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214章

明末乞活-第214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青书粗暴的撕开,衣服一件一件的扯掉,激烈的相拥中,片刻后那久经锻炼而凹凸有致的健美身段在夜色的朦胧中彻底展露在宋青书面前,在昏暗中彰显着一股独特的灰白色。

    分开激烈的吻,对着邢红娘那已经略带点迷茫的双眸喘息了片刻,宋青书又是狠狠的俯下头钻入那温暖的怀抱中,凶狠的似乎要把邢红娘活生生吃到肚子里一般。用力捧着宋青书的头,邢红娘也是沉迷的鱼一样猛地挺直了姣好的身段。

    激烈的喘息伴随着一两声好听的吟叫,然而,眼看着水到渠成的一刻,远远的,一声带着浓郁山西口音的叫嚷却是惊得两人猛地一机灵。

    “宋东家!出大事了!你在哪儿?”

    …………

    打野食被抓个正着,邢红娘是羞得直接溜回帐篷了,狼狈的把系错撇了的扣子赶紧解开重新系好,看着曹三喜那张皱纹沟壑的老脸,宋青书还真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一旁羊粪捡起来糊他一脸,一面整理着衣服,一面宋青书还没好气的问道。

    “出啥事了!”

    “黄,黄台吉派人来请,叫您赶紧回去啊?”

    “黄台吉?”宋青书禁不住一愣,愕然的抬起头:“哪个黄台吉?什么部的?”

    “小的也不知道啊!”点头哈腰的快赶上鬼子翻译官了,曹三喜哭丧着脸赶紧答道:“不过绝对是蒙古部落中的大贵人,就连温布楚虎尔台吉也是在旁边伺候着,没准是察哈尔哪位汗的子孙。”

    察哈尔都是昨日黄花了,还哪位贵人?不过能让温布楚虎尔这个西土默特,蒙古诸部中算得上有号召力的大部酋长都在一旁陪着小心随侍着,倒也是不能等闲对待,无奈之下又是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牙根痒痒的对着曹三喜一挥手。

    “曹东家,带路吧!”

    也难怪曹三喜如此慌慌张张了,停在西土默特的营区边上,足足来了一百多人的马队,而且这些人和普通的蒙古骑兵还不通,离着老远就感觉到一股子冷嗖嗖的寒意,那绝对是在战场上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才练出来的煞气。

    而且,令宋青书有点傻眼的是,一百多人,整齐的自己代县出产的黑西装,要不是头上待着红缨盔,腰里还挎着马刀,真有点黑社会出来砍人的感觉,看的宋青书直迷糊,心里嘟囔着打听清楚哪个部族,赶明一定弄批黑墨镜卖过去!

    带头的那个骑队队长同样也是身材魁梧,那股子壮实感不输于温布楚虎尔,在他面前,这土默特台吉低着脑袋恭敬的模样反倒有些像老虎面前的猫了,看着宋青书拖拖拉拉回来的模样,很是不恭敬的离着老远喝问道。

    “你就是南面来的汉狗?”

    “我们黄台吉要见你,跟老子走!”说着,拖着宋青书的衣袖,就要往马那儿拉去。

    “大胆!”

    这功夫,周遇吉等也早就出来了,看着这一幕,周遇吉当然是火冒三丈直接把刀子拔了出来,哗啦的声音中,宋青书的亲兵十多个亦是纷纷拔出了刀。

    “放开我们东家!”

    似乎对眼前寒光闪闪的刀子视而不见一般,领头那个壮汉很是蔑视的扭过了头,眼里那股藐视不言而喻,看着差点动了手,倒是温布楚虎尔这个西土默特台吉急出一脑门冷汗,赶忙用蒙语喊了几句,意思无非是住手什么的。

    “汉狗放心,我家台吉只是想见见你们家汉狗头头,或许还有点恩赏,不会砍了你们狗头,收起你们那孩子玩意吧!”带头的骑兵大汉这时候亦是不情不愿的嚷嚷一句,这功夫宋青书也是回过了神来,无奈的对周遇吉向下压了压手,手不经意还放在了他腰上的挎枪上包上。

    “老周,没事!生意吗!不打紧的!”

    “是,东家。”颇有些不甘心,周遇吉可算是收起了刀。

    如今势必人强,吩咐一声,跟着这一口一个汉狗的傻叉,宋青书是无奈的爬上马,后头的曹三喜亦是哆哆嗦嗦跟着跨上另一匹马,被夹在骑兵队中,晃悠着就往归化城中心走去。

    心里还有点挂念,走出十来米,宋青书冷不丁回过头,正好看到周遇吉似乎极其紧张,手不住的向他自己后脑勺比划过去。

    让我小心什么?


………………………………

第三百零三章。红顶汉奸

   

    

 

    
    

  

   

    夜幕苍穹之下,那达慕的热闹依旧继续着,这个时代的蒙古族缺少娱乐,似乎要把一年的苦难在这几天全都发泄出来,耕火歌舞更是昼夜不熄,只不过这会再路过旁边,宋青书却没了刚刚那股子激情。

    一道上,宋青书都在想,刚刚周遇吉那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小心有人后面偷袭?

    不知不觉,马队绕过了外面热闹的一幕幕,居然是穿过了已经焚毁的归化城城墙,进到城里头去了,和外面松散的蒙古部落不同,这儿可是称得上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都是紧张防备着的军兵,而且照比大明内地的官军,这些军兵让宋青书都有种心悸的感觉。

    一年前,归化城在一声令下焚毁成了瓦砾,唯一保存的只有城中的银佛寺,后世这儿可是三十五块钱门票的,这一次宋青书难得享受了一把免票待遇,在寺前下马,被两个壮汉夹着走上台阶。

    银佛寺门口有灯火,冷不丁一眼,宋青书倒是终于注意到了周遇吉要给自己看的东西,虽然戴着红缨帽,从后面看不论来接自己的西装壮汉,还是守卫的军兵,后脑勺都是秃的,一根头发都没有,看到这儿,宋青书忽然后背一凉,扭过头又是对曹三喜问道。

    “老曹,今年那达慕为什么办得这么早?”

    “老朽也不知道啊!听说,听说是选汗的!”

    听着这个,一个激灵,宋青书终于和心头模糊的记忆对上了,难怪!难怪!真他娘的要出大事儿啊!

    “快走!”

    没等宋青书多想,后头那个秃脑壳壮汉推着宋青书后背又是急促的催促着。

    虽然曾经是土默特王宫,这儿却小的可以,过了前院绕过正殿,后头就没两间屋子了,领着宋青书,那壮汉骑兵一路亮腰牌,倒是畅通无阻,只有到了银佛后头那件也同样宽大的殿堂前,才来了次搜身,宋青书的短火铳也被毫不客气的拽了出来。

    还好里头******已经被宋青书从黑火药换成了黄火药,没有那股子硫磺味,那太监模样的家伙拿着摆弄了两三下也没看明白,宋青书作死的枪口塞嘴里,做了个抽烟的动作,太监悻悻然又把东西还了回来,刀却被没收了。

    可算,和曹三喜进了殿内,离着十来米,宋青书彻底确定了刚刚的估量。

    什么黄台吉?分明是皇太极!

    十几盏酥油灯照耀下,一个穿着黑貂裘的光头大胖子正盘坐在榻上,读的居然是《三国演义》,而且他那头也不是完全秃的,仅仅在后脑勺的位置留了铜钱大一撮,编制成辫子。

    这种小辫子才是满清时候,最正宗的发型,满清入关之后,被一些厚颜无耻之徒称为金钱鼠尾,至于清宫戏里那阴阳头的发辫,反倒是清末控制不严时候方才出现的。

    崇祯六年,去青海躲避的林丹汗病死,部众分崩离析,他长子额哲带着蒙古王室挨不住回来归降,蒙古正式灭亡,皇太极这一年也是称蒙古共主的。

    史书上满清汗王早期行踪记录的并不明确,可是进到这银佛寺当中,宋青书却冷不丁想起了,满清第二次入关,正是明年崇祯七年,而且这次还是从山西北部入侵,一直杀到北直隶京畿附近,作为后金大汗,皇太极出现在这里也就合情合理。

    坐在上面的,一定是皇太极!一刹那,宋青书心头,禁不住涌现出了一股子杀机,杀了这个后金历史上,算是奠定了王朝基业的家伙,说不定后金的政治改革就此断绝,满人还会仇恨排斥汉人,没有汉军八旗的支持,那么满清无论如何也占据不了关内。

    只要杀了他!

    情不自禁,宋青书的手下意识的要摸到了腰里的左轮,可就这时候,冷不丁一声想起,惊的他却是手都一哆嗦。

    “大胆汉狗,见到台吉还不下跪!”

    曹三喜是扑通一下跪下了,宋青书自己却是僵着一后背冷汗,这才看清,灯光凸显了皇太极自己,可是殿内昏暗处,还列着两排女真武士,各个挎弓拎刀,距离不到两米,如果自己冲上去,左右手十二发子弹,杀不杀得死皇太极不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

    杀了他满清未必会倒,可离了自己,乞活军是肯定会败亡,一股子冷汗几乎打湿了宋青书后背,迟疑着,他又是剧烈颤抖的强行按耐住那股子杀机。

    “大胆,还不跪!”叫骂着,那个侍立一旁,身强体壮的金钱鼠尾混蛋已经暴怒的要上前抽刀了,可这时候,皇太极本人却是终于从书里醒过了神,居然温和的笑着摆了摆手。

    “算了,豪格,你出去吧!”

    好家伙,又是个清宫戏里的名人,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极其不服气,狠狠瞪了宋青书一眼,这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放下愤愤然出了去,此时已经完全按下了胸中那股子冲动,宋青书无奈的抱拳也施了一礼。

    “拜见台吉大人”

    既然这个胖狐狸不愿意暴露身份,正好陪他演下去好了。

    “哈哈,宋掌柜,黄某在塞北,就对你久闻其名啊!你那香皂,黄某几个妻妾为了争夺,也是打破了头,让黄某好生头疼,不过今日所见,宋掌柜倒真是风度翩翩,一表人才。”

    一表人才个屁,宋青书倒是有自知之明,他可没传说中穿越大神那帅得掉渣的外表,相貌普通而已,他唐唐皇太极这么恭维自己,宋青书倒是一时间也摸不准他的脉络了,只好含糊着陪着笑脸。

    “倒是宋某的错了,这次宋某来草原,还带了两箱子香皂,一会一并全赠与台吉,以做赔礼吧。”

    这点东西皇太极倒是不放在眼里,也不知道如何做想,感慨的又是扶着金椅扶手站了起来,一伸手,居然也是拎出一套西装来,摩挲着笑道。

    “宋掌柜倒是做的好生意,我们这塞北的羊皮貂皮,到你这儿几张才换的一套好衣服,一转手,我这卫队穿的皮袄,用的皮靴,还是用的草原的羊皮造的,价格却翻了好几倍,宋掌柜你们商人,还真是无商不奸啊!呵呵。”

    “台吉,话可不能这么说!”宋青书这就不愿意了,你丫的拿刀拿枪杀人抢东西,就他娘的不奸了?反正这皇太极似乎要上演一出礼贤下士,宋青书也不太惧怕他,真要谈崩了,腰里还有两把左轮呢,逼急了也来个鱼死网破,宋青书是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

    “往来塞北,宋某车马吃住所耗不知凡几,把这羊皮鞣制成皮衣,打制成皮鞋,往来所需十二三道工序,为了这皮衣皮鞋,工作的人也得有数千人,更何况往来塞北,打点官府所耗费的银两甚至高于成本,宋某不过带着大家伙求一条活路而已,台吉有台吉的活法,我们商人也有商人的辛勤,台吉何以称呼奸?”

    这话听的皇太极倒是一愣,低着脑袋装逼的绕了几个圈子,又是扭头反问道:“可宋掌柜,你说这数千人为你工作干活,他们就不种地了,不种地就没有粮食产出,黄某听说你们大明朝正在闹饥荒,这奸字,有错吗?”

    “呵呵,此言大缪,关内的饥荒,就是因为我这样的大商太少了,天下土地有限,从开国之初兼并到如今,已经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里,大批大批的农民失地,无所附着,这才成了流民,动荡的根源,宋某的工厂,正是给他们一个吃饭活命的工作。”

    “大量生产出的衣服鞋帽,才能把地主囤积的已经发霉了的银子给掏出来,有了薪水,流民有钱买粮食,又可以刺激有地地主种田的**,不再抛荒,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把社会拉动回来。”

    “所以宋某理直气壮的拍着胸脯,我才不是奸商!倒是那些坐享其成,敲骨吸髓,抢掠无度的混账东西才奸!”

    这话宋青书故意把皇太极暗里给骂了,他倒是很期待这货气急败坏的模样,奈何这皇太极却真是不愧一代枭雄,愣是没生气,反而坐了回去,又是沉思了一会,忽然抬起头笑着看向了宋青书。

    “听宋掌柜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黄某倒是逾越了。”

    “不过宋掌柜刚刚咬牙切齿,痛骂官府无义,黄某倒是有个提议,宋掌柜大可把商号搬到这归化城来,黄某定会对你委以重任,在草原上,绝没有赶勒索宋掌柜的,你看如何?”

    妈蛋,想让老子给你当包衣奴才啊?想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