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336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336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日子已经比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而这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想着办法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老孙早期是倒腾官盐的,利润虽然不多,但是也让他积累起了第一笔财富,同时也借助着官盐的路子,打开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渠道。

  后来,老孙觉得开工厂太累,所以便专心做市场,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基本上占领了整个河南省的市场,为什么要选在这里?因为这里是首都啊,百姓的消费能力强,加上交通便利,老孙慧眼识珠,早在几年前就看到了这里的潜力,于是老早的就开始了布局,等其他人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孙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布局。

  其他人就算随后也跟了进来,但是无论成本还是市场,都无法去跟老孙相比。而老孙开的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店铺,就是一个连锁的杂货铺,也可以称之为商店。仅仅只是中京,赵老板就开了六家店铺,其余各县也至少开设了一家,人口密集的地区甚至还开设了两家。

  加上老孙头脑比较灵活,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他的店铺里基本不会出现什么残次品,另外老孙对于市场也很有研究,时不时的搞一些优惠活动什么的吸引百姓前来消费,虽然利益下滑了一些,但是生意却比以往更好了,这也让老孙赚的盆满钵满的。

  赵老板跟老孙两人是早间年的合作伙伴,两人共同贩卖官盐,后来给国营农业厂交了笔钱,然后拿到了官方的授权,并且在官方技术支持下回来开了这家工厂。主要就是以生产化肥,农药,种子为主。

  如果能够按照要求比例配合使用的话,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亩产可以保证在五百斤,高一些的甚至可以保证在六百斤左右,所以赵老板这里虽说赚的不如老孙,但工厂可是一直没有休息过,而老孙也意识到市场的潜力,刚刚跟政府谈妥了买地扩厂的事情。

  这时候就以小麦为例,亩产大约在三百斤左右,这个还是农民对田地管理到位,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如果疏于管理,亩产能有一百斤就算不错了。

  而且还有一点,化肥能够增加土地的肥力,可以连年耕种,且能够保证产量。以往百姓种地是需要让土地休耕的,即便用了人粪畜粪作为肥料,也很难保证年年都可以种植,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研究,基本上可以达到耕三休一,即耕种三年,休田一年。

  “老孙,这合同是早就跟其他人签好的,毁约不给人家也不合适,我刚跟政府谈好了扩厂的事情,你这边在稍微等一等,秋种前我保证每月给你不低于十五万的货。”赵老板有种幸福的烦恼,日子虽然很忙碌,也经常要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朋友伙伴,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自从帝国建立以来,他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有能耐的,有胆量的,都赚了大钱,没能耐的,没胆量的,也都在工厂里赚了小钱,仅仅赵老板的这一座场子,就雇佣了将近两百名工人,每人每月的工资为一点五元,一年下来就是十八元,工资不算低,一个工厂一年光是给工人发放工资就要三千六百元,这也不是笔小数目,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福利,一年基本上要在工人身上固定支出至少四千元。

  但是利润也是可观的,一年下来差不多能够拿到手两万以上,虽然比不上老孙,但这年头的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千元户都算是绝对的富豪家庭了。

  “老赵,咱们哥俩不说两家话,这次来找你可不单单只是为了抢货的事。”老孙一脸微笑,自顾自的找到了赵老板的茶叶,自己给自己泡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水,美美的喝上了一口,这才将一份报纸放在赵老板的桌子上。

  “汽车?咱现在要这个也没用啊,再说了,这钱我也都投入到扩建中去了,也没钱买汽车了啊。”赵老板看了眼报纸头条,不由的有些郁闷,以前人们出行比的是谁的马好,谁的马车好,即便现在也是一样的,但汽车这种奢侈品,一般人还真就降不住。

  “没用?我告诉你老赵,用处大着呢,咱们国人喜欢讲究个面子,这汽车是什么?那是奢侈品,只有有钱人才能买的起,而且现在国产汽车出来以后,售价才不过一千一百元,以后你就是坐着小汽车出去谈生意,人家看到了会不会认为你比较有实力?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会不会优先考虑你?”老孙说道。

  赵老板暗暗点了点头,虽然他觉得汽车完全没必要,但是老孙的话还是很在理的,就是赵老板自己也有这种观念,以往乘坐豪华马车前来的客户,他的态度总会更加谦逊一些,因为潜意识里就会给人一种很有实力的感觉。

  “再说卡车,或许别人买卡车会觉得不划算,但是你不同,对于你来说,买卡车绝对是很划算的。我来给你算一笔账,一台卡车售价7800元,可载十吨的货物,从中京跑到北平,需要六天左右,国道修通以后,大约只需要三天就能跑到。

  如果没有卡车,十吨的货物你至少需要二十辆马车去运,而一辆马车一来一回就需要差不多小一个月的时间,一辆马车的费用大约在两块钱左右,二十两马车就是四十块钱,平均到货物身上,大概一吨就是四块钱的成本。

  而你这厂子一年的产量大约有三四百吨吧?运输费用就给你折合一下按照一年一千块来算,一点也不多吧?”老孙侃侃而谈道,其实他已经算好了,化肥农药和种子的需求量很大,老孙也正是打算在这方面玩一次大的,所以才会来找赵老板说这件事情。

  而一千块的运费,这个数目赵老板还是很认可的,去年一年,他们厂的运费将近一千五百元。

  “你这场子扩建完成之后,约莫的有一千吨的产量吧?那么一年的运费就是两千五到三千。而你的客户大多数都是省内,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咱们省内又有两条国道十字穿过,如果有了卡车,很多地方一来一回也只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远一些的最多也就半个月,如果你有两三台卡车,看似花了一两万,可是最多四五年就能把卡车的钱给省下来,剩下的就是净赚。

  这次老弟我是打算买一台国产小汽车,方便去巡视下面的店铺,另外在买四台卡车,以中京为中心,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派一台出去送货,而按照我那些店铺的流水以及运输费用,四台卡车,最多两年就能回本。”

  PS:抱歉,忘了点发布了,刚刚才看到……尴尬!

485:老弟要干一票大的

 赵老板在心中暗暗的算了笔账,发现的确如此,至于卡车的运输力,这个根本不用他去担心,因为军队现在已经全面的抛弃了传统的畜力运输,而是采用了卡车运输,这种载货量大,速度快,通行力又极其恐怖的工业成果,未来肯定会被推广的。

但是以赵老板目前的产业规模,单独的买一台卡车是根本不够用的,除非能够一次性购买三四台卡车,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全的放弃畜力运输,但问题在于,赵老板已经跟政府谈好了扩建的事情,政府那边也正在帮他收地发送购买设备的公函,这次的扩建,赵老板并没有一步登天,而是按照自己的真实实力一点点的稳步推进的。

也就是说,目前他手里的钱,也只够扩建工厂的,或许会留下工人几个月的工资以及正常的开销,但是买车可就不够了。

虽然赵老板也很心动,但是手中没钱,又不敢去跟政府说他不扩建了,再说了,赵老板也不会去干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运输虽然费了点钱,但是现在工厂的产能是严重不足的,订单早就一沓厚了,可就是生产不出来。

哎,赵老板无奈的叹了口气,或许,自己又将错过一个发展的绝佳时机,不过没办法,谁让自己手里没那么多钱呢?

“老孙呐,不是老哥我不想买卡车,老哥的情况你也知道,这扩建的事情政府那边已经在办了,我这时候也没办法反悔啊,手里实在是没钱去买车了。”赵老板无奈的回应道。

“赵老板,我知道你没钱了,所以老弟我才来找你的。”老孙笑呵呵的看着赵老板,显然,这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不过赵老板是友而非敌人,所以他也没什么坏心思。

“其实老弟我也不甘心就这么小打小闹的玩着,所以,这次老弟打算玩个大的,但是以老弟自己的能力又玩不起来。所以这才找到了老哥,实不相瞒,这次老弟也找了钱老板、李老板和吴老板,到时候再加上你我兄弟二人,这次基本上就能够玩下去了。”老孙继续说道。

“哦?你还找了老钱、老李和老吴?”赵老板不由一愣,微微有些吃惊。

老孙一年的净利润大约在二十万左右,而他的产业规模加起来,差不多只有十几万,但是帐不是这么算的,这些只是固定资产的价值,老孙等于是抱着一头现金奶牛的,而老孙折腾了这么多年,手里起码也有五十万不止。

连老孙自己都玩不起来,那在加上他老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而老钱是经营纺织的,厂子的规模也不算小,年利润大约在十万左右,老李是经营煤炭的,年利润大约七八万左右,老吴是经营钢材的,年流水倒是不小,但是利润也并不算多,大约也在十五万左右。

而老赵自己,则是几人当中实力最弱小的,年利润只有不到三万,如果扩建完成的话,他的年利润倒是可以增长到七八万左右,勉强能够跟其他人不相上下。

如果这么算的话,他们五个人的年总利润在六十万左右,这已经不是一股什么小势力了,要五个人加起来才能玩的起,这玩的未免也太大了吧?

“老哥,实不相瞒,咱们国内像你这种情况的人大有人在,即便是知道了卡车的好处,想买又凑不出钱去买,而且买个一两台还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这里面还是有利可图的。

我找人问过,也算了下,如果一台卡车满载的话,在国道上行驶一公里的费用大约为一毛钱左右,十公里一块钱,一百公里十块钱,如果是平时,运送十吨的货物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费用至少也要在三十左右,那么单单只是这里面就有二十左右的理论利润。如果我们每一百公里只赚十块钱的利润呢?如果我们将线路设定在国道,我们只沿国道行进,那么一台卡车配备两名司机,一天一夜至少也能够走七百公里的距离。也就是说,理论上一台卡车一天就可以有七十块钱的毛利,一个月就是两千一百块,一年就是两万五千二百块的毛利。

但这个只是理论上的利润,如果去除其他的一些费用,比如司机工资,装货卸货,等待配货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就算我们将毛利去掉一半,那么一年也还有一万两千六百块的利润,哪怕再去掉一个零头,我们只算一万的利润,那么一年之后,我们非但把这台卡车的钱给赚了回来,反而还赚到了两千二百块的净利润。

一台车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有一百台呢?如果操作的好,第一年我们就可以回本,并且保证以后每年的利润会在一百万以上,均摊下来,平均每个人也能拿到二十万的利润。”老孙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一边讲解着。

赵老板的硬实力并不强,但老孙还是看中了他,原因无他,主要就是看中了老赵手里的人脉,如果将老赵给拉进来,那么至少可以保证一定的生意,说白了,他就是想让老赵去他的朋友那里拉生意。

老孙选人可不是随便乱选的,他看中的不仅仅只是资产,否则的话,以老赵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入股,如果他们五个人,每一个人都能够尽心尽力的去拉生意,那么老孙可以保证,他们有多少台车都是不够用的。

赵老板也是被老孙的伟大蓝图给吓的有些合不拢嘴,一百台车,那可是七十八万啊,这得多大的手笔啊?而赵老板也很快的就想到了老孙来找自己的目的,可是……

“老孙,你的确说服了我,但是很抱歉,我现在没有钱可以拿出来干这件事情,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你这个车队可以组建起来,以后我厂里的货就全交给你来负责。”赵老板有些无奈,其实这未免也不是一种选择。

“老哥,你错了,谁说你没有能力参与进来的?老弟刚刚也说了,这次咱们要玩个大的,要赚就赚他个天翻地覆的,这次我们不仅仅要将目光放在省内,还要放眼全国,同时也为我们走出省内做打算。我在银行那边有个朋友,他说可以帮我们引荐进行内部贷款,资金方面完全不用担心。”老孙笑着回应道,既然来了,又怎么可能把老赵给放跑?怎么说也要将他给拉进来,而老孙先前说的一百两,那只不过是试水而已,如果前期效果不错,他说打算搞的更大一些的。

“贷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