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着一股文人的酸臭气。
张勋这才明白过来,来人正是大清国的钦差,而且,品级极高。张勋慌忙跑到众人前面,跪地磕头:“臣张勋率章字营……”
“周宪章在哪里?”那jīng瘦老头不耐烦地打断了张勋的话。
“周宪章身体欠安,如今在县衙里养病,臣张勋暂时代理……”
“去县衙!”老头不理张勋,转身就走,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官员跟着老头就走。
冯国璋急忙跑到两位钦差大臣前面:“袁大人,那大人,末将前面带路。”
众人不敢怠慢,急急跟在两位钦差的身后。
张勋心头咯噔一下,不由得瞄了那中年钦差一眼,心中倒吸一口凉气,那人莫非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得力干将。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袁世凯随吴长庆军东渡朝鲜,率领一支清军配合行动,战斗中,袁世凯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随后,年仅23岁的袁世凯就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驻朝rì军趁机挟制王室,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rì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rì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rì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rì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左右朝鲜政局,俨然朝鲜的太上皇。
袁世凯在朝鲜期间,让朝鲜高宗按照藩国礼仪迎接上国钦差,明确清朝和朝鲜的宗藩关系。他还防止朝鲜向外国借款、阻挠朝鲜向西方国家派驻公使。
袁世凯干涉朝鲜内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鲜国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满,清廷中也不断有人弹劾他。1888年1月朝鲜国王李熙致函请求清廷撤袁世凯,随后朝鲜驻华官员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请求李鸿章换人。清廷内的张謇、张佩纶等也曾攻击袁世凯“侈然自大,虚骄尚气,久留朝鲜,于大局无益”。李鸿章力排众议,不仅让袁世凯继续留朝任职,并于1890年2月给袁世凯写了“血xìng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
袁世凯在朝鲜十二年,有效地遏制了rì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rì本人视起为rì本扩张朝鲜的最大障碍,曾经多次派人暗杀袁世凯,但都没有成功。
袁世凯是大清国少数保持头脑清醒的官员之一,他不仅对朝鲜局势有着明确而清醒的判断,对于清军和rì军的差距,也非常清楚,战争爆发前夕,和李鸿章一样,他对于战争的结局表示悲观,但和李鸿章不一样的是,李鸿章竭力希望通过外交途径避免战争,而袁世凯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战败也不可避免!
袁世凯的观点是,大清国需要一场失败!
通过战争,哪怕是通过惨烈的战败,彻底清算大清国**的军事体系,革除现有的八旗绿营湘淮军,建立新军,走上一条强国强军之路。
为此,从朝鲜回国后,袁世凯没有参与到朝鲜战争的事务中,因为,他相信,这场战争大清国输定了!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一整套编练新军的建议。
当然,他的建议没有得到光绪的认可,光绪还沉浸在大清国击败rì本雄踞亚洲的美梦中。
袁世凯的奏折如石沉大海,正当他百无聊赖的时候,园子里的太后老佛爷想起了他。
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
袁世凯万万没有想到,太后老佛爷又把他送回了朝鲜。
他一直以为,大清国将永远失去朝鲜!早在成欢战败之前,甚至,早在东学教揭竿而起的时候,袁世凯就坚信,以大清国现有的实力,根本守不住朝鲜。
丢失京城在他预料之中,成欢战败、平壤战败也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黄海上,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被rì本联合舰队打落花流水,举国上下瞠目结舌,袁世凯也只是发出一声轻叹——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甚至,就连鸭绿江东岸,有一支残兵败将守着一座孤城,也在他的预料之中——那是散落在朝鲜的清兵们最后的归宿,他们必然会被rì军摧枯拉朽的进攻所碾碎!义州撑了不了几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清国的朝廷,居然会把这座弹丸小城,以及城里面那些残兵,看成是大清国未来的希望!
甚至,朝廷中有人把义州看成是甲午战争的转折点!
袁世凯摇头叹息,大清国就如同是一个落水者,胡乱抓到了一根稻草,就以为能救命。
他被太后老佛爷派回了朝鲜,作为钦差副使,前来向义州城里的残兵败将颁发朝廷的圣旨。
同时被派来的,还有一位钦差正使,就是因为得罪了李鸿章而被罢官在家的叶赫那拉那晋。那晋现在被朝廷封为礼部侍郎,官居三品。
据说,朝廷重新启用那晋,是因为,义州城这群残兵败将的主将,是那晋的门生。
袁世凯甚至没有心情去搞清楚那晋这位门生的尊姓大名,因为,在他看来,谁在义州城当主将,其实都逃不掉一个结果——被rì本人彻底消灭掉。
大清国的正规军根本就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还不如让rì本人全部消灭掉算了!
只有一切从零开始,彻底摒弃掉大清**队的一切陈规陋习,彻底铲除掉蕴育这些陈规陋习的温床,大清国才有希望锻造出一支真正的现代化军队。
所以,当袁世凯听说一支支清军被rì本人打散、消灭,他并没有感觉到悲哀,相反,在他看来,rì本人的攻击,如同是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每消灭一支清军,就是割除掉大清国身上的一颗毒瘤。
义州的这支部队,也是一颗行将割除的毒瘤!
袁世凯对这一趟差事,心底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他不得不来,因为,他这个钦差大臣,不是皇帝选派的,皇帝选派的是叶赫那拉那晋。
袁世凯是太后老佛爷选派的钦差!
向同一地点同一人物,一次派出两个钦差,一个是皇帝的,一个是太后的,这在大清国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很明显,朝廷不是把义州城当成是军事据点,而是当成了政治据点!
帝党和后党,在义州这件事上,较上了劲!
袁世凯清楚地记得,在颐和园,太后老佛爷向他和颜悦sè地承诺:这趟差事办好了,就把小站那块地腾出来,给他编练新军!
太后的承诺让袁世凯哭笑不得,袁世凯是把新军当成大清国未来的希望,而太后老佛爷,却把新军当成她玩弄权柄的筹码!
可不管怎样,编练新军的事,入不了皇帝的法眼,太后能过问上一句,算是很给面子了。
就这样,袁世凯跟着那晋,出了běi jīng城,来到九连城,然后,坐船渡过鸭绿江,来到义州城。
朝鲜的破败完全超过了袁世凯的想像!袁世凯在朝鲜十二年,对朝鲜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个国家贫穷落后,百姓愚昧,官员不思进取,但不管怎么样,百姓的基本生活还是能够维持的。
然而,袁世凯一踏上鸭绿江东岸,就发现,现在的朝鲜,与一年前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毁弃,田野荒芜,人烟罕见。
战火并没有燃烧到鸭绿江边,而鸭绿江边,却是一派战争的惨烈。
那是清军造的孽!清军已经彻底褪变成了土匪!
袁世凯更加坚定了编练新军,淘汰旧军的决心!
而另一位钦差大臣,叶赫那拉那晋,却对沿途景象毫不关心。
他甚至对袁世凯也没有兴趣。
那晋一路上像个木头人,对袁世凯不理不睬,时不时自言自语几句,袁世凯知道,他是在念叨他那位爱徒的名字,那位爱徒,如今是义州城的主将。
自从接到皇帝的旨意,命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前往义州向周宪章颁布圣旨,那晋就变得神神叨叨的。
不管是在大牢里还是在赋闲在家,那晋的rì子一直很平静,他的心情也很平静。
那晋一向把名节看得很重。作为朝廷大臣、社会名流,那晋严于律己,纲常礼仪成了他身体里的血液。
然而,因为周宪章,那晋被李鸿章下了大牢,进过大牢的人,名节自然有亏,可是,也不知是怎么了,那晋的心情,反倒平和了许多,名节之事,似乎变得可有可无。
脱离了官场的那晋,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轻松,那个时候,那晋赋闲在家,他好像体会到了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情致。
当然,陶渊明先生的悠然,是采菊,而那晋的悠然,则是遛鸟。
每天一大早,那晋就拎着鸟笼子,跑到天桥边,和那些八旗子弟们喝茶遛鸟。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除了遛鸟品茶,他们似乎什么都不会。
他们甚至连做恶霸衙内的本事都没有。
其实,满清八旗子弟真的很可爱,皇帝拿钱养着他们,他们虽然不能皇帝争口气,但也不会去祸害百姓,他们唯一所求的,就是听人家称呼一声“爷”,就算人家心里面瞧不起他们,也没啥。说起来,八旗子弟比其大明王朝洪武爷的子孙,那是规矩多了。
总之,那晋打算做一个让人看不起的八旗子弟,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然而,那晋的好rì子没过上几天,就被光绪皇帝招进了紫禁城。
皇帝召见,这要是放在以前,那晋必然是激动万分,山呼“皇恩浩荡”。然而,那晋遛了几个月鸟,突然发现,面对皇帝,是一件过于沉重的事,沉重的让他提不起丝毫兴趣。
那晋无jīng打采地进了紫禁城,见到光绪皇帝。很快,他从皇帝的嘴里,听到了他的徒儿周宪章的名字。
从那一刻起,那晋就变得神神叨叨了。他只记得,皇帝命他去义州城,至于去义州城干什么?和谁去?怎么去?他一概忘了个干干净净。
那晋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飞到义州城,见到周宪章。
他突然发现,他原来是如此牵挂那个不争气的徒儿!
赋闲在家的时候,那晋曾经定下一条家规,谁也不能在家里谈国事,尤其不能谈朝鲜!
家人们还以为他被政治伤了心。其实,那晋是害怕听到从朝鲜传来噩耗。
清军在朝鲜连战连败,当官的都逃跑了,当兵的成了rì本人的枪下鬼。周宪章是个小兵,要想逃回来,千难万难。
如今,皇上金口玉言,周宪章还活着!
那晋恨不能立马飞到义州城。
一路上,那晋的脑子里就只有周宪章,他甚至忘了,袁世凯和他同行。
他甚至没有想起问一问,袁世凯为什么要和他一起去义州?朝廷派出两位钦差向同一个人颁旨,这意味着什么?
那晋行走如飞,他银白的须发,在秋rì的艳阳下,发出阵阵的白光。
不一会,就看见眼前出现了一座官衙。
走在前面的冯国璋停下来,说道:“两位钦差,这就是县衙,周宪章沉睡不起……”
“宪章啊!”那晋一声哭喊,老泪长流,迈步就往里走。
第131章 大战钦差
冯国璋慌忙拦住那晋:“那大人,周宪章衣冠不整,此时如果面见钦差,恐怕有失朝廷威仪,待我等先进去,帮他穿戴好了,这才……”
“放屁!”那晋怒喝:“你敢阻挡老夫与徒儿见面,给我让开!”
“不是,这颁旨接旨,事关朝廷威仪,不可马虎,那大人,您是礼部侍郎,这礼仪之事,您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你他妈的给老子滚开!”一代大儒那晋爆出一句粗口,声震九天。
冯国璋给那晋当过学生,知道这位满口仁义道德的迂夫子一旦着急,就要爆粗口,倒也不是很惊讶。
却把跟在身后的袁世凯惊得一个趔趄。
冯国璋只得转向袁世凯:“袁大人,您看这事……”
袁世凯却是大叫一声:“这事还能怎么办,那大人已经进去了。”
冯国璋回头一看,那晋跑得如兔子一般,就一瞬间的功夫,已经钻进了县衙。
冯国璋无奈,只得急急跟在那晋的后面,那晋也是真急了,行走如飞,袁世凯大为惊讶:“冯国璋,那大人原来身怀武功?怪不得朝廷让他担任天津武备学堂的会办,这老头原来能文能武。太后答应我小站练兵,回去后,我奏明皇上,把他调到小站来,给我当训练总监。”
冯国璋哭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