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焚清 >

第26章

焚清-第26章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正要迈步,忽听一声喝斥:“站住!”
  皓月当空,只见一人手握钢枪,拦在了三人面前。
  “崔总教习!”周宪章吃了一惊。
  崔曝一手持枪,一手拿出一套北洋水师的号服:“周宪章,快换上。”
  “这是为何?”周宪章不解。
  “你穿着天津武备学堂的制服,是出不了学堂的!”
  原来,那晋毕竟是个迂夫子,好不容易想出这么条苦肉计,其实思虑很不周全。如果在平时,拿着那晋的令牌倒也能通行无阻,现在,李鸿章亲自坐镇天津武备学堂,门卫不仅有学堂的jǐng卫,也有李鸿章的亲兵卫队,那晋的令牌就不管用了。
  刘步蟾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要放周宪章走的准备。他在寓所外遇到崔曝,命崔曝去准备了一套北洋水师的号服,用来乔装打扮周宪章。
  崔曝本来就同情周宪章,见刘步蟾要出手救他,毫不推辞。
  周宪章换上号服,压低毡帽,遮住眉目,向刘步蟾单膝跪地:“学生周宪章,感谢刘管带救命之恩!”
  刘步蟾摇头:“天津武备学堂不行跪拜礼!”
  周宪章脸一红:“大人,学生昨晚一时糊涂,冒犯了大人……”
  “周宪章,我更希望你向我敬一个西式军礼,”刘步蟾缓缓说道:“军人是国家的栋梁,而不是朝廷的奴才!”
  “是!”周宪章起身立正,向刘步蟾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刘管带,学生斗胆问一句,您为什么要救我?”
  刘步蟾沉声说道:“我救的不是你,而是我中国的未来!”
  周宪章心中一怔,慌忙说道:“刘管带言重了,学生何德何能,如何承担中国的未来!”
  刘步蟾笑道:“你就不要自谦了,记住我的话就行了!不过,有一件事,还请你答应。”
  “刘管带请说,学生一定效力。”
  “今天李中堂要杀你,也是出于无奈。官场政治,牵一发而动全身。希望周先生以国事为重,不要计较个人恩怨。”
  “学生谨尊。”周宪章听出来了,刘步蟾这是希望周宪章不要记恨李鸿章,他是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李鸿章对他有知遇之恩。
  周宪章对李鸿章的为人并不恭维,不过,刘步蟾是他的救命恩人,他都这么说了,周宪章只有遵命。
  周宪章与刘步蟾、樱桃作别,跟着崔曝,来到学堂正门。
  哨兵见是崔总教习,单膝跪地:“崔总教习要出学堂?”
  崔曝拿出的不是那晋的令牌,而是北洋水师的号牌:“北洋水师刘管带有重要军务,命一名亲兵连夜出城去威海卫,会办大人恐有差池,命我护送出城。”
  哨兵不再多问,打开城门,崔曝带着周宪章出了武备学堂,一路向北,出了天津城,到了运河边,崔曝这才把手里的枪连同一包散碎银子递给周宪章:“这是冯国璋冯教习送给你的枪,你可别辜负了冯教习的一片苦心!“
  原装进口的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枪管在月光下散发出幽蓝的寒光。
  周宪章持枪在手,向崔曝行西式军礼:“崔总教习,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
  “好说好说。”崔曝拱手。
  周宪章乘着夜sè,一路向北而去。
  ……
  第二天,周宪章捆绑会办那晋,畏罪潜逃的消息不胫而走,学堂上下一片哗然。
  那晋被带到演武堂,面对李鸿章、翁同龢、敏绣格格以及大小官员,一把鼻涕一把泪,严词控诉周宪章捆绑恩师、欺师灭祖、不忠不孝的罪恶行径。
  那晋的表演十分到位,把一个惨遭门生欺负的老业师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得了在场众人的极大同情,以及对周宪章的强烈愤概。
  就连一向沉稳持重的户部尚书翁同龢也受到强烈感染,流下了数行清泪,叹道:“那晋一时不察,收得这样一个不孝的门生,给那自己造成了强烈的伤害,我辈当引以为戒!”
  那晋见翁同龢上当,泪流满面,心中窃喜,一时间得意忘形,张口说道:“周宪章固然可恶,但念在他和卑职师生一场的份上,恳请李中堂、翁中堂、敏绣格格网开一面,对周宪章畏罪潜逃之事网开一面。”
  那晋是个迂夫子,能想到一个苦肉计,已经到达了智商的极限,而要把这个苦肉计编园,就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本来,他一把鼻涕一把泪控诉周宪章捆绑恩师,效果还是不错的,暂时蒙蔽了在场绝大多数官员,可是,后面他这一句却是画蛇添足,立马露出了破绽。
  那晋这么说,是担心李鸿章下令通缉周宪章。周宪章昨晚出逃,应该还没跑出直隶,直隶是李鸿章的地盘,周宪章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那晋希望李鸿章放过周宪章,至少,不要下通缉令。
  可是,那晋也不想想,就算李鸿章想放过周宪章,也绝不是在这个时候,昨天刚刚宣布了周宪章的死刑,今天就放他走,当着这么多文臣武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嘛!
  而且,那晋刚刚还在血泪控诉,一转眼就替周宪章求情,前后矛盾,反差巨大,别说是jīng明透顶的李鸿章,就是满堂文武也是疑窦丛生。
  还没等李鸿章开言,敏绣就发怒了:“那晋!你把我们当小孩子耍呀!”
  那晋这才反应过来,说错了话了,心中后悔不迭,只有硬着头皮说道:“格格此言,卑职不明白。”
  “你不明白,那我就替你说明白!周宪章就是你放走的!你演了一出苦肉计!”
  “格格此言差矣,卑职原是好心,看在师生一场的份上,请周宪章吃上一顿最后的晚餐,哪想到这个周宪章竟然狗急跳墙,将卑职打倒在地,卑职年老体弱,不是他的对手,这才被他捆绑……”
  “你年老体弱,你的手下,天津武备学堂的人难道都是年老体弱!”
  那晋奋力狡辩:“当时卑职寓所没有他人,只有卑职和周宪章!”
  敏绣大笑:“那大人和一个死囚单独在一起,你们在密谋什么呢?”
  那晋面如土sè,他又把话说错了,而且,错得一塌糊涂,救无可救。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与一个待罪的死囚单独呆在一起,身边一个保镖都没有!
  站在李鸿章左手的刘步蟾也是面如土sè,心中暗骂那晋这个书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却也是无可奈何。
  那晋哑口无言,敏绣厉声喝道:“那晋身为朝廷命官,私自放走了罪犯周宪章,该当何罪!”
  jǐng卫营守备叶焘应声说道:“按我大清律法,当与罪犯同罪,斩首示众!”
  叶焘此言一出,满堂文武一片默然。
  按照叶焘的说法,周宪章是死罪,那晋与他同罪,也是死罪!
  翁同龢捻着胡须说道:“昨天在这演武堂,李中堂把周宪章交给那晋处理,并没有判周宪章死罪啊。”
  谁都知道,李鸿章是要借那晋之手杀掉周宪章,可谁也知道,李鸿章的确没有判周宪章死罪!
  李鸿章瞄了一眼翁同龢,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脸sèyīn鹜:“翁大人,那晋和他的哥哥一样,都是八面玲珑之人啊!”
  翁同龢一愣,不知道李鸿章的话是什么意思。
  李鸿章这话的意思是说,那晋吃里扒外,暗地里投靠的翁同龢。
  那晋没有杀掉周宪章,反而把周宪章放跑了,这足以说明,那晋这个天津武备学堂的会办大人,脑子后面有反骨!而且,那晋的胞兄叶赫那拉那桐,是翁同龢的属下,任户部主事,此人是出了名的八面玲珑。现在,翁同龢又替那晋说情。
  一切迹象表明,周宪章定是受那晋指使!而那晋的背后,就是翁同龢!
  李鸿章认定周宪章事件,就是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向他公然叫板了!清流派与洋务派算是彻底撕下了面皮。
  其实,这都是误会,那晋和他的哥哥那桐为人截然不同,那晋迂腐,那桐圆滑,那晋是个老学究,那桐八面玲珑,那晋与翁同龢素无来往,那桐与翁同龢私交极深。这俩兄弟平rì里极少往来。
  今天,就因为一个周宪章,李鸿章把那晋归入了翁同龢的阵营,既然他是翁同龢的人,李鸿章就要清理门户了。


 第045章 国民与臣民

      李鸿章处事圆滑,可要是自己的后院出了问题,他决不手软。
  李鸿章沉声说道:“天津武备学堂是我大清**事最高学府,是大清未来的希望所在。对学员应该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容不得半点差池。周宪章军事成绩极差,早就应归入淘汰之列,然而,那晋身为武备学堂会办,徇私舞弊,篡改周宪章的成绩,致使这样一个劣等生至今还留在学堂里,误国误军!着撤销那晋学堂会办一职,撤去那晋花翎顶戴,上奏朝廷,交刑部议处!”
  那晋从来没有篡改过周宪章的成绩,事实上,对于周宪章的成绩,那晋至今都是蒙在鼓里。篡改成绩是那些监督、教习们,尤其是冯国璋。
  然而,yù加之罪,那晋成了篡改成绩的主犯。
  两边答应一声,将那晋拖下了大堂。
  李鸿章并没有下令通缉周宪章。
  在李鸿章眼里,周宪章只是清流派的一个小卒子,只要抓住了那晋这个后台,一个小小的周宪章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且,李鸿章也无暇周宪章这个小小的劣等生,他很快就忘记了周宪章这个人。就连他深恶痛绝的那晋,他也顾不过来了。
  李鸿章刚把那晋逮捕下狱,就得到报告,袁世凯灰头土脸地从朝鲜跑回来了。
  李鸿章只得放下那晋的事,和翁同龢匆匆离开天津武备学堂,赶回京城听袁世凯述职。
  袁世凯带来的消息令人沮丧。
  朝鲜东学教人发动的暴。乱愈演愈烈,朝鲜军队不堪一击,农民军攻陷了全州,兵锋直指京城。朝鲜朝廷不得已与农民军达成《全州和议》,同意实行改革。
  农民军退出全州城。rì本人却借口朝鲜朝廷在《全州和议》所承诺的改革,向朝鲜大举增兵,要求朝鲜在rì本人的监护下实行内政改革,rì本驻朝鲜大鸟公使向朝鲜提出五条二十七项改革案纲目,公然要求朝鲜与大清国脱离宗属关系,成为dú lì国家!
  朝鲜是大清国最后一个宗属国,也是大清最为密切的宗属国,其宗属地位源于明朝,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大清国失去朝鲜,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而所谓朝鲜dú lì,其实就是把朝鲜推进rì本人的怀抱,朝鲜要么是大清的宗属,要么是rì本的宗属,它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所谓“dú lì”!
  所以,就连rì本也知道,大清国绝不会容许朝鲜dú lì!
  正如rì本外相陆奥宗光所言:“所谓朝鲜内政改革只是恐有虚名而已,清国zhèng fǔ一定会拒绝rì本的提案,如此一来,阻碍朝鲜国家进步的责任在清国,rì本与清国决裂一战就会名正言顺。”
  朝鲜形势rì渐恶化,然而,大清朝廷仍然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
  天津武备学堂演武堂上的沙盘演练,虽然让李鸿章大丢面子,但也让翁同龢的脑子冷静了许多,至少,翁同龢发现,东洋人并不是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
  翁同龢沉默,但是,朝廷内外主战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这也难怪,rì本人要求朝鲜dú lì,触及到了大清国的核心利益,大清国被逼到到悬崖边。不管是洋务派还是清流派,不管是保守派还是维新派,除了奋力一战,别无他法。更何况,大家普遍认为,rì本人不堪一击,他们在朝鲜惹事,纯属不自量力。
  只有李鸿章一人知道,一旦开战,必然失去朝鲜,不战尚有一线生机。
  李鸿章的“一线生机”,就是寻求列强干预,迫使rì本人从朝鲜退兵。
  这个希望很是渺茫。
  朝鲜当局凌迟了金玉均的尸体,国际舆论完全倒向了rì本一方,国际形势对rì本有利。
  但是,李鸿章知道,在列强心目中,道义不可能取代利益。
  至少,rì本人在朝鲜的行动,会触及到俄国人的利益!
  rì本在远东撅起,让俄国人心存疑虑,事实上,俄国人乐于看到一个清国与rì本同在的朝鲜,如果rì本单独控制了朝鲜,将对俄国在远东和满洲的利益造成巨大的威胁。
  而英国、法国、德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独自做大的rì本!
  所以,当rì本人向朝鲜朝廷提出类似于最后通牒的改革方案后,李鸿章没有下令向朝鲜全面增兵,而是终rì奔走于各国领事馆,进行政治斡旋。
  李鸿章的奔走终于获得了一些成效,俄国zhèng fǔ向rì本发出了一个态度强硬的照会:“朝鲜内乱已经平息,rì本应遵从朝鲜zhèng fǔ要求,接受清rì两国同时撤军的方案,否则rì本将负有重大责任!”
  俄国照会发出后,大清国朝廷命令已经开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