙计一类,拖家带口,携带着细软,将乞活军后队的辎重队居然拖拉的仿佛蚁后那样,肥大的可以。

    也正是这些人拖累,原本一日行军五十里到八十里的乞活军,如今仅仅能日行四十里。

    真有点意气风发来,灰溜溜去的意思,在汝州都没有停留,宋青书是打哪儿来回哪儿去的态度,几万人马拉成横队直接进入鲁山,打算从汝宁府沿着当年入大别山的道路,回归两淮。

    四月见,开春耕种,万物生长的季节,不过这一道上,地方残破的可以,连个喝口水补给的村庄都看不到,连续走了第五天,临近傍晚,大军也不得不在鲁山附近的一处山泉扎营,再往前走,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走,就连口水都喝不上了。

    两万多民夫簇拥着辎重,摆开了车阵,那些退回来的伙计家属也有数千,被围在里头,这些年不少人跟着也发了财,生活质量上去了,倒是穿金戴银的,叫苦连天的生火打水准备着晚餐,有的家属到处乱跑,惹得看护的两个营乞活军正军一个劲的破口大骂。

    不过忙碌中的人群却没注意,对面山峦中,一个望远镜正贪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