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287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287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汇报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意思都大差不差。

  比如‘神秘装备,长宽高约5*3*3,动力极强,配备一门37毫米火炮,一挺机枪,可冲锋,可防守,防御力及其强悍,只有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才能将其摧毁。’

  再比如‘大量新装备投入战场,一天内歼灭近万俄军,推进速度极快,一天近百里。’

  各国在得到这一情报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华帝国的军事工业竟然这么强悍了?如果电报上所说的是真的,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世界各国都没有能力去阻挡中华帝国。

  他们这次将祸水北引,虽然看上去是解决了他们的麻烦,但实际上呢?会不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强悍,又有这么多的新装备,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俄国人绝对会在短时间内大败的。

  而一旦俄国人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最为震惊的,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更不是德国和俄国,而是美国。

  因为只有美国才更加清楚中华帝国的实力到底有多么的强悍,因为美国知道,仅仅只是那两艘无畏舰就足以压制日本人所有的海军战列舰,而一旦让中华帝国适应了那两艘无畏舰,那么至少可以肯定,在未来三年内,中华帝国的海军实力在亚洲将会基本是无敌的。

  但是后悔也已经晚了,战舰已经全部交付给中华帝国了,尾款人家也已经付清了,估计再有个几天的时间,那批战舰就该抵达中华帝国了,他们想要再去补救也已经晚了。

  于是,在各国得知了这一情报之后,立即吩咐各国驻华大使,一定要想办法拿到那个钢铁怪兽的情报,如果能够搞到他的数据以及一些相应技术的话,那就最好不过。

  而美国政府则是直接找到了国内的汽车工厂,而目前规模最大的福特工厂自然也没有落掉,美国政府要求他们开始研制坦克,并且将外形图纸交给了他们,并且保证,一旦研究成功,美国陆军将大量的采购。

  PS:12更终于完了,真的很累,但是俺并不后悔,现在推荐票将近1200,月票87,欠了六章,先让俺休息几天,然后找个时间补上来。

  感谢大牛比较浪、鱼中的雨、峰霞爱、迷碎之心、没戴面具的瓦洛克、娜宝宝520、书友160901081751004、双休天下、十一生何求十、44ffffff、夜落江枫,以及书城书友高文皓、浩海、明江、丢失、蓝天、小睡猪的月票支持!额,书城那边还有几位俺看不到了,所以感谢不到,还请诸位谅解一下。

416:给列强挖个坑

  

  中京,尽管前线还是天寒地冻,但是三月份的中京,却已经从寒冷的冬季中恢复了过来,隐隐的,有些绿色的花草开始锵锵冒头,绿油油的麦田,在这段时间内疯狂的生长着。

  与北平不同的是,中京虽然转化为了新的首都,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倒是少了一些商业的气息,作为政治首都,目前来说,这里还算是很符合王思锐的要求的。

  平汉铁路以东,被划归给了开封,而沿平汉铁路以东的区域,那里如今早已是变了副模样,隐隐的有成为一座新的经济中心的趋势,这一切,都来自于首都的光芒笼罩。

  “陛下,安全部截获了几封电报,我们的目的达成了,列强已经上钩了。”马三如肩扛着一副上将军衔,站在王思锐面前微笑着汇报道。

  马三如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没有依靠战功而获得上将军衔的军人,或者说,马三如现在已经不能算是一名职业军人了,用半职业军人来形容才更为合适。

  经过几年间的发展,马三如的安全情报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人数规模近十万的庞然大物。

  而安全情报部下辖三个部门,国家情报部,军事情报部以及外事情报部。顾名思义,国家情报部主要就是负责内部的一些情报搜集工作,及时的掌握各地民间的一些风向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

  军事情报部则主要针对军内,同时在国内进行的一些军事情报搜集工作,比如,西藏,新疆,蒙古等尚未收复地区的情报收集,主要就是由军事情报部在负责的。

  他们是军队的先锋军,在确定了要执行军事任务之前,他们会将汇总的情报送上去,以便军方能够拿到准确的情报,比如,各地驻军的位置,各地驻军的具体情况,驻军长官的一些信息等等,甚至,如有必要,他们也可以对当地的百姓或是军方进行策反。

  而外事情报部主要是针对国外的,不过因为人种原因,外事情报部目前最活跃的地方还是亚洲,特别是在日本,光是情报人员就有数千,甚至还有一些日本人也加入了这个部门。

  而这次截获情报的,就是外事情报部,他们负责对国际电报的电缆进行了监听,并且通过几年的努力,加上情报的渗透,多方齐下,终于是掌握了各国的电报本。

  至于情报是否被窃听,以目前的这个技术,还无法察觉。再说了,有线电报的窃听还是很容易的,只要找到电缆中间的一处,脸上一根线,接上一台电报机就能够接收信号。

  这个电缆基本上是通用的,不过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密码本,没有密码,即便收到了情报,那也是一堆乱码,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有打算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获取坦克的技术信息的吗?”王思锐猛然一喜,准备了这么久,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和人力,终于是成功的让列强上钩了。

  “德国计划购买我们的坦克技术,将会从贷款数额中去扣除这些资金。其他的国家对于这项技术也很上心,不过没有德国人这么在意,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希望在华情报人员尽可能的找到更多的坦克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去,以供他们国内的那些汽车工厂进行研究。”马三如说道。

  “哼,列强想的倒是挺美的,咱们下了这么大的诱饵,就这么轻易的让他们拿走了,以后还怎么混?”王思锐冷哼一声。

  “陛下,要不要加强一下工厂和研究所那边的防御?未来那里将会是列强情报人员的主攻方向。”马三如问道。

  “不必了,那里有大量的军队驻守,理论上来说已经很安全了,如果这时候派大量的情报人员过去,必然会引起列强的怀疑。”王思锐摇了摇头,紧接着说道:“做一套方案,准备好将野猪式坦克的情报泄露出去,我会让研究所那边拿出一套技术来配合你的。”

  “是,陛下!”马三如奉命道,旋即又谈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这才转身离去。

  目前国内的局势比较稳定,随着国家工业的逐渐退出,而留下来的企业,成为了各行业的领军企业,掌握着最新的技术研发,加上民间资本的进入,国内的工业能力较两三年以前相比,已经翻了四五倍不已。

  虽然如今依旧是税收减半,而且接下来还有两年的时间会继续税收减半,但是国家的税收却在不断的增加,一旦恢复正常税收,将会瞬间翻倍。

  其实增加税收的办法有很多,除了最愚蠢的搜刮百姓以外,还有更多的方式。比如像中华帝国现在采取的方式,大量的兴建工业,使的很多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的产品都可以工业化,而工业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价格低,因为是批量生产,所以价格肯定不会太高。

  价格低,便意味着百姓的消费能力会增加,除此之外,大量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去工作,工作,总要有工资吧?

  工作,让百姓赚到了钱,而赚到了钱以后,自然就要改善生活,许许多多的商品因为工业化以后,要比以前更加便宜,加上收入的增加,也使得百姓花钱越来越大方。

  一来二去的,工厂的收入增加了,总要交税的吧?百姓购买了商品,商店赚了钱,也要交税吧?现在光是这些商业税,一年就差不多达到了两亿两白银,再加上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税种,现在一年的税收已经稳定在了2。5亿两左右。

  而按照今年的计划,如果所有的计划能够全部完成的话,税收估计还能增加个一千到两千万两白银。

  而原先国家依靠的国有企业,如今一个个的都成为了赔钱货,虽然他们也有收入,但是支出的却更多,其中一大半的利润都用在了技术的革新方面,现在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已经朝着出卖技术方面发展了。

  虽然这样也很畸形,会让民间资本更加依赖国有企业,从而使他们自己放弃技术革新,每次只要国有企业推出了新技术,他们只需要支付一笔技术使用费就可以使用这种技术了,而这笔费用甚至还不到研发费用的千分之一,一两银子就能办到的事,为什么要花一千两银子去办?

  关于这个问题,王思锐也很头疼,但一时半会儿的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暂时就这么维持下去。

  不大一会儿,王士珍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总理府就位于皇宫隔壁,而且为了方便总理府过来汇报工作,王思锐特意命人打通了两座院子的围墙,开了个小门。

  “陛下,听说洋人已经上钩了?”王士珍显然是得到了情报,不过也很正常,按照时间去推算,他应该是碰到了刚刚离开的马三如,而召见王士珍,马三如是知道的,加上王思锐也表明了这件事情会交给总理府去负责,所以提前透漏一些情报给王士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恩,接下来总理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等着列强来谈,我们的野猪式坦克的技术可以交给他们,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们只要火炮生产线,如果愿意将全套技术转让给我们的话,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加先进的坦克技术。目前德国人的态度倒是比较不错,可以拿德国作为主攻。”王思锐点着头吩咐道。

  帝国的军工方面一直发展的很不错,但唯一蛋疼的就是火炮的发展,也不是说火炮技术不行,而是火炮工业的技术不行,在科研所里躺着的先进火炮虽然不能说有一大堆,但是也有三五种,可因为没有合适的生产线,所以无法生产那些先进的火炮。

  用现有的生产线去生产出来的火炮,技术参数什么的都不达标,而王思锐也早就想去跟国外买技术了,不过火炮这种战略武器,一般是没人卖给他们的,就连德国,也拒绝了很多次。

  “这事我会好好的考虑一下的!”王士珍郑重的说道,用坦克技术去换火炮技术?王士珍总觉得有些不太靠谱。

  先前几次跟德国人的谈判,都是王士珍亲自负责的,德国人的态度可是很坚定的。而王士珍也参观过坦克的制造工厂,知道坦克的技术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如果肯下功夫的话,派上几个懂行的人,然后让汽车工厂根据要求去研究就行了,长则三五年,是肯定能够研究出来的。

  当然,王士珍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最大的功劳还是要算在王思锐的头上,因为他们的坦克就是这么搞出来的,王思锐不断的去提要求,让他们进行改进,最终才有了第一台坦克,而他们的第一台坦克从开始研究到定型,不过也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可是王士珍却没有想到,洋人可没有王思锐,他们只是见过坦克,却根本不清楚坦克的内部到底都有什么。

  用汽车去改造?好吧,那是现在的装甲侦察车,抵挡一下步兵还可以,真遇到坦克的时候就傻脸了,说句不好听的,一个集束手榴弹就能干掉。

  “坦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现在洋人就连汽车都还没搞清楚呢,更别说搞坦克了,我们有现成的技术,能缩短他们两年以上的研究时间,只要记住这一点就行了。”见王士珍有些犹豫,王思锐紧接着开口道。

417:拿技术来换


  一台坦克从计划设计到真正的定型生产,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代工业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毫无压力的去生产坦克的地步。┡

  甚至大多数国家,连汽车都无法生产,而目前整个世界上,唯一拥有先进技术的也只有美国的福特工厂,但福特工厂制造的是商用车,是轻型化的汽车,跟坦克远远的沾不上边。

  当然,若是说没有一丁点关系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e型车就是装甲侦察车的前身,装甲侦察车就是根据尚未定型的e型车进行改造的。

  但是考虑到装甲侦察车需要安装厚重的装甲以及武器,所以在动机以及承重轴承和底盘等方面做出了改进,若是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美国人还是能够一点点的改变这种技术难度的。

  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复杂而又漫无头脑的实验,而且,即便试验成功了又能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