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明家-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诔械匚灰宦淝д伞?伤涫侨绱耍钍烂袢椿故腔崮罴拔涫繌庸ι跷岸恢劣诠嗬渎湮浼遥欢缃裎涫繌λ懒耍∥浼移渌牡墓ㄔ诔桃Ы鸬热嗣媲案揪褪悄貌怀鍪值模浼业乃グ芙嵋蛭涫繌Φ睦肴ザ泳纭N浼胰诵挠胁桓剩匆参蘅赡魏危惆鸦鹌鲈谖淙缫馍砩希邓窃中牵舨皇且蛭菔Γ涫繌筒换嶂夭⊥獬觯蛐砘鼓茉倩钚┦比铡峁淙缫饣姑辉谖涫繌Ψ厍笆厣霞溉毡惚桓献鸥Ω溉テ阎萘恕
王浩然一到中城就安排武如意跟小玉学研究电灯的事,当然,武如意虽然机灵,对这些却都是一窍不通的,王浩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只是让武如意转移一下视线,不至于整天想着武家那些破事。
小玉对武如意的加入甚是高兴,她那几个嫂子虽然有时也会跟着她一起折腾,可是她们根本就没心思去深入了解,纯粹打发时间而已,故而小玉时常感到寂寥,感叹自己总算是能感受到些许她哥哥当年做研究时的心情了。而武如意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她哥哥特意安排来学这方面的知识的。小玉觉得自己正在走着她哥哥当年走的路,武如意则就是她小玉的“陈俊”,所以小玉教得很细心,也很有耐心,希望武如意日后能像陈俊一样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李世民的国企计划也很快运作起来了,其中就有接手王浩然在杭州的水稻研究基地,成立农业司,而许玄安则被认命为农业司监事,从八品下。除了研究杂jiao水稻外,玉米、小麦等也农作物也列为研究对象。虽然常言地方县令是九品芝麻官,但这只是在朝廷官员的看法,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却已经是高不可攀的贵族了。
作为代价,李世民允诺,若果将来真能如王浩然所说的那样纸币代替铜钱,便允许王浩然私人开采铜矿。同时,朝廷也会积极推动此事,成立大唐票行发行小面额纸币,取“元宝”中的“元”字为单位,一元钱相当于一文铜钱。
这对王浩然与其他商人合资的先锋银联并无坏处,甚至还能沾点好处。先锋银联发行的银票都是大面额的,朝廷发行的小面额纸币根本就影响不了先锋银联银票的价值。而纸币不易保存,将来纸币一普遍开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钱存在先锋银联。
李世民还涉足棉花行业,在吐蕃圈地成立棉花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棉花,除了能掌控吐蕃经济命脉的同时,亦能改善吐蕃百姓的生活,也算是怀柔政策了。
几个月后,王启宏来信,说高昌朝廷已经察觉到了危机,正号召高昌百姓种回青稞这类原先种植的粮食,并鼓励放牧。不过他们也没敢宣扬大唐阴谋论,且不说强大的大唐,若是那些大唐棉花收购商就此断绝贸易,那高昌就失去了大米的来源了。这些年高昌百姓因为种植棉花,生活比以往好了不少,起码是能维持生计的。从去年开始,棉花价格提升了不少,加入棉花种植的百姓更多了,其实这倒没让高昌朝廷察觉到什么,反正大唐需要棉花,而高昌就有大量棉花出售,各得其利罢了。让他们起疑心的反倒是另外一件本不相干的事,那就是大唐在吐蕃种植棉花一事,高昌朝廷认为大唐是准备让吐蕃代替高昌,从而向高昌施压,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倒让李世民有些冤枉了。
高昌朝廷的思路是错的,但结论却是对的,可是这些他们都不敢向高昌百姓表明,以致高昌百姓掂量一下得失后,依旧选择种植棉花。
高昌离中城甚远,为了不错过时机,王浩然回信让王启宏见机行事,随时准备反制。
王启宏收到王浩然的信时,也已经过了七八天,这速度也不算慢了。这时的高昌,见鼓励政策不奏效,已经有了其它的动作,最大的动作就是征用百姓,以朝廷的名义种植青稞等粮食,此外还向当地大地主施压,逼迫他们种植本地粮食。
王启宏觉得此时时机已到,果断撤回各地收购点,还有一些大唐的个体商贩,他们也是有来高昌收购棉花的,王启宏都一一跟他们通了气,不再往高昌运送粮食。这些人开始还不大愿意,当听王启宏说这是在替陛下做事时,他们这才答应下来。
李世民自然能及时的得到消息,他也不能干愣着,如王浩然所提议的那样,一纸令下,禁止了所有与高昌的贸易往来。如此一来,高昌国高层顿时就慌了,如今的高昌鲜有种植粮食的,粮食来源一断,就算现在赶紧种植粮食,那也来不及了。借粮?周邦都畏惧大唐,谁敢借粮食给他们啊?以高昌目前的粮食储备来看,饥荒危机怕是再所难免的了,高昌高层紧急商议后,国主麴文泰决定亲赴大唐面圣,不过在这之前,他派他的儿子麴智盛先去找大唐商贩探个究竟,看看能否打探到大唐朝廷的意图,没办法,此时大唐可没有常驻它邦的大使馆。
………………………………
第191章 大唐就是强有力的后盾
麴智盛打算择一酒楼设宴邀请大唐商人王启宏,然而派去邀请王启宏的下人回来汇报说大唐商人王启宏拒绝赴宴,还说他不愿意与忘恩负义之邦同座一席。麴智盛气得直想掀桌子,他没想到区区一个商人不赏脸来赴宴就算了,竟然还敢数落他!他将来可是要成为一国之君的人啊!然并卵,人家可是有强大的大唐做后盾的人,就算自己再怎么生气又能怎样?他调整了下心态,决定亲自登门拜访王启宏。
王启宏此时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大唐,现在高昌这边的情况还不大明朗,若是高昌国执意要以卵击石的话,那他们这些大唐商人肯定会首当其冲。
“少爷,门外有一贵人说要见你。”一个下人进来对王启宏说道。
“让他进来吧。”王启宏能猜到来人是谁,不过并不想跟那人客气,毕竟现在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不久,下人就领着一个锦衣中年进来,此人正是麴智盛。
麴智盛并不曾见过王启宏,不过这名字他倒时常听到,只知道他人对王启宏的赞誉甚高。经由下人引见,麴智盛这才见着真人,顿时有些错愕,他哪里能想到他人口中所说的年轻有为还能年轻到这个程度,眼前这人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吧?!麴智盛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庆幸,对方只不过是一小儿,想必很容易对付。
“王老板这是准备走人啊?”麴智盛没太把王启宏放在眼里,说话虽然随意,却显得有些高傲。
王启宏是比较务实的人,不屑于没意义的嘴舌争斗,不过这次身在它邦,亦有着代表大唐脸面的使命感,故而一转常态,讥讽道:“我们陛下心系天下百姓,对我等远赴高昌的商人多有扶持,本想以此能够改善高昌百姓的生计,如今高昌百姓的生活确实是改善了,却不想你们高昌就开始下逐客令了,如此做法,可不单单寒了我们商人的心啊!”
麴智盛一开始就怀疑这些商人跟大唐朝廷是同台唱戏的,不然这些商人和大唐朝廷的举动为何能配合得这么默契呢?现在王启宏的话倒坐实了他的猜测。可这事就算是明摆在台面上又能如何呢?王启宏从一开始就把大唐皇帝搬出来,这倒让麴智盛感觉有些棘手了,故而打哈哈道:“王老板误会了,我们高昌向来好客,又怎么可能会赶你们走呢?”
“你就不用装糊涂了,我们过来做的就是棉花的生意,如今你们勒令百姓不准种棉花,那不是逐客令又是什么?”王启宏可不管对方是谁,有强大的大唐做后盾,到哪都能昂首挺胸。
“这你倒是误会了,我们并没有勒令百姓不能种棉花,老百姓们若是愿意种棉花,我们高昌也不会阻止的,做生意嘛,总会有竞争的,别人想做其它生意,那我们也同样不会阻止。”麴智盛笑道。
“那好吧,算是我们竞争不过你们高昌百姓,我们撤出高昌便是,这里做不了生意,我们去吐蕃做便是。”王启宏见麴智盛如此强词夺理,也就没心思跟他继续纠缠下去了。
“王老板这又何必呢?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两全的办法,或许我们还能像吐蕃那样,圈出一大块地来种植棉花也未尝不可啊。”
“我刚说过,高昌可并不只是让我们商人寒心了,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之前陛下曾跟我弟弟说高昌向来反复无常,现在又闹出这么一出,怕是陛下如今对高昌也已经寒心了。当年你们高昌协同突厥冒犯大唐,我们陛下体恤高昌百姓疾苦百姓才没过多计较,可这回你们又过河拆桥,就算是圣人,忍耐也是有限的。”
“恕我冒昧,你弟弟是……”麴智盛见王启宏提及他与大唐皇帝的沟通渠道,想着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李世民的意图。
“王浩然。”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小少爷啊!”麴智盛吃惊不小,小少爷的名号他也是久闻其名的,没想到竟然是眼前这商人的弟弟,如此或许好办一些,问道:“那不知王老板可知陛下到底是想怎么做?说实话,你们这样突然撤出高昌,必定会让高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有什么可以妥协的办法,我们高昌亦是很愿意协商的。”
“如今大唐与高昌已生间隙,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如今大唐在这事上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向高昌发难,王启宏可不认为李世民会放弃这个机会。
“可我高昌早就依附大唐,高昌百姓不就是大唐百姓吗?陛下仁慈,总不至于弃高昌百姓于不顾吧?”
“依附终究也只是依附,我们大唐流传这么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是陛下的意思?”麴智盛大骇,难道大唐皇帝是想吞并高昌?
“纯属个人猜测。”虽然这意思是王浩然授意他传达给高昌高层的,而且李世民的本意也是吞并高昌,但这可不能直接说成是李世民的意思,所以王启宏否认之时亦摆出高深莫测的样子,好让麴智盛能认识到这一点。
麴智盛手脚有些颤抖,在强大的大唐面前,高昌没有一丝对抗的能力,只要李世民愿意,大唐随时就能把高昌给灭了。然而李世民确实很有可能有这心思,这些年,大唐东征西讨,无暇顾及高昌这么一个小国,况且留着高昌这么一个小国还可以起到隔离大唐与西方国邦的作用,避免大唐其它各处征战之时与西方国家出现冲突。而如今大唐基本平定四方,已经不再忌讳这些,大唐若想继续向西边扩张的话,高昌则是必征之地!那么,摆在高昌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乖乖双手奉上高昌国玉玺,要么被揍一顿之后再投降,或许还不用大唐出手,单单饥荒就能把高昌逼入绝境!
麴智盛只觉脑袋嗡嗡作响,向王启宏拱了拱手便黯然离去……
………………………………
第192章 六等上
麴文泰最终还是没有亲赴长安,而是派一使者去,如此便能有个缓冲的时间留给他们好好商议对策。使者从大唐带回来的消息并不乐观,虽然李世民只是强调说高昌忘恩负义,并没提及吞并高昌之说,但李世民的头号谋臣李绩却私下告知高昌使臣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吞并之心昭然若揭,看来李唐是想不动武力而让高昌心甘情愿的归降啊!
高昌高层连忙召开紧急会议,结果是大部分大臣表示归降,反正高昌是守不住的了,他们到哪当官不都一样?若是先反抗后被逼投降,别说继续当官,不掉脑袋就不错了。而反对党则基本是皇亲国戚,要他们改变身份成为臣子,心里总觉得憋屈。可是强大的大唐哪里是区区一个小国能抵抗的?更何况如今的高昌基本上算是没有了粮食来源了,别说往后,眼下高昌粮价就翻了几番了,再这么下去,不用大唐出手,高昌国都自行崩溃了。
高昌高层商议来商议去,不可否认的是,归降是高昌最好的选择,故而麴文泰再度派出使臣前往大唐,以麴氏无能,不能让高昌百姓过上好日子为由,恳请大唐皇帝接管高昌。
李世民大喜,如今大唐其它地方都基本已经平定,东、南两方向临海,北方虽然地域辽阔,但也就只有那么一些刀耕火种的野人,用不着出兵,有什么事,直接去便是。现在也就剩下西面了,李世民早就有向西扩张的想法,高昌若是不愿归降,他可就要出兵征讨了。
在家教孩子叫爹的王浩然突然收到圣旨,李世民要他回长安参加一个庆祝宴会,为了能给王启宏讨些功劳,王浩然没多犹豫便决定次日就回长安了。王浩然回到长安王家后才得知王启宏也同样收到了请帖,看来李世民还是能想到王启宏的功劳的。
庆祝宴会也没多隆重,也就十来个朝廷重臣而已,王浩然和王启宏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