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20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120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来帮助将军阁下的。”村正太郎继续一脸坏笑的说着。

  “帮我?”崇善有些疑惑,搞不清楚日本人的目的。

  “是的,你们的朝廷目前已经被王思锐给控制了,这代表着什么,恐怕不用我说将军也很清楚吧?如果阁下能够带兵杀回京城,将王思锐打败,救出你们的皇室,那么我想将军阁下至少也能够封王拜侯,你说,我们是不是在帮你?”村正太郎说道。

  听到村正太郎的话,崇善猛然一惊。

  显然,他也察觉到了近期朝廷的异常,但是却没有接到具体的消息,所以只能按兵不动,甚至洋洋自喜,只要能够保证他的这个位置没问题,哪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不过让崇善没有想到的是,朝廷竟然被王思锐控制了,可那王思锐不是已经死了吗?难道是日本人的诡计?

  “说说阁下的目的吧!”回想过来之后,崇善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日本人,反正他是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情落到他头上的。

  “我们要铁矿,盛京境内的铁矿我们都要,而对外则是将军府在开发这些资源,作为条件,我们将无条件的援助给将军阁下两万支步枪,四百万颗子弹,以及五十挺重机枪。”村正太郎说出了日本人的条件。

  而如此优厚的条件,又让崇善有些难以拒绝,可具体的他又不敢去答应日本人,因为一旦朝廷并没有被王思锐控制,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将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许久之后,崇善终于还是给出了答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需要一个具体的消息,然后才能够做决定。

  PS:感谢垄中t5土地的打赏支持!

188:圣旨你听不听?


  “香帅,两湖总督刘岘庄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网 ”一名仆人带着一封信件,走到湖广总督张之洞身旁,而此时的张之洞,还正在因为手中的那封信以及圣旨而愁。

  “哦?拿来我看看。”张之洞稍稍回过了神。

  紧接着,仆人将信件递上,张之洞一目十行的看过了那封信件,信上的内容与张之洞这边的情况大体上差不多,在一些细节方面可能会有出入,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

  看过这封信件之后,张之洞无奈的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口气,“看来这传言确实是真的呐。”

  一旁的仆人在看到张之洞无奈的叹气之后,也紧跟着叹了口气,但对此却毫无办法,他一个仆人,又能有什么主意呢?

  虽说跟在张之洞的身边久了,对于一些政治上的事情多多少少的也懂一些,可他毕竟没有亲自操刀过。

  “纯来,你说我该怎么办?”张之洞左右为难,不由的看向了这个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伙计。

  虽然纯来总是以仆人自称,可张之洞却从来都没有将纯来当成过仆人来看待,更多的,还是将张之洞当作了自己的手足兄弟。

  这是个几十年来始终未曾改变过立场,始终跟随在他身边的人,而在一些时候,张之洞无奈的时候,也总是会询问一下纯来的意见。

  “香帅,近年来国内战乱不断,洋人三番五次入侵,百姓流离失散,更是苦不堪言,身为百姓,自然是希望这天下能够太平下来,大家都能够有好日子过,可是就怕这战端再起呐。”纯来说着自己的想法,不过他却是站在了百姓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是啊,如果不是为了能够让百姓有个安稳的生活,去年我和岘庄也就不会与那洋人达成一致了。”张之洞点了点头,纯来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去年联军入侵,身为联军总司令的西摩尔却始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游走于东南沿海地区。

  目的便是与张之洞,刘坤一等实力派总督达成一致,希望他们能够镇压义和团,阻止义和团北上。同时,作为交换,西摩尔也向他们做出了保证,保证联军不会进攻他们所在的辖区,以确保辖区内百姓能够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也正是因为洋人的这个保证,才让张之洞和刘坤一等实力派总督最终同意了洋人的要求。

  只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半路上竟然又杀出了个王思锐,一举将洋人打的溃不成军,甚至活捉了联军司令部。

  当时的情况更是让张之洞等人暗惊不已,可由于事先已经答应了洋人,所以只能按照约定去办事。

  最终洋人还是获得了胜利,尽管他们在局部地区被王思锐惨败,可依旧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而在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张之洞更是气的三天未进一粒粮食,甚至还因此而大病一场。

  而现在,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外面却疯传着王思锐控制朝廷的消息?而现在王思锐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送上去的奏折,都能够得到上面的批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们这些实力派总督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外面的留言是假的。

  “若是接受,至少能够短期内的获得一场安宁,可若是拒绝,搞不好便会身败名裂。接与不接?甚难!”张之洞再次摇头道。

  如果真的是朝廷的指令,他张之洞绝对不会摇头的,甚至连眨眼都不会的就直接同意了。可现在外面疯传着的留言,让张之洞不敢轻易的做出任何的举动。

  他生怕他的举动,反而给其他总督们起到了表率,如果是真的,那么自然一切好说,可若是假的,这张之洞就成为了王思锐的同党。

  当然,现在一个更难的难题摆在了张之洞的面前,因为他已经证实了外面的流言,王思锐已经在信中向他摊牌了。

  ‘欧美列强欺横霸道,东洋日本野蛮无理,窥视我华夏领土并非一时,然日本欺我兵力不足,盛京战事将至,吾有大军数十万,只为国泰民安,望君助之!’

  王思锐的信件中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但却透漏给了张之洞海量的信息量,甚至让张之洞有些难以相信。

  “香帅,无论是否接受,眼下我们都必须要表态!”纯来继续说道。

  这也正是王思锐的聪明之处,大战之前用圣旨来指挥他们这些封疆大吏,虽然有可能会将大战的消息透漏出去,但谁又能保证王思锐不是故意要将信息给传到日本人那里呢?

  日本人想要他们的资源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汉阳铁厂那边已经基本上被日本人慢慢的给渗透了进去,那里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原材料直接装船运往日本的事情生,而张之洞却只能望而叹之。

  他没有办法去阻止日本人将那些矿石运走,因为日本人已经悄无声息的收购了矿场的部分股份,他们有权处理那些铁矿石。

  “是啊,必须要表态了。”张之洞叹了口气,旋即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回复他们,就说我们会严格按照朝廷的指令进行军事改革。不过在暗中,我们仍然保持着现有的军队规模,这是底线。”

  “另外也这么回信给岘庄吧,外战将至,我等虽不支持,但也绝对不能拖了后腿,免得被后人唾骂。”紧接着,张之洞继续说道。

  “香帅,我这就去回复他们。”纯来点了点头,离开了这件书房。

  关于张之洞的回复,其实是给三个人的,这第一个,自然是给代表了朝廷的王思锐,以便他能够安心的去跟日本人作战,第二个,保持军队规模,这个是对内部下的命令,第三个自然是给刘坤一的回复。

  待纯来离开之后,张之洞再一次的将目光放在了那份圣旨上,许久之后,这才回过神来。

  军事改革,对于他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直接颠覆到他现在的地位。但是同样的,王思锐也给出了相应的补偿,在人事任命方面,完全由张之洞做主,只需要上报朝廷即可,王思锐不会去干预人事方面的事情。

  可即便是这样,若是真的按照王思锐的办法去改革,那么改革之后的军队,也不知道是会实力猛增?还是元气大伤。

  按照王思锐的指令,湖广地区的军队将改编为大清6军第九师,大清6军守备第二十,第二十一师。

  也就是说,张之洞手中的部队将被改编为三个师,顾名思义,6军第九师为正规军部队,是作战部队,而这个师拥有一万五千人的编制,比起王思锐的师少了三千人的规模。

  而这个师要驻扎在武汉沿长江一带,负责监视长江异动。而守备第二十师驻扎湖南,主要负责当地的治安问题,二十一师驻扎湖北,同样负责治安问题。

  整个部队被王思锐给划分为了两部分,作战部队和守备部队,作战部队总人数为一万五千人,守备部队则为一万人。除了作战部队有明确的规定部队驻地以外,守备部队只是规定了驻扎的省份,并没有规定详细的驻地。

  也就是说,改编之后,张之洞手下也就只剩下了三万五千人的军队规模,这与现在相比较起来,少了足足一倍。

  而按照王思锐的划分,作战部队更是少了好几万,从六七万直接减少到了一万五,这绝对是能够让张之洞元气大伤的。

  相比较张之洞这边,刘坤一手下的部队要多出了一个师。因为两江总督需要管辖三个省份,即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多出的这一个,自然是驻扎安徽的6军守备第三十一师。

  全部西式的改编,若是早个几年倒也无所谓,只是现在,这当家的是王思锐,而且有面临着外战,这让他们这些实权派很是难受。

  若是拒不听令,王思锐只需要以朝廷的名义下一道圣旨,他们便会立即失去这些,即便是假装没有接到圣旨,他们也会遭受到万人的指点。

  可若是同意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被王思锐给算计了进去,日后若是在想反驳,怕是也有些有气无力了。

  可无论他们进不进这个圈子,既然王思锐已经私下里告诉了他们,他王思锐即将与日军开战,那么他们这些实权人物就只能去听从,而无法反抗。

  这就是道义,此时不比后世,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总要先占据了一个理由才能继续行事,否则便会遭到万人的唾骂。

  与此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总督,几乎全部接到了王思锐的圣旨以及密信。

  而按照王思锐的计划,全国将会被改编为十个作战师,十七个守备师,共计三十三万人的规模。

  其实说白了,王思锐只不过是想借助着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削弱各地总督们手中的实力,为日后的统一提早做准备。

  至于那些总督们是否认真的执行,这个王思锐并不在意,他只在意这些人是否响应了他的号召,对于王思锐来说,这就足够了。

  而这也正是王士珍在投靠了王思锐之后,为他出的第一个计谋。8



189:整军备战

  街道上的百姓,人人的面庞上都带着丝丝的严谨,似是焦躁,似是无奈。

  国家的战败,最终的苦果却落在了全部百姓的头上,他们必须为国家的失败来买单,而他们,却只能够去无奈的接受,而无力反抗。

  每户三两银子的捐税,共分一年内缴清,可一次性缴清全部的捐税,超出一年者,未满两年者,按每户四两征收,超出两年者,未满三年者,按每户五两征收。

  各地纷纷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即便是满清朝廷的老巢,东三省地区,也未能因此而幸免,他们也依旧无法逃脱捐税这一命运。

  而与其他地方相比较起来,东三省似乎又有些幸运。

  整个国内最为富庶的江浙地区,他们的捐税比例就要超过了全国所有的省份,与其他各地不同的是,江浙地区是按照人口数量来征收的,大人每人一两银子,十六岁一下的孩童,无论男女,每人半两银子。

  而那个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也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名头,便让他们不得不支出比其他省份多一倍,甚至两倍的捐税。

  相较而言,这里的百姓其实也并不算是富裕,最多也就属于那种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类型。

  如此繁重的捐税,这也让全国各地的百姓纷纷有些为难。

  因为,清廷的税款可不仅仅只是这么多,这个所谓的捐税,只不过是作为战争赔款来使用的而已,其他的一些正常税种,他们依旧要照常缴纳。

  “大人,您就收下我吧,您要是不收下我的话,我们这一家老小就只能等死了。”一名中年男子苦苦的哀求着面前的几位身着迷彩军装的军人。

  说是迷彩军装,实际上的效果却很不理想,因为工业技术以及材料的原因,所以导致最终的染色这一块很是失败。

  前期的样品基本上已经全部报废了,四色迷彩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怪物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