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73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73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现在的清朝的确不是洋人的对手,可那又怎样?全面战争打不过他们,局部战争难道还打不过吗?而事实也已经证明了,局部战争他们是可以取胜的。

  夸大自己的实力的确会让更多的敌人去注意你,但是在战胜之后夸大自己的实力,这却是有助于提高自己地位的,更是有利于后面的谈判的。

  这些道理李鸿章不可能不懂,但基于不同的考虑,他也只能将这些深深的埋藏于心中。

第一二四章:什么仇?什么怨?

  李鸿章被气的面色有些发青,但王思锐却依旧不管不顾的自言自语着,虽然说的都是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但是在李鸿章看来,王思锐的做法却是对这个国家极其不负责的做法。

  身为礼仪之邦,又岂能与洋人去较真那些礼仪方面的问题?

  很显然,李鸿章也并不想再去跟王思锐多说什么废话了,直接开口说道:“给你半刻钟的时间,半刻钟以后,必须出发。”

  对此,王思锐只能表示很无奈,但既然李鸿章已经下达了命令,王思锐也只有服从的份。

  于是乎,王思锐只能加快了手中的速度,迅速的洗漱,然后接过卫兵准备的早餐,狼吞虎咽的将一个馒头以及一碗稀粥咽下肚,随后擦了擦嘴,示意可以出发了。

  而看着王思锐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狼吞虎咽,李鸿章微微有些惊讶。

  若是换做自己,就这点时间,恐怕最多也只够洗漱用的吧?而王思锐却连早餐也给解决了。只不过更让李鸿章惊讶的是,王思锐的早餐竟是如此的节约。

  不过相比较于王思锐的节约而言,在看到王思锐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之后,李鸿章的脸上表露出了一副此子不可教也的表情,然后袖口一甩,直接奔向了屋外。

  “暗中查一查城内的粮食情况,另外还有蔬菜瓜果。”出门之后,李鸿章对着身边的一位心腹低声的吩咐道。

  那心腹微微点了点头,旋即脱离了队伍,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刻钟的功夫,王思锐和李鸿章便在一个营的士兵护卫之下,来到了此次会谈的地点,礼部。

  礼部位于内城正阳门北侧约百米,北面紧邻户部,东面则是太医院,是六部当中最靠近正阳门,也是最靠南的部位。

  放在平常,这里绝对是普通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小吏的禁地,不过现在非同寻常。

  之所以将谈判的场所选择在礼部,则是要告诉洋人,俺们大清那可是礼仪之邦,虽然你们曾经占领了京城,但那是俺先礼后兵的结果,不然你看,现在京城不是被我们夺回来了吗?而且,你们还抢先提出了谈判的要求。

  当队伍行驶至礼部门前的时候,******亦劻以及一众大臣,脸上纷纷一阵铁青。

  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让一位王爷和多位大臣等李鸿章和王思锐二人,这让他们觉得脸上的面子很是挂不住。

  所以,众人心照不宣的决定要让李鸿章给他们一个说法。

  “王爷,老夫今晨有些肠胃不太舒服,所以耽搁了些许的时间,还望王爷以及诸位大人谅解。”李鸿章自然是看出了众人的不满意,所以也就没有犹豫,下了马车之后便直奔几人,抱拳道歉道。

  而李鸿章也将责任全部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丝毫没有提王思锐的事情。

  当然了,不是李鸿章不想提,而是即便他提了,他们也不会相信。

  你堂堂李中堂,难道连一个二十来岁,刚刚晋升为从二品的统领都管不了吗?

  而李鸿章最近几年身体也一直都不是很好,这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这次慈禧太后之所以派遣了一位太医随行,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照顾李鸿章。

  只不过在回到京城之后,亦劻在看到自己的庆王府的遭遇之后,也被气的小病了一场,所以这几日太医便一直住在了亦劻的庆王府上。

  “李大人还是要以保重身体为重呐,太医,还不赶紧去帮李大人看一看?若是李大人无法会谈,你担当得起这责任吗?”亦劻微微眯着眼睛看了眼李鸿章,口是心非的说道。

  “有劳王爷费心了。”李鸿章面不改色的感谢道。

  而一旁的太医在听到亦劻的话之后,也急急忙忙的上前去帮李鸿章号脉。

  太医时而皱眉,时而郁闷。

  从脉象上来看,李鸿章的身体除了那些老毛病以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至于肠胃,至少脉象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了,李鸿章这几年来疾病缠身,这多多少少的也会引起一些脉象的改变。

  虽然有种种的可能,但对于太医来说,却是不敢轻易的下结论的。一旦下错了结论,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不过一考虑到目前的天气季节问题,太医的眉头也终于松开了,嘴上说道:“李大人近日饮食方面有些不大合理,应该是吃了某种不易李大人食用的食物,加上寒冬,夜里可能有些着凉,所以这才引起的肠胃不适。这几日李大人多喝热水,忌辛辣食物即可,若是实在不行,再喝药调理。”

  “嗯!”李鸿章点了点头,对于太医的这个回答,他很是满意。

  自己的肠胃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而太医也不是市面上的那些江湖郎中,无论大小病统一喝药调理。

  太医们始终秉着是药三分毒的思想,认为一些并不算严重的症状,是可以通过正常的手段来治疗的。

  所以,不给李鸿章开药调理,这也正和李鸿章的意思。

  至于亦劻,他也没有去较这个真,有些时候,他们要的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说白了,只要让他们面子上过的去,哪怕说的是谎话也无所谓。

  如今有了李鸿章的说法,又有了太医的印证,事情已经很完美了,他们的面子保住了,这就足够了。

  “王大人,这礼部附近可安排有兵力巡视?”张复华忽然将话题扯到了王思锐身上,最近不仅是他,几乎所有的大臣都看王思锐很不顺眼,所以便想给王思锐找些麻烦。

  至于身份问题,王思锐虽然年轻了一些,可到底是一位从二品的大员,以张复华的身份去为难王思锐,倒也不算是太过份了。

  “回王爷,下官以做好万全之备,目前兵力正在按预案进行部署。”王思锐没有搭理张复华,反而朝着亦劻汇报道。

  张复华从第一天进京就处处刁难自己,而眼下又是张复华第一个站出来的。

  王思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尽管他很清楚,这些人其实都是一伙的,但王思锐还是想尽可能的去打一下张复华的脸。

  “万全之备?我且问你,这覆盖范围有几条街?若是敌人调集火炮偷袭,你又有何对策?”张复华阴着脸,继续追问道,似乎是要在王思锐的身上讨回自己的脸面。

  王思锐不动声色的看了眼******亦劻,紧接着又瞄了眼张复华,这两人一个一声不吭,一个又穷追不舍。

  听着张复华的问话,加上王思锐自己的猜测,现在王思锐已经越来越怀疑了,昨日那些满人冲击军营的幕后指使,或许真的就是******亦劻。

  张复华此话看似是在询问王思锐的安保布置问题,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倒是给王思锐一种错觉,张复华这是在间接的套取他的真实兵力,以及当下的兵力部署。

  “方圆一里内,无人能进!”王思锐想了下,回复道。

  “哼,王爷再此,竟然只负责方圆一里以内,若是敌人藏匿屋舍之内,你又如何应对?”张复华继续说道。

  王思锐恨不能直接拔枪毙了张复华这个老顽固,老子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怎么就是咬着老子不肯放呢?

  “王爷再此,下官自然不敢大意,下官可确保方圆一里以内,不会出现任何跟此次会谈无关的人员。至于屋舍之内,既然张大人都能想到这个问题,身为统领的下官,又怎会想不到?”王思锐微微眯着眼睛瞪着张复华,一股怒意腾然而升。

  张复华被吓得猛的后退了一步,若不是后面还有其他人,怕是早就退到了数米之外。

  至于王思锐,也并非真的产生了怒意,而是故意作此模样,以此来告诉张复华。

  既然你一个文官都能想到的问题,我一个带军打了胜仗的将领难道还想不到么?与其在这里与老子争议安保的问题,还不如去考虑一下待会该怎么去跟洋人谈判。

  当然了,话音里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不过这个意思倒是比较隐晦,只有李鸿章听出了其中的寓意。

  而李鸿章若有所思的看了眼王思锐,但却并没有点明。

  “够了,国家兴难之际,尔等却在此争抢一时口舌之快,成何体统?若是被那洋人看到了这幅场景,这谈判恐怕不用谈,咱们就已经败了。”亦劻朝着两人训斥道,将谈判二字说的格外加重了些许。

  不过明眼人都能听出亦劻话音里的意思,虽然是训斥了两人,但还是偏向张复华的。

  亦劻正是在提醒王思锐,张复华是钦差大臣,是负责谈判的主要人员之一。而你王思锐只不过是个钦差协同使,说白了就是来协助他们谈判的,你一个小小的协同使,又有什么资格去与钦差大臣对峙?

  若不是此时王思锐兵锋正盛,加上京城内不易发生动荡,另外在谈判没有结束,洋兵没有退走之前,还不易解除王思锐手中兵权的话。

  恐怕在进入京城的第一时刻,亦劻便下令将王思锐的兵权解除。然后将他手下的部队改编成自己的神机营,如果神机营能够如此战力的话,那么亦劻的底牌便又多了一张。

  当然了,就是现在,亦劻也都还在谋划着王思锐手下的军队,想要挑选出一些精锐部队,补充进自己的神机营当中,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洋人来了……”

第一二五章:死鸭子嘴硬

  “洋人来了……”

  众人的目光跟随着声音一起看向正阳门方向,发现约有百人左右规模的军队,正护送着数百人的洋人,而洋人在人数方面显然是要比保护他们的士兵还要更多。

  在看到这一幕之后,亦劻的脸色立即落了下来,若有所思的看了眼王思锐。

  而先前在王思锐这里吃瘪的张复华,更是一脸不怀好意的瞄着王思锐。

  至于王思锐本人,自然是将亦劻以及那些大臣的脸色全部记在了心中。王思锐又何尝不知保护好这些洋人的安危,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当年李鸿章前去日本谈判之时,正是因为日本政府的大意和傲慢,结果导致他们对于李鸿章的保护并不完善。

  最终导致李鸿章被日本右翼分子刺杀,还好李鸿章比较命大,子弹并没有能够直接带走李鸿章的性命。

  自那之后,李鸿章的身体状况便日益渐下,一日不如一日,各种疾病更是纷纷找上门来。

  而刺杀他的凶手当时也是直接躲入一家店中,然后得以逃窜。虽然日本政府最终还是将行刺者成功的抓获,但这已经无法弥补这件事情对整个谈判所带来的影响。

  而事情已经进入到了谈判阶段,清政府可以无限期的拖下去,反正该丢的地已经丢了,日本人也没有钱继续打下去了,失地又不会回来,拖一天是一天呗?

  可是日本人却是拖延不起,他们为了打赢这一仗,可谓是连锅碗瓢盆都给卖掉了,只有尽快的结束战争,然后拿到清廷的赔款,这样他们才能够度过眼下的危机,并且得到较大的发展。

  而李鸿章正是借助着这次刺杀事件的影响,硬生生的让日本人去掉了一个亿的赔款。

  给洋人钱,让他们撤兵,这是满清政府内部早就已经达成的共识。

  如果这些前来谈判的十一国代表当中,有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清廷来说可就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了。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钱。毕竟这一次谈判的代表当中同样的有日本人,对于五年前的那件事情,他们可是很清楚内幕的。

  假如洋人有人在谈判期间遭到了刺杀,那么洋人必然会反过来狮子大开口。

  而京城已丢,城内财务已被洋人尽数搬走的清廷,眼下已经没有更多的余钱去支付给洋人了。

  所以,保护好洋人,避免节外生枝,这便是清廷目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可王思锐却只派了一个连都不到的部队去保护他们,这让亦劻看到之后很是生气。

  驻守客栈的兵力明明是一个营,这说明王思锐是有能力派遣更多的部队出来的。

  而洋人那边也同样是闷闷不乐的,倒不是因为觉得王思锐对于他们的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