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第84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84章

小说: 插队在黄土高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黑虎突然想到了什么,问:“刘炳坤,听说你被开除了?”

    “嗯。”刘炳坤答。

    “你说这事闹的,为拉个焦炭矿石的,为省一点力,闹出这大事,让你把工作丢了。”刘黑虎一副惋惜的样子,就差说声对不起了。

    刘炳坤一摆手说:“没事,枪毙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何况被工厂开除,无非就是再回农村干几年,没甚的。”

    等了七八天,正事开除刘炳坤的文件也没下达,又等了三四天,刘炳坤正要到劳动科去问个所以时,车间王主任找到他说:“炳坤,怎么歇这么多天也不上班啊?”

    “我上什么班,不是把我开除了吗?”

    “嘿,小子,你有福,开除你把户口往你插队的村一退,人家不要,往公社退公社也不要,说你不是他们那的人,只是插队到他们那锻炼的,走了他们任务就完成了,不可能再接收回来。

    可人总得有个安排,在厂子打架,被厂开除了,往哪退,大队和公社说退哪我们不管,反正分出去的知青我们不再要了,你想退给他退回北京。无奈,厂子只得再让你上班。”

    “嘿,这倒不赖,哪都不要,主人我歇这十来天应该有工资,是你们不让我上班的。”刘炳坤说。

    “再说,记住,今晚就上班,别再和人打架了。”

    厂子的职工宿舍盖好了,是十几排瓦蓝一顺的平房。王大力和鲜可欣,欧阳秋住一个屋。一个房间本是安排四个人住的,但有些职工家离场子近,愿意下班后回家,所以暂时他们屋只有三个人。

    住进新房,又在厂区,离厂子的生产区只有一里多地,上下班方便,吃饭到厂食堂吃也方便。屋是新的,床是大树开出的板子钉成的,加床的是长条凳,两凳在两头,把床板往上一架,床便搭成了,铺盖卷打开,铺平褥子,在上面一躺,软软的,很舒服。

    他们刚收拾完屋子,便听院里叫卖声:“驴肉,驴肉,买驴肉了!”

    这怎么有卖驴肉的?王大力好奇,便第一个出了屋。卖驴肉的是一个老乡,戴着草帽,骑一辆双梁加重自行车,车一边挎一个筐,筐口露着根秤杆。“驴肉,多钱一斤?”王大力走过去问。

    “七毛钱。”那卖驴肉的三四十岁的男人大声说。

    “香不香啊?”后走来的欧阳秋问。

    “咋不香呢,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世间最香的了。不信你尝尝?”那人从筐中掏出块拳头大的酱红色肉块。

    鲜可欣也过来了,接过肉块,撕下一小条。“尝尝!”确实挺香,但是更咸,恐怕是一斤驴肉放了半斤盐煮出来的。

    “够咸的啊?”鲜可欣说。

    “不咸,那不坏了,我在别的地方串街卖,人家买的都少,买个二两半斤的,你说咸点怕甚,在你们厂买的多,你们又是北京的,说普通话,所以口淡。”

    欧阳秋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你吃过天上龙肉?”

    那卖驴肉的笑笑:“天上龙肉没吃过,地上驴肉隔三差五地常吃。”

    “你那没吃过怎么说驴肉和龙肉一样香呢?”欧阳秋跟他杠开了。 

    “没吃过,就不知道香?咱没见过西施,貂蝉,杨贵妃,难道就不知道她们比咱的婆姨漂亮?”卖驴肉人风趣地说。

    “来一斤。”王大力说。

    那卖驴肉的从筐中拿出秤,小声问:“你们这有工作服吗?”

    “工作服有啊,干甚?”

    “拿工作服换驴肉。”

    “不换,我半年才一身工作服呢?”王大力说。

    “手套也行。”

    “什么手套?”

    “翻毛猪皮手套。”

    王大力想起,自己运料,一个月两双翻毛猪皮手套,自己基本一月只磨破一付,省下了一付,几个月下来,也省了几付了,于是问:“一付手套换几斤驴肉?”

    “一付手套换二斤驴肉。”

    “行。”王大力从屋中拿出一付猪皮手套换了二斤驴肉,心里挺高兴:嘿,不花钱还能吃上驴肉。

    。。。。。。

    “领工作服去,领工作服去!”鲜可欣叫醒王大力。

    “几点了?”

    “都十一点了,还睡?”王大力早八点下夜班后,吃了点饭,便倒头睡下,这一睡就睡了三个钟头。

    王大力到了隔壁的班长丁开山的屋,屋里有班上的几个人正在领工作服。“咱们不是了工作服吗?”王大力问。

    “那是再生布的,现在的是劳动布的,咱们运料的半年一套,劳动布的是正式的,再生布的不算数。”丁开山得意的说。

    “我看见炉前工用工作服换驴肉?”

    “他们炉前工,四个月一套工作服,半年一双翻毛皮鞋,一个月两双手套,一双短的,一双长的,再生布工作服两个月一身,他们的多,当然能换驴肉了。”丁开山解释。

    “为什么那么多?”王大力又问。

    “他们整天跟火打交道,所以的多。”丁开山说。王大力一听,虽然羡慕炉前工劳保比自己强,可是认为,自己也不错了,劳动虽然脏点累点,有工资有劳保,一月还一斤糖,半年还二斤茶叶,也不赖了。

    “王大力,有人喊!”王大力刚进屋,听见有人喊,便出去看,来人是许加添。王大力来钢厂后,到县供销社找过几趟许加添,几次去,许加添不是下基层供销社收兔子去了,就是回村去了,所以一直没见到。

    “王大力,这钢厂不错啊?”许加添大声说,看了看院里,便随王大力进了屋。

    “怎么样啊?”许加添一进屋,便问。

    “不赖,有吃有住,就是活累点。”王大力说。

    “挣多少钱啊?”许加添问。

    王大力三个月试用期已过,已定为三级工,便答:“四十二元。”

    “这么多啊?”许加添一脸诧异。

    “多吗?”

    “我干了几年了,原来每月二十四块,一年后,才每月三十二块钱,你小子一进厂没俩月,就挣四十多块钱了,嗨,到底是重工业啊,待遇就是高。”

    “待遇高,干活还累呢!”王大力说。

    “累怕甚,只要能挣钱,咱不怕!”许加添拍拍胸脯。

    “在村里砖窑,你怎么没干多长时间就干了?”王大力问。

    “那,那又累又不挣钱。”许加添搪塞。

    “你来我这儿,有什么事吗?”王大力问。

    “没什么事,只是最近我准备回趟北京,我在供销社能买到鸡蛋,北京鸡蛋凭票,一家一个月才供给三斤,我想咱们是哥们,我回北京不能不想着你,我给你家捎二十斤鸡蛋怎么样?”许加添说完,瞅着王大力等待他回话。

    “好啊!”原来在村里插队,想给北京的家捎点东西,没钱,现在工作了,有钱了,可以往北京捎些东西了,北京鸡蛋紧俏,许加添主动给自己捎,自己哪能不乐意呢,于是说:“行,那就麻烦你了。多少钱啊?”

    “一斤七毛,二十斤十五块。”许加添说。

    “给你二十块。”王大力从床头箱子里取出二十元钱交给许加添。

    “你还给谁捎啊?”王大力问。

    “李宝成,赵亮!”

    “他们捎多少?”

    “也是每人二十斤。”

    “哟,勾沉的?”

    “咱捎的动!”许加添说。

     

中 第十一章 赌债

        过了一个月,王大力家里来了封信,没提把鸡蛋捎到的事。又过了一个月,厂里新招了一批工人,分到王大力屋中一个,那人提着包裹一进屋,王大力现他是同村的赵亮,不禁大为高兴。

    吃过晚饭后,王大力带赵亮在厂里转了一圈,回宿舍路上问道:“许加添说给你往北京家里捎鸡蛋,捎到了吗?”

    赵亮立刻停住脚步,有些气愤地说:“捎什么捎啊,他把钱都给赌输了,没钱用什么捎,怎么,他也来你这骗钱了?”

    “没什么,他只是要了二十块钱,说给我往北京捎二十斤鸡蛋。”

    “这小子,把咱们村来县城工作的几个人的钱全给骗了,人品太差,我都不爱跟他来往了。”

    王大力听到这里,心里明让许加添骗了,叹道:“人一粘赌,就管不住自己了!”感叹之余,又问:“咱们里除你来钢厂外,其余人都怎么样了?”

    赵亮说:“李兵到太原机械学校上学去了,葛存天调到公社当团委记,其余的人没什么变化。”转念又说:“你来厂几个月了,怎么不回村看看呢,村里虽说不上是咱的第二故乡,咱们也在那呆了好几年,回村看看。”

    王大力听赵亮的话回村探望,他觉得,村里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远远看到村头那颗高大的老榆树,心里便有一种泪要涌上眼眶的感觉。村里是寂静的,清新的,没有钢厂那震耳欲聋的噪音,也没有漫天满地弥漫的灰尘。

    王大力径直到了男知青的住处。这里已不是男知青的住处了,男知青大部分都已离开村,屋子空了,村里没走的女知青就搬到了这里。

    王大力走进知青大院院门,见屋檐下有一个抱膝缩在那里,衣服倒也干净,只是头蓬乱,上边还沾着树叶和草棍,一双眼睛迷茫地看着王大力。 这是谁啊,是知青吗?王大力走近一看,原来是董秀芬。

    “董秀芬!”王大力叫了一声。董秀芬胆怯地望了他一眼,目光对视一下,便忙把目光躲开。“董秀芬,是我,王大力!”王大力感觉董秀芬神色有些异常,但仍然叫了一声。

    “你是谁,你是谁啊?”董秀芬好像根本不认识王大力,把身子往墙根又缩缩。

    “我是王大力啊,去钢厂的。”王大力解释。

    “你是油田招工的吗?”董秀芬问。

    “不是。”

    “你是大学招生的?”董秀芬两眼直地问。

    “也不是。”

    “你不是招工的,也不是招大学生的,你找我干什么?我不认识你!”董秀芬说完,一扭头看别处去了,还顺手从地上抓了几根草棍,往自己的头上乱插,小说嘀咕道:“别个卡子,顺顺头。”

    她怎么回事,怎变成这样啊?看着昔日一起插队一起劳动的知青变得半疯半傻,王大力的眼角湿了。

    恰好这时,左小菊出工回来,见到王大力站在门口,高兴地问:“你回来了?”

    “她,出什么事了?”王大力指指缩在房檐下的董秀芬。

    “她油田招工没要,上大学又没上成,神经受刺激了。 前一段还好,只是不爱说话,瞎想,这一段病情重了不少,我写信通知她家了,过两天她弟弟接她回北京。”

    王大力来到知青伙房的院,一边叩响徐风霞的屋门一边喊道:“徐风霞在吗?”屋门没上锁,叩了几下,屋门却没有打开。“徐风霞,徐风霞!”王大力知道屋里有人,又喊了两句。

    屋门开了道缝,徐风霞从缝中看是王大力,便把门打开了。“你怎么不开门啊?”王大力好奇问道。

    “我睡着了,没听见。”徐风霞说。“你回来了,屋里坐。”徐风霞把王大力让进屋。

    王大力见梦琼坐在炕上正在玩一个干了的玉米棒子,用小手一粒粒地从棒子上往下抠玉米粒,小脸涨的红红的,只抬头看了一眼王大力,又用心地去抠玉米粒了。王大力心里明白,小梦琼没睡,你徐风霞能睡么。见炕上的小桌上,放着几张写满字的纸,便不自觉看了一眼,也巧,看到那一排排最后的字是:王大力二十块。

    “什么二十块啊?”王大力在炕沿坐下问。

    “没什么,没什么。”徐凤霞忙收起桌上写了字的纸。

    “写我的名字,我怎么不能问呢?”王大力刨根问底。

    “唉——”徐风霞长叹一声:“这都是债啊,许加添赌钱老输,拉了不少饥荒,人家要债的老来上我这要,我能还得还,还不上的先给人家打个欠条,以后有钱再还。还有,许加添为了凑钱去赌,管熟识的人去借,人家识破他的伎俩不借他,他又找理由去骗,说孩子病了,老婆病了,要钱看病,又说要回北京往回带鸡蛋,给人的北京家带去骗人钱,在我的追问下他承认在你那也骗了二十块钱,我把他欠人的钱都记住,以后好还人家。 ”

    “他怎么这样啊?”王大力边说,边从包里掏出二斤糖和两包饼干,把糖放到桌上说:“这是厂里的保健糖。”

    “你们还有保健糖?”徐风霞问。

    “我们干饿时有害工作,国家为了保护我们身体,每月都保健糖,茶叶和肉票。我是运料的,享受吸尘保健,炉前工享受高温保健,热风工享受煤气保健。”

    “你工作挺累的,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