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第8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程战略轰炸机能否带着原子弹成功突防并实施投弹,显然就成了个棘手而又恼火的未知问题。
当然,德国并未放弃发展自己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至少在针对防空能力不强的国家或地区采取核武器战略威慑行动,远程战略轰炸机非常具有震慑力,真要是一架甚至多架带着原子弹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头顶上溜达,相信震慑作用将会非常明显,而在针对防空实力比较强大的大国,德国就需要发展两把好“枪”出来。
在有线通信和测绘技术的帮助下,各国陆军其实都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在视距之外的炮兵观测员就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设备指引己方炮火对地实施炮击,而由始至终操作火炮炮兵并未看到目标,这种较为原始的呼叫…打击,也构成了先期的超视距打击模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希特勒登台执政之后,德国就秘密发展了一款超级大炮——多拉。
多拉大炮身管长32。48米,全长42。9米,口径800毫米,火炮全重1329吨。这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巨炮,炮膛内可蹲下一个士兵,德军称这门炮为“多拉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为了防范德国的再次入侵,协约国中重要成员的法国便在自己与法国之间的边界构筑了闻名世界的马奇诺防线,该防线不管如今如何被讽刺得体无全肤,但在当时是的确让德国人感到了异常头疼,这条三百多公里长的防线由5600座永备工事组成,钢筋混凝土修建的这些工事相当坚固而且设施齐备,要想洞穿工事掩蔽部顶盖和墙壁之间那厚达3。5米的混凝土层,就需要一种超级凶猛的火炮来担当重任,克虏伯兵工厂很快就接受了希特勒下达的秘密研制任务。
800毫米口径的多拉大炮其口径之大,足以让一名个头不小的士兵蹲在它的炮膛内,而这门耗费了德国数百万马克军费打造的巨炮果真能力不凡,它有着43米的长度、7米的宽度和12米的高度,重量高达1350吨,而它所发射的炮弹则完全体现了它那巨大的毁伤能力,内装炸药700公斤的高爆弹榴弹战斗全重高达4。81吨,射程可达47公里,而专门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穿甲弹更是重达7。1吨,它的威力足以在最大射程的38千米处击穿100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或70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
毫无疑问,多拉大炮那数吨重的炮弹就算是砸下来并不爆炸,也几乎相当于是小型陨石撞击地面的惊人破坏效果,而在其实战记录中,不乏利用穿甲弹贯穿十米左右厚度水泥防护层碉堡并彻底清洗掉敌堡垒内部所有人员和设备的辉煌纪录,当然它那巨大的毁灭效果背后,也拥有着不可忽略的缺点。
一门多拉火炮需要数千士兵来操作,而且还得配置防空部队来保护它不遭受敌空袭,每逢战略机动转移,都需要安排二十余辆特种运输车辆担负沉重的运输任务,在此之前还得准备一门龙门起重机来专门负责起吊它那一百多吨的炮管,运抵目的地之后还得花费数周时间来组装调试,并且在发射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而发射速度也比较慢,十五分钟才能发射出一枚炮弹。
而多拉大炮的父辈们,也就是一战时期的巴黎大炮,同样是由德国克虏伯工厂设计制造,它们当中的三门曾在距离巴黎120公里之外的圣戈班森林地区向巴黎发射炮弹,当时就号称火炮之巨的它们口径还只有210毫米,但火炮身管很长,在195公斤的发射装药作用下可以将1。25吨的炮弹送到120公里之外,炮弹飞行的最高点竟然高达3。5万米,或许正式因为发射距离太远,炮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飞行轨迹,进而造成射击精确度的严重不足,不过它们的子孙也就是多拉大炮却汲取了父辈的经验,口径高达800毫米的多拉大炮最大射程限定在了47公里,更短的射程却标志着它有着更快的飞行速度、更强的毁伤力和更高的精确度。
而被寄予厚望的多拉大炮如今虽然只有一门,而且尚且还在向苏德战场机动之中,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希望将这拥有毁天灭地般能耐的多拉大炮投入到列宁格勒战场上去,用它那数吨重的炮弹,将列宁格勒轰得稀巴烂,而可以想象,如果德国制造了一枚可供多拉大炮发射的原子弹,那么在四十多公里之外实施炮击的多拉大炮,完全可以在原子弹作用范围之外实施毁灭打击,真要是有一枚原子弹落入列宁格勒这座久攻不下的城市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就彻底解脱了,而城内苦苦煎熬的一百多万苏联军民也自然而然能从死亡中得以解脱。
射程远、威力大,虽然有机动性不够理想的缺点,但这并不会让德国忽略掉将多拉大炮发展成为重要核打击平台之一,而且从巴黎大炮到多拉大炮,德国人已经充分掌握了大口径轨道炮的设计制造技术并有着丰富的使用经验,希特勒相信只要有带核弹头的炮弹,他的炮兵就一定能准确的将炮弹送到敌人的国土上,更何况原子弹的威力相当大,就算是偏了一两公里也无所谓,更何况多拉大炮使用至今,还从未出现过脱靶距离以公里计的丢脸战绩,几百米的误差在原子弹强大的毁伤范围面前简直不足一提。
然而,原子弹都还是一个梦,能够用多拉大炮发射的核炮弹更加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先不说如何让装有原子弹战斗部的炮弹承受火炮发射之时那强大的压力而不至于发生核泄漏,德国目前连不顾体积大小、重量高低的原子弹都没有,从核试验试爆到制成武器级的原子弹,再到可供飞机、大炮等投送的实用版原子弹,都还需要一步一步来。
当然,德国人在研究原子弹的同时就同时展开投送平台的研究并没有错,严谨的德国人非常清楚,他们不能允许有朝一日只有原子弹而没有合适发射平台的事情发生,更何况他们研究的原子弹投送平台,并非仅仅只用于发射核弹,多拉大炮如今一样用于常规战争,而且即将要在列宁格勒战役隆重登场,而德国航空部门研究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也不是非核弹不载,同样可以搭载常规航空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至于德国很热心研究的火箭,也是如此。
被誉为“近代火箭之父之一”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多年前就提出了火箭在外层空间飞行的基本理论和液体运载火箭的基本结构原理,而之后不久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便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虽然这枚火箭只在空中飞行了2。5秒,但也同样被世人声称,这已经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火箭时代,殊不知共和国在同一时期内,已经成熟掌控了多级火箭的发射技术,并且多次成功试验了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
迄今为止,共和国一直在世界科学舞台上默不作声,独自而又秘密展开各种科学研究的共和国可不像西方的科学家们,稍有成绩便立马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大肆宣扬,因而由始至终,共和国的科技水平对于全世界而言仿佛都是一个谜,无法猜透之下,谁都把共和国当成了一个只知道不断发展工业应用技术来繁荣市场经济的国家,仿佛共和国一直更为关心的是汽车、轮船、飞机等,在核物理、火箭等方面,世界各国都对共和国采取了漠视态度,在他们看来黄皮猴子也懂原子能,开什么国际玩笑?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共和国始终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事实毋需闹得人类皆知,西方国家自诩为自己是科技强国的笑话也从未被共和国推翻过,中国人的谦虚和谨慎始终都助推着西方世界的不断盲目自大,而作为其中之一的德国,也自诩为火箭技术方面的先驱,事实上希特勒也认为,共和国或许在航空、车辆、船舶等方面技术不错,可在火箭这种极富有想象力的科研领域,中国人肯定会认为没有市场就没有研发必要,因而当时希特勒都认为,共和国肯定宁愿多生产几辆小轿车,而不会去冒险投资研发什么狗屁火箭。
于是乎,在德国看来他们的火箭技术无疑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因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的一位年轻物理学博士生赫尔曼?奥伯特就正式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使用火箭进入行星系空间》,再加上他后来发表的《空间航行的途径》,直接奠定了他在德国火箭理论界无可辩驳的崇高地位。
而在1927年,一个由业余火箭爱好者组成的组织诞生了,它的名字就叫做德国宇航协会,如今第三帝国鼎鼎有名的火箭专家都先后加入了该协会,克劳斯?瑞德尔、鲁道夫?内贝尔、瓦尔特?瑞德尔、阿瑟?鲁道夫和瓦尔特?提尔、冯?布劳恩等等,而且该协会在1931年,竟然依靠会员自行缴纳的会费以及众多会员的技术贡献,成功研发了一枚火箭并发射成功。
可惜的是,由于经费以及其他问题,该协会不久之后就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解散,不过好在凡尔赛合约对德国限制军备的作用开始日臻凸显,希望能够在武器装备发展方面推陈出新的希特勒,既然又胆量秘密下令研制新型巴黎大炮,肯定也有胆量支持潜在军事价值也不错的火箭技术上。
德国陆军装备局很快成立了军用火箭研究的弹道学委员会,火箭天才冯?布劳恩成为陆军装备局第一位雇下的科学家,而随后不久,越来越多的前德国宇航协会的会员都纷纷加入到了该委员会旗下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工作,未加入该委员会的科学家依然在自力更生的展开研究,而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的核物理研究也是处于这样一种半官方半民间的混乱科研状态。
1938年,在位于柏林市西南40千米的库莫斯多夫炮兵靶场,弹道学委员会的第一个基地宣告建设完毕,随后不久,冯?布劳恩为科研带头人的德国火箭专家们,拿出了 代号“欧文”的火箭研究计划,按照设计指标,它将采用全铝合金外壳,长1 4米,全重150千克,装有一台推力2940牛顿、可工作16秒的火箭发动机,但未安装稳定尾翼和火箭首部配重,因而在实际发射中,这枚火箭依然以夭折告终。
这次火箭发射的失败并未标志着德国在军事用途的火箭上正式放弃,反而激发了德国人的雄心壮志,随后不久,位于柏林地区的海兰德工厂,在奥地利籍火箭先驱麦克斯?瓦里尔、瓦尔特?瑞德尔和阿瑟?鲁道夫等人的努力下,利用工厂先进的技术为弹道学委员会提供帮助,不过很快,瓦里尔就在酒精爆炸事故中不幸丧生,该企业也很快停止了与弹道学委员会的研究合作。
无奈之下,经费始终有限的弹道学委员会不得不屡屡要求陆军装备局增加科研经费投入,而恰恰在同一时期,德国“铀俱乐部”也在因为过于零散的研究而让陆军军械局深感浪费经费,冯?布劳恩等人想要弹道学委员会获得更多的经费,显然就需要拿出一点成绩出来证明自己,咬牙跺脚之下,这群德国科学家们愣是在1940年年初将A2火箭于德国北海沿岸的博库姆岛发射成功。
从那时候起,德国陆军装备局开始更为重视弹道学委员会起来,重要体现标志便是经费上涨了,然而火箭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到1940年为止,精心设计和制造的A…3火箭才被正式送入发射场开战实验,这次他们所发射的A…3火箭全长7 6米、重740千克,有精心设计的弹体的稳定尾翼,而且还首次加装了由陀螺仪控制的可以调整后喷气体方向的燃气舵,弹体中安装的温度计、气压计和用于回收弹体的降落伞和导航设备也都事先经过反复测试。
这次测试虽然遭受而来失败,但却产生了一个有意问题,那就是之前冯?布劳恩等火箭科学家的前期火箭的导航与空气动力学设计被彻底否定了,于是乎为了以后的火箭发射之后能够精确命中目标,围绕着这一目的德国火箭学家们不得不开始全新的A…4火箭设计,并在194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实验,不是电力供应失败便是电子元器件故障,不是燃料意外泄漏就是不知原因的升空爆炸,失败,不断的失败始终萦绕在德国火箭研究的道路上迟迟不散去。
更加令希特勒等德国政府和军方高层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在德国前后两次的从共和国购买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之中,德国人竟然意外的买到了火箭炮这一武器装备,大喜过望的德国人很快将共和国第一批交付的车载火箭炮运回了国内,压根儿就没有装备给陆军部队的意思,而是全部交给了冯?布劳恩领导下的德国火箭弹道学委员会拆解研究。
第一批交付给德国的十管300毫米轮式火箭炮一共也只有三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