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既然已经将这些国主和使者叫到了一起,又专门把前天就送到的战报重新送了一遍,铺开这么大的场面,演了一场好戏,难道不和他们谈谈么?赵云舒小心的剥开芒果递给旁边的微儿,头都不抬的说道。
叶应武哼了一声,随手扯开外衣,整个人瘫倒在软榻上:快热死你夫君了,这一身行头穿在身上,差点儿没有湿透,如果礼部那几个家伙在这里,非得盯着某换上天子衣冠,到时候十二旒压在脑袋上,再裹上那么厚的龙袍,和蒸桑拿有什么区别!
赵云舒一边擦去手上的芒果汁液,一边无奈的说道:好了,你就别从这里抱怨了,就算是这样的生活,恐怕也有很多人心向往之吧。
有些无聊的拿过来盘子中的一个芒果,南洋的芒果确实是要比广南那边的好吃,这个叶应武不得不承认,而且,这个时代,南洋就是自己的,和家仇国恨还没有关系,这芒果大可以不昧着良心的吃。
你问某为什么把那么多人直接扔到了那里。叶应武眨了眨眼,不慌不忙的说道,某今天前去,又不是为了和他们谈什么条件,因为——有了这么一封报捷战报,再加上水师和百战都拉上去转一圈,难道你以为这些家伙还有资格和某谈条件么?
捻起水果刀,叶应武手中刀影翻飞,三下五除二将两片果肉切了开来,片刻功夫就在果肉上切开了井字,将果皮一翻,递给在旁边都快看花眼了的赵云微和惠娘,然后放下刀子,拍了拍手,挑衅似的看向赵云舒。
虽然某来了这一年多都没有见过芒果,更不要说切了,不过毕竟是当初苦练了很久的技术,这刀法讲究的就是快准狠,而且事后不流汁液。就算是生疏了,比你这个笨丫头费了半天功夫剥开一个要来的强。
挑了挑眉,赵云舒微笑着走过去,在软榻边蹲下来,伸手轻轻捶着叶应武的腿:夫君今天劳累,妾身为你捶捶腿,夫君尽管躺下歇息。
姊姊你······赵云微艰难的咽下嘴里的芒果,刚想要说话,就被惠娘一把拽住了。
小声点儿!惠娘嚼着上好的芒果干指着前面,看戏。
果然还不等赵云微回答,就听见叶应武一声惊呼:你这个疯女人,你再拧一下试试!谋杀亲夫啊!
惠娘姊姊,我们······微儿有些犹豫。
惠娘摆了摆手,躺在软榻上刚想要闭眼睡一会,便听见旁边的池塘中传来噗通一声巨响。
————————————————————————
告诉杨宝和李叔章,胜不骄,败不馁,万万不可轻敌。叶应武仰面漂在水上,这池塘中的水是直接引来的海岛山上清泉,清凉不说,而且水质甚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仿佛永州小石潭再现。
池塘旁边恭敬站立的梁炎午急忙应了一声,不过旋即说道:殿下,不可轻敌是必然的,但是殿下也要考量咱们不能被这南洋牵扯太多的精力,毕竟大明的对手还是蒙古,如果真的让蒙古回过来元气,恐怕这一年来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叶应武微微一怔,点了点头:言之有理,虽然知道这两个家伙不会消极怠工,但是毕竟都是生性沉稳之辈,给朕从这里拖上一年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告诉他们两个,年底之前平定真腊,这三个月之间,不管他们做什么朕都不会插手,就算晒两个月的太阳,最后一个月爬起来干活朕也不管他们,但是最后朕想看到的,是一个插满大明军旗的真腊。
梁炎午有些诧异的问道:殿下不是打算开春北伐的么,如果到年底才能平定真腊,来往的粮草运输和军饷,恐怕已经难以支撑大军北伐了,毕竟此次南征,穷山恶水,咱们得到的现有的好处并不多,倒是消耗了不少的粮草医药和火药箭矢。
北伐的事,不妨向后拖一拖。叶应武沉声说道,毕竟在南征和北伐之间,朕还是以为南征是当务之急,一旦解决不了真腊,这个号称‘南海第一强国’的家伙,必然会从咱们背后惹是生非,到时候又哪里来的精力转过头对付他们,一旦被真腊打过国境,生灵涂炭,倒霉的还是大明的百姓子民。所以朕现在宁肯拖延北伐的时刻,也要平定南洋······至少,在有什么突发战况的时候,南洋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梁炎午轻轻呼了一口气,叶应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大明北伐是重中之重不假,但是一个王朝能够立足于此处,更重要的是在平民百姓和官员之中保证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一旦被人打过国境,到时候大明失去的可是广南的民心,就算是北伐有所突破,也得不偿失。
而叶应武心中也不由得感慨一声,梁炎午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幕僚,但是毕竟出身卑微,之前做过的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临安的小吏,甚至连官都算不上,所以在大局观上还是差了一些。
南洋诸国什么态度?叶应武眯了眯眼,淡淡说道。
梁炎午急忙拱手:启禀殿下,除了已经纳土归降的渤泥,其余诸国都表示永为大明藩属,只要殿下有所差遣,自当为殿下效力。
他们倒是识相。叶应武感慨一声,也罢,毕竟不能欺人太甚,南洋是好地方不假,但是一旦这些猴子恼了,照样能够变成令人难以脱身的烂泥淖,所以咱们不用着急将这些国家吞并,不过也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
殿下的意思是?梁炎午一怔。
伸出三根手指,叶应武淡淡说道:第一,派遣得力将领,帮助这些国家训练军队,在训练的时候向他们灌输大明天朝上国至上之思想;第二,在各国之中遴选优质人才,送往南京学士院进行专门的教育,然后放回来充当各地的官员;第三,在南洋各处航道咽喉要塞屯驻精锐重兵,作为对这些国家影响和监视的根源。
梁炎午急忙飞快的在纸上写下,而叶应武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要向他们灌输的,不是国家富强为国征战的思想,而是······人生而不等,南洋人相比大明都是劣等子民,只有通过奉献自己的劳动,才能够和大明百姓取得同样的身份地位,在这之前,他们的身份,都是卑贱的奴隶。
手猛地抖了一下,梁炎午抬头看向叶应武,只不过叶应武闭着眼睛,仿佛已经睡着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陈州起边衅
陈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伏羲神农之国都,同样也是黄巢兵败折戟沉沙之处。
北宋时,陈州作为中原腹心州府,并不出众,但是随着宋室南渡,作为淮北重镇,陈州就成了金与蒙古两国屯驻重兵觊觎淮南所在。
宋末明初,文天祥节制各部兵马北伐,伯颜的南征军和史天泽的怯薛军从陈州徐州一线南下,企图牵制,然而被叶应武率镇海军几度浴血奋战后击退,最后伯颜和史天泽所部陆续退入陈州,不断加固陈州城防,使之成为蒙古顶到淮水的一颗钉子,也是考虑到蒙古南征军和怯薛军都是相当棘手,再加上颍昌府蔡州这边都是烂摊子,所以叶应武并没有下令进攻陈州,甚至传令当时已经杀入陈州境内的天武军撤回来,不可轻举妄动。
大明与蒙古议和,为久战疲惫的两国换来了喘息的机会,虽然蒙古看上去吃亏,但是实际上在议和时候,陈州甚至整个河洛的防备都不完善,如果明军咬着牙向前冲,不计后果的话,蒙古真的有可能将河南之地丢得一干二净,不过大明也会被这河南众多州府拖垮。
正是在这几个月当中,蒙古一边从北面抽调兵力,一边积极的巩固陈州城防。原来的陈州因为多年前金军败退以及南宋端平入洛而被破坏,城墙多有坍塌不说,甚至有的地方还长满了野草,但是现在的陈州,已经焕然一新,整个城池称上一句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而且陈州是蒙古向大明开放的七个通商城镇之一,所以在修缮这座重镇的时候,已经属于老狐狸的史天泽,也没少费功夫,最后和伯颜敲定了方案,整个陈州按照原本就有的态势,分为里城和外城,其中里城以陈州老城作为根基,将城墙加高加厚,而且为了尽量减少飞雷炮的效果,城墙内外全部铺上厚重的大青砖,里面则是硬土夯实。
至于外城,因为护城河引水的缘故,河汊众多,本来就比较混乱,而且码头商贾店铺集中之地都在此处,所以史天泽两人索性直接放弃外城,这样即使是大明商贾来往把外城的底细探摸清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陈州是淮北突出部,直接威胁到颍昌府的侧翼,又是南征军和怯薛军这两支蒙古精锐屯驻的地方,所以大明对其一直是慎之又慎,蒙古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来隔绝大明的商贾,大明也没有对此做出过激的反应,不过并不代表对于这个陈州,大明锦衣卫就束手无策。
陈州南门,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最后一丝暖意,靠在城门处的汉家士卒伸了一个懒腰,忍不住抱怨一声:张子,你说咱们家将军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两天在城里非得要抓什么南蛮子间谍,搞得鸡飞狗跳不说,咱们这城门口也得加双倍的岗哨。
谁不说呢!旁边阴影中的张子一边小心的探头环顾一圈,一边捶了刚才说话的那士卒一拳。臭嘴,你就少说两句吧,平时你那嘴巴总是不说好话也就罢了,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
努着嘴冲着城门外挑了挑,张子耷拉着脸说道:你看看那些蒙古人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已经一个下午了,要是让他们听见你这句话,够你小子喝一壶的!
臭嘴打了一个哆嗦,他虽然爱抱怨,但是还知道自己的小命最重要。
你们两个,从那里嘟囔什么呢,过来看住城门!什长大步走来,脸色铁青,狠狠瞪了两个人一眼,这城门分作三个门,中间那个门是蒙古老爷们负责的,就让你们看好两边的小门,要是还敢偷懒,看某不收拾你们!
两名士卒急忙挺直腰杆,等到什长离开,张子方才轻轻呼了一口气:他娘的,要是什长早来一会儿,有你小子受的!
臭嘴显然也被吓到了,刚想要开口,一道身影出现在眼前。
乞丐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带着浓烈的臭味,也不知道这个人有多长时间没有洗澡了,身上穿着的与其说是衣服,倒不如说是一条一条缠起来的破布,脚下趿拉着的鞋子,前后都已经开口,让第一眼看到的人不由得庆幸这个鞋子竟然还没有掉。
而乞丐一手拄着拐杖,另外一只手端着破碗走到臭嘴近前,乱如鸟巢的头发中有苍蝇和不知名的虫子盘绕飞旋,只要稍稍有些不注意,这些虫子就直接扑到臭嘴和张子脸上。
哪里来的臭乞丐!张子忍不住皱了皱眉,而身后几名什里的士卒,都是掩鼻躲得远远的,简直比臭嘴还臭!
臭嘴哼了一声,显然平时被调侃习惯了,懒得和他计较,只是上下端详了一番这个乞丐,捂着鼻子想要上前搜身。乞丐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他,手中的碗举起来,嘴里啊啊有声。
他娘的晦气,原来是个哑巴!臭嘴忍不住呸了一声。
乞丐却好像没有听明白他说的什么,只是从那里发出单调的啊啊声。
终于为自己找到一个台阶,臭嘴挥了挥手:滚吧,滚得远远地,这种人话都说不出来,要是南蛮子的间谍可就活见鬼了。
张子也是抱着相同的心态,这几天城里鸡飞狗跳搜捕间谍,导致他们这些守城门的一天到晚也都是提心吊胆,毕竟那些胆大包天的南蛮子,没本事在街道上和蒙古骑兵硬碰硬,但是绝对有胆量跟他们这些人亮刀子。不过听说好像抓住了不少间谍,还没有漏网之鱼,为了安定民心,今天终于把城门打开了,但是却依旧在城门处布置了重兵把守,来往者无论男女必须都要搜身。
但是搜身的规矩归规矩,如果是个黄花大闺女过来,这些人肯定全都凑上去挨个儿的摸一把,但是换作这浑身黑泥散发着臭气的聋哑乞丐,躲得远远的还来不及的,还是抓紧让他滚的好。
乞丐有些无助的啊啊了两声,见这些人捂着鼻子站在城门口催自己离开,顿时失望的摇了摇头,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去了。
而等到那乞丐的身影消失在外城街道的拐角,臭嘴还忍不住呸了一声:真他娘的臭······
马蹄声突然响起,还在抱怨的臭嘴被张子一把拽住,城门口将士无论蒙汉,快步跑来集合。上百名蒙古骑兵飞快而来,当先的百夫长勒住马缰,提着鞭子大吼了一声:你们有没有人看到一个乞丐出城?!
乞丐?领队的三名什长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