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风华路 >

第49章

大唐风华路-第49章

小说: 大唐风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翻十……十……”万年县令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
  韩跃哈了一声,不要脸吹嘘道:“在下出手培育的作物,若是没有个二十担三十担的亩产量,岂不是白白丢了我少年奇才的名头。”一脸装逼。
  “嘶——”万年县令倒抽一口冷气,忍不住道:“你说什么?翻十倍的产量,二三十……十担……”
  老头嘴角打着哆嗦,整个人脸色都变了,几乎要跳起来去掐韩跃脖子确认。


第79章 我在山顶望长安
  古代种地,收成看天,没有化肥没有农药,老百姓一年忙忙碌碌累死累活,每亩地产粮也不过两三百斤。
  就这,还得算是丰收。
  这种情况整整延续了千年,自夏商西周到两汉隋唐,老百姓一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不是田地少,而是产量低。
  现在忽然有人跳出来告诉你,我培育了一种作物,亩产最少能有二十担,你会作何感想。
  二十担,那就是两千斤,而且这东西还不挑地选时,随便哪里都可以种。万年县令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这老头出身贫寒,虽然如今已迈入大佬行列,但骨子里还是有着农户情节,听到高产粮食怎能不震惊?
  “此等作物,老夫纵死也要抓在手中……”
  为公,此物一旦推广开来,可解天下百姓饥荒。不说能达到两千斤的高产,就算折扣一半算作千斤,两亩地也能养活三口之家,这可是活人性命无数的大仁德。
  为私,农事乃立国之本,一旦此物从他万年县令手上开始推广,必然招来赞誉万千,便是载誉史书都未尝不可。
  到了他这个年龄和地位的人,荣华富贵必然可享,内心所牵所挂不多,无非是求一个留名百世,而韩跃所培育的地瓜显然给了他这个机会。
  “泾阳侯,老夫欲前往田间地头亲自看一看地瓜,不知侯爷现下可有时间,且陪老夫同去如何?”人若有所求,语气必然温和,堂堂五品大佬称呼一个少年县男为侯爷,万年县令却并不觉得突兀。
  韩跃呵呵一笑,意味深长道:“大人何必再跑山下,我这边就有现成的地瓜,待我让人取来让您品评。”
  他扭头冲着不远处喊了一声,道:“那个谁谁还有没吃完的烤地瓜,赶紧给爷送一个过来。”
  山顶干活之人都是那一批从长安招来的小乞儿,如今入住田家庄归为韩跃的食邑户,吃的是好粮食,住的是新房屋,这些少年打心眼里尊崇韩跃。一听主人吆喝,早有七八个人飞跑过来,各自举着一个烤地瓜恭敬道:“侯爷侯爷,我这里有!”
  韩跃打眼一望,忽然失笑出声:“你们都是饿死鬼不成,每人发了三个烤地瓜,足足得有四斤重,一整天的粮食不到中午就啃成这样?”
  几个少年面面相觑,人人都有些脸红。
  其中一个人腼腆道:“侯爷,实在是这东西太好吃了,大家伙总是忍不住想咬。”一边说着,一边还咽了口唾沫。
  韩跃无语拍了拍额头,他在众人手里挑拣半天,勉强找到一个皮相还算可以的地瓜,不过也被咬掉了好几口。
  “大人,将就一下吧。”韩跃顺手将地瓜取过来递给万年县令,嘴中笑道:“这帮臭小子以前都是乞丐儿,可能从小有过饿肚子的阴影,所以最见不得吃食。”
  “无妨!老夫幼年家贫,也曾做过乞讨之事,深知饿肚子的痛苦。”万年县令笑眯眯说道,他脸上丝毫不见蕴怒,反而竖着拇指赞叹一声:“倒是泾阳侯悲怜天人,能将数百小乞儿收归门下,此举着实让老夫钦佩。”
  韩跃哈哈一笑,道:“大人可不要这么说,在下年少轻狂最不经夸,你再这样吹捧下去我都快要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啦。”
  万年县令却正色道:“非是吹捧,实乃肺腑之言。圣人古训,世间功德至大者,莫过于给人衣食。这几百个少年为乞之时饥饱难测,遇到荒年也许几天便能饿死许多,泾阳侯将他们收为食邑,实乃给其活命,善莫大焉。”
  他这话公平而语,韩跃一时竟找不到推辞,旁边几个少年却目中含泪,一人哽咽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我们原本是烂命一条的小乞儿,冬天睡在寒风里,夏日淋在风雨中,从小到大悲苦凄惶,不知自己哪一天要不到饭就会饿死。是侯爷将我们救出了苦海,给了我们一条活路,这种大恩大德山高海深,便算是再高的赞誉也不为过。”
  旁边几个少年没他的口才,不过这话却说到众人心窝子里了,人人都是脑袋猛点,看向韩跃的目光十分濡慕。
  万年县令轻轻叹息,感慨道:“世间公道在人心,虚伪行善还是真切而行,一看受助者便知……”他说到这里,忽然有些好奇的看了看那个少年,意味深长道:“你这娃娃口吐不凡,若非体态瘦骨嶙峋,老夫差点以为是哪个世家之子呢。”
  少年呆了一呆,目光悄悄看一眼韩跃,忽然拱手一礼,道:“侯爷,那边沟渠还需再挖,小人先下去了。”
  韩跃随意一挥手,道:“去吧,干活别太猛,整天跟个二愣子似得小心伤着。”
  少年一语不发,再次拱手施礼,招呼一下其他人转头走了。
  万年县令目光微闪,待到少年身影下去之时方才轻声提点韩跃,道:“泾阳侯,我观这少年似乎……”
  韩跃淡淡微笑,打断他道:“乱世人如狗,公侯也可阶下囚,当年隋末大乱也不知波及多少无辜,这小孩儿显然是个苦命人,他既然不愿意说,我又何必去问。”
  “好涵养!”万年县令赞了一声,他一脸若有所思,半天忽然呵呵而笑,自嘲道:“泾阳侯治家之策分明是无为而治顺水而流,倒是老夫徒作小人了。”
  韩跃不接他话茬,转口道:“大人不是要看地瓜么,如今已经拿到手了,您且试试味道看合不合口味。”
  万年县令闻言一怔,有些赶不上韩跃的思想跳跃,不过他人老弥坚随即反应过来,拿起烤地瓜轻轻啃了一口。
  细细品尝!
  下一刻,老头把所有的杂思杂念都抛到脑后,双眼泛光赞叹道:“不错,此物入口香甜,嚼之孺糯,当真再好也不过的食物。”
  韩跃在一旁道:“地瓜这东西可以烤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若是在收获之时便切割晒干,那么也能用来烧粥做饭。”
  “此物可方便储存?”
  “方便,冬天挖个地窖存储,绝对可以渡过寒冬。”
  “好!”万年县令仰天大笑,他猛然将地瓜往怀中一塞,随即对着韩跃深深一礼,正色道:“泾阳侯培育此物,堪可称为功大于天,地瓜一旦推广开来,必然活人性命无数。从今而后,老夫所敬所佩之人,你为第一。”
  圣人古训,世间功德至大者,莫过于给人衣食。万年县令虽然是长者,但是这一拜却是心甘情愿。
  韩跃面带微笑侧身让开,他看一眼万年县令,又看一眼不远处正在忙碌的那些乞丐少年,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满足。
  我所做之事不过举手之行,然而在这落后的唐朝时代却能活人无数受到尊崇。果然人有多大力,便应担多少责,古人诚不欺我。
  纵是混混,我亦心安!
  他站在山顶边上眺望长安,一时心绪涌动,忍不住慢慢出声:
  少年无意万兜鍪(mou),
  转瞬万里悲秋。
  执酒望江楼,
  熙攘蜉蝣天地愁。
  临水挥毫赋竹柳,
  粪土将相王侯。
  傲骨瞰灵修,
  百转悲流一笔收。
  语罢收声,再回首时,便看见万年县令一张写满震惊的脸。


第80章 我的大炮想发威
  “泾阳侯好俊的文采,以诗喻人,虽然词句惆怅百转,然而心中的抱负却一览无遗。老夫本以为你只是精通格物之术,想不到诗词一道也造诣非常。果然天生奇才于世,让人不能等闲视之。”
  “大人夸奖了,不过一时有感而发罢了!”韩跃轻轻拱了拱手,人却站在山崖边不动。
  万年县令忽然道:“泾阳侯,老夫也不和你客套,我今次来本是误会你耽搁农事,结果却见到了地瓜这种宝贝,老夫意欲上书朝廷将其推广,不知泾阳侯以为如何?”
  “暂时不行!”韩跃缓缓摇头。
  万年县令一怔,忍不住道:“这却为何?”
  韩跃看他一眼,淡淡道:“原因有三,困难重重,时机未到。”
  “不知是哪三个原因?又有哪些困难?”万年县令追问一句,沉声道:“若只是一般之事的话,那么泾阳侯大可不必担心。老夫虽然仅为五品官,却也在朝中有一些分量,或者可以帮你解决。”
  “好啊!”韩跃哈哈一笑,道:“大人有此雄心,在下实在佩服。”
  “泾阳侯勿须客套,还是先说困难之事吧!”
  “也好!”韩跃点了点头,他意味深长看了一眼万年县令,嘻嘻笑道:“第一个困难乃是我根基为稳,如果现在就将地瓜散播出去,恐怕世家又要来夺!大人,这事你可有办法解决?”
  万年县令脸色微变。
  世家是那么好惹的吗?
  磅礴门阀,传承千载,就连皇帝陛下都要小心应对,他一个五品官员哪里是那些家族的对手。
  耳听韩跃接着又道:“大人想必也知道,前不久我曾配制了一种解暑之药,结果便被那些饿狼盯上。他们为夺此物,阴谋诡计一波接着一波袭来。若非在下行事谨慎,恐怕现在坟头草已经很高了。”
  “唉!世家,世家……”万年县令沉沉一叹,愤然道:“当真可恨。”
  韩跃又道:“第二个困难则是朝中推阻!大人您一心为民,但是朝中有些人却未必如此啊,地瓜这东西才刚刚培育出来,除我之外谁都不知它产量如何。所谓空口无凭,大人你拿什么来劝说那些人相信?就凭我韩跃造过水车的名头么……”
  万年县令脸色再变。
  韩跃不给他机会思考,继续说道:“就算这两个困难都能解决,第三个困难也会限制地瓜的推广。”
  万年县令微微一怔,疑惑道:“这却为何?”
  韩跃苦笑一声:“因为没有足够的粮种啊!”他目光盯着万年县令,打趣道:“我大唐土地何止千万,需要的粮种何其之多,您总不能让我凭空变出来吧。我又不是神仙……”
  万年县令果然被问住。
  老头想了半天,最终化作无奈长叹。
  他抚摸着塞入怀中的半个烤地瓜,忽然也苦笑起来:“果然好事多磨,是老夫心急了!”
  人之郁闷,莫过于明知大事可期却独欠东风,这种遗憾实在让人痛苦。
  “唉,若是老夫官位再大一些,或许能给你多一点支持……”
  “大人有心就好,无需太过自怨!”
  万年县令摆了摆手,语气消沉道:“也罢!既然此事需要徐徐图之,老夫决不能急于求成。泾阳侯,他日有暇不妨来县衙一聚,老夫告辞了!”
  他也不等韩跃挽留,说完转身便走。山路蜿蜒踉踉跄跄,不多会便下山而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韩跃视线之中……
  ……
  一个少年乞儿悄悄走了过来!
  他目光有些躲闪,脸上也带着纠结,似乎是心中有所担忧,所以鼓了好几次勇气都不敢上前说话。
  这少年正是先前送烤地瓜过来的那个,曾被万年县令评价口才非凡,体格却瘦小嶙峋。
  韩跃负手站在山崖之旁,他眼角余光一扫少年,淡淡道:“有话就说!我又不是吃人老虎,你那么害怕做什?”
  少年脸上微微一红,他缓缓靠近几步,小心翼翼道:“侯爷!刚才那位老大人未必就是全心全意为民,当官的人都有两副面孔,您可不要被他蒙蔽了!”
  “哈!你这家伙……”韩跃笑了起来,他伸手打了一下少年额头,装作不悦道:“小小年纪不学好,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做人做事要往好处想,如果老钻牛角尖的话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侯爷……”少年还想劝说,韩跃却忽然一把将他拉到山边,指着山下道:“你看看那里劳作的百姓,心中有何感想?”
  “感想?”少年脸带茫然,他眼睛望着山下,只见那田地之中有无数小媳妇在操劳耕作,一时却猜不透韩跃是何用意。
  “我就知道你不懂!其实我也是刚刚想明白……”韩跃叹息一声,他一手拉着少年一手指着山下,语气有些感慨道:“你看那些勤劳的百姓,她们经年辛苦劳作,夏日风吹雨淋、冬天顶寒冒雪,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所求者却不过是想有一口饱饭吃,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可怜?”
  少年抓了抓额头,小心道:“侯爷,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吃食么?有饭吃怎么会可怜?小人以前行乞的时候,一旦讨到残羹冷炙吃饱肚皮,心中不知有多么开心。”
  “你这小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