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374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74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不是很多,不然会烦死人。

  光这些还不够,还有拾遗和补阙。这都是武则天设立得。这个职务,都是针对皇帝的。

  也不知道武则天在想什么,是想模仿唐太宗,显示她有容人之量吗?补阙是当皇帝有什么过失,替他弥补。拾遗则是提醒皇帝他忘了什么。还设置了四个,左右各一。左得属于门下,右得属于中书省。

  李忱很烦腻这四个官,总是爱啰唆,大概是为了显示他们得存在感,这两个官职地位都不高,补缺从七品上,拾遗从八品上,大概对皇帝啰唆多了,才会让皇帝记得他们,然后为了打发他们闭嘴,就会调任一个好官,反正他们的品阶都不高了。

  李忱早对想要把这四个官给裁了,只是一直没抓到机会,成天针对他啰哩啰唆。干脆,他顺着这次改革督察系统的机会,把这四个官给增加到八个,不过不再针对他,而是针对御史台,御史台不能没人监督,刚好把这四个官给赶去该啰唆的地方。

  其实,给事中更合适,毕竟他们之前管得就很多。不过,也不能少这个监督朝政得官职,加上正五品上职务比七八品得动起来要麻烦,便暂时作罢。

  ‘这是朝廷,此外,地方补盗制度也要一并改了。’,如果这是朝堂上得,李忱下一个议题,就让大唐上下忙碌不堪。李忱改正了捕快机构。这个就牵涉到全大唐了。

  与监察机构一起改革的,司法体系也纳入了改革方向。首先是大唐的补盗制度。可以把这个制度视作现代的警察。

  这次追捕犯人,曝露了一个弱点,就是一旦犯人潜逃他处,就不好抓补了。有海捕文书也没用,除非刚好碰上,或者犯人又再度犯案,真要躲藏的话,很难抓人。李忱决定,建立一个类似现代的警察系统,把地方治安权,也抓回朝廷。

  大唐在县级,是什么人负责抓补犯人呢。首先有捕快,他们是真正负责追捕犯人得,不良帅也是。不过,有点像民警,他们不是正式编制。甚至捕快也不算,大唐地方上,朝廷编制负责追捕犯人得,是县尉。

  县尉,在地方上是负责做实事得,这是很多官员得出发点。不过呢,出发点是出发点,有个广告词说,不要让你得孩子输在起跑点,广告什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很多补习班啦,婴儿奶粉都用这个词,让家长很紧张,拼命要给孩子最好的,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点不是。

  县尉虽是很多官员得出发点,县尉也分的。一般来说,一个县有最多六个,

  最少两个得县尉。有分清贵点得,跟麻烦点的。而补盗得,就是属于麻烦的。虽然他们也不负责追捕,不过,这个职务,给人得印象就比较差。

  实际上做的也差不多。一个官员若是出发点是法曹县尉,那你就大概别指望高升了。

  李忱模仿现代体系,建立了真正的逮捕制度。刑部设立警察司,下辖警察寺,地方上治安问题,会交给真正的补盗人来补盗。以后,司曹县尉,就是各县得补盗者,不会再让一个新科进士来负责了。

  此外,捕快也被列入正式编制,依照人口数,会有不同的编制,若是不足得部份,会让不良帅担任。

  新设立得警察司,还管辖了一个法医寺。杵作,就是大唐的法医了。李忱让太医署,编篡了大唐的洗冤实录,意外得发挥效果,李忱便一并把杵作给规范化,警察司,成立法医寺,直管大唐全国得杵作。

  李忱不仅是把杵作这个名字,更名为法医。更是把大唐所有原本不入流的杵作,地位一下提升很多,新名字新气象。

  不过呢,地位提升了,连带要求都提升了,无论是捕快,还是杵作,都会被逐步招回,严加训练。

  一方面是提升这两个职务得知识水准,所有杵作都必须接受训练,真正的法医训练。捕快得侦缉方式,李忱也根据现代经验,开始让人编篡大唐的捕快侦查制度,朝向更加法制化的方向走。

  除此之外,另外一方面则是再教育,地位提升,连带要求也高了,责任也种了。。

  a



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口


  像这次事件,杵作得责任不大。李忱认为他是受上官指使,犯下错事。轻放了他。受到得惩罚不如主事得县令重。

  可下次,若是有人在这样糊涂、草率验尸,一个渎职和怠忽职守,可不能解决,若是牵涉重大,欺君都可以判。李忱把这两类人招回,就是要给他们再上上课,免得他钱花了,地位提升了,却没达到效果。

  接下来,一连数天,所有人都忙坏了。刑部和御史台很忙,忙着各种制度改变。而其他宰相也都很忙。

  一番狂风暴雨,当然是免不了。赵姓豪族一家子,都被抓了。县令也被下狱。直系男丁都被砍头,三族都被株连,不过杀头是没有,只有被流放,流放得地区,是南方。

  除随着陇西开发和幽州被破坏地区得迁徙完毕,江南地区开发,也提上日程。后世非常繁荣得江南地区,苏常、湖广,这两处,如今待开发地区还很多,今年开始编列预算,会把许多堤防提上日程。

  五代吴越国得海堤,还有北宋时期,江南地区迂田和沼泽排水,都会开始进行,还有北宋时期,洞庭湖畔得开发,经过几年规划,都会逐步进行,这就造成了,人力缺口。

  那家亲族只是庞大得人力缺口中得一小部份,今年大唐财政收入会超过四千五百万贯,很多钱都要花出去,有了银行,现在大唐也不用紧巴巴得过日子,今年收了多少,明年扣除预计得各种开支,都会花出去。不够?找银行调度一些。

  为此,大唐开始有了年度计划。因为不需要每年还要紧扣着一些钱,替未来打算,所以大唐有能力进行财政预算,制定了一个三年发展计划,预计未来几年,要做什么事情。

  这样很好,皇帝和臣子一起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制定了就要持续进行。那怕是宰相卸任,新任宰相也要矢志不渝得遵行。凡事都要预先计划好,如果有什么不完善的,等执行完毕,再来补充。

  对国家来说,不会出现人走茶凉,人去政亡得情况,让一个政策可以持续执行。对李忱来说,让这些官员有事情作,不要整天浑浑噩噩,作一天混一天,每天应付过去就好。

  人要制定目标,国家当然也要。有了目标,才能鞭策他们,不断前行。有了目标,人才有希望,可以展望未来,不会每天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李忱的人生经验。

  穿越到唐代后,首先每天要养活自己,设法填补肚皮,后来又被几个小萝卜头缠上,再后来,小萝卜头还会自己增殖,越来越多。

  等到一切上了轨道,他又有了更高远得目标,要改变这个国家,扭转中国,不断治乱循环得怪圈,为此,他登上了皇位。

  登上了皇位,每天也是不断努力。这让他每天都很充实。跟他穿越以前上学,甚至出社会就业,完全不同。

  那个时候,他每天就是想玩而已。找工作,也是找些轻松,不用担责任得。每个月有一些收入,可以供自己花用就好。完全没想过,人生有什么目的,未来在哪里。

  国家,其实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人是社会动物,天生就会抱团,人没有办法一个人过日子,鲁宾逊只是小说,况且,他也有星期五陪伴,还有鹦鹉学舌,不然早就疯了。

  一个人要目标,一群人更是要目标,他就是要替国家找到目标。不然这些大臣,有志气一点得就是要改革国家,没志气得不是争权夺利,就是捞钱,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有了目标,才让这些人知道,你不是没事,给我去做事。国家不是太平无事,问题还很多。省得他们不管那个朝代,都在党争。北宋起先还好,新旧党争最初还是为了国事,虽然到了后期,也变质了。

  而东汉、唐代、明代,在李忱看来,都是吃饱了撑得。两派人马没事以皇帝为对像练嘴皮子和笔杆子,看谁比较厉害,能把另外一派搞下去。现在有点目标,好歹给他省省心。

  话题回到开发江南上,要开发江南,现在缺人了,那些渤海劳工,实在不适应大唐南方气候,水土不服,病倒了不少,虽然不把他们当一回事,可是能少死一些,还是少死一些为好。

  故而,他把这些人都调去修铁路了,修以长安唯出发点得铁路,先是通往漠北和陇西,加强沟通这两个地方。北方还有大运河,暂时还可以先用一段时间。

  那么,南方怎么办呢?人力不足,难民没那么多可以用,他总不能天天盼望哪里发生天灾吧。顺便,藉着这个理由,李忱进行了大规模得户口普查。

  杀害姜判官的凶手,刘二麻和一干帮凶全抓到了。全部判了死刑。可是流民问题,在如今大唐还很严重,李忱便让宰相拟定了一个春风计划。

  春风计划,就是让百姓如沐春风。全面进行人口普查,把所有流民,都归入户籍。那些因为人口逃散,导致户籍消失得,也要注销。

  这也是为了保甲法以及李忱未来的其他计划作准备。人口多寡,不仅是国力象征,也是个麻烦。李忱必须掌握到底有多少人口。

  掌握人口组成,看是男女老幼,成年男子有多少,适婚女子有多少,家里有几口人,老少各有多少,成亲与否,这些在未来社会,都很重要,可是大唐,如今大概就是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状态。

  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基本上来说,保甲法要实施,就大概要知道,一个藩镇内,大概有多少男丁,成年男丁,就要服役。不说精确到个位数,至少也要百位数吧。

  这样才能知道,一个防守藩镇,必要得时候可以出丁多少。如果这都无法掌握,那还谈什么防御,真有叛乱,需要紧急征招的时候,发现根本没多少人可用,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弄呢,还省点钱。所以,人口普查很重要。

  从一个杀官犯上得亡命之徒,,牵扯到人口普查,好像风马牛毫不相干。其实,这样想也没错。李忱早就想这么做了,流民,只是一个藉口。

  在古代社会,人口数,是一个重要数据,不说人多绝对战胜人少,至少也占优势。为了增加人口,在中国,人口增减会列入地方官考评。

  李忱举个例子,古希腊人怎么做。知道神殿得圣女吧。那是希腊人得女支女。专门招待远方得客人,要是这些女工作人员,怀孕了,生下来,城邦会养孩子。

  好像很多人都流口水了,恨不得马上买张机票,飞到希腊。不过,那是古代了,现代早就没有了。

  古代为什么这么做?就是为了增加人口。你说,增加人口,何必便宜外人,便宜自己人不好吗?

  在他看来,这除了增加人口,还有一种改善人口素质得因素在。别忘了,在古代,出门远行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是有钱,就是有力。

  有钱得人,才能方便出门。有力得可以自己走。甚至古代交通不便,可没有上了公车,上了火车,或上了飞机就到达目的地得好事。那怕是现代,你去很远的地方,也会很累。

  所以,能远行得,都有个好身体,差别在多好而已。而冷兵器时代,好得身体,代表了战力。好得头脑,代表了聪明。虽然这样说有点偏颇,不过有钱人太笨了,可保不住他的钱财。

  若是继承而来也一样。至少代表他的祖先比较优秀,这样挑选,总是一个参考,况且,不要说人类比动物聪明,很多习性和动物差不多,有钱人总是能占用比较多得资源,漂亮得女人,或是聪明的女人,都会往有钱人身边聚集。

  动物是强壮得雄性,占有更多的雌性,或者比较容易受雌性青睐。人也不遑多让,有钱人、有力的人,后代优秀得机率比较大。而远行者,就是这样被筛选出来的。

  古希腊人,从一个方面,去挑选基因可能会比较优秀得后代。就好像日本人在唐宋时期一样,会来中国借种,哪家得女子借到了种,他家不引以为耻,还引以为豪,甚至马上会有权贵来提亲,把借种来的孩子,当作自家孩子。所以,古希腊这种行为,一点都不奇怪。

  又说远了,李忱事没办法决定,人口素质如何这样得事情,汉人得人口素质,绝对是优秀得,他是要掌握人口组成。

  从保甲法来说,需要兵源。从社会稳定来说,他要掌握失业率。这可是一个现代国家,很重要得指标,大唐人还不懂,李忱抢先提了出来。

  工业革命,很快要开始了,李忱看的到。人口会逐渐聚集起来。城市化是必然得现象。

  这其中,铁路得促进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