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建也是一个干脆的人,在拿到预付款之后,马上拿出自己的诺基亚3310,通知手下的员工开始往工地上拉建材。
现在一部手机的价格其实不贵,不过每分钟八毛钱的双向收费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冯建拿着手机挥洒自如的样子,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还不错。
…… ……
平淡的日子就这样又过去了两天,转眼就到了师公给张振光定下的动工日子,刘睿和父母一大早忙完家里的事情后,一起来到工地上。
短短的两天时间,这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灰色的石灰石、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红砖、盖着雨布的堆垛是水泥、还有一捆捆的钢筋,把原本荒凉的高地衬托得有些凌乱。这两天,张振光已经请人把电线拉到了工地上,将来动工之后就可以在这里切割钢筋,启动振动棒,浇筑混凝土构架。
在高地上,已经用石灰划上了横平竖直的白线,一会祭祀活动结束之后,工人们就将会沿着白线往下挖,挖出平整的地基。
场地的中央,一个桌子上供奉着鸡鸭、各种水果点心还有一个大猪头,桌子腿绑着一只大公鸡,一顶黑色的破伞顶在桌子的上面。
这样的场面刘睿从小就见过了,但是他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都有些什么意义?
“老爸,这些东西都代表着什么呀?”看着还没有到施工的时间,刘睿就悄悄问父亲。
“那些贡品自然是用来祭祀土地公,毕竟今天动土,难免会惊扰他老人家;黑雨伞有遮风挡雨的意思,主要是期盼建设的过程之中一切顺利。”刘家宏毕竟有些年纪了,懂的东西颇多,继续说道:“公鸡属火,可以驱邪,养一只一直到房子建成,可以避免一些脏东西进来。”
刘睿在学校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原本是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但是家里的老人都信,刘睿自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立场。再说了,这些东西能够流传数千年,总还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存在即合理嘛
早上八点四十几,前几天出现的鹿力大仙又再一次出现在工地上,他这一次没有拿罗盘,而只是拿着一把桃木剑,准备开始了。
上一次刘睿只是看到了整个作法过程最后面的情况,这一次他倒要仔细看一看,整个鹿力大仙一出场就是一百零八块钱,究竟有什么本事?
只见鹿力大仙手持桃木剑,串上几张画个鬼画符的黄纸,点燃之后在一碗水酒之上不断晃动,嘴里还念念有词。
刘睿拼命竖起耳朵,想要听清楚他念的是什么?
只可惜鹿力大仙语速过快,发音也是含糊不清,听了好几分钟,刘睿愣是一点意思都听不出来。鹿力大仙念的词有普通话,也有当地的土话,甚至还夹杂一些客家话,还真的有点大杂烩的味道。
等到那些符纸都烧成灰烬,落入装酒的大碗之后,鹿力大仙则是用桃木剑在碗里面搅和几下,然后端起来就喝。
刘睿被鹿力大仙的动作弄得汗毛直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还好鹿力大仙并没有把酒真正喝下去,他随后就朝着天空喷了出来,形成漫天的轻雾,倒也是有点意思。
接下来,鹿力大仙则是舞动着桃木剑,在工地上来回走动,嘴里念的咒语也是越来越高亢,开始进入了角色。
过了几分钟,鹿力大仙手握桃木剑大喊:“太上老君有旨,吉时已到”
刘睿总算是听明白了唯一的一句。
早已经守候在一旁的张振光眼明手快,抓着铁铲就往地基线画好的区域铲下去;张振祖则是用烟头点上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鞭炮,扔进了工地里。
一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也就预示着,养猪场动工仪式结束,开始进入了建设期。
等到硝烟逐渐散去,空气中都是刺鼻的火药味的时候,刘睿透过有些朦胧的烟雾,看到那只公鸡已经是变得有点歇斯底里了。它不断的上下跳跃,扑棱着翅膀,很想挣脱脚上那一根粗大的麻绳。只可惜麻绳已经牢牢地绑住了它的脚,哪怕它已经被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吓破了胆,也是没有办法逃走的。
张振光作为主人已经开挖了第一铲泥土,冯建公司的工人,张家、刘家请过来的亲朋好友都拿上各自的工具,开始很有默契地在地基线之内开挖起来了。
在农村,盖房子挖地基可以算得上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因此大操大办是很有必要的事情。虽然养猪场是包工包料给了冯建的建筑公司,但是张振光还是决定请亲朋好友们来帮忙,然后晚上吃饭喝酒,也算是一种庆祝方式。
数十个壮劳力挥舞着十字镐、铁铲和钢钎,在一片范围不大的地块劳作,有一股热情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刺激得周围的人也是有点血脉贲张的感觉。
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刘睿再也忍不住,抓起一把十字镐就加入了劳动的行列。
往常,亲戚朋友盖房子挖地基,还未成年的刘睿年小力弱,往往只能是在一旁作为看客,并不能参与其中。
在农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能扛起十字镐挖地基的小伙,才算是成年人,他才会被其他人所承认。
刘睿加入挖地基的队伍之中,并没有人觉得惊讶,似乎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梁村的很多人来说,刘睿这半年以来所作的一切,都已经证明他成为了一个男子汉,这个圈子已经容纳他了。
沉重的十字镐在空中翻飞,大块的泥土被挖了起来,然后就被铁铲铲走,扔在地基外面。听着耳边有节奏的呼喝声,感受一股股热力从体内冒出,刘睿越发觉得身上干劲十足,有点喜欢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听父亲讲,以前还是公社时期的时候,经常会组织数千人上万人的大会战,修水利、修水库、修梯田,那才真正算是大场面。刘睿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可以想象,数千人一起劳作的情形,肯定是最震撼人心的。
抛开一些因素不提,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一些,但是人们的精神层面肯定很充实,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挖地基别看像是一项粗活,但其实技术含量也是不低。
一栋房子第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地基,地基不稳就意味着房子不牢靠,一旦有点风吹雨打,很容易就发生倾斜、墙体开裂等等质量事故。
因此,地基的建设最需要精雕细琢,半点马虎都要不得
冯建公司的技术员拿着垂线在提醒刘睿等人,挖地基的时候不能总低头挖,还得跟着线走,千万不能挖歪了。另外,地基沟挖得差不多之后,还得拿着小铲子慢慢地把一些棱角铲平,为的就是接下来浇筑石灰石的时候能够更牢固稳当。
混在人群中干得起劲的刘睿,虽然双手有些酸痛,掌心也有点火辣辣的,但是他内心却有点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有了建筑公司的技术员指点,大家开挖的进度是相当的快,都有点出乎刘睿的想象。
在数十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养猪场一期工程的所有地基在一个上午就被挖好,在斜坡底下的两个沼气池也被村民们一鼓作气搞定了。
回头看过一条条平整划一的地基沟,还有堆积在旁边如同小山头一般的土石方,刘睿还真的有点被吓到。
刘睿根本就没有想到,几十个壮小伙一旦进入状态,爆发出来的能量还真的有点可怕。
按照梁村的习俗,挖地基这一天大抵上只是做挖地基的工作,因此大家早早就收工了,和亲戚朋友们相约晚上在刘家大院喝酒。
不管怎么说,地基的开挖就意味着养猪场开始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期
正文 【096章】 涅盘重生
【096章】 涅盘重生
…… …… ……
养猪场的破土动工犹如一道惊雷,响彻在梁村的上空,很是让不少村民震惊。若是说以前刘睿的那些举动都还被村民们看做年少轻狂的表现,对于其未来多少抱着相当的怀疑。张家几兄弟的加入则是让更多的村民有理由相信,大规模的科学种养还真的有致富前途。
在榜样的带动下,梁村上下就如同是被注射了兴奋剂,每天都有人在不断琢磨,自家究竟拥有那些资源,应该如何利用?
就这样,在有意无意之中,刘睿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创业举动影响了大批村民,让他们开始警醒,不再整天打麻将、玩扑克或者喝酒闲聊了。整个梁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积极向上的情绪,不再死气沉沉。
与此同时,一个青年人提着简单的行囊,站在青云对岸的码头上,神色复杂地看着周围熟悉的山山水水。
书上都说近乡情却,王军现在真的能够体会得到。
在接到了村里老支书王华国的电话之后,王军挣扎了良久,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回到故乡继续创业。
当初王军高中毕业之后,雄心勃勃想要种植香菇创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弄得有点虎头蛇尾,最终灰头土脑地离开家乡,远赴广东打工。
要说在广东打工其实也不算太差,因为有着高中文凭,再加上手脚勤快、脑筋灵活,王军很快就被提拔为段长。每个月一千多的工资再加上各种补贴,省吃俭用的王军一年能存上两万块钱。这样的收入,在梁村,不见得能有几个家庭能做到的。
但是,哪怕在广东挣钱再多,王军心里头仍旧是有点不甘。
在内心深处,王军更向往的是能够自己创业,自己给自己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像现在,整天耗在厂子里,昏昏噩噩度日。
接到老支书电话说村里要成立竹艺公司,想让王军回去负责,带动村民进行创业。王军在心里有一点点犹豫,毕竟前年失败的回忆还历历在目,多少还是让王军有点后怕。
但是,内心对创业的渴望还是压倒了犹豫的心思,王军还是作出了返乡的决定。他拒绝了工厂主管的挽留,连这个月的工资都没有领,收拾自己简单的行囊搭车返回了青山。
三年没有回家,青云码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倒是码头的水泥路面裂纹倒是比以前扩大了不少。
当拎着行囊的王军出现在村口,就被玩耍的小娃子们发现,转眼之间,王老蔫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家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上梁村。
根据也在广东打工的老乡说,王军在厂子里面可是小主管,干活轻松,收入还不低,一年少说也能存下好几万。虽然上次王军创业失败让他沦为了很多村民的笑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逐渐地消失。再加上王军现在收入不菲,很多村民开始转变了对王军的态度。
别奇怪,这就是社会,一个很现实的社会。
这不,王军一回家,就有不少村民怀着各种目的踏进了王军家,找王军套近乎。
又想让王军介绍去厂子里上班的;有想来借钱的;也有来试探给王军介绍对象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王军最是厌烦这种交际,但都是乡里乡亲的,王军也不好板着脸把人赶出去,只能是笑脸相对,到最后王军都感觉自己的脸都笑僵了。
等到串门的村民都离开,王军妈笑眯眯地上下打量变得更成熟稳重的儿子,心里喜滋滋的。一想到以前那些瞧不起自己的村民对自己说尽好话,王妈妈知道这都是出息的儿子带来的。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想到回家了?”刚才一直坐在椅子上抽水烟的王老蔫吐出一口烟雾,开口问道。
王老蔫今年快五十,但是长年的艰辛劳作让他看上去就像是六十一样,他脸上的皱纹犹如刀刻一般清晰,头上的短发已经斑白,苍老而又显露出一种倔强的气息。其实,王老蔫就是很多农村老汉的缩影,他们每天修理地球,用自己的汗水撑起了一个个虽然贫穷但是却温暖的家庭。
“老支书打电话给我,说是村里准备开办一个竹艺公司,让我回来帮忙。”王军也没有隐瞒父母,直截了当地把事情说了出来。
“什么?”王妈妈一听王军辞掉了广东的工作,要回家办公司,失声惊呼。
前几年蘑菇场的事情依旧历历在目,那是王家上下最痛苦的回忆,王妈妈一听办公司这几个字就会想起那不堪的往事。如今听到儿子辞职回家,就是为了创办什么公司,如何能不让王妈妈震惊?
王老蔫人如其名,也不说话,深深地吸了一口水烟,叹气。
“儿子,你是不是糊涂了?”王妈妈大急,凑到儿子跟前,伸手摸摸儿子的额头,说道:“放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