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121章

大国无疆-第121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九章 尊姓大名

    “听秘书说你有急事找我,这不刚一休会我就过来了,王工?你怎么也在这儿?”张雨生上午正开着一场重要会议的时候,到了休会时间刚到秘书就提醒他张宇有急事找他,饭也顾不上吃就急忙赶到了休息室,但没想到张宇是带着王助来的,估计有事儿的不是张宇,而是王助。

    “王工,坐吧!王秘书一会儿就给我们送来午餐,这么急着找我,是不是柳州至成都航线可以开通啦?”刚一坐下来,张雨生根本没看到对面正挤眉弄眼递眼色的张宇,依旧是笑呵呵的招呼王助坐下好好说,估计是王助每次给他带来的都是好消息,弄得习惯听好消息的张雨生此时根本顾不上张宇的暗示。

    “刚才接到报告,飞机已经成功着陆…理论上来说,航线可以开通了!”

    “那就好,那就好!这大诗人李白把那蜀道难的问题说得太过于离谱,铁路、公路,咱们都能建设,现在更是有了航空,蜀道难的问题这下可就不难了。”张雨生刚刚说完,秘书敲门示意后,很快就带着两名师傅端来饭菜,放在了小茶几上后便退去了。“咱们先吃饭,一会儿再聊!”

    风卷残云般的收拾了几样小菜填饱肚子后,张雨生还未放下筷子,张宇就说起来了:“这王助是来找您商量点事儿的,我下午还有安排,就不陪你们了。对了王助,下午飞机就要飞回来,到时候别忘了告诉我一声。咱们这么多工程都是样样顺利,但这次的成功意义非凡啊!”

    说完,张宇向大哥略略点了点头后,拍拍王助的肩膀便离开了休息室,直奔停车场而去,他已经很久没自己开过车了,但没想到今天竟然是载了这么一个麻烦人物。“聪明是好,聪明过了头,可就有点危险了!”中午时分没多少人进出地下停车场,张宇边走边嘀咕,走到自己专车面前定睛一看才发现,于然俩正半眯着眼等候着他。

    “你俩什么时候到的?吃中午饭没?”张宇刚一落座便‘讨好’俩人起来,半路上就把俩人给扔了也没通知一声到哪去了,做得实在有点儿欠考虑。

    “司令,我们吃了饭就赶到了这儿,刚到一会儿你就下来了。对了,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去亚美汽车特种车辆研究所吧!看看咱们的装甲研究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去了,这整车实验别老是一拖再拖,生个儿子都没他们那么麻烦!”张宇说完便倒头睡觉,虽然空间狭窄了一点,但不睡午觉的后果和卷曲身子的痛苦相比,张宇宁肯选择午睡一下。

    车子很快离开了总务院,这个自治区特别的“国务院”总部大楼的地下停车场,通过安检后直奔亚美的一个研究所而去,这研究所也很其他公司的研究单位一样,都选择迁往高新技术开发区,亚美特种车辆研究所作为亚美旗下最大的一个研究单位,工程车辆是他们主攻方向,接到陆军研究装甲车辆的通知和研发金后,他们便集结了一百多名技术人员研究该课题,名字很简单那就是——坦克。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干道也就是高新大道上,即便到了中午时分依旧车流滚滚,车子驶过了工大、中航后,在一个普通的十字路口右转后拐入了一个不起眼的工业园,科研为主的单位一般都不注重仪表,就和科研人员们一样,该工业园除了两栋实验楼、一个大跨度实验厂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场地,这些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园区一样,很多地皮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暂且拿来当绿化地使用,但他们绝对没有这家单位的围墙高,而且还挂上了铁丝网的围墙,时不时还有保安牵着警犬来回游弋,如此的安保措施的确让他们与别人显得有所不同。

    实验厂内张宇最先找到的不是项目总负责人,而是正合众多席地而坐端着盒饭,一边说话一边折腾饭菜的王汉民。他本来是做枪支的,但他对于人民军武器装备要求很熟悉,陆军很信得过他,于是就让他临时客串了一下军方代表之一而进驻该研究所,参与到坦克的研究试制工作中来。

    张宇来了,王汉民也吃不下去了,把盒饭放到了一旁后便小跑过来。“上次因为一些小技术纰漏造成了整车实验日期后延,我相信这次一定不会有问题了吧!许总工程师和候工程师这会儿都还在研究室里,他们正和两名德国陆军军官商讨着问题,那两位军官在索姆河战役中和英国的坦克对抗过,所以许工他们想了解了解这方面的事情。”

    “那我们也过去,不过你先把肚子填饱才是,我等你!”说着,张宇便示意那位给王汉民端着盒饭的小伙子赶紧递还给他,这会儿都还没吃完饭,说明这群人还真把那还是零散状态的坦克当一回事儿了,众人还在一个劲儿的和盒饭做斗争,张宇也不急着离开实验厂,闲得没事儿就慢慢向那辆还处于‘骨瘦如柴’的原始状态坦克走去,如果没有王助的一番质疑,这坦克研究工程也必将是一项伟大的顺利工程,绝对的完美。

    陆军确立要进行坦克研究的时候,张宇和张雨生俩人就合谋一起挑选出了一款经典坦克作为人民军的首代坦克,无论是德国的豹式还是苏联的T34,还是美国的M4,俩人都认为不怎么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坦克是矛与盾的结合,是人类在战争中体现最大化杀伤敌人、尽量保全自己的智慧结晶。

    英国人已经在欧洲战场上使用过“马克”坦克来克服堑壕对垒这种比拼实力与耐力的焦灼战,自治区有着不错的工业基础自然也可以做出比较好的坦克,但关键是坦克之于人民军而言,对坦克提不出什么具体的战略战术要求,中国多山地少平原,气候复杂多变,最可能使用装甲力量的就是东北、华北等地区,当然坦克也必须能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使用,总之作为人民军首代坦克,能够考虑到的限制条件是非常少的,能够借鉴到的也是英法两国非常原始的坦克。

    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但普遍装备的小口径火炮,37到75毫米各种短身管、低初速火炮都有,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数挺机枪,也有只加装机枪的坦克。在制造者眼里,他们设想的敌人是隐藏于堑壕里的敌人或者是大规模集群冲锋的,他们的坦克是移动的炮台或者掩护体,作战的主力还是步兵,坦克只不过是辅助步兵们冲破敌人堑壕封锁线的工具而已,装配口径不大射速很快的火炮、用于近战的高射速机枪都体现了他们的思想。

    当然还有一个限制设计人员的因素就是发动机性能不好,最好的发动机也只能让全重最大的28吨坦克行驶65千米左右,这就变相的限制了坦克装备更大口径的火炮,而且其装甲防护能力也非常弱。总之,设计完全体现了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而且操控犹如开拖拉机般简单、机械故障频繁、乘坐性极差,而且无通信联络设备和武器瞄准仪器,都是当前列强坦克的真实写照,暂且将他们当成第一代坦克。

    第二代坦克必将是装甲防护力和机动力更强,更为注重战术性能的。不再使用小口径火炮,75毫米口径以上的短身管榴弹炮成为主流,当然也可以装备其他武器,坦克还将有各种观瞄器材,也将由电力或液力驱动,火炮高低向稳定器、转向离合器或者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悬挂系统等等都将出现,因为第二代是重视战术使用性能的一代,机械化作战成为主流的时代里,坦克是战争的一大主角。

    “建设机械化部队,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俄国佬和东边的小日本子,苏维埃被灭后尼古拉二世重建罗曼诺夫王朝,俄国成为我们强敌是不可能的,最有威胁的便是小日本子,而且与日之战是绝对不可避免的,我们海军暂且比不上日本,但空军和陆军必须强大……”

    看着还是骨架状态的坦克,张宇想起当初大哥给自己的装甲建设提醒话语。复兴事业最大的阻碍力量其实并不是英格兰、法兰西、美利坚这些远离亚洲的列强,唯利是图的他们只要能够在利益和战略上得到平衡,那他们是不会干涉任何国家或势力的,直接威胁到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苏维埃自然是必灭的,但中国深处亚洲大陆,地广人多帝国主义列强是没有那个心思干涉中国太多事务的,因为有日本存在。

    日本在亚洲目前是毫无争议的一大强国,而它觊觎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蕴藏丰富的资源等已经不是一两天,人民军迟早会有一天和日本鬼子直接对抗,交战战场注定不是山高林密地理偏远的西部,而是沿海省份尤其是那让人头痛的东三省,它们是日本人最喜欢的地儿。人民军方面海空军虽已开始建设成长,但没有一定时间的成长期是形不成战斗力的,而与日作战必将以陆军为主,如果陆军能够在装甲力量上有所建树,那必将是人民军绝对作战王牌。

    所以人民军的首代坦克就定位于中型坦克,直接跳过了没有发展前景的轻型和重型坦克,全面研究中型坦克并且非常重视坦克的装甲防护与机动性能的结合,所以最终选定的就是后世共和国依照苏式的T54A型坦克研制的59式中型坦克,它采用的105毫米线膛炮可谓是火力强大,而且装甲防护力与机动能力都非常不错。

    采用固定轴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并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和单对外啮合直齿轮侧减速器。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钢制负重轮,在左、右侧第一和第五负重轮位置上都安装一个液压减振器。580马力的十二缸水冷式柴油发动机,能让34吨的坦克达到最高50千米的时速,实现从零到三十的加速仅需要十三秒,而且还有近600千米的行程。

    所以该型坦克没有经过太多变动,被张宇剽窃至亚美特种汽车研究所后,如果按照人民军武器装备研究的传统习惯,那将必须在21年中旬完成所有试制工作,并且之后开始少则半年多则两年的全面实验检测期,但往往一年左右就能完成列装准备,所以一切顺利大概就在1922年年内完成。

    但像枪械一样,如果用年代命名实在不雅观,“二二式”坦克这名字估计没多少人会喜欢,一五式狙击枪都有一个名字叫“尖盾”绰号“死神”,而坦克也应该有个很强悍的名字,不少人提出的“霸虎”“猎豹”等命名都没有通过,所以直到现在这堆还是零部件的坦克仍旧没有正式命名,或许正式定型生产的时候已经涌现出了一个好的名字可供使用,但现在技术人员们最大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研究方面。

    “司令,我吃好了。”

    王汉民的提醒打断了张宇思路,连同于然很快三人就在王汉民的带领下向研究室走去,而实验厂的那些技术工人吃完饭后很快又开始了工作,自治区能够制造各种载重的卡车和拖拉机,对于技术难度不高的坦克,而且在有很详细图纸的情况下自然也能制造,但59式坦克毕竟是另一个时空50年代的东西,自治区工业即便在当前世界算是比较发达的,三十年的技术鸿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逾越的。

    “1916年,在斯普沃到孔布勒十五公里的区域,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坦克,索姆河第三阶段防御大战中,英国人投入了好几十辆坦克发动进攻。他们利用坦克掩护步兵向我们阵地发起进攻,而我们的子弹打在坦克上却叮叮作响、火花四溅,完全没有阻断英国人的进攻。事实上,在向它射击之前,我们好多战士都被它吓懵了,数十辆轰隆作响的怪物势不可挡的向我们进攻……”

    “无法阻止的坦克很快就碾过了我们的铁丝网,我们的火力攒射基本毫无作用,但它的火炮和机枪却像扫帚一般肆虐我们的阵地。我们只好且战且退,拉开距离之后用大规模的炮火轰击才阻止了它们的进一步前进,当然猛烈的炮击也让它们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英国人具体是怎么使用这些坦克的,我的意思就是他们用的什么战术?”

    侯勇和许达两位工程师正和前德国军官聊得起劲的时候,张宇和王汉民等人赶到了会议室,不过并没有打扰他们之间的对话,直到其中一名军官说完的时候张宇才适时的插进了一嘴。

    “这…其实我们与坦克交战的经历并不多。但就事实而言,虽然他们的坦克很不适应战场破烂不堪的地形条件,但是他们在进攻当中所发挥出来的良好作用确实让我们耳目一新,尤其是他们的进攻战术。”

    “英国人将三辆坦克变为一组,进攻中呈三角形状开进。一号车负责破坏我们的铁丝网开辟道路,一直到我们的前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