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76章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76章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事想向将军请教。”
    有事请教?刘琮有些纳闷,疑惑地看向她。
    “前者收到从兄的书信,言道将军所造拍杆或有改进之处,小妹才疏学浅,苦思冥想之后略有所得。”说着,然随行的侍女取出几张图样,送至几案之上。
    从兄?那定然是黄射了。刘琮没想到黄射会写信请她相助,不过想想也便释然了,据说这位小表妹自幼便聪慧,尤其喜爱墨家学说,想来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被黄射求助的吧?黄射能有这份心思,让刘琮颇为欣慰,无论如何他的目的总是好的。
    只是不知黄婉贞做了哪些改进?刘琮低头一看,只见略有些泛黄的纸张上,绘着楼船的局部及拍杆,线条流畅图案简洁,旁边还配有娟秀小字。
    原本刘琮所设计的拍杆已经颇为合理,但根据这些图纸来看,果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她将自己原来只用了一个滑轮的提升装置,改为数个滑轮结合的滑轮组,如此一来操纵拍杆提升的人手便应当减少到两人,且拍杆上悬挂的巨石可以更重,威力自然也大大增强了。
    “不错!”刘琮惊喜的抬头看了眼黄婉贞,见她一副“快接着看”的表情,微微一笑,翻出下一页。
    刘琮的目光,顿时又被吸引了,这图上所绘的,却不是拍杆,而是有着尖锐撞角小艇。
    就刘琮所见的战船,都是方型船头,即便是用于哨探的小艇,也多是如此。
    再看小船旁注明的文字,原来是专门用于火攻的,船上载满易燃之物,以风帆为动力,若是撞到敌船之上……
    刘琮眯着眼想了想,这法子太耗费船只,其实不如神弩车抛射火弹来的好,但也不失为一种补充手段。
    将图纸都认真看完之后,刘琮抬起头笑道:“这些奇思妙想,倒让我想起另一个人了。”
    “将军说的是何人?”黄婉贞睁大双眼,很是好奇。看来她知音难觅,听到有同类立即就起了兴趣。
    刘琮微微一笑,说道:“此人也在南阳,隐居在卧龙岗,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
    “是他啊?”黄婉贞似乎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字,只是她这不以为然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刘琮狐疑的看了眼黄婉贞,却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有些话他这个“表哥”可不好说。只是提起诸葛,他心中默算一下,今年诸葛亮十八岁,虚岁二十也当娶亲了,难道黄姨丈还没向他提过自家女儿?
    待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之后,刘琮还在想这个问题,也许是该抽时间去瞧瞧诸葛亮了?对了,还有庞统呢……想着这些在历史上光耀千秋的名字,刘琮内心忍不住有些激动。
    不过眼下还有件事必须查清楚,那个刀疤脸汉子是哪个势力派来刺杀自己的?
    看看天色已晚,刘琮按捺住急切的心情,并没有立即去大牢里审问刺客。反正关押在牧府官署的监牢之中,想来是不会轻易逃脱的。
    “什么?跑了?”第二天一早,刘琮刚起床梳洗毕,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纳闷的看了眼在席上正襟危坐的吴宽,问道:“怎么跑的?可有同谋之人?”
    吴宽半夜就知道此事,查清楚之后才来向刘琮禀报的。他斟酌了下语气,回道:“确是有人将其放走的。那人是看管牢狱的狱卒,本是长沙郡人。昨日被擒的刺客,正是故长沙太守张羡之子,张怿。”
    “张怿?”刘琮蹙眉道:“那狱卒可是认识张怿,所以才将他放走的?”
    吴宽低头道:“正是如此,当年狱卒父母因病亡故,家贫无以安葬,乃是由故太守张羡襄助,后来举家迁到襄阳,也是张羡使人推荐,才做了狱卒。”
    “那狱卒现在在何处?”听说刺客是张羡,刘琮反倒不怎么在意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敢来刺杀自己,想来也是条汉子。可惜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反倒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
    吴宽回道:“那狱卒放走张怿之后,先是回了一趟家,后来……回到大牢门前自杀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他自杀前曾对人言,私放张怿乃是报旧恩,是为义,然而放走囚犯是为不忠,忠义不能两全,故此自杀以谢罪。”
    “哼,他这一死倒落个干脆,却不想想一家老小怎么办!”刘琮恨道,其实他心里也在嘀咕,若是这狱卒不自杀,自己又当如何处置?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忠义颇为看重,也难怪他会自杀身死了。
    也唯有在这个时代,才会有这样的事吧?却不知那个张怿得知后,心中会作何想?
    “尽快把张怿找出来。”刘琮叹了口气,对吴宽说道,这种报仇雪恨、当街刺杀的狗血戏码,来一次就够了,他可不想以后总觉得有人要从背后对自己动刀子。
    至于找到之后怎么做,相信吴宽自会处置,刘琮便不再就此事多费口舌了。
    不过这件事还是给刘琮敲响了警钟,这年头派刺客杀人的事实在太多了。刘备遇到过,好在刺客觉得刘备是仁厚长者,坦白相告并没有动手,貌似袁术也干过类似的事,把陈王刘宠给暗杀了。
    对了,还有曹操,历史上官渡之战的时候差点被自己的侍卫给杀了,若不是那侍卫见了许褚心慌之下露了马脚,只怕曹操就要死于无名之辈手中,那才叫憋屈呢。
    说起来自己身边的侍卫应该没问题,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见吴宽脸上带着愧色,刘琮安慰了几句,自责道:“这次是我大意了,与特卫营无关。”
    刘琮的侍卫如今都由特卫营中选出,吴宽听了,劝谏道:“都督身系社稷,还当擅自珍重。即便不喜侍卫相随,也总要有人随时听候吩咐才好。若是许兄地下有知,或者也会如此劝说都督吧。”
    提起许亮,刘琮心中颇有些沉重,他点了点头说道:“若是他在,当然会这么说。”
    待吴宽走后,刘琮出了外书房,却见刘琦脚步匆匆的过来,看他满脸急切,莫非又出了什么事?
    
   

第三十八章 柔肠百结信难成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自刘琦从八月开始在荆州全境推行南阳新政以来,兄弟二人这还是头一次相见。
    刘琮是在十月中旬便回到襄阳的,而刘琦昨日才从长沙郡返回。
    荆州九郡,若是论人口的话,南阳第一,据杜袭最近的统计有四十多万户,近三百万人口。而仅次于南阳的便是长沙郡,有一百多万人。当然南阳除了本身人口众多之外,也与这些年陆续又有大量流民涌入,包括刘琮两次兵围许都,从豫州迁移了大量户口有关。
    此次推行新政,长沙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刘琦坐镇长沙,亲自推行,结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或者说,是他之前所未曾预想过的阻力。
    原因很多。长沙郡与南阳郡相似,也是很多流民迁居所在。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对于战争已经深恶痛绝了,南阳是荆州门户,想来是免不了要遭受兵灾的,所以有些能力的人便举家迁往长沙。毕竟在他们看来,长沙乃是荆州腹地,相对来说要更加安全。这其中不乏外地来避难的名士,更多的,则是数十口乃至数百口的大族。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多抱团,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去年张羡造反虽然很快平定,并未对长沙郡造成很大破坏,但总归是有些影响。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长沙郡世家不多,但豪强不少。自张羡死后,这些豪强虽然不曾明着造反,但暗地里使坏是少不了的。刘琦到临湘之后才发现,这些豪强大族彼此联络,暗中纠合,不但使得自己政令不出临湘,即便是派往各县的下属,也无法推动新政的落实。
    刘琦性情宅厚,行事宽仁,对上这些蛮横狡诈、根基深厚的豪强大族,自然没什么好办法。得知刘琮大破孙策,返回襄阳之后,刘琦本还想着再想想办法,结果派兵强行去清查人口,差点激起民变,酿成大祸,不得不赶回襄阳向刘琮求援。
    “民变?谁告诉你的?”刘琮冷笑道,这件事吴宽之前有过密报,长沙郡那边的情况很复杂,并非如刘琦所言这么简单。
    见刘琦有些疑惑,刘琮便接着说道:“兄长有所不知,那是郡兵将领与豪强勾结,故意做了场戏让你看罢了。”
    “岂有此理!”刘琦脸色涨红,觉得自己被深深的侮辱了。难怪那些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乖乖的,想来是把自己当成傻子摆布……
    刘琮叹了口气,对刘琦说道:“兄长乃是君子,君子可欺之以方。为了推行新政之事,我当初在南阳可是砍得人头滚滚。为这个,没少被人扎木偶呢。”
    “巫术?”刘琦大惊失色,气咻咻地道:“这些人竟然如此恶毒?”
    这年头行巫术最为人所痛恨,不过刘琮却毫不在意,笑着摆手道:“在他们眼中,我才是最恶毒的人呢。”
    刘琦想到临湘城中很多官员对自己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不由叹道:“是啊,为兄想不明白,为什么新政是好事,却有这么多人反对?”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刘琮见缝插针地给大哥上起了朴素的哲学课:“彼之蜜糖,我之砒霜。新政在兄长看来是好事,可在那些因此而损失了利益的人眼里,自然就是坏事了。”
    这个道理刘琦自然也是明白的,只是他缺少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还有相应的强硬手段,狠辣心肠。想起刘琮去迎击孙策前自己信誓旦旦的说过要一力承担,让刘琮放心,现在却闹的焦头烂额,不得不向他求援请教。
    “大哥去年在各郡游历,应该知道哪些人反对新政,哪些人赞成新政吧?”刘琮翻出那几卷《南阳补遗》,对刘琦说道:“编订户籍、厘清人口,乃是一切施政之根本,之后的赋税改革也好,土地分配也好,都是以此为依据。那些豪强私纳人口,以为部曲,盘剥之重且不说,对于官府来说便损失了赋税根源。如此一来,何谈富民强兵?这些人是在挖荆州的墙角啊!所以对付他们,必须施以雷霆手段,方能震慑人心,稳定局面。”
    “难道只能出兵剿灭这些豪强?”刘琦犹豫道:“如此一来,恐怕真的会有人叛乱。倘若乱起来,或许各地都会有豪强相应,那时岂不是酿成大祸了?”
    看来刘琦对于斗争艺术还掌握的不够啊。刘琮微微一笑,说道:“对付这些豪强,其实有很多手段,但最重要的,是争取多数人的支持。兄长试想,新政落实之后,受益最多的除了官府,还有谁?”
    刘琦思忖片刻,不太确定的说道:“琮弟的意思,是那些普通百姓?”
    “是啊!为什么南阳郡自推行新政之后,与之相邻的南郡、章陵等地百姓都涌入南阳了呢?”刘琮笑道:“那些迁自豫州的百姓,现在赶他们走都不走了,这是为什么?”
    刘琦还是有些不明白,倒不是不明白刘琮这话的意思,而是对于普通百姓能在推行新政中,起到什么作用感到疑惑。
    对此刘琮讲了很多,最终让刘琦认识到,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利益的分配上。当然对付豪强这件事,刘琮便不指望这位性格宽厚的大哥了。这件事还是让吴宽去做比较合适,无非是拉拢分化,各个击破那一套,当初在南阳郡吴宽和他手下的特卫营,这些事可没少做。
    兄弟二人谈兴正浓,午饭便在书房内一起吃了,刘琦食不言,刘琮却没这么多讲究,一边吃,一边滔滔不绝的讲如何将百姓组织起来,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刘琦听了频频点头,心中暗记。
    用过午饭之后,刘琦干脆用现成的笔墨将方才的话记录下来。他运笔如飞,很快便写了好几页纸,好在刘琮书房绢帛纸张都有许多,倒也不会因此心疼。
    从外书房出来之后,刘琦的脸色早已没了之前的急切,而是充满了斗志,情绪相当激昂。
    将大哥送出院子,刘琮揉着额角,在院内慢慢踱步,想着最近收到的情报,外部看起来暂时稳定,可这种局面又能维持多久呢?新政如果不能在荆州全境推行落实好,自己的实力便会限制在一个瓶颈之中,然而这件事却又是急不来的。唯有各方面都同时进行,方能取得成效,在这个看天吃饭的时代,还有很多自己所不能掌控的因素。
    三围许都?也许要推后了吧。却不知刘备和吕布这两位难兄难弟,还能在残破的徐州坚持多久?至于陈登陈元龙,会不会趁机与曹操两面夹击,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大。这又是一个变数,再加上孙策虽然大败,但实力尚存,何时会卷土重来,亦未可知……
    想着这些令人烦忧的事情,刘琮不知不觉却走到了内书房,待进去后才惊觉自己走错了。
    “将军?”正持笔写着什么的甄宓抬头看到刘琮,有些惊讶。在她身边小叶子依着她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