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524章

汉风1276-第524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任何疑问,哈密力人的选择不约而同:“归化,我们要归化大汉!”
  于是,楚风趁热打铁颁布了三条法令:
  其一,改土归流,废除一切贵族、巴依老爷、亦都护等等称号,惟有大汉帝国设置之西域总督府以下各级署衙为合法制度,拥有治理之权。
  其二,政教分离,允许信仰各种宗教之自由,但所有教派的所有**都不可作为断案和施政的依据,一切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裁判均以《大汉钦定宪法》和附属各法为准。
  其二,归化入籍,许西域汉唐故地上的各族番民,如蒙古、吐蕃、党项例,经考试合格,或纳税超过定额,或投身汉军服役,便可入籍为公民。享有完全之公民权——这个条件比南洋各海外地殖民地,以及波斯、天竺、犹太的夷民入籍要宽松得多,汉唐故地上番民的权利,也比海外夷民的优厚。
  后世的《大汉帝国史。圣皇本纪》记载:此三策一出,西域各族心悦诚服,尽拜吾皇为天可汗,少壮有力而投汉军者纷至沓来,以通西域各族文字、情况而欲入朝参赞者如过江之鲫,学校、邮局、车站之设立,似雨后春笋……咦,古有三箭定天山,吾皇以三策而定西域,善之善哉!
  哈密既定,许仲远和阿依古丽举办了简朴而温馨的婚礼,一切都是战友们亲手操办的,看着新房中的物事,许仲远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由行军毯改成的被子,上面的针脚粗的叫人害怕,毫无疑问,出自姜良材的手笔;门上贴着的大红喜字呢,歪歪扭扭的,多半是刘国泰那把随身小剪刀的功劳。
  可这一切,都是战友们火烫的心意呐!
  今天,他就要正式迎娶阿依古丽了,陈宜中总督大人亲自为他们主婚,现在新娘子以总督府为娘家,正在梳妆打扮,等待着他前去迎娶呢。
  唢呐响起来,鞭炮震天响,外面血战淮扬连的士兵们起哄声一浪接一浪,许仲远很有点不好意思的出了门。
  刚刚跨出门槛,他就被战友们抬了起来,放到了披红挂彩的战马背上,他有些恍惚的嘿嘿笑着:“俺老许,如今也要当新郎官了?”
  “傻子!想老婆都想得快疯了吧?”姜良材朝地上啐了口,打趣道:“这许妻子是走了什么桃花运,把哈密力的一朵花泡到了手!”
  许仲远嘿嘿的笑着,任由战友们牵着马走,想当初他还担心阿依古丽没有父母婚礼未免冷清,现在自己这边有战友们帮衬,新娘又由陈宜中主嫁,真真再完美不过了!
  许仲远的幸福不止于此,当人群经过行宫的时候,突然大门敞开,大汉皇帝楚风和两位皇后青衣小帽而出,来到了队伍前面。
  “参见……”许仲远一边叫,一边想下马敬礼。
  “今天你是新郎,我是宾客,不要拘礼,快上马!”楚风微笑着制止了他。
  什么?大汉皇帝亲自替一名少尉排长结婚道贺?岂止许仲远,就连姜良材、刘国泰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要知道多少将军都不曾得到这样的殊荣啊!
  身穿青衣的陈淑桢丽质天成,与她平日的戎装相比,少了三分英姿飒爽,多了五分柔媚七分俏皮,展颜一笑令众人不敢直视:“诸位为帝国征伐四方,劳苦功高,许仲远又是出玉门关后第一位迎娶回鹄女子的汉军官兵,故而吾皇亲来道贺。”
  听到这里,许仲远只觉得眼睛里热辣辣的,酸酸的,差点儿就要出丑了——大汉皇帝乃是天下第一等的英雄豪杰,替他站岗放哨做仪仗队,就是军中至高的荣誉,值得功勋部队打破头去抢夺资格了,那么皇帝亲临道贺,又是多么大的恩宠?
  “谢、谢吾皇,吾皇厚爱,许仲远粉身难报!”强压着激动难以自已的心情,许仲远在马上举拳行礼。
  迎娶的队伍吹吹打打,向总督府走去。
  雪瑶明媚的大眼睛骨碌碌一转,心说待会儿倒要看看那哈密力的第一美人什么模样,究竟有多美?就值得这楚呆子巴巴的赶了来参加婚礼?
  她悄悄捅了捅楚风的腰眼:“喂,楚呆子,你动机不单纯吧?别说只是为了鼓励军心哟~”
  嘿嘿,楚风干笑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看看而已,看看而已嘛。”
  ==========
  开春之后,白杨树发起了新芽,大汉帝国的军队分道进兵,意图将西域收于囊中,北元之北廷都元帅府兵力摧折殆尽,海都于轮台以西巡梭不前,而忽必烈龟缩西蒙古无力南下,大汉帝国的进兵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蒙元北廷都元帅府驻地别失八里以东,戈壁滩上生长着一丛丛的沙枣,胡杨林于春风中舒展着枝叶,树丛间时不时有清澈的泉水流过,迷迷瞪瞪的黄羊、狡狡猾猾的胡狼穿梭其间,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远处那支高歌猛进的军队。
  刺刀闪光、军歌嘹亮,金底苍龙旗迎风招展,正是大汉皇帝楚风率第一军四万余虎贲,直捣北元统治西域的中枢!


第608章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西蒙古兀鲁塔山脚下。春日的暖阳照射着大地,带来温暖和光明,细弱的草茎拱开了泥土,更有早发的野花于和风中绽放。
  东去春回,忽必烈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在过去的那个冬天里,他实在蒙受了过去几十年间从来没有过的羞辱和惨重的损失:
  因为迁徙导致漠北诸部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过冬粮草和烤火用的干牛粪,兀鲁斯制度下那颜武士们早已对生产变得陌生,仓促的逃走更让这种窘迫的状况雪上加霜,兀鲁塔山地处北方固然能防止汉军大举来袭,但愈发酷烈的北风带来了可怕的死亡,饿毙、冻死的部民比比皆是,家家户户都有呼天抢地的哀嚎。
  偏生汉军还派斥候前来袭扰,他们身穿雪白的服装隐藏于冰天雪地之中,叫人肉眼难以发现,他们使用的步枪射程空前的远,忽必烈令人检查部民死亡情况和敌人留在雪窝子里的痕迹,发现最远竟有部民是在两百丈距离上被击毙的!
  可恶的汉军斥候!忽必烈挥了挥拳头,狠狠的骂了句。
  也许,一个加强排规模的袭扰部队,对于裹挟二十余万部民的忽必烈来说就像蚊子和大象一样。但蚊子的叮咬使得大象疲于奔命,等蒙古武士们骑着战马追出去,汉军早已坐上雪橇溜之大吉,然后再利用射程优势将他们挨个送进地狱。
  “我操,那种枪的射程,怎么会那么远?要是能搞到这样的武器,蒙古大军岂不是天下无敌了?”忽必烈悻悻的想着。
  看了看堂下济济一堂的漠北诸王,玉昔帖木儿在内的蒙古大臣,要么络腮胡凶相毕露,要么满脸横肉一身污渍,全都是粗鄙不文的模样,唯一的汉臣赵复又是儒服羽扇纶巾的打扮,忽必烈就感到一阵眩晕无力:
  为什么蒙古大臣都笨头笨脑的,汉臣又只剩下了一个只会诗词歌赋、世道人心的儒生?郭守敬,王恂,许许多多的奇才异能之士,为什么都背弃了大元,投入大汉的怀抱?
  唉~要是这些人里面,有一个能制造枪炮的能工巧匠,那该多好啊!
  忽必烈想着想着就苦笑连连,蒙古武士惟以马背征战为能事,让他们学习制造工艺,真真是赶鸭子上架了。
  “报~~”怯薛近侍拖着长声报道:“伊儿汗已恢复疆土三分之二,委派波斯大贤者麦术丁前来朝贡!”
  那伊儿汗阿鲁浑本与北元交好,这次被光明圣女趁他国中空虚发动起义,差一点儿就身死国灭了,幸好金帐汗忙哥帖木儿借给他两个万人队的兵力。忽必烈又以金银财帛倾囊相助,阿鲁浑登时士气大振,率兵长驱大进。
  塞里木淖尔虽有大汉传檄德里苏丹等部助阵,又有海上航线运来的粮草、武器支持,无奈当年旭烈兀以两万正宗蒙古军就扫平了西南亚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波斯人还是天竺、塞尔柱突厥,都不是蒙古武士的对手,现在已退守各沿海城市,借助大汉的海上力量稳定战线。
  阿鲁浑西归时迫于国中内乱,危急之下向忽必烈敲了次竹杠,现在到战局稳定,觉得复国有望,就又派使臣前来结好,毕竟拿人手软嘛,阿鲁浑的军费还多亏忽必烈替他筹措呢。
  听到波斯大贤者麦术丁的名字,忽必烈登时大喜过望,一叠声的叫道:“快,快请麦术丁先生!”
  军帐之中,玉昔帖木儿等蒙古大臣激动的等待着,在他们看来,之所以屡败于汉军。只因为兵器不如对方犀利而已,只要能制造出和汉军步枪一样的武器,何愁不能击败大汉,重现蒙古帝国的辉煌?
  而那位大贤者麦术丁,正好就是号称从耶路撒冷到大都城最睿智的大贤至圣,波斯天文第一大家,号称能“制造世间一切精巧复杂之器具”!
  要知道当年就是波斯大贤阿老瓦丁制造了回回炮,这才打破了坚固的襄樊城,给伯颜灭宋打开了通路呵,这一次,麦术丁一定能重现辉煌吧。
  蒙古将军、贵族们自信满满,毕竟在之前就有郭守敬复制汉军火炮的先例,北元制造的火炮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毕竟也是成功制造出来的,在他们心目中,步枪比火炮要小得多,要是麦术丁亲来,应该没有问题。
  赵复嘿然不语,心下很有些忐忑,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本性又让他顾虑重重了:要是波斯人真能造出一模一样的步枪,那北元岂不是有望重新崛起?自己的选择,难道又错了吗?
  很快,麦术丁来到了军帐之中,正待山呼舞蹈,忽必烈就急匆匆的扶起了他:“麦术丁先生乃波斯大贤者,何必行此大礼?朕北狩蒙古故地,正要广招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以先生之大材,正该延请上座才对。”
  麦术丁有点诧异的看了看忽必烈。也没太和他客气,就在一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忽必烈早已心急如焚,便也不云遮雾罩了,将希望制造步枪的要求和盘托出。
  麦术丁白胡子微微翘起,布满皱纹的黑红色脸膛上笑眯眯的:“本贤者受命前来朝觐,也带有考察研究东方火药和火器技术的私心,若是一般的管状武器,想来仿制也不困难。”
  呵!这下子蒙古帝国的君臣们兴高采烈了,波斯大贤是不会吹牛的,他说能制成就一定能成功!
  “长生天呐,感谢你如此的垂青!”忽必烈心头喃喃的祈祷着,十多年前,整整七年南下大军的步伐停滞在襄樊城下,顿兵坚城、师老无功,南下灭宋的大计眼看就要化为乌有,阿老瓦丁带着回回炮撬开了南宋江山的铁锁,完成了蒙古帝国的辉煌。
  十余年后,难道又是波斯人给帝国带来了难得的福音,要让帝国重现辉煌吗?
  即便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忽必烈,也目露喜色,几乎要催着麦术丁制造火枪了。
  不料,麦术丁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又道:“我在波斯做过试验。手持的‘马达发’不管加大装药还是增加管长,最远也就打到五十丈远,断不可杀人百丈之外,所以还请让我看看大汉那种神奇的武器,好方便仿造。”
  忽必烈面有难色,便是玉昔帖木儿等人都不好意思的垂下头颅,汉军来去如风,便是人影子都摸不上人家,何尝夺到过一支新式线膛步枪?
  “只有,只有他们的旧枪。”忽必烈很有些无地自容了。
  “也罢,”麦术丁沉吟半晌道:“那就将他们射出的子弹拿来我瞧瞧吧。”
  还没等忽必烈回答。玉昔帖木儿就面露喜色:“有,这个有很多……”
  追随元廷来此地的部民,一个冬天里被汉军袭扰打死了不下三千人,留在人体内的子弹当然多得是,要怎么看都是有的。
  忽必烈狠狠瞪了眼玉昔帖木儿,敌人的武器没有缴获一支,子弹倒挨了几千上万发,在朝觐使臣面前摆出来,面上很有光采吗?
  没有人发现,麦术丁嘴角有一丝讥诮的笑意。
  线膛枪射出的子弹送来了,旧式步枪也拿来了,麦术丁将一颗明显是因为射入人体而变形膨大的软铅子弹捏在手中,看了又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甚至将子弹捏在手指之间,模拟在空中旋转着飞行。
  忽必烈毛孔粗大的脸胀得通红,忍不住问道:“怎么样,大贤者能复制么?朕这里党项、契丹的熟练铁匠都还不少,兀鲁塔山又产煤铁,要是可以的话,朕希望今晚就能开工。”
  麦术丁摇了摇头:“不行呢……”
  什么?蒙古大臣们沮丧到了极点,赵复又开始庆幸,忽必烈的声音就在这一瞬间低了下去,阴沉得像兀鲁塔山之巅终年不化的冰雪:“怎么?方才大贤者说可以制造,现在却出尔反尔,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麦术丁拿着子弹,不慌不忙的道:“大汗请看,这子弹上带着螺旋刻痕,分明是新式步枪内膛有凸出的螺旋线,这才能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