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85章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85章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祖问道:“太傅所言,‘理’在哪里?”

    郭翼傲然道:“这世间唯一的真理,就在我的长矛尖子上!君,可愿取之?”

    满堂肃然。对这群古代人而言,这简直就是石破天惊的宣言。他们早已习惯了圣人之言,凡事都有固有的标准,哪里有郭翼这种说法?

    这话说出来,就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今天他们不给一个交代,郭翼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郭翼大手一挥,朗声道:“今日我等饮酒作乐,岂能没有丝竹管弦?素闻蔡小姐精通乐理,何不请小姐出来弹奏一曲助兴?”

    “是!”这次蔡瑁没有敢反驳,赶紧吩咐丫鬟,“去请小姐出来会客。”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黄忠来投

    蔡氏来的很急,但妆容完美,白皙的鹅蛋脸上抹了一层薄薄的胭脂,如初开的荷花瓣一般。嘴唇不知是否抹了蜜糖,红艳艳、亮晶晶的如星辰闪耀。完美的嘴角勾起细长的弧线,圆润的下巴却连着刀削般的下颚。服装也甚为华丽,内衬一件白素绫罗,中夹一件鲜红绸缎,外罩一件暗红色绣花长袍,高耸的双峰前是一块薄如蝉翼的鹅毛色肚兜,可见她平日里就是一个讲究的人。

    丫鬟急匆匆的摆好筝,正欲放下帘子,郭翼却抢先一步,帘子正好落在他头上。

    “小的罪该万死!请太傅恕罪!”

    郭翼不去理会,笑眯眯的看着蔡氏,称赞道:“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得见蔡小姐,方知何为人间国色!”

    蔡氏被他吓了一跳,但见一个俊美刚毅的男子站在眼前,离她不过一尺远,他的呼吸都打在了她的脸上。如此失礼的行为,蔡氏却没有半点怒意,反倒是羞涩的别过头去,抬起手用袖子遮住半边脸,谦虚道:“不过半老徐娘,哪里担得起太傅厚爱。”

    “这是哪里话。”郭翼捉住她的手,轻轻地吻了一下手背,夸赞道:“世人皆言秀色可餐,今日可知矣。”

    “太傅大人……”蔡氏语气酥软,就往他怀里靠,郭翼也老实不客气,顺势就将她抱在怀中,问道:“小姐可愿与我同行?”

    “太傅才貌双绝,世间少有,能得太傅厚爱,妾身三生有幸。”

    “那就好。”郭翼放下她的手,转身走到蔡瑁面前,却见其脸色慌张,汗流浃背。便笑着说:“蔡先生不必担心,我不会亏待小姐的。”

    蔡瑁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唯唯诺诺的点头,“是。是。”

    “范新,请夫人上车。”郭翼向众人拱手致歉,道:“抱歉了诸位。我这人心眼小,我的东西不能让别人碰,所以诸位是听不到贱内的曲艺了。”

    众人皆不敢言语,目送范新带着蔡氏离开。一直到两人走过屏风不见了,蒯良才开口道:“恭喜太傅又获佳人,可喜可贺。”

    “这些福气话还是说给蔡先生听吧。”郭翼握着蔡瑁的手腕,满脸笑容,“蔡先生,以后咱们就是亲家了,凡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不要胳膊肘往外拐啊。”

    “那是当然的。”蔡瑁无可奈何,家世、名望,在明晃晃的刀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黄承彦起身问道:“太傅,如今你我有连襟之谊,自家人说话就可以放心了。我想问一句,不知小女在建康过得如何?”

    “哦。月英啊。”郭翼开怀大笑,夸赞道:“她是个天才,极具科学头脑。钟山学院的工科有不少教学内容都是她研究、整理出来的,我已经安排了最好的条件,全力培养她。想必假以时日,她会成为最顶级的工程师。”

    黄承彦听到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男女之情,放心了不少。又问:“工程师是何物?”

    郭翼道:“就是最顶级的工匠。”

    “唉。一个女儿家,应当以相夫教子为荣,哪能去当工匠呢?我黄家以诗书传家,这不是折了脸面吗?”黄承彦对此事一万个不满意,堂堂名门千金,哪能去当工匠?急忙道:“请太傅准我将小女接回,不能让她再胡闹了。”

    郭翼道:“我看月英乐在其中,黄先生不如顺了她的意吧。”

    “呃……”黄承彦倒也不跟他争,他不同意,就不再说这事。“那就听太傅安排。”

    目的达成,郭翼随意的寒暄了几句,便扬长而去。

    “欺人太甚!!!”蔡瑁气的直接把桌子掀了,对着碗碟一顿乱踩。

    蒯越长叹道:“形势所迫,不得不从。”

    蔡瑁咬牙切齿的说:“若有机会,我定要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蒯良劝解道:“其实这也未尝不可。昔年许劭、司马徽有言:郭太傅为‘潜龙’。如今得了扬州英雄之地,又有建康龙气所在,正是龙飞九天之时。我等今日之事如何,还要看后头。”

    蔡瑁发泄了一通,火气也消了不少。一个姐姐被人强取,他当然会感觉屈辱,可若是能换来巨额回报,倒也未尝不可。

    “祥瑞无数,凤凰河图,把式倒是做足了,我就看他郭翼是不是真龙!”

    这边郭翼得了蔡氏,当晚两人便尽享鱼水之欢,一夜无梦。翌日启程北上,蔡瑁等人也来城外送行,一路送到十里亭,算是做足了面子功夫。

    行军至南阳郡守宛城郡内,却见一队人马挡在大路上。龙一大怒,差一班长前去问话。班长很快就回来,高兴道:“将军,是来投效主公的!”

    龙一眉头紧锁,问道:“姓甚名谁?哪里人?”

    班长道:“此人姓黄,名忠,字汉升,南阳人。今年三十有二,精通骑射,听闻主公北上讨贼,便在此等候,特来投效主公。”

    “黄忠?!”龙一大惊!要知道,这可是郭翼可是心心念念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几个“龙姓”都是心腹死忠,郭翼经常会跟他们讲起天下英雄。有的人已经崭露头角,有的人还埋没于山野。其中黄忠的名字听到过数次,每次郭翼都是大加赞赏。

    “主公!黄忠来投!”

    “啥?你说啥?!”

    黄忠带着不到五十人,自己牵着一匹驽马,身上的武器、铠甲也比较老旧了,显然他在这里不受重用。得到郭翼要从荆州北上,宛城是必经之路,便在此等候。但郭翼是否接纳他心里也相当没底,毕竟比起堂堂太傅,他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卒子。

    正惴惴不安的等待通报,却见一道劲风袭来,不由得大惊,急忙拔剑准备作战。却见是一个英武少年站在眼前。

    这少年剑眉星目,丰神俊秀。身上穿着黑袍,腰间绑着紫带,头戴金冠,正是上公之冠。天下间除了太傅郭翼,就只有乱政的董卓有此行头。

    “草民黄忠,拜见太傅!”黄忠立刻半跪余地,低头拱手。他身后的兵卒闻言也哗啦啦的跟着跪下了。

    “黄将军请起!”郭翼迅速伸手将他扶住,黄忠下跪那是实打实的,发力很足。郭翼手腕都往下沉了一下,但他迅速发力,将黄忠给“托”了起来。

    “能得将军投效,我如虎添翼。”郭翼又赶紧对那些小兵说:“诸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黄忠见他对普通小卒子也如此有礼,居然鼻头一酸,流下了英雄泪,激动道:“我黄忠终于见到明主。为主公大业,我万死不辞!”

    郭翼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激动道:“好!好!来人!为黄将军牵一匹马来!”

    一边吩咐给黄忠换上新装备,一边对黄忠说:“将军随我来,我为将军点兵!”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射杀荀绲

    将一千人的部队拨给黄忠指挥,派专门的指导员教他关于部队的分工,工兵队、后勤队、先锋队、主力队之间的协同关系等。

    黄忠看的目瞪口呆,一支部队居然有如此细致的分工,而且全部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没有半个凑数的。最主要的是,能够将军令传达到最低一级的班长,可以由班长带领小队长期执行任务,这是黄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兵卒必须紧随大部队,哪怕是派出去侦查的斥候,也不过是十余人左右,而且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返回。因为只要让兵卒出去个一两天,就都成了逃兵,没有人会在艰苦卓绝的完成任务之后如期返回大部队。

    对于黄忠的惊讶,郭翼早有预料,笑着说:“正好,我们抵达颍川还有几日时间,你就抓紧学习演练,希望能合格的指挥作战。”

    “遵命。”黄忠的手在抖,脸上雀跃的表情遮盖不住。在南阳蹉跎了十余年,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赶路两日,大军抵达颍川郡,从这里北上,经过大谷关就能直达雒阳。

    前线侦察兵来报,阳翟县大门紧闭,且有精兵驻守,似乎不准郭翼大军通过。大军行至城楼外,黄忠自告奋勇,前去问话。

    郭翼远远的眺望着城楼,开启邪眼,将守军的情况尽数掌握。所谓的精兵不足百人,亦不过是身强体壮,稍有训练之人。其余都不过是乡勇草民,武器装备都很差,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对方数量有二千,而且守城战是有地利的,想要强攻难度很大,必然会有大损失。

    传令兵来报,“太傅,对方要您前去谈话。”

    “嗯。”郭翼早已把对话的内容听得清清楚楚,黄忠不过是无名小卒,对方这些名门望族压根看不上他,三言两语就把他给打发了。

    “郭翼在此,荀大人有话请讲。”

    城楼上的是荀彧的父亲荀绲,郭翼去扬州时,曾想要拜访这些名门望族,但被拒之门外,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荀绲瞧见郭翼与黄忠并骑于城楼下,果然是个年轻的俊秀后生。朗声道:“郭太傅,我有一事,想请太傅赐教。”

    “说。”

    荀绲道:“郭太傅自称兴兵讨贼,为匡君辅国。不知太傅要匡哪个君?”

    奶奶的,又是这无脑的问题。郭翼火气直冒,这帮子文人墨客,一天到晚就在这研究正统问题,却不见谁采取点实际行动。

    郭翼反问道:“荀家世食汉禄,又是荀子之后。我一介草民,实有不如。今日既然得见荀先生,正好请先生为我解惑,请问先生认为该如何?”

    荀绲愣住,没想到郭翼居然会把这个问题反问回来,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如何作答。左思右想了一会,才底气不足的说:“自然是当今天子。”

    郭翼立刻质问道:“那依荀先生的意见,董卓此人该如何?”

    荀绲又不能答,与身旁的人讨论了几句,反问道:“董卓国贼也。然太傅为扬州牧,兴兵北上,有何依据?”

    郭翼道:“太后、少帝皆曾下旨,我奉旨讨贼。”

    荀绲却否定道:“太后所言,天下皆知。乃是死于非命之后,请太傅报仇。如今太后仍在永安宫,少帝也在弘农就国。太傅此乃无名之师,必败无疑,请太傅退兵吧。”

    郭翼哪会吃他这套说辞,直接道:“太后被软禁与永安宫,生死不明,少帝居于弘农,亦是刀俎鱼肉。我本以为荀家乃是名门望族,必会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想不到竟如此贪生怕死,不但不能匡君辅国,反倒要助董为虐,若是荀家先祖泉下有知,怕是不得瞑目!”

    “哦!我想起来了!”郭翼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夸张道:“素闻荀子不信鬼神,想必荀家也是不知天数之辈,荀家先祖亦无魂灵也。”

    “混账!!!”荀绲哪能受得了别人骂他祖宗?当下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扬州牧,擅自带兵北上,不是谋反又是为何?我荀家世食汉禄,岂能放你这逆贼过去?”

    “可以!”郭翼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笑着说:“原来荀绲小儿居然是董贼走狗,与你说话,是降我身份!我深以为耻!”

    说完,掉转马头就走。

    “岂有此理!!!”荀绲大怒,抢过一副弓箭,对朝郭翼射去。

    郭翼如脑后长眼一般,抓住箭矢,嘲讽道:“原来是个背后伤人的无耻小儿。汉升,给他点教训。”

    说罢,将手中的箭矢交与黄忠。

    “诺。”黄忠接过箭,二话不说便张弓搭箭射向荀绲。

    黄忠手里拿的是一把七石的强弓,射速极快。荀绲还没来得及躲避,就被箭矢洞穿脖子,甚至将他往后带了几步,最后钉在了门板上。

    “荀大人!荀大人!”

    城楼上顿时乱踩一窝粥。郭翼举起龙尾枪,高呼道:“攻城!”

    说罢,自己举起弓箭,开始狙杀城楼上的兵卒。黄忠在旁看的满脸笑容,夸赞道:“素闻主公武勇天下无双,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说罢,自己也弯弓搭箭,狙杀了两个兵卒。

    郭翼道:“我们来比比看,谁杀的人多。”

    “主公后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