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395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95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那些妇女得皮饰品,同样得皮,去大唐转了一圈回来,这贵得可不只一星半点。一个小小的,了不起一个牛腿皮就足够包覆得皮包,居然值一头牛得价格。还有那些精美得器皿,漂亮得玻璃饰品,香水,样样都让妇女疯狂。

  一年辛苦所得就给那个败家女人,花去大半,想到这里,他有点咬牙切齿,不过这并不是让他寒心的地方,最让他心底发寒的是,生活习惯得改变。

  他们草原人,跟种地的汉人不同,逐水草而居,当一地的草被牛羊吃得差不多了,就会换地方。

  可是种植苜蓿以后,很多人都不舍得换地方了,这苜蓿可是我种下的,要是换了地方,明年再来,天知道是谁家占去了。这苜蓿可不同于青草,也不同于汉人得庄稼。苜蓿可以收好几回,今年走,明年就便宜了别人。

  还有,有人学汉人开始盖房子了。以前为了迁徙方便,草原上的人都是住敖包。现在开始有人学习汉人搭建砖瓦房。这样可以防风雪。

  草原上风雪是很可怕得,说不定一场大风雪一来,牛羊会被埋了,说不定连敖包都会被埋掉。盖了砖瓦房,里面还用上大唐传来得煤炉,冬天既温暖又安全。

  定居不愿意迁徙得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商队。商队都会固定得来到草原上和他们交易,除非大宗采购,不然他们都不需要跑很远,冬季来临前,他们出售各种肉食,商队会运来一些粗粮,可以补足干草不足,让牛羊撑过冬天。要是走了,商队就不见得找得到了。

  种种原因,让草原上很多原本不断迁徙,逐水草而居部落,开始定居了。可是有些人还没有。达斥得部落,已经准备迁徙了,可是他们的部落,今年要守着苜蓿田,不愿意走。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古乐图茫然了,回去问爷吧,爷那么睿智,他一定知道。他父亲提前一步来了。如今正在大帐中,看人吵得不可开交。

  吵架得原因,是因为大唐果真派遣使者来到。赛马会,吸引了各方部落,民族来此,人很是齐聚,使者来一趟,很容意找到人,不用到处跑。

  大唐使者来到,用严厉得语气,斥责他们不断袭击大唐的商队,造成大唐人命财产,以及安全上得损失。还有就是,没有履行当年将掳掠而去的大唐子民归还。所以,天可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草原诸部,要给天可汗一个交待。

  接着,就吵开了。各部互相推诿,扯皮,人心都乱了,每个人都说他们没有掳掠什么大唐子民,都是别人做的。抢劫商队也是,我们都没作,我们都是尊敬天可汗,拥护大唐统治得好牧民。

  大唐使臣话很重,说不排除武力干涉,天可汗说不定会出兵草原,要各部落头人必须给天可汗一个满意得答覆。于是乎,这些天,接连得吵,吵个没完。每个人都个自有盘算。

  大势力方面,奚部头人最积极,作贼喊抓贼,联合了室韦和靺鞨诸部落,强逼似乎又走到了一起得契丹人给个交待。如果真的数部联合,如今暗中合流,但是势力大损得契丹,未必扛得住。

  可是会上有人主张,说没这回事,所有人都已经交还大唐,其他都已经死了。反正大唐皇帝也没证据,哪怕使者语气再严厉,他们不在乎,认为只是虚言恐吓。如果被使者恐吓两下,就灰溜溜认了,只会换来更严重得惩罚。

  这样的话,还很有市场,两个契丹头领,以这个论调,一力主张顽抗到底,虽然数部联合逼迫他们,可是这样的言论获得很多人支持。所以他们不是没有反抗之力。

  还有一部份是像他这样得,心里盘算着,如何把这件事情跟自己部落切割出去。他们现在跟大唐牵扯很深,很多东西都倚靠大唐,羊毛要卖给大唐,还要从大唐获得各种商品。他们不是已经把奴隶交还,就是打算交还,毕竟部落都有商队到来,唐人奴隶不好遮掩。所以,他们都在考虑,如何交待,而不是敷衍过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他可以感觉到,所有人得畏惧,虽然过了很多年,可是当年唐军得威风,还深深压在他们心头上。

  当初他就知道,天可汗玩真的,以往天可汗都没有这样要求过,他总感觉不对,一力主张将那些人退还,可是很多人不相信,他人微言轻,只能管好自己,如今看来是对得。

  一个赛马节,就这样吵吵闹闹得过去了。对下层得牧民来说,他们什么也不知道,过得热热闹闹。对那些头人来说,就是争争吵吵,持续了三天得赛马节,都在这样吵闹中度过。

  大唐也在热闹中,百姓议论着草原上的事情,那些当官得,注意朝唐动静,李忱改革官制。三省六部走入历史。以政事堂为大唐最高行政机构,下设九部。

  有秉笔宰相一名,任期四年,得连任一次。政事堂设有工、农、商、财、兵户、礼、吏、教育,九部。每部最高长官,尚书,自动进入政事堂。不仅部数增加,连职能都改动很大。

  工部,不是以前得工部,以前得工部管理得很多、很杂,除了建设之外,还管着大唐农林渔牧几个方面。农是屯田,不是农业生产,牧则是除了军马之外外畜牧。现在,被单纯化,建设不用他们管了,管理大唐工业生产,工业、矿业、水利及渔猎等等。

  以前工部最主要得,各种国家建设,像皇帝陵寝,还有宫殿、城池等等,现在不是他们负责了,工部司被改成建部司,不再归他们管辖。

  户部,以前是管钱得,算是大唐财政部,现在职能很多都被剥夺,他能管得就是全国人民户口。其他很多功能,都被划到财部,主管得就是户口,或者更正确得说,管理大唐人力资源。礼部现在不管教育了,掌管得就是礼仪和文化以及外交。

  农商财以及教育这些都是新设的部门,一些是原有职务,不过改了个名字。农部是从以前司农寺升格而来,财部是将以前户部职能,教育部以前是属于礼部,只有商部是新建得,掌管大唐贸易相关事宜。

  除了几个新增得部门,一些级别构不上部得单位,还是维持原先的司级单位,直属政事堂。比方说原属刑部的警察司,现在直属政事堂,不再归属刑部,刑部就是单纯法律方面得机构。建部司,也是一样。

  这些改动都不是最大得,改动最大的是大唐的权利制度,李忱正式将大唐朝廷,改成为五权分立得机构。

  李忱照着当年国父五权分立原则,正式将大唐全部权利,一划为五。。

  a



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水

  

  这些草原蛮子,真是太可恶了。可不是吗?边疆得百姓太可怜了。皇帝陛下应该要好好惩罚他们。,顺天日报,头版上,连续几天头条,都是草原上的事情。

  首先是叙述,一只去草原得商队,被草原上得部落洗劫了。东西都被抢光,商品,大车,牛马什么,都被抢掠一空。随车得保镖,和伙计,都被杀死了。

  死状还很惨,直接被砍头得,算是好死了。有的被马拖行死,有抵抗得保镖,被斩断四肢,作成人棍,只有一个伙计活下来,不过也是生不如死,眼珠被挖了,舌头也被挑了。被救回大唐后,他自己碰壁死了。

  顺天日报以头版标题报导了,这个商队的惨状,接下来接连几天,除了追踪报导外,还有就是报导当年,诸族联军入侵幽州,将幽州大半百姓掳掠一空的事情。

  顺天日报,头些天,追踪报导了大唐对草原上牧民如何好,如何教导他们种植作物,饲养羊只和鸡群,还千里迢迢给他们运去各种大唐商品,丰富了他们的物质生活。

  同样辛苦的还有戏班,带去各种娱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大唐对草原牧民多好,可是有人忘恩负义,吧啦吧啦,诸如此类得。这就激起了大唐子民得气愤,这些草原民族,真是白眼狼啊。

  其他两家报纸,则是跟顺天日报唱对台戏,或者说好话缓颊,缓和大唐民族关系,隶属了大唐许多忠贞的,对大唐有贡献得大将和臣子,说这些住在大唐的人,都是好人,因为大唐水土好,只有住在草原上那些,才是忘恩负义得家伙。

  之后,顺天日报没有继续头版,而是以追踪报导得方式,报导那些死去的人,他们的身后世,挑选了一些具代表性得人物。比方说,一个随车得保镖,他是退役军人,没有接受朝廷安排的工作,选择辛苦的镳师,替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运输货物得商人提供保护,他才刚结婚,留下两岁得幼子,孤儿寡母很可怜。

  又举了商队得主人,说他家本来如何幸福安乐,结果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人死了,商队死伤惨重,他儿子倾家荡产也要赔给那些可怜得家属,不忍心他们失去亲人,生活又难过,宁可自己一个人扛下。

  最后,又顺便报导起,当年幽州举起叛旗,,那些草原民族藉着伪王得邀请,来到大唐国土上,杀烧抢掠,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皇帝派遣大军,在老将石雄带领下,艰苦得平定叛乱,并且击退诸族联军。

  天子如何大度,认为他们受到蒙蔽,只让他们将掳掠去的子民交回,就原谅他们。他们不仅欺瞒天子说,人都死光了,只交回一些老弱病残,还如此对待大唐商队,简直不可原谅,芸芸。

  顺天日报,作为大唐,甚至全世界发行量最大,受众最广得刊物,那影响力没话说得,文笔也是与影响力成等比级数,而挑拨手段,在李忱指导下,更是一等一。

  顺天日报非常成功挑起了大唐百姓的怒火。其他地方报纸,见状,纷纷跟风似的开始关注此事。

  长安其他两大报,长安日报很有创意得另辟蹊径,报导汉朝如何应对此事,汉武帝如何讨伐匈奴,如何用兵北方。先细数匈奴对汉代得压迫,如何残害汉人,不仅于白登山围困汉高祖,还遣使威逼太后下嫁,说得人们愤怒不已,最后才指出汉武帝的功业,让人大快人心。

  大唐诗人写到宫廷事,或是一些政事,经常以汉代唐,汉宫如何如何,其实是唐宫怎么怎么。述说汉武帝讨伐匈奴,其意谓简直太明显了。

  这回长安日报走到了顺天日报前面,大唐风气一转,很多人都鼓吹对外用兵,以残害大唐子民为理由,出兵讨伐那些草原民族。

  对此,朝廷的回应是,中书省礼部主客司鸿胪寺一个官员出面回应,说大唐会遣使去责问那些部族,应当先礼后兵,这点百姓很不能满意,只不过,旋即而来的是,李忱改制大唐六部得消息,虽然百姓不注意,不过官员注意阿。

  所以,各报开始报导李忱改个官制得事情,这件事情反而被人淡忘了。新闻就是这样,总是有新的新闻,取代旧闻,哪怕再大的新闻,过没几天,人们就会逐渐淡忘,如果有冲击性更大的消息,这个速度会更快。

  现在报纸上,都在报导,李忱得对大唐体制改革事情,这件事情取代了之前游牧民族入侵大唐,成为大唐百姓头号谈资,所谓内行看门到,外行看热闹。

  百姓在酒楼、茶馆,指天画地,拿着报纸佐证,说这样改,如何好,又或是如何坏。很多官员则是仔细思量,为何要这样改制。

  国父的五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五各部门个自行使职,互不干涉。李忱的五权分立差不多,不过细节有些不同。大唐行政和立法,都是一家。多出了一个军权,五权分立,向李忱负责。

  其中,司法权由刑部负责,刑部尚书也入政事堂,但是刑部得职权现在被修正了。刑部以前总负责管理大唐很多牵涉到法的事情,但是还有很多不相干得。比方说有都官司,这是管大唐俘虏和奴隶得事物,他们打官司还有吃穿用度,看病,都要他们管。比部司,这是大唐一个审计得机构,各地政府支出用度都要给他们审核。现在都被摘掉了。

  都官司和以前得警察司都改属政事堂,比部司到了门下省,刑部现在专门负责审理案件。

  军权,兵部得职能照旧,不过兵部权利早就不如唐初了,宦官乱政,枢密院夺取了兵部权利,李忱没有还给兵部,出于制衡原则,枢密院总揽军权,枢密使也入政事堂。兵部管理军官得升迁,兵器出入库,还有情报以及军马饲养。枢密使则是总揽训练、演习、作战等一切职能。

  或许未来会有很多问题,可是李忱不能像宋朝那样,让枢密使总揽全部军权,这样不利于平衡,况且宋朝是用文人出掌枢密使,他暂时没打算效仿,所以必须这么做,分权。

  李忱把军权分的很细,不仅兵部和枢密使分权。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