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423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423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想到归没有想到,该做的准备大岛义昌也还是做了,比如,向动静申请调派特种部队前来函馆支援。

特种部队被日本各方面寄予厚望,更是被训练成精锐中的精锐,虽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的成型,但是在暗杀,潜伏,劫营等方面他们还是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而为了掩人耳目,这支特种部队是在陆军大学中编成训练的,对外宣称的也只是陆军大学的一个普通班级的学生,所以到目前为止,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日本也在着手训练特种部队。

但是在武器方面,日本的特种部队却是个很大的短板,他们手中并没有03式自动步枪这种拥有强大火力的自动武器。

但是在朝鲜王李熙被劫走之后,日本人也开始重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且着手研究自动武器,但是效果却始终很差。目前日本的特种部队使用的就是日本人自发研制出来的第一代自动步枪,也可以被称之为冲锋枪。

不过其性能差的要命,供弹原理采用了与马克沁重机枪相同的方式,最大载弹量为一百颗9毫米手枪弹药,日本人刻意控制了射速,但是最大射速达到了1500颗每分钟,而日本人在控制射速之后,每分钟只有600颗子弹,基本上与马克沁重机枪相差无几。

可即便如此,也有不少的日本人觉得这种武器实在是太消耗弹药了,仅仅只是一个中队规模的特种部队,每个月的弹药消耗量就差点让日本无法承受,日本人根本不敢想象,如果大规模装备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枪的性能超越了敌人那也就算了,可是这款‘冲锋枪’的性能也依旧很差,差的要命。以至于每一个特种兵都不得不在身上携带两支从德国偷渡过来的9毫米毛瑟手枪来备用。

日本人的这款自动武器的最大射程为1000米,有效射程未知,大约在300至500米之间吧。至于有效射程未知是个什么鬼,那是因为日本人实在是没有测试出来它的有效射程到底是多少?

因为子弹在一百米开外的地方就无法保证精准度了,即便是在一百米以内,也只能用单发来确保子弹的精准度,换句话说,技术不到,研究出来的武器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尽管日本人研究出来的自动武器问题重重,可是面对着三零式步枪和三八式步枪,这些特种兵们更是宁可使用这种精确度无法保证的冲锋枪,至少近距离上它的火力是足够的,特种部队又不是炮兵,他们更多的还是要去贴身与敌人近战。

大岛义昌是希望能够将陆军大学内的特种部队调出来,然后想办法干掉敌人的指挥部,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打掉敌人更多的指挥部,最好能够将师一级的指挥部也一同干掉。这样的话,失去了指挥的敌军,虽说战斗力依旧很强悍。

可是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却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这样也许日军就会有机会获得胜利,干掉敌军的指挥部,这是被大岛义昌看作这场战争转折点的契机所在。

但是大岛义昌却没有想到,上面同意了他的申请,特种部队也将在这一两天之内抵达函馆,但是中国人却在特种部队抵达之前提前发起攻击了,而更要命的是,他们竟然还调来了一支装甲师。

深知道装甲师厉害的大岛义昌,此时此刻只想找个够先哔了它再说,日军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现在你们又搞来了装甲师,这仗还怎么打?还要不要打了?

巨大的作战地图上,参谋官不断的根据最新的情报将敌我双方之间的兵力情况标注出来。

而看着那代表着中国人的红色旗帜正在迅速的向前推进着,大岛义昌除了震惊之外,或许还有那么一丢丢的无奈。

双眼死死的盯着那副巨大的作战地图,心中也是微微的有些疑惑。

中国人难道不用齐头并进吗?装甲部队为什么不等一等战线上的其他部队?或者说,当他们拿下了一块区域之后,为什么不从侧面去攻击依旧阻挡在其他友军身前的日军?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正当大岛义昌疑惑之际,参谋官再一次的得到了关于前线的一些消息,那代表着中国人的红色旗帜,终于出现了变化,他们不再继续向前推进,而是想着斜前方推进,一北一南,一个装甲师被一分为二,两个部分在深入敌后大约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开始分别朝着正中间推进。

大岛义昌拿着指挥棒,顺着那两道旗帜推进的方向比划了一下,当他找到两个旗帜的汇聚点之后,瞬间脸色大变,手中的指挥棒不由的跌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整个指挥部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大岛义昌那里。

“快,命令前面的部队,立刻突围。”大岛义昌脸色有些苍白的大声吼道。

“突围?”大岛义昌的大吼,让不少人都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好端端的突围什么?中国人有没有包围前面的部队,干嘛要突围?难道是司令官脑袋坏掉了?

“八嘎,狡猾的中国人,我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了,希望还能来得及。”大岛义昌愤怒的攥紧了双拳,喃喃自语道。

不过下一刻,大岛义昌就感觉到了气氛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儿,转头看了眼司令部,发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自己,也没有人去传达自己的命令,瞬间有些恼怒,“八嘎,你们都在干什么?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立刻命令前面的部队突围。”

大岛义昌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然后重点指了指装甲师汇聚的地方,继续高声的怒吼道:“除了这个方向以外,其他的方向随意突围。”

“将军,战事刚刚开始,就这么突围,好像不太合适吧?”先任参谋官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站出来质疑道。

“八嘎,再晚一些的话,我们的部队就出不来了。”大岛义昌仍旧是一声怒吼,旋即拿出了一大把红色的旗帜,顺着装甲师移动的位置,挨个放上红色的旗子,最终旗子在中央汇聚。

从旗子上来看,一旦装甲师会军一处,那么这个圈子里的三个师团的日军就算是完蛋了。

而装甲师这一路上横冲直撞的,连破日军数十公里的防线,在这些防线上,差不多也有四个师团的兵力。

也就是说,一旦让他们会军一处,那么日军就等于瞬间失去了七个师团的兵力,这七个师团中有三个师团会彻底的失去联系,然后一点点的被其余的敌军给吞掉,四个师团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更别提有效的进攻,而他们也会一点点的被装甲师给磨掉。

而没了这七个师团,前线还有五个师团的兵力,但是这五个师团现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还有一个军的步兵在缠着他们呢,基本上就是一对一了,不寻求支援就算是谢天谢地,哪还有精力去支援其他人?

所以说,即将被包围的那三个师团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一旦那三个师团没了,腾出手来的装甲师和正在进攻的那两个师,随时可以从侧翼,或者绕后攻击其他的五个师团,日军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说,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表忠心的时候,虽然突围表面上看起来有些丢人,可至少他们还能保存实力,还能继续盘踞在函馆,还能继续的等待支援,等到有足够的部队的时候,在对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一旦前线的军队没了,他们就只剩下了两个师团,其中一个是战争一开始就被打残了的三十六师团,一个是死活不肯去前线的第四师团,函馆根本就守不住的。

对于中国人有些了解的大岛义昌,如果之前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第一时间得知对面有一个装甲师,并且得知了他们的兵力部署的话,或许他早就下令部队撤退了,根本就不会有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607:悲观的局势


  ‘咯噔……’

  大岛义昌亲自标注的作战地图让司令部内的不少日军军官心头勐然一愣,如果大岛义昌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后果……

  “司令官阁下,敌人只有一个装甲师,却要防守这么大的区域,恐怕他们的兵力不够用吧?”先任参谋官有些不太死心的说道。

  一个师想去阻断长达三十多公里的防线,这怎么可能?除非他一个师有三万人,那么平均下来一米也需要一个人去防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切断外围日军的支援。

  但是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中国人的装备比日军强大的多,火力也要比他们更勐,相对应的,后勤人数也要比日军更多,一个满编两万二千人的步兵师,其真正的作战部队能有一万五千人就算是不错的了。

  敌人的装甲师的编制是什么,他们暂时还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敌人最多也就只有两万人,加上坦克什么的,其步兵估计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或者只有一万个步兵。并且根据情报显示,那些突破的装甲师部队并没有停下来原地防守,而是大部分人都跑向了前面,跟着大部队继续推进防线。

  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会防住所有的区域?坦白的讲,一个装甲师就敢孤军深入,虽然他们的战斗力的确很强大,而且坦克也算是刀枪不入,在战场上基本上可以保证无敌的状态,可日军真的就找不到应对的办法吗?

  恐怕未必吧,日本人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这仗打到现在,虽然日本人心里都没底,但至少他们还没有丧失一战的信心,至少他们还觉得日本人是有能力与中国人一战的,哪怕损失的多一些。

  “不,不要太高看我们的战斗力,我承认,我军的战斗力在同级别的军队当中的确算是中流,但是中国人却跟我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级别,有些事情你们可能不太清楚,所以现在才影响到了你们的判断。”大岛义昌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他不是这一战的司令官,上面恐怕也不会告诉他这个消息吧?

  这是不是日本人的悲哀?是不是日本人的无奈?对于日本的未来,大岛义昌已经感觉到了深深的担忧,甚至在怀疑,当初他们为什么要去招惹中国人呢?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招惹他们,结果导致现在的杀身之祸?

  “在中俄战争中,中国人先后投入了五个装甲师的兵力,而最多的时候,是两个装甲师共同行动的,这两个装甲师在新西伯利亚战役当中,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便突破了俄军的防线,然后冲入俄军阵营当中一阵乱射,打乱了俄军的阵脚,随后大量的步兵尾随而至。

  如果那场战役让我们来打,有四十万人的话,保守估计我们要打一个月才能够获得胜利,而我们的伤亡绝对会过半。但是中国人只用了三天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五十万俄军死伤过半,其余的四下逃窜,其中的一个装甲师负责奉命追击,结果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他们负责追击的区域内,十多万俄军死的死,被俘的被俘,最终成功逃出去的只有一万人不到。

  那一战,俄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过来,这也是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在两年内解决俄国的问题的关键。”

  说到这里,大岛义昌不由的看向了自己的指挥团队,问道:“你们知道装甲部队的优势在哪里吗?你们又知道他们的劣势在哪里吗?”

  一众人等暗暗的摇了摇头,要不是今天这场战斗,他们压根都还不知道什么是装甲部队,懊恼的同时,也在暗暗的憎恨着上级,如果他们早些将这些情况告诉他们,现在他们也就不用这么被动了。

  “装甲部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支由大量装甲车辆组成的军队,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消息,敌人应该有十个师左右的装甲部队,而每一个装甲师拥有的兵力大约在两万人至三万人之间,各种装甲车辆五百余台,其中坦克占据了三百多台。

  一台坦克重达一二十吨,全部由装甲制作而成,上面配备有一门主炮,37毫米或者75毫米,一挺同轴机枪。

  可以说,这就是个移动的钢铁炮台,移动的机枪堡垒,除非我们用75毫米以上的火炮,否则的话,根本无法彻底的击毁它们。

  而它们的机动能力并不弱于卡车,十几公里的距离虽然看似很长,可一旦有需要,他们能够在二十分钟之内抵达任意战场,并且参与到战斗之中。换而言之,我们哪一支部队有能力在二十分钟之内突破敌人的防线的?

  既然无法在二十分钟之内突破敌人的防线,那么他们将兵力部署在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他们在会军之后,分别将坦克布置在这三处,又会是什么后果?届时他们将有能力在十分钟之内支援到任意战场。

  我们军队的移动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坦克装甲的移动速度的,或许他们根本不用开枪开炮,直接就可以用那一二十吨的体重将我们活活压死。

  如果他们依靠自身的速度,转移到我们突围路上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