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206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206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知道后世为什么中国的武器装备有价格优势了吧?除了某些东西技术不如别人以外,主要还是人工和材料省去了极大的成本。

  如果按照福特每人每天五美元的工资来计算的话,制造一台坦克需要一千人,那么一天就是五千美元,一个月就是十五万美元,分摊到三十台坦克上面,一台坦克只是人工成本就有五千美元。

  在一个,这台坦克并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甚至上面的功能也并不多,简陋的坦克,造价自然很便宜。

  “陛下,这个还没有细算,我们因为人少,所以光是花费在这台坦克上面的时间就用了一年半。”商祝有些为难的挠了挠脑袋,关于工时,他还真的没有去细算。

  反正他们这个将近二百人的团队,在这一年半里不是制造部件就是在研究,二百人,一年半,该算多少工时呢?差不多得上百万工时了吧?

  “留一部分人继续对这台坦克进行最后的测试,暂时调一批人出来,我会安排人协助你们,组建一个新的坦克工厂,全部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生产,按照月产三十台坦克的产量来建设,回去做个预算给我。”王思锐点了点头,命令道。

  “陛下……这个恐怕有些难度,制造这台坦克光是工序就需要上千道,如果要想达到月产三十台,以我们目前的工业能力怕是有些难度,而且,投资也是巨大的……”商祝一头黑线的劝说道。

  “工序最简单的,工序最复杂的,各需要多久?”王思锐皱着眉头问道,他知道坦克的制造很复杂,上千道工序并不多,甚至已经算是少的了,可用流水线的方式,月产三十台有难度吗?应该难度不大吧?

  “工序最简单的十分钟即可,工序最复杂的是发动机,一台发动机需要半个月才能做好,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可用。”商祝说道。

  “发动机也可以用流水线的方式来制造,你们是设计人员,应该很清楚哪些步骤是可以拆开制作的,零部件全部拆开制作,最后汇集到总装车间来组装发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组只负责一个工序,这个问题,我想难不倒你们吧?”王思锐有些鄙视道。

  你们是科研机构好不?一个部件需要你们一个个亲自去制作,难道量产的时候也要亲自去制作吗?什么叫流水线?简单点说,流水线员工只需要知道两个步骤就可以了。

  一个是你本身负责的工序,另一个就是你的上一个工序,当产品送到你手中的时候,你需要检查上一个工序做的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继续下一步,不合格,则打回去,或者报废,就是这么简单。

  一个人想从头到尾都学会,那不现实,就是给他两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够参透发动机的技术,可只学习两个步骤,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足够了。

  流水线虽然看似生产设备增加了,人员也增加了,可效率也同样在翻倍的增加。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只不过质量方面目前还不敢保证。”

  “放心吧,流水线生产已经经过了验证,只要教导他们的师傅没有教错,他们也真正的学会了,那么质量还是可以保证的。”王思锐一脸我是老师傅的表情讲解道,旋即意兴大发:“这台坦克外观有些毛糙,速度也不是很快,灵活性虽然可以,但也还有瑕疵,我看就叫野猪坦克吧!”

  一个威武霸气的名字,自然能够让人听到它就赶到害怕,野猪虽然也有一定的威胁性,但是却并没有霸气,主要是王思锐不舍得将那些霸气十足的名字用在这款简易版的坦克上面,好名字应该用在好坦克上面才对。

306:科技强军


  野猪坦克……

  商祝等人不由的一阵巨汗,这是个什么名字?听起来更是一点也跟这台威武霸气的坦克连不上任何的关系。√

  事实上,他们这些主创团队已经为这台坦克取好了名字,就叫幽灵坦克。

  作为世界上第一支装甲部队,在钢铁洪流面前,古老而又传统的奇兵部队必将会被无情的屠戮。

  无论是坦克上面配备的37毫米火炮,还是同轴机枪,都不是那些骑兵所能够对抗的。

  虽说最大度比不上战马冲锋的度,但这毕竟是坦克,是代表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技术水平,制造工艺,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的。

  凭借着可持续的运动能力,骑兵在它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用来无影去无踪来形容,那也是毫不为过。

  所以,幽灵这个名字,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她们还没有提出这个名字的时候,王思锐就已经给这台被他们给予了厚望的‘幽灵坦克’命名为了‘野猪坦克’,这尼玛好像不是剧本安排的剧情啊。

  “谢陛下赐名!相信它不会让您失望的。”尽管对于这个名字不大满意,但商祝还是毕恭毕敬的向王思锐表示了感谢。

  皇帝亲自赐名,这意味着什么?

  哪怕站在这里的就是个傻子,也很清楚这里面的含义,这意味着,这台坦克已经被王思锐接受了,认可了,未来短时间内,是要迅的装备部队使用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辛苦劳作的成果,已经获得了成功。

  虽说名字并不怎么好听,但那又如何?只要能够杀敌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呢?

  “我知道这个名字让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太满意,或许你们认为这个名字无法匹配它强大的实力,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它而去沾沾自喜,后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去努力的。

  几百年前,前清认为中华地大物博,即便不与外界联系,国家也依旧能够保持昌盛,最后的结果不用我说了。

  你们是科研人员,是帝国的第一线奋斗者,只有你们取得了成功,部队才能够取的成功。它看起来很完美,可如果其他国家也研制出来坦克了呢?如果他们的性能比我们更先进呢?到时候我们依旧会是最弱小的那个。

  一个优秀的设计工程师,在看到这台坦克的时候,他就应该已经想到了后面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它的战斗力,生存力,而不是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这台坦克的名字,我帮你们取了,如果一年内你们能够研制出下一代的坦克,那么命名权就交给你们这些人来负责。

  不过在这里我也要给你们提出一点要求,以后无论是你们自己去设计坦克,还是教你们的弟子设计坦克,都必须要记住这一点。

  在设计下一代坦克的时候,尽可能的让它与上一代坦克能够互通零部件,至少也要做到百分之十的零部件可以互通,这样的话,战士们会感谢你们的。”王思锐看似心不在焉的说道。

  “感谢陛下悉心教诲,臣等羞愧……”听了王思锐的话,一众科研人员不由的有些脸红,急忙道歉道。

  他们觉得这个名字不霸气,不能够配得上它,可王思锐却用事实告诉了他们,取什么样的名字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它的实力。

  如果连他们这些科研人员都因为设计出了一款坦克而沾沾自喜,整日里抱着这个成就日夜笙歌,那么前线部队又该怎么办?到头来,他们可能会跟前清一个下场。

  帝国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财力,人力,物力来培养他们,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让他们只设计出一台坦克的,也不是为了给他们寻找一些日后吹牛拉皮的资本的。

  甚至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帝国之所以在他们身上花这么多的钱,其实就是为了用这些钱来买前线将士的生命的。

  科技,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轻易的打败敌人,人类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去展科技,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随后,王思锐亲自登上了野猪坦克,进入到内部参观了一番。

  不得不说,这台坦克还真是简陋到了极致,外面基本没有涂装,就连一些焊点也并没有打磨掉,不过因为是试验车,这些外表因素并不重要。

  而内部也是混乱不堪,尽管看起来已经很合理了,但是很多地方在王思锐看来也还是有瑕疵的。

  最让人无语的,就是坦克内部放着的几个小马扎,这尼玛是去打仗呢还是去听戏呢?

  王思锐果断的提出了整改意见,撤掉全部的小马扎,采用壁挂可折叠式的椅子来代替这些小马扎,然后又对内部的布局提出了一些意见。

  因为这台坦克的设计乘员只有四人,这样势必会增加内部乘员的工作量,本就繁重的工作,如果空间设计又无法达到最佳化的话,那么里面的人一定会憋屈死的。

  改动的意见也并不大,只是将炮手和副炮手兼装填手的位置进行了调换,这样配合起来会更加流畅一些。

  同样的,王思锐也提出了要研制新的软式帽子,避免路况极差的情况下,坦克的颠簸对乘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然了,内部扶手也被王思锐提了出来,这个都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但是却能够确保坦克乘员的安全。

  随后,王思锐又亲自体验了一把坦克行进的过程,停车开炮,炮弹装填,以及同轴机枪还有驾驶位置的感受。

  如果王思锐的建议能够全部实现的话,这台坦克的战斗力将会在提升一些,当然,主要是因为确保了坦克乘员的舒适性,一个好的状态,自然能够打出漂亮的战斗。

  在体验了一把坦克之后,王思锐现这台坦克似乎已经远远的出了自己的想象,可以说,它很强大,一旦这台坦克正式服役,那么从他登上战场开始,未来五年以内,它都将会是战场的主宰,其他国家根本就别想越它。

  这么一算的话,后续的改进型号似乎就有些没有必要了,这个时间完全可以让他们根据这台坦克的设计经验,去设计一款全新的坦克。

  虽然有了经验,但经验方面似乎还是有些欠缺,毕竟只设计了一款坦克,直接设计新式坦克,怕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接下来,你亲自去负责工厂组建这件事情,余下的人,继续对这台坦克进行技术攻关,主要目标放在动机和涉水上面。另外在组建工厂的同时,你也可以准备一下下一代坦克的设计工作,重量可以增加,但必须要控制在2o吨以内,火炮的口径也需要增加,另外乘员增加至五人。”王思锐对着商祝吩咐道。

  他倒是想直接研究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可现在的条件根本没有机会去研究这些,再说了,研究出来你还能让坦克上天不成?没有可以使他通过的桥梁,难不成遇河便搭桥?这还不得把工兵给累死?

  而且,目前动机就连带动这台11吨重的坦克都有些勉强,来个更重一些的,岂不是要像蜗牛?

  所以,短期内设计二十吨以内的轻型坦克,才是主要的目标,反正他们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世界上第一辆坦克也要在一战时期才会真正的面世,而那台坦克跟野猪坦克相比较起来,那就有些太不够看了。

  或许,野猪坦克唯一的劣势便在于37毫米火炮无法击穿对方的装甲,再说了,哪有坦克配备小口径火炮的?这可不是未来战争的趋势。

  “是,陛下,我听说研究所那边正在实验一款6o毫米口径的新火炮,之前我想将这种火炮装备给野猪,但研究所那边没有答应。”商祝一边附和着,一边想着办法的为自己增加实力。

  坦克的研究太受其他部门的影响了,虽然东西他们可以制造,但火炮他们却无法制造,需要火炮研究所那边提供。

  就好比野猪坦克装备的37毫米火炮,其实就是商祝在提出要求之后,火炮研究所用一门刚刚完成试验的37战防炮改造的,为了增加火炮的威力,不得不增加了炮管的长度。

  而另一方面则是受钢铁技术的限制,没有质量足够好的钢铁,他们也无法确保装甲的安全。钢铁那边主要是技术不太合格,不过即便如此,经过试验,同样的37毫米坦克炮,是无法击穿野猪坦克的。

  1oo毫米的火炮倒是能够击穿侧面装甲,不过也有些勉强。当然,只要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击穿不击穿已经无所谓了,炮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已经足够杀死内部的乘员了。

  “那本就是为你们设计的新式火炮,只不过现在技术还不太成熟,估计下一代坦克应该能用上。这个你就不用着急了。”王思锐摇了摇头,6o毫米的那款火炮是他亲自下令研究的,主要是高爆穿甲通用火炮,主要用于坦克,步兵反坦克炮这两方面。

  不过目前却是遇到了一些困难,还没有设计完成的火炮,也没人敢给商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