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94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194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长,6军那边说最快天黑之前能赶到。”一名背后背着一个方块,上面有一根天线高高举起的队员回复道。

  “真慢!”元大海不由的抱怨道。

  虽然他们比6军早出一天多的时间,但他们可是从京城出的,而且又是坐的船,光是从京城到下船就用了三天的时间,当然,这个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随着在特种部队待的时间越来越久,特种部队内的队员们也是越来越觉得常规部队似乎也就那样,甚至是一些部队里的精锐,在他们看来都不值一提。

  虽然他们也同样是从那一步走过来的,但却不得不说,平台高了,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一组一个城门,如果现目标出城,直接干掉。”元大海朝着众人吩咐道。

  他不知道目标到底有没有出城,要想知道这件事情,只能亲自进城去打探一番,只可惜现在是白天,不利于他们特种部队作战,而主力部队又没有赶到,他们这点人也不可能起对广州的占领行动。

  ……

  整整一个下午,广州城门便没有打开过哪怕一次,城内的枪响不断,有步枪,也有重机枪的声音,似乎在预示着,城内的战斗依旧还在持续着。

  随着夜色的来临,6军的一个先锋营终于是抵达了广州城外,与特种部队汇合在了一起。

  广州城内,一名清军神色慌乱的跑到了武库那里,一路上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脸色甚是苍白。

  “汉……汉军来了……”

  “什么?海军来了?怎么会这么快?”

  “是啊,我们在韶关的几万部队呢?怎么没有接到他们的消息?”

  “难道是这些事业党和汉军联合了起来?”

  “一定是这样,不然的话,为什么他们两个会一起行动?真是卑鄙无耻。”

  “不,以汉军的实力,没必要和这帮乌合之众联合,一定是这帮乌合之众打听到了汉军的计划,所以才会选择与汉军一同行动。”

  “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可能,他们知道汉军已经打了过来,所以要在汉军打到广州之前彻底的占领广州,这么一想,那么昨天他们从武库出来的举动也就不难解释了。”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分析,一名清军将领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一把拉过那名士兵,问道:“城外的汉军有多少?”

  “大概有一个营,应该是他们的先锋部队。”那士兵匆乱的回答道。

  那名清军将领不由的心中一惊,一个营的先锋部队,人数可是不少,按照常规的战斗,那么他们的主力部队一定就在这个营身后不远处,搞不好要不了一个时辰,便会有更多的部队抵达广州城外。

  “诸位,我们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反抗的机会,汉军主力最迟一个时辰便会赶到,我看我们不如还是投降吧,诸位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从其他城门离开广州,确保安全为主。”那名将领提议道。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这该死的事业党还是交给汉军去处理吧。”

  “将军,部队一定要留在这里,将事业党全部围在里面,等汉军前来交接之后,这里的部队在投降。”

  “是啊,他们大多数都是汉人,汉军应该不会为难他们的。”

  汉军没有攻过来之前,这些满清遗老们还敢在广州耀武扬威,可一旦汉军攻了过来,这些人却是第一个吓破了胆子的。

  不过好歹这里面也有一些精明之士,这些人希望利用事业党来拖住汉军,从而给他们赢得更多的时间逃亡香港,只要到了香港,他们就算是安全了。

  虽然投降的话说出来不好听,可现在谁又会去管这些?只要能够活下去就可以了。

  于是,这些满清遗老们也顾不上什么了,甚至有些人连家都没有回一趟,直接就带着一些心腹离开了广州。

  财产什么的,早就被他们给转移了出去,家人也早就到了香港,所以这些人此刻还真就没什么好留恋的。

  而就在广州守军刚刚打开城门,全军出城投降的同时,城内武库那里却又一次的枪声大作。

  不过这股枪声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可所有人却都听出了这股枪声的不同之处,这不是他们的武器,惊讶之余,他们虽然好奇,但也并没有机会再去打探一番了。

  “十点钟方向,距离五百一十米,黑色西服,个头最矮的那个,东北风o。1。”

  ‘啪……’

  一声沉闷的枪响,五百米外的一颗子弹,眨眼间的功夫钻进了张让的体内,子弹与心脏擦肩而过,不过这种子弹可不是普通的子弹,子弹并没有穿透张让的身体,而是留在了里面。

  那颗子弹毫不犹豫的钻入了张让的体内,巨大的旋转让它无情的撕碎了一切阻挡在它前方的障碍,最终一直到后力不足这才停止了下来。

  而此时,张让已经明显的出气多而进气少了,整个人的面孔中,有恐惧,有不甘,而身旁的人也更是惊恐不已。

  甚至没人知道,这颗子弹到底是怎么进来的?武库高大的防御,让他们阻挡了清军几日之久,可是现在,一颗子弹却解决了这一切。

  紧接着,武库外枪声大作,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武库大门轰然倒塌。

  随即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几十个打扮怪异的人,这些人手中拿着可以不用上膛的武器,对着所有他们看到的敌人就是一颗,甚至数颗子弹。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阻挡了清军数日之久的事业党,就宣告武库失守,而事业党两百余人也全军覆没于此。

  至此,事业党正式退出了华夏历史的舞台,尽管他们从未成功过……

  ps:感谢九彩之光,大军2o16,s古月大叔三位的打赏支持!8



290:新首都,新规划


  随着广州城被汉军占领,这也基本上宣示着广东已经回到了汉军的手中,随后,汉军主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广东全境。

  不过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只能够暂时的守住广东,想要做一些其他的动作,至少一个月内是做不到的。

  在一个,年关将至,上面也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去起战争。

  而关于广州武库内的那批军火,也已经查明了来路。

  其实根本不用查,只需要看一眼那些武器就能知道这批武器来自于哪里。

  大批英国产的步枪,要说这些武器装备不是来自英国,说出去连小孩子都不信。

  当然,还有一个疑惑并没有得到答案,那就是得到了大量军火的广东当局,为何没有将这批军火分配到部队里去?

  这个问题似乎一直都是个迷,知情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这让王思锐很蛋疼。

  不过关于这批武器的处理,王思锐也给他们找了一个很好的去处。

  朝鲜!

  王思锐早在一月底就已经秘密的会见了朝鲜王李熙,李熙明确表示要继续臣服于中华帝国,朝鲜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对中华帝国无条件的开放。

  但是希望中华帝国能够派兵帮助李熙复国,关于这个要求,王思锐则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并且派人前往朝鲜境内宣布国王李熙已经被宗主国中华帝国救出,并且将在中华帝国境内整编一支部队准备反攻的消息。

  于是,中朝边境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偷渡者,他们的目的便是效忠国王,希望能够恢复朝鲜的独立。

  在这样的前提下,王思锐命令将这两万支步枪运抵盛京,二十余挺重机枪则是留在了广东。

  朝鲜将在盛京组建两个师的复****,由朝鲜王李熙亲自领导,由汉军亲自负责训练,指导作战。

  对于王思锐的这个决定,李熙更是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虽然宗主国换了老大,但对于小弟朝鲜的照顾可并没有退却,而新的宗主国要比清朝更加强大。

  史上,李熙的这个政府被称之为朝鲜流亡政府,虽然流亡时间只有半年,但后世朝鲜史学家却一致认为,这是朝鲜历史上所不可缺少的半年,如果不是这半年的流亡,朝鲜复国将永无天日。

  而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熙更是下令来到中华帝国境内的朝鲜百姓要竭力的去学习汉语,尽可能的与宗主国融为一体。

  于是,在训练之余,那些朝鲜军人们还需要学习汉语。

  随着新年的到来,朝鲜国王李熙送上了属国的嘱咐,尽管没有什么礼物,仅仅只是一副国书,但这份国书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

  朝鲜流亡政府承认了中华帝国为他们的宗主国,这也就意味着,朝鲜流亡政府承认了中华帝国的合法性,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帝国的政府。

  二月底,王思锐签署了汉军改编同意书,这次的改编并非以往的军队大范围调动整编。

  汉军之所以被称之为汉军,那是因为他们全是由汉军组成,肩负着恢复汉人河山的重任,现在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国内大部分省份都已经收复。

  西藏,青海,新疆,蒙古四地因为有列强的怂恿,短时间内并没有宣布加入中华帝国的版图,但他们也并没有胆量宣布独立,毕竟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是摆设,一旦宣布独立,那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没有人能够承受的住中华帝国的怒火。

  所以,此次的改编同意书上只有四项条款,第一条是,汉军正式改编为中华帝国皇家6军。

  因为有后世的日本皇军这个梗,所以起初的时候王思锐是坚决不同意使用这个名字的,但无奈下面的人却硬是不肯改口。

  认为只有皇家6军,才能时时刻刻的警示众人,军队是有皇家控制的。

  无奈之下,王思锐只好同意了这一请求,但却要求所有人必须称呼全称,不能用简称来称呼军队。

  第二条则是新施行的军衔制度,皇家6军将以军衔来判别军人级别的高低,而对应的军衔,有对应的职位,这样将会更加方便军队的管理。

  而军衔一共被分为五等十九级,分别为士兵等级列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尉官等级准尉,少尉,中尉,上尉。校官等级准校,少校,中校,上校。将官等级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以及最高等级的元帅。

  而按照计划,登基当天,将会举行第一批的授衔仪式,并且规定,将官以上的军官,必须由皇帝亲自授衔。

  但考虑到目前国际局势的紧张,他们也没办法把所有的将官统一的喊回来授勋,所以便决定了分批授勋。

  第一批授勋的主要是以第三集团军为主,第四集团军一部份,第二集团军一部份,第一集团军一部份。

  而第三条则是拆分军校,将6军参谋学院按照专业进行拆分,分别成立中华帝国国防军6军参谋学院,国防军6军指挥学院,国防军炮兵指挥学院,国防军后勤指挥学院这四座院校。

  当然了,还有一座秘密的学院,这个学院也同时成立,但是暂时并不对外公布,甚至不挂牌。

  这个秘密的学院自然是被王思锐寄予厚望的国防军装甲兵指挥学院。

  第四条则是宣布了国防军的新体系,国防军将依旧采用先前的募兵制,所有兵员将自主决定是否服役,且服役最高期限为十年或三十五岁以下。

  这个指的是士兵,如果没有提干的话,那么一名士兵最多只能服役十年,如果不到十年,年龄到了三十五岁,那么也是需要退役的。

  尉官的服役期限没有限制,但是年龄却被卡在了四十五岁,同样的道理,四十五岁之前没有晋升为校官的话,那么也是需要退役的。

  校官的年龄限制是五十五岁,这个基本上已经不算是什么限制了,以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能活到六十岁的都算是不错的了。

  将官的退役年龄是六十岁,而元帅则没有期限,是终身制的,但六十五岁之后就成为了荣誉元帅,退役而不去衔。

  关于王思锐提出的这种征兵制度,下面的人虽然觉得有些冒险,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军队给的军饷可不低,加入军队,已经被众多百姓当作是家致富的一条捷径,所以,短期内应该是不会缺少兵员的。

  而这份改编同意书,将会在登基之日宣布于众。

  至于新都的选择,其实早在宣布成立帝国的时候就应该公布的,而众人的选择大多也是北平。

  毕竟这里已经担任了数百年的都,各项设施也都是完善的,皇帝可以直接搬进紫禁城,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时间。

  不过对于这个提议王思锐却是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明朝将都选为北平,并不是因为这里适合当都,换句话说,除了沿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