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205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05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到后来,佛教大兴,这本书却变成了道教跟佛教辩论得依据,换道教自己不断加油添醋。

  ‘今日就到这里了吧。’,李忱还有很多话想说,不过不急于一时,见冷场了,便宣布散会。

第三百三十五章 内库

  秋雨濛濛,洒落了一片寒冷,这雨落下,长安城显得萧条。秋雨细细绵绵,绵绵不断,往那些没能带上雨具得人怀中钻去。哪怕是穿了蓑衣,也会感到一阵寒冷。

  但是,这世界上既然有普照得阳光无法照射得角落,就会有秋风秋雨都愁煞的地方,就像此刻安邑坊,一间新开的酒楼,此客人满为患,外界得风风雨雨,正好把这个地方隔离成了一个世外桃园。

  酒楼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美酒佳肴不断从厨房端出来,送到每一桌上面,然后又进了顾客得胃袋里面。

  ‘博士,博士,我们得肉片呢?’,一个人看到博士走过,高呼道,‘马上来,马上来,客官请稍待片刻。’话刚说完,马上有一个博士,送上了几盘羊肉片。

  只见这肉片切的极薄,还带卷,卷成一个个长条圆筒,一个客人夹起肉卷,放到了桌上得汤锅内,稍微过了过汤水,肉片切得极薄,很快就熟了。拿起来沾了沾小碟子里面的酱汁,就迫不期待得入了口,然后脸上露出满足得笑容。

  ‘这味道真是太对味了。’,这人满足得说道,然后又很快得夹起肉片,重复刚刚的动作。

  ‘这食为仙的火锅,简直绝了,以前都没想过可以这样吃。’,一个客人说道,然后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每张座位都是满满的,‘刚开张就座无虚席。我看附近得餐馆,生意都一落千丈阿。’

  ‘不光是火锅而已,单靠这火锅就想打败附近群雄?你当会宾楼的曹师父是吃干饭的吗?’,同桌得客人不屑的说道,‘这食为仙有独门秘方,连素菜都是一绝。’

  ‘真的?我到没吃过。下次来吃吃看,唉,我说你慢点,当心噎死你。’,他指着另外一位同桌食客。‘噎死?我还真希望能噎死呢。’,被指责这人放下了箸,声音低沉得说道。

  ‘唉,不过说你两句,何必这样死阿活的。’,最先那食客不好意思了,都是熟人,何必这样指责他,弄得桌上气氛都低落了,‘怎么啦,萧十一心情不好?’,另外一人打岔道。

  ‘你们都还没听过消息吧。’,萧十一低声说道,‘听说朝廷要重开间架税。’,他抓着头发,呻吟道,‘我的天阿,我都想卖房子了。’

  ‘不会吧,真的要重开间架税?’,其他两人惊讶道。‘我那房子,那么大,可是地段太差,太靠近城墙,当年我曾祖被收了一次税,那次就交了四贯多。’

  他这样一说,两人沉默了。四贯,就是四千钱。照理说,不应该如此,上间的间架税,也才两千一间。间架税是两架算一间,上间两千钱,中间一千,下间五百。

  可是那些狗官,总有办法吃死你。比方说,硬指你一栋大屋,四架是两间。这样你最少就要缴纳一千钱。甚至,你一个院落里面,每间屋子都算一间,杂物间都给你算进去。

  想当年,长安百姓不知被这坑得有多惨。好不容易被废止了,如今又要重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世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萧十一叹道,“也许只是谣传呢?想当年行这间架税,造成多大民怨,我想朝廷也会考虑才是。’,最初说话的男子,免强笑笑说道,只是无风不起浪,这话说得,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吧。

  ‘这大盈内库和琼林库,还有不少钱。’,杨二低声跟李忱说道,‘绝不会就这样没钱了’

  此刻两人正半躺在温室殿郎走廊上,李忱悠哉得看着外界得秋雨,杨二正状似不经意得帮他梳头,却是低声这样说道。

  ‘会吗?我听说朝廷左藏库都没什么余钱了,剩下得都是今年要发的俸禄。’,李忱疑惑道。虽然他没有完全相信****贽没钱的话,可是照他想来,这朝廷年收入都不够了,皇宫得内库怎么也不会多了吧。

  ‘先不说数十年前,肃宗时第五琦任盐铁使,将左藏库之金帛移于大盈库,这国库便通了内库。这大行皇帝葬礼,和新皇登基,便不会单单要内库出。’

  ‘后来虽然将这财权归还朝廷,可是自玄宗皇帝立内库始,便会不时接受四方供奉,这内库绝对还有很多钱。不可能办个丧礼和登基,钱就花完了。’,杨二怕李忱听不懂,详细解释道。

  中国自古以来,属于朝廷的国库,和皇家的内库,就是分开的,各有其来源。虽然很多时候,都会互相补充。国库不足,内库补上,或根本就内库掏钱。皇帝登基、大婚、葬礼等国家大事,国库也会出钱。

  可是,朝廷得税收还是比较多得。其来源主要来自田税、和盐铁等国家正赋。然后皇家的,多半是些皇庄啦,不然就是除了国家正赋以外得的一些杂税,比方说海关税。

  这也是李忱没有太过深入怀疑内库还有没有钱得原因。国家正税怎么都该比皇家收入多才是。

  ‘对了,关税。’,李忱恍然,虽然属于唐人得海商比较少,海贸不如那天方商人发达。可是,收税可不管你是哪里人,每年这海关税,虽然收的都是十物税,还要转手发卖换钱,可是那么多海商,四成税阿,每年收入没有大几百万贯吗?

  虽然比不上国税,可是国库花得地方多阿,这内库除了供皇帝享用,宫内使用,还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了不起赏赐一下神策军,收买人心。想到这里,李忱都想骂人了,玄宗,你真是害人不浅。

  这宫廷的内库有两个,大盈和琼林。都不是唐初就有得东西,两库创立于玄宗开元年间。在此之前,原本有少府监职掌进奉宫室宗庙所需钱物,太府得左藏库是保管国家财务。而右藏库藏一些珍贵宝物。

  可是玄宗为了贪图享受,接受地方节度使得进献,接受臣下私人的供奉,便在皇宫内设置了这两库。

  李忱拿头去撞冰凉的地板…,这都算什么事阿。你一个皇帝接受臣子得私下贡献做什么?意思是说鼓励他们想办法捞钱吗?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捞到钱,然后送一部分钱给皇帝算是封口费,皇帝都默许了?

  从后世来的李忱,知道中国历史上国库和内库都分开得李忱,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可原谅。你皇帝要钱,自该想办法光明正大得要,哪能够像这样,损公肥私阿。

  更何况,因此埋下宦官乱政得祸源。内库,自然是太监管理得。因为玄宗就是厌烦右藏库和少府监,都是由士人掌握,他不能随心所欲得用。故而创设之初,便一直由宦官掌握。而唐代宦官专权也就此埋下。

  如果不是宦官有财源,如何掌握了军权?试想单独掌握军权,怎么控制军队?要饷、要粮,没点财源,难道要宦官去抢?

  结果,内库由宦官掌握,这内库还有很多渠道避开朝臣监管,自行没入内库。难怪朝臣没办法制衡宦官。失去制衡得宦官,自然一家独大,侵凌皇权。

  ‘罢了,先不要担心这些。’,看着廊外细雨,驱赶着秋日暑气,李忱抛开那种骂人得冲动,‘反正他不加税,我也会想加的。’,杨二楞了下,想要劝戒,李忱摆手制止,‘这间架税该收,但是不是这样收的。先让他去当个恶人,我到时候再出面当好人。’

  李忱话没说完,现在****贽以自己的名义收间架税,败坏自己的名声,将来如果能除掉他,自然有正名的机会,如果除不掉,那正不正名就没意义了。

  接下来,一时无语。两人都静静的看着秋雨落下。本来应该很寒冷得秋雨,却对这温室殿很是无力。夏有含凉,冬有温室和温泉殿。两者都是对应当时季节得好去处。

  恍惚中,李忱想到了关税,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海商互助社,大唐第一保险公社。想到关税,不是李忱要替满人开脱,当初鸦片战争后,谈那个关税协定,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一直要到二战结束,才得以收回。在此之前,中国得海关税,一直都是洋人代收的,如何应用,也归海关税务司长决定。

  实际上,当初满廷出发点是好得,固然他们愚昧、故步自封,没看出海关得重大用途。但是最初得出发点,就是天子损失一点利益,稍微让一步,不损及国家利益得情况下,平息战争。

  却没想到后来会那么严重。不说别的,如果早知道关税很来钱,满清朝廷绝不会让它外流。

  虽然对满清不满,李忱还是替满清说了两句好话。不过末尾还是免不了说上一句,昏庸糊涂。

  这个时候,刚刚被支开的宫女、太监拿着东西回来了,李忱在杨二伺候下,吃了几块糕点,眼见秋雨渐渐收敛,丝丝阳光露出,李忱站了起来,拍手叫道,‘雨停了,雨停了,谁来与我继续。’,温室殿两旁不断有人应声,一群壮汉站了出来,各各都是伸手矫捷之辈,有的灵活有的雄壮,跟着李忱朝向一各地方前进。

第三百三十六章 报纸 足球


  长安城,一头老虎被赶出了城外,远远逃遁,几只秋蝉,有气无力的为它送行,也为自己逝去生命悲哀,声嘶力竭,竭尽全力得叫着,秋蝉的声音也是一种美,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一根竿子,一根长竿子伸出,把一只叫的废寝忘食的秋蝉抓走,接着,又把竿子伸向另外一根树上得知了。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最后一日的歌唱家,丝毫未觉同伴的罹难,紧接着也被竿子黏上。可是即便被黏上了,它还是不停得叫着、唱着。

  ‘好了,这是最后一只了。’,一个道,‘哎呀,你们这群小猴子,还是这么利莎。’,一个中年男子陇着手说道,接着手从袖中抽出,给了这小孩几枚铁钱,孩子谢过,就要离开,突然他回头问道。

  ‘大叔,想不想订报纸?’‘报纸?那是什么。’‘我想想喔’,小孩咬着手指,‘是一张纸,上面写有很多天南地北得消息或是趣闻,对了,还有朝廷邸报上重要的消息。’‘这样阿,倒也有趣,连邸报得消息都有。主人应该会想看。怎么个订法。’‘十天一期,一份只要二十文钱。大叔要订的话,到时候我会送来。’,这个问题就回答得很快,因为他有抽成,早就把价钱记在心里。

  有人订报纸,他就可以拿到五十文钱。如果要送报,每送一份,也有二文钱。

  ‘先订两份吧。’,管家心想,主人一定会要看朝廷有没有什么消息,夫人会喜欢趣闻,干脆订两份吧,反正一个月也才一百二十文,不算多。

  ‘好勒,谢谢大叔。下个月月初,就会开始送。’,小孩大喜,高兴的谢过这位大叔,这生意可比夏天抓知了好赚多了。不过,抓知了虽然少赚,可是那油炸蝉可真好吃,可惜夏天过了,秋天也快结束,这蝉都很少看到了。

  ‘我回来了。’,小孩奔进一间院子,‘狗哥,我回来了。’‘跟你说,叫我诚宇哥,没大没小,狗哥是你叫的。’,小孩不以为意,对年纪差不多的二狗,喔现在改叫李诚宇,诚宇哥,害怕只有一点点,别看他虎着脸,人却是不是那样凶。

  ‘好啦,宇哥,这是今天的收入。’,小孩拿出几枚铜板,这是他跑了一天,抓知了得收入,分出一部分,当作上缴。然后他又说着今天听到得消息,‘最后,今天有五家要订报纸。’,他把几家要订报得名单报上,李诚宇一一记下,然后小孩刚刚缴出去得钱,又回到他手上,还呼朋唤友的来了很多。

  ‘你们这群毛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出师阿,累死狗哥我了。’,李诚宇抱怨,丝毫没现,就是因为自己有时候自称,也叫狗哥,小孩才这样称呼他。

  ‘连订报都要我管,我还要管出纳…。我可是密探阿。’,小孩拿了钱跑远了,今天他放假,可是还有作业,得赶快去作才可以,丝毫没听到李诚宇的抱怨。

  李忱收养得那一百个孩子中,都有了自己的名字,李忱让他们选自己的姓。选自己的姓,听起来很奇怪,不过他们之中很多人连自己的明字都忘了,长久得孤儿生涯,被同伴取外号,叫外号都叫习惯了。所以李忱让他们自己选,如果想不到,就跟着自己姓李吧。

  有了姓,然后就是取名了。李忱以&1t;诚意正心》作排行。名字可以取自己喜欢得,如果想不出来,就用四个字作中间一个字,像一般大家族得辈份一样安排。

  大概是为了显示他们都是一家人,姓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取了以诚字为中心得名字。

  在李诚宇抱怨的时候,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