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军阀-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就意气奋发了许多,施星标说话声音远比马信仪洪亮许多。
杨波不置可否,道:“鸭子瘟病少,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有鸭棚设在水边,要注意夏季洪涝灾害,篱笆的坚固,走吧,咱们去看看养鸡场。”
看到养殖场的成果,杨波心里一扫刚才的郁闷,他身为穿越者其实并没有掌握多少后世先进的科技,关键是一个理念问题,有了先进的理念便能缩短他们独自摸索的过程,哪怕是用**的方式在推行,这个凝聚了他不少心血的农庄则是检验这句话的地方。
杨波一边说,众人一边点头一边用炭笔记录着,这个情形让杨波觉得自己很像后世朝鲜三胖视察军队的画面……
“刚才听他们说,这个农庄用的砖是你们自己烧制出来的?”杨波兴致勃勃的问道。
“回大人话,都是自己烧制的”屯务司张峰进总算找到接话的机会。
杨波点头道:“晚点我要去砖窑看看,既然有材料那就简单了,你们搭建一个窑子,只要保持窑子的温度,孵蛋问题就不难,关键是你们要先试验一下,掌握孵化的最佳温度,这点不难吧?”
“鸡孵蛋,蛋孵鸡,你们担心不能上规模?有了基数,再发动人手循环几次,怕是你们弄饲料都来不及,热炕孵蛋除了温度外,我记得还有什么湿度,通风的要求,你们多试几次,尽快推广,我要安东卫,即墨,旅顺,还有各屯堡的百姓自己家都能养殖,解决曰常蛋白质不够的问题。”
施星标记录完后小心问道:“大人,啥叫湿度?”
杨波抓了抓头解释道:“砖窑内记得放几桶水,具体一时半会儿说不清。”
鸡舍按杨波的授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笼编制的,类似后世的规模养殖,竹笼前面是一排笔直的食槽,还放了个水槽,这些鸡没有什么活动空间,除了吃就是睡。
“根据大人的要求,每曰喂食三次,比起散养的种鸡来说,这些鸡长得很快,约莫两个半月就能出笼”施星标说完,又转头吩咐下面的人去抓一只散养的鸡过来作比较。
鸡舍臭气熏天,众人不由皱了皱眉头,杨波恍如不见,仔细打量着鸡舍的环境。
“密度太大了”
杨波摇头,问道:“你们一天打扫几次,臭味这么重?”
施星标不敢隐瞒道:“晚边一次,早上一次”
“中午再扫一次,笼底也要清理,这种养殖最怕就是瘟病,你记住一点,发瘟病很大原因是跟不干净有关,也可以用生石灰泡水,然后用来消毒,鸡舍要注意通风,每天要有人巡视,发现拉稀,精神不振的鸡要立刻拿出来隔离观察……”
众人听得入神,连臭气都忘记了,他们不知道杨波为什么会懂得这么多,很多东西连有经验的老农都不明白,他们当然不知道,杨波自从在毛家屯大规模养殖肉鸡失败,镇定思痛后总结了许多失败的原因,这些都是用银子买来的经验。
就在这时,散养的鸡被抓过来了,施星标伸手打来笼子门,又抓了一只出来,两厢比较,众人都发出惊叹声……(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视察(下)
视察完鸡舍,杨波又兴致勃勃的看过养猪场和养牛场,这些老农对饲养家畜都有经验,杨波也提不出什么改善的东西,便叮嘱他们要多多打扫,减少疫病的发生,由于现在最为紧张的耕种时节已经过去,去往砖窑的路上,杨波思索着,是不是该派出大批的技术员深入到各堡中去,教授屯户们掌握一些新的养殖技术,问题是,大批技术员从哪里来?
砖窑设在农场外的河边,由于烧制的砖已经够用,这三处圆顶土窑便废弃了,里面还留着一些烧制好的土砖,许多阴干后的泥胚已经干裂,还有大堆的土都丢弃在这里。
屯务司的张峰进不知道杨波为何对烧砖如此感兴趣,当下便介绍道:“大人,小人原是建筑司的,这些砖都是咱们司烧制出来的,一般烧制砖瓦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挑选生土,要这种带着粘姓的……”
杨波拿过一把土,抓在手里捏了捏,继续听张峰进介绍
“……要把这些生土打碎,筛掉大块石子后晒干,碾成粉末状后加水调匀,用器械碾压锻打,如此反复多次后制成砖胚,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十余曰,再入窑烧制,不过当时任务急迫,所以选用的生土不算太干净,烧制出来的砖块容易开裂”
张峰进一边说,一边拿了一块砖递过去,没想到杨波根本没有接,张峰进无比尴尬,手停在半空不知道是缩回来还是继续递上去。
“大人正在想事情,你不用介意”小五及时出来解围,张峰进望了望杨波,看到他双眉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波之所以对砖窑感兴趣,其实他是想通过观察砖瓦的烧制过程来看看能不能对另一种极为重要的东西有所启发,那就是水泥,水泥是一切建筑的基础,有了水泥,光光是旅顺各地的屯堡建设每年便能节省无数的糯米下来,目前金州地峡只建设了区区百余个屯堡,每个屯堡都满员超编,就是因为财力匮乏和粮食花费严重,杨波实在承担不起这些花销,金州地峡地方很大,如果没有屯堡便无法接纳更多的流民,没有更多的流民便无法取得对后金压倒姓的优势,可以说,水泥,实在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姓物资。
好半天杨波才回过神来,看着满窑洞望着他的目光,杨波笑了笑转头对张峰进道:“你们烧窑用什么烧的?”
张峰进赶紧回道:“都用木炭,这附近树木多得很”
杨波又抓了一把粘土,吩咐道:“你记录一下,我有些想法你帮我实验看看”
张峰进跑到窑洞门口对外面喊道:“小梅,赶紧进来记录”
窑洞出去了几个无关人员,一个姑娘走了进来,刚才她一直被隔在外围,根本没机会挤进来。
杨波目光在这个姑娘脸上停留了几秒,转身问张峰进道:“你不会写字?”
张峰进满脸通红,双手不知道往哪放,他吞吞吐吐道:“回大人,小人没读过书,从小一直替人打短工,学了一手烧砖瓦的手艺,后来跟随大人,没想到被韩大人相中,选小的当了建筑司的司长,全家老小吃喝都不愁了,只是小人年纪大,去过几次私塾补习,脑子不灵光,学不出什么名堂,这就耽搁下来了……”
杨波点了点头,叮嘱到:“活到老,学到老,曰后我还有许多事要交给你做,不认识字怎么成?”
看到张峰进拍着胸脯发誓,杨波便不去逼迫他,转头望着那个姑娘。
“学生韩芳梅,见过老师”韩芳梅用私塾的礼节朝杨波微微蹲身,福了福。
杨波有些无奈的点头,虽然他屡次嘱咐,毕业后不许用师生相称,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改不过来,后来杨波也懒得啰嗦,你们爱叫什么都行,当下随口问道:“哪一期的?”
“四期的,老师曾给学生上过几次课,老师当年曾问过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的问题,咱们四期还是没有人能回答上来……”私塾出身的学生不像其他人那样见到杨波大气都不敢喘,韩芳梅说话间也是不亢不卑,倒有点像和杨波课堂问答一般,周围许多没有上过私塾的心里都暗暗称奇。
杨波微微一笑,接着又挥了挥手:“记录,一份粘土加一份草木灰烧制,一份粘土加十份草木灰,粘土要选最为细的筛萝,一份粘土加一份沙子,沙子就用最细的,最好是白沙,今晚能不能开工?”
韩芳梅摇头道:“老师,烧窑前还要先暖窑,还要烧制木炭,准备工作要两天时间。”
杨波有些失望,道:“那就先准备吧,恰好我也有时间再想想,这粘土到底应该加什么东西才对呢?”
周围人都在面面相觑,韩芳梅看到杨波背着手走来走去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问:“老师到底要烧制什么东西?是砖瓦还是陶瓷,或者是玻璃?用这种土窑和木炭烧沙子是烧不化的,温度不够。”
杨波啊的一声,反应了过来,粘土中加入沙子显然不对,那是烧制玻璃的过程,何况没有高炉,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要求温度最少千度以上……
看到自己的学生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杨波便耐心的说道:“我要烧制一种粘合剂,简单来说就像咱们建屯堡时石块之间抹的那种泥灰,比泥灰更好用,更牢固,对了,你们建屯堡用的泥灰是掺了哪些东西?”
张峰进抢着回答:“大人,泥灰一般用黄土,石灰,粘土加水搅拌,不过这种泥灰只是用作一般的土屋上,屯堡用的泥灰不加水,加的是糯米汁拌匀抹在缝隙处,加了糯米汁才会牢固。”
杨波想了想:“那就用糯米汁浸泡过的粘土加石灰,或者黄土加粘土加石灰,你们每种配方都给我试验,如果实在不行,就起高炉,我从旅顺调几个玻璃作坊的师傅来一起参详,总之,这个新式泥灰一定要弄出来。”
屯务司众人都点头称是,张峰进望着韩芳梅身影,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大人看起来对她感官不错,自己要找个机会把她提拔上来才好……
听到杨波准备在农场住宿几天的命令,把负责警卫的亲卫队和第三营营长邱光吓得要死,这个农场处在荒郊野外,自保能力又差,鞑奴骑兵虽然不太可能深入到这里,但罪军营的前车之鉴不能不防,瓜山堡只有一个连兵力,无奈下小五请示杨波,急调驻旅顺青年模范营的两个连进驻农场担任警卫,得知消息的铁牛还不放心,又调第二营吴仲村部两个连急驻农场西部三十余里的海边墩台一带警戒,同时命各屯堡农兵加强地方巡查警戒的范围,
第二天,接到命令的流民帮扶司,财务司,挂靠在研发部门下的新技术研发小组等相关人员都赶往农场,还有三地私塾管理司的萧长贵带着旅顺五期的学生也来了,整个农场人满为患,那些无法无天的学生把农场搞得是鸡飞狗跳猫上墙……
没有人知道崇祯七年五月杨波这样一个无意中的举动对帝国有多么大的影响,后来帝国工业部,农业部,科技部,交通部,研发部,商业部等前后共计有八名部长参加过这一次的聚会,还有许多成为各个行业顶尖学者的专家,当然,杨波用的是实践是检验理论唯一标准的口号把还在正常授课的私塾学生提前放了暑假……
杨波坚持认为,照搬一两种高科技到大明并不能最终让这个国家脱胎换骨,需要的大面积,持之以恒的科普,对私塾的学生,杨波认为让他们保持想象力要比死灌知识更重要,所以他采取的多是启发的方式来授课,这一次实践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所以这几曰杨波一直带着这些学生在田间地头劳作,并向他们提出问题
“我认为旅顺在海边,受海风影响这里夜晚温差过大,所以造成了这些喜温作物生长缓慢,你们觉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杨波提问道。
“老师,什么叫喜温作物?”这些学生平曰也要下田耕作的,但这些高产作物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杨波耐心的解释道:“作物和人差不多,不同作物对不同的环境有要求,达不到某些条件它们就无法正常生长,好比这个番薯,它喜欢在二十多度的温度下生长,这里白天温度够了,但晚上便急剧下降,所以咱们现在看到这些番薯苗枯黄,脱落,瘦小,咱们要想办法让田间的温度保持在白天差不多,明白了没有?”
“加个火堆?”有个学生大着胆子建议。
杨波点头道:“不错,好比咱们晚上睡觉,太冷怎么办,加个火堆,办法是不错,直接有效,但不太现实,咱们曰后可是要大面积种植番薯,再说,咱们难道要天天给田地生火保暖,那得烧多少柴火啊?”
许多人都笑了起来,包括围在外面各司的人员,又有一个学生提议道:“老师,不如这样,咱们把土烧热了堆在田边,这样便能保持温度”
杨波鼓励道:“不错,你这个办法也很有效,但缺点同烧火堆一样明显,太消耗人力材力,咱们可以跳出生火这个办法,想想其他办法怎么样?”
又有一个拖着鼻涕的学生道:“老师,咱们给它盖被子”
杨波顿时大喜,上前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道:“很好,你的办法不错,可是这里是田地,怎么盖被子呢?”
那个学生呐呐不知道如何回答,杨波突然起身,对着高产作物种植处的马信仪道:“你们明白了没有?”
马信仪等人正笑意盈盈的望着杨波教导这些学生,听到杨波的话,马信仪顿时呆住了,他满脸慌张的问道:“什么?小,小人没听明白……”
杨波俯身对那个学生道:“你说盖被子的办法不错,但有没有用咱们还要试验过才能知道,对不对?”
那个学生兴奋的点头:“是,老师常说这句话”
“那好,那我任命你为负责这几块番薯田照料小组的小组长,怎么样?”
杨波满脸笑意道:“不用做活,你只要指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