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27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127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在复杂路况下,汽车的稳定性能。

  亲自开着这辆A型车在厂区内跑了一圈,途中亨利特意朝着那个先前设计好的复杂路况上跑了一段路程,然而等亨利福特稳稳的将车子停靠在那里以后,却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因为是样品车的缘故,所以亨利福特以及他的团队并没有对内饰进行太多的装饰,舒适度方面肯定是有些不满人意的。

  不过在那木质的座椅以及靠背上面,亨利福特还是找了一些棉花垫在上面,以至于不会开上一圈就让自己的屁股难以忍受。

  可是很显然,一圈下来,紧紧的皱着眉头的亨利福特,对于这辆车的设计并不满意,而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木质的车轮,走在那些复杂的路况上面的时候,总是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让人很是担心它会不会断裂,这让亨利福特想到了美国国内使用的橡胶轮胎,只不过那是一种新技术,虽然目前已经研制了出来,但是因为成本的原因,所以并没有汽车厂商看上这种材料。

  而亨利福特当初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出现了问题,竟然要求王思锐一并采购了一条生产工业橡胶的生产线,而因为对方急于打开市场,或者说是迫于生计,所以设备的价格并不贵。

  结果王思锐却更像是脑子发热一般的,直接采购了三条生产线,并且将对方的一个技术团队给一并高薪挖了过来。

  虽然王思锐有这个意识,但无奈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就说华夏国内,除了遥远的琼州府有少量的橡胶以外,整个国内再也找不到一处橡胶产地,所有的橡胶,都必须要从东南亚地区进口。

  而目前的王思锐,也并没有时间和多余的资金去进口大量的橡胶,就是目前的橡胶,那也只是从琼州那边搞来的一小部分用于实验用的。

  铁制的轮盘,橡胶制的轮胎,想必如果采用这两种布局的话,会使这辆车的舒适度以及通过度更加好一些,可随之而来的,就是高额的成本。

  另外这辆车的动力似乎也有一定的问题,在通过那些复杂路况的时候,亨利福特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车子的动力不如平地那样强大。

  而关于发动机问题,亨利福特是有研发经验的,所以这个并不算是什么难题,只不过是需要增加成本以及耗油量罢了。

  “安迪,将我们特制的轮胎换上,我在试验一下。”许久之后,亨利福特还是下定了决心。

  关于这辆车最终的定型,这个亨利福特并不能做主,可是如何实验,亨利福特还是可以做主的。

  他们这里有两种轮毂和轮胎,一种是目前使用的纯木质的,另一种就是实验用的橡胶轮胎以及铁制轮毂,两种的接口是相同的,这个主要也是为了实验方便。

  很快,几名助手便使用千斤顶将车轮一个个的抬起,然后迅速的更换轮胎轮毂。亨利福特则蹲在换下来的木质车轮旁边研究了起来。

  他发现在车轮与轴承相接的地方磨损的稍微有些厉害,上面甚至能够看到些许的擦痕。

  这个对于汽车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问题,毕竟亨利福特仅仅只是开着它在厂区转了一圈,顶多在加上从车间开出来到这里这么远,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公里的路程,如果按照这个磨损程度的话,那么这辆车顶多只能跑大约一百公里就需要换一套车轮,这显然是很不划算的。

  尽管他们安装了轴承,但也架不住轴承与木质轮毂的摩擦力。

  不行,绝对不能使用木质车轮,这不仅仅会让购买者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保养车辆,同时也会对车子的安全性能产生巨大的隐患。

  很快,几名助手便将四个车轮更换成了铁制的车轮,上面还有具有弹性的橡胶轮胎。

  亨利福特开着这辆简单改变过的A型样车继续按着原路跑了一圈,发现这一次舒适度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进,而且在通过复杂路面的时候,车子的动力似乎也要比先前更强劲一些,但因为发动机的原因,整体的改进并不大。

  如果只是在平地上的话,那么这辆安装着铁制轮毂的车子,最多只能够跑到三十公里的速度,这个似乎比预期低了太多。

  而相同的,因为更换了铁制轮毂,所以这辆车目前的成本又一次的增加了不少,如果算上人工成本的话,这辆车到目前为止,它的总造价大约在800两银子左右,换算成美元的话,也有差不多六百美元了。

  如果在加上后期的装饰以及机械改动等等,差不多成本就要将近七百美元,这个成本虽然要比其他厂商的成本低一些,但汽车的性能显然是什么没有办法与他们相比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华夏的工业能力并不好,甚至是很落后,汽车上很多的零部件,这里目前都无法生产,尽管王思锐已经向美国以及德国那边采购了,但短期内应该还是无法降低成本的。

  如果真的到了量产的阶段,这一辆车的成本差不多要到一千美元左右,这个似乎也不是不能够接受,只不过他们需要去跟其他厂商硬拼,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亨利福特认为他们并不占据优势。

  不过亨利福特始终还是坚信他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技术,王思锐有资金,并且能够为他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

  现在亨利福特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减小成本,并且不降低车子的性能以及舒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去跟美国的那些厂商进行硬拼。

  “嘿,伙计,我觉得你没有必要这么担忧,因为我们比那些狗娘养的更有优势。”安迪作为亨利福特的第一助手,自然很清楚亨利福特现在正在为什么事情而担忧。

  “为什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亨利福特有些不解的问道。

  “你难道忘记了老板的身份了吗?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支付极低的价格就可以拿到钢铁用来生产,而钢铁厂又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拿到大量的矿石,而你之前是以美国那边的钢铁价格来计算的成本,如果按照我们拿到的钢铁价格来计算的话,在成本里面,只是钢铁这一项,我们至少能够节约一百美元左右。而且这里的人工成本要比美国更低,所以,我们比他们更有优势。”安迪说道。

198:工业人才储备

  商祝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亨利福特以及他的那些助手们的谈话内容,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是有关于技术方面的探讨还是纯粹的闲聊。

  只要是商祝认为有用的,或者感觉不像是纯粹的拉家常之类的对话,商祝都会一笔一划的将这些对话记录下来。

  从美国回国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商祝在吃住方面更是与亨利福特他们始终待在一起,甚至安装调试设备,做每一个零部件的方式,技巧,每一次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等。

  一直到现在,亨利福特以及他的团队,当然,这个团队里也包括了九名华夏人。

  为了照顾亨利福特以及他的团队,王思锐并没有按照填大饼的方式一股脑的给她塞过来几十上百号人。

  在这九个人当中,有四个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当然,他们目前并没有真正的毕业。胡安在美国那些知名的大学里找到了他们,并且给他们描述了一片美好的未来。

  当然,最终让他们心动的理由并不是胡安给他们描述的那美好的未来,而是他们的目的地将会是华夏,而他们幕后的老板,也是一位正儿八经的华夏人。其实不仅仅只是他们,只要回国,他们将会与亨利福特一起参与到新车的研究制造过程当中。

  亨利福特,虽然现在他在美国并不怎么出名,远不及T型车出世之后那么风光,但是对于一名主攻汽车工业设计学的学生来说,亨利福特却是这个行业里鼎鼎有名的大亨。

  能够跟他一起工作,学习他的经验,这几乎是百分之五十以上从事这项工作学生的梦想。

  于是,商祝联络了三个跟他关系较好,平时总是聚在一起探讨学术的同学一同放弃了美国的学业,义无反顾的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

  另外的五个人全部来自于欧洲,同样是清朝留欧学生,所学习的虽然不是汽车工业,但多多少少的也跟工业方面有关。

  对于这九位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基本功却很扎实的学生,亨利福特在短暂的接触过之后,便欣然的接受了他们加入福特的团队。

  除了他们有必要的基本功以外,亨利福特也并不想驳了王思锐的面子,毕竟王思锐是他的大老板,而且很多灵感方面的也都来自于王思锐,在工作之余,带一带这些学生,至少亨利福特和他的团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最开始的时候,亨利福特只不过是为了不想让王思锐的面子上过不去,但是在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双方一同参与了A型车的研究制造之后,亨利福特却对这九位留学生有着异常的喜欢。

  特别是平时总是不声不响只知道记录笔记的商祝和那个整天待在实验室里研究发动机的梁山河。

  可以说,在A型车的设计,研发,生产过程中,这两位的的确确的帮了亨利福特不少的忙,其他的七位倒是也有一些功劳,只不过在这两位面前,他们的功劳却显得有些黯淡了许多。

  而亨利福特的倾囊相授,也让这九位留学生感激不已,甚至再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们学到了比之前三年半还要多的知识,虽然现在他们还不能独立的研发新产品,但至少他们目前的水平,是与他们同班的同学们所无法比及的。

  从直观上来讲,历史上的A型车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个或许只有鬼才知道,反正历史上A型车只是一个试验品,并没有真正的投产。

  而眼前的这辆A型车,里面至少有百分之十的部分,是出自于这九位留学生的智慧。

  九个人,只参与到了其中的百分之十,而亨利福特那边一个二十五人的团队,拿下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虽然看起来他们的比例比较少,可要考虑到他们毕竟只是还没有毕业,更加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

  而华夏学生那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亨利福特以及他的团队震惊不已。

  “安迪,我认为你需要和梁他们一起将这台发动机的动力提升百分之二十,然后我们再继续实验。”亨利福特转头看向自己的第一助手,安迪其实是个发动机工程师。

  “OK!其实你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安迪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回应了福特之后,旋即转过身去朝着自己的几个助手招手道:“伙计们,我们去实验室把另外一台发动机进行改动一下。”

  其实目前这台A型车上所安装的发动机,是一直都不被安迪所接受的,他认为如果真的量产了这台发动机,并且配备在这台车上进行销售的话,那么他安迪的名声是会一落千丈的。

  在那些能够很轻松的跑到70公里每小时的发动机面前,这台理论上只能跑到四十公里的发动机,实在是太拿不出手了。

  虽然他的燃油量只有那些车的三分之一,可是这却是以牺牲动力做到的,而且客户也不会觉得这辆车真的就比其他公司的那些车更划算。

  “商,我需要你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轻微的改动,以减小这台车的空气阻力。”亨利福特又继续对着商祝说道。

  空气阻力,空气动力学,这个是王思锐告诉他们的词汇,事实上汽车工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人去研究关于空气动力学这方面的知识。

  而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王思锐也仅仅只是知道在汽车的尾部安装一个尾翼,会让汽车在燃油消耗方面减小一些,再有就是汽车的底盘越低,阻力就越小。

  但是很显然,以目前的交通路况,以及汽车工业水平,这两者都没有办法去实现。再说了,现在谁会去担心耗油的问题?在没有空气污染的时代里,他们只会去关注汽车的动力如何。

  “好的,我在努力一下。”商祝点了点头。

  面前这台车的外观,是商祝提出来的,只不过那只是一个最初的版本,现在他们面前的这台样车,其实是被亨利福特以及团队里其他的设计师更改过后的样子。

  而亨利福特之所以将这个任务交给商祝,其实是因为他对于目前的这个外观还是很满意的,不过为了照顾到王思锐的情绪,所以他决定给商祝一次机会,反正一台样车浪费的材料,王思锐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

  既然他想培养自己国家的工业人才,那么就应当做好被他们浪费大量材料的心理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