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医少-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早餐之后,陆平就带着孙权等人出去了,这边儿毕竟不适合他们呆着,所以陆平的打算就是在附近寻找合适的物业,然后盘下来,或买或租都是可以的,同时也要寻找合适的办公场所,以便可以将公司的业务,拓展过来。
根据林萧的总体安排,他是准备在这边儿大干一场的,所以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需要陆平等人提前开始张罗,等到林萧需要的时候,或者就有一个能力超群,呼之即来的得力队伍了。
因为昨晚上的事情,市里面这些领导们没有安排白天的活动,作为还没有正式上任的林萧,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他就呆在房间里面,看一些资料,打发时间。
书房里面是有百兆宽带网络的,还有笔记本和一体机电脑,林萧试了一下,发现上网速度很快,他顺便上网搜索了一下,就发现昨晚上市一中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此时居然已经有了很多消息,但主要是集中在本地的网络论坛上面,以及本地贴吧上面。
青山省的贴吧上,虽然也有过一阵子,但是很快就被无穷无尽的帖子给顶得看不到了。
毕竟,对于整个青山省而言,这种事情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除非是真的有学生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这事儿才会被炒得火爆起来,不然的话,是无法引起媒体方面的重点关注的
不过林萧在翻看本地贴吧的消息时,就看到有人在上面爆料,说是昨晚上的食物中毒事件,其实是很危险的,但是关键时刻,新来的纪委书记出手,找出了中毒原因,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消息,很多人表示怀疑,认为纪委书记怎么可能精通医术,而且还是在众多医生都束手无策,请求专家进行网络会诊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能够断定学生们的中毒原因呢?
他们认为,这事儿怕是一个炒作,为这位新来的纪委书记制造舆论而已。
但是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学生家长和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们,就在网络上发帖子表示,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新任纪委书记出手的话,这些学生们当中,至少会有五到六人命丧当场。
这么一来,网络上就炒得比较热闹了,两拨儿人唇枪舌剑,都认为对方说得不对,短短两个多小时内,相关的讨论帖子就超过了上千条,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林萧看到了这个情景,不由得深表忧虑。
林萧当然希望在河西市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但是绝对不是所谓“神医”的名声,虽然说他现在也是在“治病救人”的位置上,可这主要是指在精神层面上的事情,对于医生的那些事情,他真的是不大关注了,也没有时间去关注。
现在网络上的这种热炒,对于他而言,确实有害无益。
这样的情况,会使他的本职工作被淡化,而将一个所谓“神医”的大帽子,扣到他的头上去,这是林萧所不愿意看到的变化。
于是林萧就给韩雅打了个电话过去,跟她讲了一下这边儿发生的情况。
“这么说,你一不小心又暴露了神医的本质了?”韩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一到河西市,就救了这么多人,怎么说也是积攒功德的事情,韩雅没有理由不为林萧感到高兴。
“唉,这种名声不出也罢。”林萧叹了口气道,“还得辛苦你一下,把这个网络上的影响,帮我压一压,不要让帖子太火,一下子冲到首页上去,那样的话,真就不是我的心愿了。”
现在的林萧,真的不愿意站在风口浪尖儿上,他还是希望低调一些。
“好吧,我会帮你处理好这件事情的。”韩雅听了,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对于身为特勤组少将主任的韩雅而言,处理这么一件事情,要比任何人都方便得很,只需要对相关的网站声明一下军方的立场,就足以令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保持较为冷静的态度。
于是,到了一刻钟之后,这件事情就渐渐地平息下来了
而河西市的众多网民们就有些恼火地发现,本地贴吧的访问,似乎出了一点儿问题,速度奇慢不说,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字,有的时候就发不住出去。
“艹!这一定是有人在关注吧里的消息了!”经验丰富的网民们,立刻就对这件事情,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判断。
第六百四十九章孔有为的试探
“看样子,这位新任的年轻纪委书记,思路上倒是清晰得很,不肯出这种名啊!”孔有为用鼠标滚动电脑屏幕上的页面,有些诧异地嘀咕道。
作为宣传部长,孔有为对网络上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关心的,事实上他的工作人员当中,就有专门盯着这方面的人,一旦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他通报。
关于昨晚上抢救学生的事情,一早儿就上了网的,不过因为事件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中毒的学生也成功地摆脱了生命危险,所以孔有为在这个问题上,就开始放松了一些。
现在主要就是对于舆论的引导,让整件事情向好发展,变成市委市政府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成功案例来对待。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孔有为才没有阻止网络上的一些讨论贴子。
对于林萧有关的这些贴子,孔有为也是看到过的,不过他认为这些内容对于市委市政府而言,并不是负面的,虽然会让林萧陷入争议当中,但这并不是什么有害的内容,所以不加阻止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从网络上的反应来看,似乎是有人出手了,将关于林萧的讨论给压了下去。
很显然,有理由在这件事情上出手的,肯定是林萧自己。
而林萧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不希望自己出现的风口浪尖儿上。
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他的志向肯定不是在成为一名神医上,他根本就不需要拥有这样的光环。
想到这些问题,孔有为对于林萧这个年轻的纪委书记,显然又多了一些认识,觉得并不能够因为人家年轻,就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什么的。
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精力,都足以令他们这些年纪大的干部们感到吃惊和敬佩。
当然了,要说羡慕嫉妒恨什么的,也是有的,这是很正常的情绪。
不过,对于市里面突然来了这么一位年轻的纪委书记,孔有为的心里面,还是有一些揣摩不透,不知道上头是怎么考虑的?
毕竟河西市这边儿,不久之前刚刚出了事情,就是有人冒充省纪委工作人员,跑过来“双。规”他们的干部的事情。
虽然这些人被识破了,但是其中获得的一些信息,却令人担忧,由此而牵扯出多起案件,甚至还包括几位连年被评为廉政模范的官员。
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难怪河西市的老百姓都说,“真纪委查不出分子,假纪委一查一个准儿。”
或者,林萧突然从中。纪。委空降下来,成为河西市的新任纪委书记的真正原因,就是在这里吧?
作为宣传部长,孔有为在市里面的地位,其实是比较超然的,他本人更像是文化圈儿里面的人多一些。
所以,除了跟市里面媒体方面的几个美女有点儿小绯闻之外,孔有为身上的问题真的不大,这就让他能够比较安然地看着整件事情的发展,从中分析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事实上,河西市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市委书记张成林和市长吴润泽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就没有停歇过,常委们之间的权力之争,也时起时落,精彩的很。
只不过最近市里面发生的问题太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位领导们不得不同舟共济,全力应对,所以这些内斗的事情,暂时就有点儿顾不上了,不过给对方使点儿小绊子什么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如果不是因为昨晚上发生了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情,或者林萧的赴任,也会成为他们权力斗争的一个战场。
现在林萧过来得比较是时候,巧妙地利用了解决中毒事件这件事情,将自己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提升了许多,让其他人找不到对付他的理由。
至少在这个光环消褪之前,他们是不方便对林萧下手的。
但是以后会怎么样,这几乎是不用多想的,只要有权力斗争的地方,就免不了有各种是非,林萧跟他们之间的斗争,也就是一个来早与来迟的问题而已,并不可能完全避免。
毕竟,市纪委书记这个位置非常重要,虽然现在林萧在市里面的排名是第五,但是他的实际权力,或者要比第三号和第四号人物更大一些,至少,他是保持相对超然地位的,就算是一把手张成林书记,对他的影响力也有限得很。
再说了,林萧同时还是从中。纪。委空降下来的干部,这一重身份,也会让别人在对付他的时候,有所顾忌,万一打蛇不死,被他反咬几口的话,还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在官场里面混日子,就算是大节不亏,但是小毛病总是免不了的,若是被人揪住了小辫子穷追猛打,再廉明的干部,也挺不过来。
这个时候,孔有为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却是新闻中心的负责人来请示他,看看昨晚上的事情,要怎么发通稿?
所谓的通稿,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
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
后来,很多组织或企业在举办活动需要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撰写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通稿算是一个传播术语,也是一个圈内人耳熟能详不言而喻、圈外人耳生不详言而不喻的名词。
被采访地方和单位备下标准的本报讯通稿,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署上名刊发就是了,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
这个惯例确有其原因,因为重大事项的新闻发布,在很多时候必须统一文本,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统一口径。
还有,报道任务下达往往是今天布置,明后天见报,就是火箭速度也腾不出采写时间。情急之下,只能是电子文本飞来飞去,剪来剪去,这似乎也不能求全责备。
但是采用通稿,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说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当中,长官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在通稿中出现领导的表态,若是碰到公共危机事件,任凭不懂传播规律的领导瞎折腾,其通稿往往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对于昨晚上的事情,孔有为是亲历者,而且也明白市里面主要领导的想法,所以他是知道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方向的。
只是还有一点,就不大明确,那就是关于林萧所起到的作用这一段儿,是否需要保留下来呢?对于这个问题,孔有为也有点儿拿捏不定主意。
照他自己的看法,市委书记张成林和市长吴润泽,肯定是不希望看到林萧大出风头的,但是林萧自己会怎么想,那就不好说了。
这个通稿要怎么发,确实很让人头痛,关键是孔有为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得罪林萧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纪委书记。
张成林和吴润泽他们,前程也就是这样子了,但是林萧才二十来岁就已经是强势副厅级干部了,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还用说?
在两边儿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之后,孔有为也会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判断。
于是,孔有为就给林萧打了个电话过去。
“孔部长,有何指教?”林萧笑着问道。
“林书记,有件事情,需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孔有为在电话中说道。
他将关于通稿的事情,跟林萧说了一下,然后就提到了要将林萧的事情,重点强调一下,“这是我们河西市干部的光荣,我觉得还是应该重点宣传一下的。”
林萧听了,顿时就笑着拒绝道,“孔部长,这么做可是不合适的。虽然说我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主要领导的是市里面的各位同志,具体施救的是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单独将我提出来作为重点,这不大合适,所以,还是把关于我的内容给删除,比较合适一些。”
孔有为又跟林萧聊了聊,发现林萧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于是就点头说道,“好吧,既然林书记这么坚持,那我就按照林书记的意见去办好了,通稿那边儿,我会让人抓紧修改。”
“多谢孔部长,有劳了。”林萧点头表示了感谢。
挂了电话之后,孔有为用手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果然如此,林萧不是那种肯出风头的人物,志向远大啊!”
既然这边儿已经点头了,那么对于孔有为而言,在这件事情上面,也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于是他很快就跟新闻中心打了招呼,做出了如何发布通稿的重要指示。
搞完这事儿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