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第63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63章

小说: 插队在黄土高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小菊和左小莲毕竟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母又都是有文化的,和一般家庭的子女有些不一样,她们扯不下这个脸,去,倒是往市知青办去的勤了,她们却一次也没往桌子上坐,更没和市知青办的人吵过一句。

    在市知青办,她们听说,市知青办主任正在找麝香这种药,曾问过两个要办事的知青,问他们有没有办法搞到,好像他老丈人得了肝癌,用麝香配药里治病,能起到减轻病情和止疼的作用。

    这件事在要回调北京的知青中传开了,并且有知青说,如果谁能替知青办主任找到麝香,他调回北京估计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的希望。开始听这话,姐妹俩也没把这话记上心头,只是爷俩的手续都齐全了,证明也有了,几个月都没有消息,逼得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句:知青办主任要买麝香的话。

    一天吃晚饭时,左小莲把这句话假装刚听来的闲话说了出来,因为她怕她这个革命的老父亲怒,这个革命的老父亲最反对请客送礼,认为这是有毁革命的歪门邪道。左小菊像扯闲话般地把妹妹的话又说了一遍,她见父亲听的仔细,听完后,夹饭的筷子竟然在空中停了良久,似乎若有所思。

    第二天,他对左小莲说:“你给你二姑打个电话,你二姑父现在可能是中医药公司的一个头头,求求他,看有不?”

    左小菊这才想起,许久没联系的二姑夫,现在竟从医院调到医药公司当头头了,于是,忙拿起电话,拨了起来。

    费了好多周折,花了二百块钱,左小菊终于拿到了两个像小驴粪蛋模样般的两个麝香。她打开纸包,放鼻上闻闻,本以为麝香是香的,可是味道一窜出,却呛鼻子。“这是麝香吗,怎么不香?”左小莲也凑上前闻,说道。

    “是麝香,你捏一点闻,肯定香。多了,香味浓了,当然显得呛了。就好比十五度的酒是香甜的,八十五度的酒就是辣的。糖是甜的,糖精不沏开就是苦的。香味也一样,淡了是香的,浓了就不香了。”左小菊的姑父说。左小菊用手指捏下一点麝香,远远地一闻,果然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

    姐妹俩拿着麝香来到市知青办,把老李叫到院子,左小菊把麝香交给他,老李打开纸包看看,又闻闻,嘴里忙说:“是麝香,是麝香,太谢谢你们了,太谢谢你们了!来来!”

    他把姐妹让到办公室,给每人面前沏上一杯热茶,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花,一会儿夸姐妹俩能干,一会儿说姐妹俩长的漂亮,一会儿说往北京调的事他一定十分努力去办,说得姐妹俩心里踏实了许多。

    老李拿着麝香出去了一会儿,不久回来,麝香不见了,拿着个鼓囊囊的信封回来了。他一进屋,边冲两姐妹笑着说:“我把麝香给主任了,主任非常感谢,并说,你们的事一定努力办,让你们放心。”说着,递过信封。

    左小菊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钱,忙说:“怎么还给钱?”

    老李说:“我们的主人收别人东西,没有不付钱的,他坚持要给,你们就收下,数数。。。。。。”

    左小菊只得数了数,一数,二百一十元钱,便说:“买麝香,只花二百元钱,怎么主任多给十元钱?”

    老李说:“多出来的是车票钱,你们去买这儿,不也得跑路,也得求人,也得坐车打票啊。。。。。。”

    刚把麝香送出去的那几天,左小菊姐妹俩都十分高兴,心想,知青办主任收了自己的礼物,自己往回调的事估计八九不离十了,可等了十天,又等了十天,一点消息也没有,左小菊等不住了,便道市知青办去找老李。

    老李正和一个男知青在谈往北京调的事,那话语,那腔调,那表情,就和左小菊和左小莲初次来市知青办找到老李时几乎一模一样,脸上笑嘻嘻的,说话不紧不慢,表情露出对困难知青的同情之色,手里仍旧拿着那个大茶杯缸子。

     

上 第八十八章 不顺

        “你瞧,他又在搪塞他们呢。”左小莲悄声对左小菊说。

    “他不搪塞他们,又怎么办,他又给他们掉不回来,他们工作就是干这的,只好拿好话糊弄糊弄他们了。”左小菊小声地回答。

    等了半个小时,那个男知青才走了,左小菊姐俩这才上前询问左小莲回调北京的事。老李喝了口茶,愁眉苦脸的说:“你们走后第二天,我就把你的申请表送到主任那,主任同意,签上字我们就报市里了,估计过几天就有信了,过几天你们再来看看?”

    左小菊和左小莲一听已把左小莲回北京的申请表报到市里了,心里十分感动,便千恩万谢地堆李主任说了不少感谢的话,满怀希望地回家了。

    在家等了二十天,还没有什么消息,姐俩又到市知青办公室去询问,一进老李的屋,见老李脸红气胀地在和三四个男女知青大吵,嗓门之高,一进院子便能听到。

    一个男知青的声音格外响亮:“你他妈的这帮人算什么东西,把我们哄骗到陕西,说那有白面吃,有羊肉吃。还他妈羊肉馍,到那儿连小米都没的吃,一年粮食半年就吃没了,让老子和老乡一块去要饭,乞讨。你们当时在北京说的好,话兑现了吗,当时让我们迁户口时,说的多好啊,去锻炼,现在老子们锻炼完了,想回来了,瞧你们百般刁难的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天还看你们扒下裤衩露的屁脸!”

    “你别骂人行不行?!”老李也生气了,把手里拿的茶杯“哐”地蹾到桌上。

    “骂你怎么了,你丫个老王八蛋!”那个男知青声音更高了。( )

    “你这态度,更回不了北京了!”老李气愤地说。

    “我回不了北京,你把我的户口还我!”那男知青喊。

    “户口是你自己迁出北京的,又不是我给你迁的!”老李的声音也高起来。

    “我自己迁的,我当时才十六岁,还不到成年,你们为什么不去插队,你们是成年人,你们为什么让青少年去插队,你们在城里享福。。。。。。”

    “这是政策,我可管不了。”老李的声音放低了。

    这时,十来个手提短棍戴着工人民兵红袖章的年轻人跑进院子,一进院子,带头的那个人便喊:“谁在这捣乱?!”

    那个男知青见这些人进来,不但没退缩,反而跑出屋门,对院里的那些拿短棍的年轻人说:“我们要求调回北京怎么了?”

    “你在外地呆的好好的调回什么北京啊?!”那个带头拿着棍子的人说。

    “你丫怎么不插队,让我们去?”那男知青反问。

    “我们工人民兵负责保卫北京,保卫中央文革,保卫毛主席!”那个工人民兵吼着喊。

    “你保卫谁啊,保卫你自己在北京不插队,享清福?!”

    “你给我滚!”那工人民兵小头头急了。

    “我滚,你滚!”男知青冷笑。

    “你骂我,攻击红色政权,像你这样的人还想调回北京,把你调回来,北京还能安全吗?!”

    “你在北京就安全了?”男知青反问。

    “把他押走!”小头头出命令。

    “你他妈逮我?!”那男知青见三四个戴红箍的工人民兵扑上来,便一侧身,快步扑到小头头面前,扬手就是一拳,小头头也不是生手,就在脸马上就要挨到这拳时,挥动锹把锯成的短棍,向男知青脸上打去。

    同时,他的脸上挨到了男知青的拳头,不过锹把也打到对方的脸。两人脸上都开了花,出了血。

    “你他妈抓老子,老子和你拼了!”那男知青脸上淌着鲜红的血,和那个工人民兵的小头头扭打一起,你来我往相对。与此同时,屋里的其他几个知青也加入战斗,和那些工人民兵打在一起,但终究人少力薄,他们连男带女先后被工人民兵制服,扭着胳膊,推搡着出了院门。男知青一边被推,一边还大声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我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声音好大。

    人走屋静,再看老李,早已钻到办公桌下。左小菊忙把老李搀扶起来,瞧见老李的手还在颤抖,忙说:“您别害怕,他们都走了。”

    老李这才缓过神来,瞧见面前时左小菊姐妹俩,这才说:“太野蛮了,太野蛮了,插队之前都是好好的中学生,怎么插队一两年,就变成野兽了?”

    左小菊心里笑道,插队那地方吃不上穿不上,又没人管,饿极了能有好话吗?兔子急了不是还咬人的么,你端着茶杯坐办公室上班,当然不知道插队的苦了,你要是插队几年,你也会变野兽的。

    心里想是想,可是嘴上不能这样说,于是笑了笑说:“野蛮的只是知青中的个别人,知青大部分还都是挺讲道理的,你人大肚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计小人过。。。。。。”

    老李神色平静下来,喝了口茶说:“现在时革命年代,不能说封资修的皇帝呀,宰相什么的。。。。。。”

    左小菊知道他爱听这句话,但又不想听这么说,于是改口:“您人大肚大,革命干部肚里能撑船,您就别和他们计较了,怎么说,他们也是您儿子辈的,管您都该叫叔呢。”

    “对,对!这话我爱听,你说,我对你们插队的,也十分同情,小小年纪就去了山西,陕西,到那听说连饭都吃不饱,有的知青还要了饭,我也是想给你们办回来啊,可是不行啊,我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权力。

    我只是办公室的一个办事人员,没章没印的,我让你们调回来,你们就能调回来了?你瞧,你们知青天天有找来的,都要我们去接待,像你们姐俩,文行的还行,我顶多陪陪笑脸抹抹嘴皮子,武行的,我们就要准备挨骂,甚至挨打,你说我这工作好作么?”

    老李诉起苦来,滔滔不绝,等老李诉完了苦,左小菊才问:“我妹妹的事怎么样了?

    “你妹的事?”老李见问,有些迷茫地说。

    “对啊,我妹的事,前一个月不是已经把表交到市里了吗?”左小菊问。

    “你们是谁啊?我想想。。。。。。”来历一边拍自己脑袋,一边好像始终想不起来的样子。

    左小莲见状,忙说:“就是给买麝香的。。。。。。”

    “哦,哦,想起来了。”老李明白过来,说:“你们来有什么事?”

    “我妹的事。”

    老李“嗯,嗯”应着,就是不说左小莲往北京调的事,左小菊见状,只得说:“那麝香好用吗,对主人老丈人的癌症起作用了吗?”左小菊想,一提麝香的话,估计老李会谈到左小莲回调北京的事。

    没想到老李在椅子上点了下头说:“主任的老丈人死了,就是前几天死的。。。。。。”左小菊姐妹一听这句话,心里本来让麝香一直烧热的希望,一下冰凉起来。

    又过了一个月,左小菊姐妹俩三天两头往市知青办公室跑,可是每次都没有结果,老李每次都笑呵呵地接待她们,每次又笑呵呵地目送她们离开,往回调的事,老李总说:“上面还没批下来,我们又问去了,上面说得调查,得研究。。。。。。”

    总之,就是左小莲往回调的事还是没戏。在这段时间,左小菊听说,她所在的大学家属院,又一个子弟从内蒙古调回来了,问是什么理由,家委会的大妈说:“孩子自身有胃病,吃不了内蒙的特产粮食,孩子的母亲有病,高血压,调回北京的理由是孩子回京养病,同时也能照顾有高血压的母亲。”

    左小菊问:“他们家不是有三个孩子吗,两姐姐又都在北京工厂上班,她姐姐不能照顾他母亲,非得把他调回来。”

    那家委会大妈说:“他俩姐也都开出了有病的证明,一个说患什么小儿麻痹,一个说是肝上有肿囊,于是就说,他俩姐都有病,不光照顾不了母亲,还得他母亲照顾。。。。。。”

    “我看他俩姐身体挺好的,俩都能骑车上班,怎么有小儿麻痹?”

    大妈笑笑:“人家能呗,你管人家有病没病,人家能开出医院证明。”说得左小菊哑口无言,心里暗道:家里身边无子女的不能调回来,有两个子女在身边的反而能调回来,为什么呢?老天不公啊!

    正在左小菊为妹妹难以调回北京而叹老天不公时,一辆吉普车开进了左小菊家楼前,一个军人下了车,敲响了左小菊家的门。真是:性子急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好种子后辈能享受。

    左小菊听到敲门声,忙开了门。见是一位老军人,忙问:“您找谁?”

    那老军人端详了一下左小菊,问:“是左家吗?”

    “是。”

    “你爸在吗?”

    “您是?”左小菊觉得此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