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195章

十国帝王-第195章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这个冲动,心道:“李从璟那黄牙小儿尚且不曾现身拼杀,本帅怎可被唐军逼迫到要亲率近卫冲阵的境地,这岂不是说本帅不如他?哼,李从璟这竖子真个能托大,都到了这份上,竟然还自持身份不肯亲战,当真是死要面子!”旋即又想道,“我契丹大军累日连攻,今又本帅尽起大军与之决战,李从璟竟然不曾多遣一兵一卒增援南岸,当真是狂妄、自大至极,目中无人太甚!”
  念及此处,觉得有些不对,又想道:“莫不是那黄牙小儿麾下已经无人,非是他不愿支援南岸唐军,而是已无力支援?若是如此,唐军主力去了何处?不用问,定然是耶律鲁已经发难,唐军主力去阻截他了。如此说来,这岂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好本帅一举将那黄牙小儿击溃?”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不可遏制占据了耶律敌刺整个思绪,他越想越觉得有理,心道:“兵贵谨慎,李从璟向来奸诈,可得提防他使手段。不过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却也不能平白放过,若是放任战机溜走,本帅岂不成了笑话?惜乎耶律鲁多今日没有军报送回,若是能让本帅知晓他部情况,本帅此刻何至于左右为难!”权衡再三,又数遣亲信勘察战场形势,终于做出了决定。
  营州城内,丁黑指着白狼水变色道:“军帅,契丹蛮贼攻势突然凶猛甚多,有大浪卷石之势!”
  李从璟定神看去,因他所处位置较高,得以看得清整个战场局势。白狼水上,契丹军新投入的一部将士,不仅阵型严整,且气吞如虎,战力不知是否高过之前军士,但士气绝对不在一个档次。而随着这波契丹军士加入战斗,契丹军一次性能动用的兵力,全部都开展了冲锋。
  那部契丹将士中,一只大船上,立着一杆巨大黄旗。
  契丹蛮贼的帅旗!
  “耶律敌刺,亲自上阵了!”李从璟看着那杆黄旗道。
  丁黑惊道:“怪不得契丹蛮贼气势大盛,原来是耶律敌刺那老贼出笼了,这下契丹蛮贼个个都如疯似癫,浑然不要命也似,可是大为不妙啊!”
  李从璟点点头,目光远远落在将旗旁的李绍城身上。充斥着血与火的战场中,一片狼藉,李绍城脚下尸体横陈,血染大地,远近有人站着,也有人躺着,他正在包扎手臂上的伤口。
  闻听契丹蛮贼动静,得到部卒禀报,李绍城也知道耶律敌刺亲上了战场,作为前线指挥,李绍城比任何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李从璟站在城中阁楼上,李绍城站在河边的战场上,他们之间隔了半座城池,也隔了大片空地。这一刻,李从璟却看到,李绍城回头朝他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
  李从璟微不可察点了点头。
  李绍城提起长刀,头也不回的带领部卒冲上了战场。
  血战复血战,将军几时还?
  丁黑眼巴巴看着李从璟。李从璟一动不动。
  良久,丁黑叹了口气,“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泰山崩而色不改,军帅定力,丁黑万不能及!”
  李从璟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绍城,李从璟之兄弟,自淇门结义,便屡屡为李从璟出生入死,每有苦战,常奋躯在第一线。李绍城平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除却军事,甚少说话,身为百战军副帅,却安静本分得令人心酸。然对李从璟的军令,向来一丝不苟执行,可以说百战军若无李绍城,李从璟无法将其掌握得如此牢靠,其也无法形成今日战力。
  李从璟是重情重义之人,对此焉能没有感怀,对李绍城岂不分外珍视?若可能,李从璟也不愿李绍城涉险。
  然则,军人征战,多身不由己之时;戎马沙场,尽九死一生之境。
  生于当世,七尺之躯往往都不能自己做主,时代的大河中,沙粒一般渺小的个人,有多少资格去说伤别离?
  君若生,携手把酒言欢;君若亡,且堆一抔黄土。如是而已。
  “非是我定力非常,不过是抱定一起马革裹尸的底线罢了。”李从璟心中的这句话,并没有说出来。
  耶律敌刺亲自冲锋陷阵后,契丹攻势逐渐压制了唐军,李绍城奔走各处,支援各部,一刻不得停歇,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唯一一次脚步稍顿,是扶着河堤吐了一口血,那短短的两息时间,于他而言就是无比奢侈的休息时间。
  但即便如此,李绍城也挡不住耶律敌刺了。
  李从璟眼睁睁看着他一次次被包围,又一次次杀出重围,带领部卒将面前的契丹军士砍翻、击退,聚集将士死战,然后又被源源不断冲上岸的契丹军士压制、围困。
  李从璟数不清李绍城从重围中突出来几次,也不知他还能如此突围几次。或许,下一次,他就会倒在途中,被人潮和刀浪淹没,再也爬不起来,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李从璟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
  “军帅,李副帅支持不住了!”丁黑哑着嗓子喊。
  李从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看着战场,淡淡道:“本帅知道。”
  丁黑:“……”。
  李绍城死战不退,因此白狼水南岸唐军死战不退。
  李从璟忽然看向东方。大道上,一骑飞奔而归。
  李从璟耸然动容,轰然转身,大步走下阁楼。丁黑等人相视一眼,立即跟上。
  在府门前,李从璟碰上了从东而归的骑士。
  骑士滚落马鞍,喜悦、兴奋异常,“禀军帅,李彦超将军遣卑职回报:依照军帅计策,大军在遭遇耶律鲁多骑兵后,郭威将军佯作仓皇迎击,交战一阵,露出破绽退走,一路丢弃财货,将契丹蛮贼引入李彦超将军布置好的埋伏中。午时三刻,耶律鲁多入围,大军群起而攻之,遂一举破敌!现大军已在火速回援途中,不时即归!”
  李从璟听完军报,直接翻身上马,带着百余护卫,向白狼水南岸奔去,“接应河岸同袍回撤!”
  李绍城浑身已是多处受伤,很多伤口来不及包扎,血然盔甲。一日激战,精力、体力消耗都甚巨,现又失血过多,李绍城直觉四肢乏力,脚步重如磐石。如此,当他最后一次陷入重围之后,他已无力再带部卒突出去。
  身边的契丹军士越来越多,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李绍城知道,这些北方蛮子都将他鲜亮的甲胄看在眼里,知道他是大将,因是即便死在他手里的人不少,其他人仍旧前赴后继。
  后背再中一刀,李绍城无力的向前扑倒,却以刀驻地,强撑着不肯倒下去。就在这么一个空档,数名契丹军士的马刀向他斩下来,他已无力再去躲避、迎击。
  昂起头,左脸上的长疤一如既往狰狞、冰冷,李绍城眼神有些恍惚。
  契丹蛮贼的马刀并没能落在他身上。一骑飞奔而至,马蹄扬起无数细沙,战马飞跃间,马上骑士长槊飞舞,如影似魅,看似飘忽无力,实则每点到一个契丹蛮贼,都会叫他们命丧当场。
  李从璟一把将李绍城从地上拉起,“二弟,我来了!”
  “大哥!”
  李从璟将李绍城交给丁黑护卫,自己在前方纵马开道。丁黑将李绍城拉上马背,吼道:“将军,归城!”
  百骑入战场,将契丹军阵硬生生撕开一条缝隙,救起李绍城,转了个弯,又冲杀出一条血路出阵,奔驰间竟然无人能挡。在他们出离契丹军阵后,那撕开的空白地带,才得以合拢。
  百骑汹涌而来,扬长而去。


第242章 北境边城战事烈,庙堂云谲天下变(六)
  李从璟率领百骑近卫冲阵,不仅于乱军中救出了李绍城,也稍稍遏止了契丹大军局部的进攻势头。战斗进行到此刻,契丹两万大军已有数千人登上河岸,木船冲锋运兵,浮桥紧随搭建,契丹大军进攻渐入佳境,大势已成,白狼水防线固然已是守不住,退入土城、营州城是必然选择,唐军犯不着跟契丹大军在河岸防线死磕到底。因此,李从璟勒令南岸唐军撤出。
  此时契丹大军攻势虽然凶猛,已登岸战力也不小,但唐军大部要撤退却尚能为之,若再晚些,恐怕就是想撤离都没有办法。土城、营州城前亦有防御工事,可稍阻契丹追兵步伐,能让唐军安然退入城内。
  白狼水防线只是李从璟阻击契丹的第一道防线,布置兵力本就不多,全依仗防御工事坚固、器械充足、战法得当而已,契丹不善水战、渡河战,也因此李绍城才能阻挡其两万大军多日,若换做半年前,两万河上梁军渡河而战,在有楼船战舰的辅助下,眼下的唐军防线和兵力,压根儿就不够看。
  丁黑带着李绍城驰入营州城门时,李从璟带领百骑近卫,作为援引,正在为撤入土城、营州城的唐军断后。契丹方渡河,没有战马,将士皆步战,李从璟身旁这百骑近卫又皆君子都、军情处精锐,人人弓马娴熟,技艺非凡,在其带领下,于契丹先头大队前来回冲杀,无人能挡,人数虽少,起到的作用却不小,杀得契丹前军锐气挫了大半。
  两三千唐军得以分成两部,陆续退入土城、营州城中。
  耶律敌刺在亲卫拥簇下,站上白狼水河堤,睥睨远望,视野中唐军大举溃退,此情此景让他不禁洋洋得意,笑对左右言:“都言李从璟能征善战,百战军骁勇,自建军以来横扫中原,未尝一败,便是连王彦章这般当世名将,与之对阵也只能饮恨,本以为此战会格外艰难,如今观之,不过尔尔。本帅反手之间,百战军已溃矣!”
  他这话说得极为自得,左右自然是一片奉承之声。如今他确实站在原本属于唐军的防线上,说这番话确有底气。只不过“本以为此战会格外艰难”“反手之间,百战军已溃”之类的话,却忽略了他这几日来战斗的艰辛,以及契丹大军所遭受的损失。
  一片阿谀声中,耶律敌刺志得意满,再看营州城,只觉得旦夕可下,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情。
  这时,耶律敌刺的目光触及到契丹军前那来回奔驰、纵横杀戮的百骑,但见对方所到之处,如飓风过岗,百草低头,契丹将士竟然不能抵挡,兀一接触便是成片死伤,顿时一愣,随即又是一窘。指着那百骑,耶律敌刺恼羞成怒道:“此乃何人?竟然如此狂妄!来人,给本帅拿下他们,乱刀碎之!”
  左右皆应诺。但耶律敌刺等了半晌,却没见人行动,转顾前后,愈发有怒气,正欲发作,一名亲信低着头,唯唯诺诺道:“大帅,彼者皆骑兵,我等战马尚未过河,无法追之……”
  耶律敌刺嘴上胡子抖了抖,脸色数变。
  这时,有将领低声惊呼道:“为首那人,不就是唐军主帅李从璟么!”
  耶律敌刺怔了怔,看向前方的眼神充满愕然。随即大怒,抽刀举起,红着脸喝道:“进攻,攻城,给本帅夺下营州!”
  断后这种事,李从璟不是第一回为之,之所以如此,固然是因其身为主帅,当有为帅者的担当,其次也是施恩于麾下将士,获得他们的忠心。作为撤离大军的尾巴退入城中时,先入城的将士,已抵达城头各处,在将校的指挥下,进入了防御岗位。
  河岸防线宽广而复杂,防御起来颇为吃力,城池则不同,能最大限度发挥防守方的优势。唐军退入土城、营州城中,如同进入堡垒,迎战自保的能力都提升了不少。唐军撤离河岸防线时,强弓劲弩自然悉数带走,仓促间带不走的投石机,则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这也是未免其落入契丹手中,让契丹军用来反攻城池。
  “传令各部,坚守城池!另令李正,守好土城,坚守不出!”入城后,李从璟就没再回军府,直接走上城墙,下完令,又问呆在城中的第五,“李彦超、郭威到了何处了?”
  “尚有二三十里!”第五姑娘向李从璟汇报了东征大军的最新情况。
  李从璟点头,道:“契丹大军很可能一鼓作气,攻打城池,我等务必坚守,待东征大军回援,则契丹大军攻势自破!”
  众将应诺,自去准备。
  李从璟所料不差,唐军虽已周全退入土城、营州城,然而契丹大军在城外集结完毕,摆好阵型,将攻城器械从河对岸运过来之后,便发动步军展开了攻城战。
  只不过两万人悉数渡过白狼水,又要运输攻城器械,作攻城准备,这本就是一项费时的工程。契丹军没有能咬住唐军尾巴,尾随撤退唐军攻进营州城,就已丧失了大好战机。待契丹军准备周全,天色已入夜良久了。不过契丹军刚破白狼水防线,士气正盛,耶律敌刺克城心切,因是虽是夜晚,契丹军攻势依然凶猛。
  李从璟披甲带刀,在城头来回巡视,指挥唐军迎敌。
  城外契丹军士密密麻麻,犹如蚂蚁一般,抬着云梯等物,从广阔的地平线上涌向城墙,场面壮观而震撼,喊杀声震耳欲聋。
  然则李从璟既然能经营白狼水防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