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250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50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司,这也是原先三司得职能。主要负责天下地税得征收。大体上是原先两税法得范围。这部份比较复杂的在于,因为唐代钱币的不足,势必要征收实物。另外就是,假如遇上歉收,他们有权斟酌,是不是改收货币,变相减轻农民负担。

  常平司,这个司的功能,就简单明了了。主要是要监督全国物价,负责实施常平。最简单的就是,那个地方发生旱、水灾了,要预先调运粮草。丰收了,要赶紧出面,以不低于往年市价得价格,收购谷物。

  这个司很重要,在灾年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要提前放赈。什么叫提前放赈?这是刘晏得创举。

  就是事前,朝廷就要根据纳税额,厘订富户或是贫户。然后灾年的时候,不要等救济什么,一到灾年,立刻对那些贫户发送救济品,比贫户高一点得,地方政府则是对他们实施纾困贷款。

  当初读到刘晏设计得这个职能,李忱拍了桌子,不是生气,而是赞叹。这种超前时代得想法,真的是完全站在了百姓的立场上,为百姓考量。我们看小说、戏文里面,经常看到某个好官,为了灾荒时刻,赈济百姓,没等到旨意,就开仓放粮,结果被革职拿问,之后是被砍头,造成冤狱,还是被平反,就看这出戏要怎么唱。

  可是,这背后,有多少人想到,假如这个事件,真实发生在社会上。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饿死了。

  当我们看到,包公到某地放赈,识破他们贪墨得技俩,处罚多少贪官得背后,是一群早就饿倒在逃难半路上得百姓。李忱真想对刘晏鼓掌,当然,他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李忱能做的,就是奖赏他的后代,不仅帮刘晏平反,还提高他的官职,让他死后,也可以享有荣耀。

  李忱还准备重新实施这个政策,这算是对他最大得褒奖了。只是,这个政策,理所当然得遭到反对。理由是,很容易造成浪费,也许很多人不需要,或者说地方谎报灾情,很容易造成国用不足。

  如果不是刘晏有修正办法,李忱说不定都会强行通过。因为,其实老百姓早就为此纳过税了,赈灾的钱或者粮食,根本就是他们出得。现在只是把他们纳的税,用在原本的用途上。

  我们很熟悉,大唐到中期,还普遍实施得租庸调制度,史家都很称赞。可是,那是写给后人看得,实际上,百姓还要出一种义仓税。

  义仓,就是灾荒时候,拿来赈灾的,这大家都知道。可是义仓里面的谷物,哪里来的?政府把正税里面一部分得粮食用来储备?天真…,这怎么可能。那些义仓里面,所有东西都是百姓缴纳的。

  政府出?这种事情哪有可能,甚至,义仓里面的粮食,还经常遭到挪用,前期或许还会回补。安史之后,这个义仓税,改叫地税,变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税收,等于变相加税了。

  李忱很想说,这个赈灾,本来是朝廷该做得,百姓甚至都为此纳过税,平什么不在有需要的时候,还给他们?

  不过,他们说得也是个道理。好在,刘晏不是个理想主义者,也不是钱大爷,有的是钱。他在实际实施得时候,作出了修正。他不直接就给灾民赈济。

  而是,灾年运进一批粗粮,一些不属于主食的杂粮,运进灾区。并不是直接赈济,而是让低价出售。

  因为灾区,并不是全部物产都没了,最缺得只是粮食,拿杂粮去换当地特产,或者运到村落低价卖给百姓。这样都不会增加朝廷负担,又可以起到赈饥灾民得作用。

  对这个折衷办法,李忱接受了,同时提出了,以工代赈计划。当某地区发生天灾得时候,除了运送大量救济粮食进去,还会以工代赈,在灾区实施一些工程,比方说灌溉水渠的施工,比方说铺路,让灾民有粮食,不至于饿死。同时也可以完善地方建设,尤其是河道疏浚,往往大旱之后就会发大水,趁旱灾疏浚,正好可以防止之后得洪灾。

  另外,为了这个常平司,一个新得条例特别为此设立,同时公布。这是一条特别为常平司设立得法条,也被称作常平司法。

  这其中,不单是只有包括常平司要进行的职务,还有规定了,如果遇上灾年刻意囤积居奇,地方政府可以怎么办。地方政府可以会同常平司,对一些奸商予以惩罚。对于平常时候,则是规定了一些哄抬物价,贩售劣质商品,该如何惩处。

  关于税收,户部大致就是如此,此外,还有一部分牵涉到了刑部。部份三司人员,被填充到了刑部,刑部中的比部司。

  李忱第一次听过,唐代原来有审计制度的。由刑部的比部司负责,朝廷一切牵涉到钱粮得问题,包括地方财务支出,都会由比部审核。李忱把比部得职能扩大,把抓补逃漏睡得事情,都交给了他们。

  本来,照李忱的想法,应该也是户部负责得。可是,犹豫再三,最后还是交给了比部。首先,比部本来就有这个职能,只不过对象扩大到那些商号。

  其次,李忱担心,户部会拿着鸡毛当令箭,核定该收多少得,也是你们,负责追逃漏税得,也是你们。

  全部都是户部来作,将来的皇帝要是要加税,这等于成了户部变相得加税方法。所以,最后还是交给了比部司,他们得职能,就是追逃漏税,收多少和他们没关系,区分权责,避免滥权。

  逃漏税,一旦被抓到了,会面临钜额罚金。这是一定得,但是这世界上不怕死的人很多,李忱不记得那句什么多少利润可以让人怎样,但是他知道,哪怕没多少,人的劣根性,都会驱使他们逃漏税。

  哪怕减免在多,除非一毛都不用出,不然,就是会有人逃漏税。对此,李忱实施了几个办法。

  第一:老套得举报制度,举报人可以获得逃漏税金额的百分之五十当奖金。百分之五十很多?当然,算是蛮多的。不过,再多也是被抓到的商人出,补缴得税款,权当是捡到得。再者,朝廷抓到逃漏税,最大宗得进项,还是罚款,逃越多罚越重。相比罚款,逃漏税金额就是毛毛雨了。

  第二:利用行会。李忱打算强化行会功能,互相监督质量、和逃漏税金额。这方面虽然公平交易法有规定,但是完全靠法律,那真是想都不要响,自然要靠唐代才开始兴起得行会,协助约束。

  此外,行会也不光是官方走狗,假如商人还可以被工商司和比部司刁难、勒索,也可以透过行会反应,算是另外一种监督机制。

  第三:李忱的锦衣,新成立得部门,大量填充了许多李忱培养出来得孩子。他们是最主要得主力,会透过种种方式,去抓逃漏税。详细,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第四:地方上也可以接受申诉。虽然地方被免除了收税权利,可是李忱给了他们监督的权利。税,都是那些,假如有滥收、勒索、贪墨不法等行为,除了行会,他们还可以向地方政府投诉。此外,地方政府也有主动稽查得权利。

  李忱希望透过这种方式,多管齐下,避免地方税务司一家独大,与取与求。你说,这四种联合,一起威逼老百姓?还有个报纸可以监督。五方联合?拜托这得弄到多天怒人怨,到时候直接逼反,五方一起完蛋。

  除了监督,算是拉力的话,另外相反地就是推力。李忱打算给些是奖励,假如每年都规矩纳税,李忱打算给他们一些特权。比方说,贷款,不逃漏税得商号,信用好,需要贷款的时候,利息可以低点,也有优先权。

  此外,商行门口,可以挂些特殊装饰物,算是一种荣誉吧。让人家知道,你是绩优商号。商人本人,也可以获得一些特权。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在建筑、穿着方面,都有很多限制。什么人可穿什么等级得衣服,门口可以怎么样,都有限制,最简单的,就是宰相才可以把家里大门,开在街边。其他人一律要开在里坊内。

  甚至,李忱本来想让商人子女,也准许出仕。其他几项都被通过了,唯独这项规定,争议极大,甚为这是商人干政得开始。最后,李忱还是暂时搁置了这条规定

  李忱让礼部重新制定了规章,规定商人多少年没有被抓到逃漏税,照规定缴纳税款,便可以获得多少优惠。

  注意,是多少年,不是多少钱。李忱是奖励遵守规矩,不是藉此敛财。不是你缴纳多少钱,就可以获得这种荣誉,又不是卖荣誉。所以,这个规定被扩及到所有人,包括农夫、工匠,等等。

  以上种种条列,都是李忱为了征收工商税做的准备。能有多少效果,不得而知。还有待检验,不过就是符合了李忱说得,收税四原则。

  检验?现在就要看地方节度使接不接受了。目前朝廷只在几个地区,试行。说是试行,其实试的是节度使的反应。目前朝廷只打算在大唐控制力比较强的藩镇,进行试验。主要是江南地区。朝廷目前还能对这些地区保有控制权,就先从这里下手。李忱当然不会傻到,全国贸然实行,那根本是自己找人打脸。

  此外,还有更重大得改革,关于盐铁酒糖等。

第四百章 酒和糖

  

  大唐酒税,每年朝廷可以收到多少?去年是一百多万贯。这个数字不少了,可是,还不能让李忱满意。

  照理说榷酒,应该能收更多钱的,酒只能官卖,应该很赚钱。只是,那是理论上。李忱不是处在深宫不知世事的皇帝,更何况他还卖过酒。知道这其中有多乱。

  大唐酒税,各地没个统一得标准。有的地方,就是严格执行专卖。像扬州,淮南节度使抓的比较严,扬州时候,他的酒大部分是从官府经营得酒坊买得。少部份就是从城外,运进来的私酒。只要塞点钱,很多士兵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在徐府更混乱。大小私人酒坊林立,只要给官府足够得钱,他就可以不管你。

  大唐除了酒税乱收,没个明确的方式之外,其代表性的是穷疯得朝廷,把酒税摊到了两税里面,随地征收。

  这些,在在都不能让李忱满意,他知道,宋代酒税收得不少得。而且也没有像唐代这样,不讲理得,随地征收酒税。在李忱看来,这是一种莫名其妙得收法,理由是,几乎每个人都喝酒,所以摊在地税里面。

  这跟看到男人就当强X犯抓起来,是一样的没道理。每个人都喝酒,就把酒都摊在地税,每个男人都有那话儿,都能犯案,所以都该抓起来?不改,简直不能忍受,也不符合税收原则。

  他主要是在酒和糖方面动手了。酒和糖,一律由国家接手。其中,糖没什么,大唐目前糖产量还不够多,还有待推广。李忱主要抓的是酒。

  盐,他也想改,也有必要改,但是他没有大动,这是税收大头,骤然改动,万一出什么事,他就有得哭。

  改进方式,他的打算跟盐法一样,抓住源头就好。首先,他直接成立了公卖局。专卖糖、酒。其中,糖还需要扶持,酒是大宗。

  实施办法是,首先贩卖牌照。大城市里面,允许自酿,不过,规定这酒曲,只能跟官府买。为了避免剥削商人,牌照数量不限,价格也不高。主要是控制酒曲。多少酒曲,能酿多少酒,这是有定量得。

  你要是卖的数量和所买得酒曲不符,那你不是卖渗水酒,就是没遵守规定,都要重罚,还会吊销牌照,几年内都不得重新申请。

  此外,也不是不给其他人活路了,你不买牌照,跟人家有牌照的买酒水就好。老实说,这才是最难抓的,这些小地点太多了。有的根本就没有店,自己到处推销酒水,然后兼卖一些下酒菜。流动性太强。

  大的酒店,很容易抓。就是这种小的卖点,不抓嘛,太泛滥,影响税收不说,还容易给人坏榜样。

  抓嘛,太费人力成本,不符合收税四原则中的经济原则。而且李忱不想搞得跟明朝税监一样,让税吏成为敲诈勒索百姓得源头。所以,这方面他完全交那些有牌得酒店。不必派出人手去抓了,

  没牌照私酿的,酿得少的,还不如跟人家买,酿得多了,同业检举就让他吃不完兜着走,比他派人盯着,效果还好。

  大城市大概就这样了,关键是比较偏远地区。上面说了,抓小的很麻烦,偏远地区更麻烦,大城市这些小店抓起来都麻烦了,更何况一些偏远地区。不知道地点,跑死一个月都收不到多少税。

  干脆,李忱把这些地方得酒税,给卖掉了。仿照盐法,划分几个地区,每各地区有几张牌照,这几张牌照,统包了当地得酒水。

  当地贩卖酒水得,必须跟当地有牌照的购买。不得越界购买,也不能越界贩售。这点会由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