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123章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123章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北伐,赵云功劳最大,他沿着黄河的几字形走了一个来回,将该地区完全的控制下来。自春秋战国以来,北击匈奴,就是中原将领的梦想。

    赵云此番将南匈奴彻底剿灭,将其男丁尽数剪除,女性尽数俘获。一举扫除北方的威胁,立下不世之功!

    李章则主要是夺回雁门郡、定襄两郡,马踏蒙古高原,从鲜卑人的手中再次夺回了集宁城,归入雁门郡管辖,扼住了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第一城!

    随后,李章两路出兵。一路从集宁,走洋河南下,一路越过平型关东进。趁着公孙瓒与刘虞争斗的机会,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代郡、上谷郡,北方兵临居庸关,南方控制广昌线。防线越过太行八径,完全控制住太行山脉,兵临华北平原!

    就如郭图所预料的那样,郭翼军在解决匈奴和稳住内部之后,迅速控制住了太行八径。在战略上占据了最高点!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冀州、幽州有所动作,郭翼便能轻松的出关,攻城略地。而冀州、幽州无险可守,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但无论是郭图等袁绍谋士,还是韩馥、公孙瓒、刘虞等人,都对郭翼的进攻毫无办法。

    一来是因为这些地区都是山区,虽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经济地位不高。公孙瓒、刘虞打的不可开交,根本没有余力北上,越过茫茫太行上去阻击郭翼军。

    二来是因为郭翼名声在外。又有血洗南单于王庭的鬼神之功在前。百姓看到郭翼军,都是箪食壶浆相迎。将领看到郭翼军,未战先怯,一触即溃,缴械投降。

    范新取得郭翼授意,实际由蔡琰表述的意思。向朝廷上表,要了一大堆官位,以便于封赏给这些将领。

    面对郭翼如此强势的武力,董卓也只能同意这些要求,以安抚郭翼的情绪。先是恢复郭翼“太傅”、骠骑将军的封号,又改封其为晋阳侯,食邑万户。

    龙一封卫将军、赵云封征北将军、李章封征东将军、黄忠封征西将军、龙二封征南将军。

    张郃、高览、龙三等人,皆封为中郎将。韩浩、王权、崔妙等人也都承认为太守。

    范新拜尚书令、侍中,封亭侯,食邑百户。

    至于王明、龙四、龙五等人,属于郭翼的部曲,担任的都是太傅府和将军府的官职。比如王明为太傅长史,龙四为骠骑将军长史。表明他们是直属于郭翼的官员。

    有了这些官位,郭翼也就能有些“虚名”封给部下。文官封太傅府官职,武官封将军府官职。

    军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胜利,郭翼却瘫痪了!这一局面得不到解决,内乱是迟早的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韩馥让冀州

    同年,兖州黄巾军再次发动起义。袁绍乘机写信给曹操,请他去东郡讨伐黄巾军。东郡与冀州隔河相望,袁绍有意利用曹操给韩馥施压,曹操也急需一块地盘,便当即同意。

    曹操唤过曹昂,语重心长的说:“昂儿,你随为父出征,多学、多看。”

    “是,父亲。”曹昂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并没有推辞。

    曹操道:“等这次平定了东郡,我就请袁本初举荐你孝廉。”

    曹昂淡然一笑,道:“父亲,我不想要袁本初举荐。”

    曹操皱眉,质问道:“为何?你可别说要郭子鸿举荐你!”

    “孩儿不愿仰人鼻息,仅此而已。”曹昂的语气很平静,似乎在说着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

    曹操却听得心花怒放,儿子能有如此志向,如何能不高兴?“好!好!我儿好样的!”

    不几日,曹操率军抵达东郡。黄巾军已经在四处洗劫,没有任何休整的时间,直接开打!

    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增长了许多见识,在用兵方面有了不少点子。这些黄巾军虽然已经离第一次起义过去了六年,却受限于农民出身,依然没有什么长进。

    曹操指挥若定,每日会战,连战连捷,大破黄巾,迅速平定了东郡。袁绍立刻上表朝廷,奏请曹操为东郡太守。

    得到消息,韩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北边的公孙瓒也准备南下,南边的曹操已经到了东郡。东边是袁绍的渤海郡,西边是郭翼的并州。

    这时荀谌等人到邺城来劝韩馥。

    “将军如今四面受敌,可有脱身良策?”

    他们还没到,韩馥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目的了。只是现在这情况,实在是无处可去,让给袁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不知先生可有妙计?”

    荀谌道:“将军自问,家世比袁本初如何?”

    韩馥耐着性子说:“不如。”

    “才学比袁本初如何?”

    “也不如。”

    “世代普施恩惠,让各家受益呢?”

    “自是不如。”

    “既如此,将军何不让位给袁本初。这样曹操自服,公孙瓒也不敢再南下了。将军又有让贤的美名,可以名流千古。”

    对于韩馥而言,这次的劝说,不过是最后的体面而已。言尽于此,便答应了下来。

    耿武、沮授等人得到消息,赶紧来劝。“冀州百万之众,十年存粮,何惧袁绍?”

    “我是袁氏故吏,才能也远不如袁本初,让位给他也是让贤之举。各位就不要再劝了。”

    于是乎,韩馥派自己的儿子,给袁绍送去印绶,让出州牧之位。

    耿武无可奈何,又气愤不已,回到家中便取出取出磨刀石开始磨刀。

    其夫人见状,奇怪道:“你磨刀是要做什么?”

    耿武道:“袁绍此人,虚有其表。冀州若是落入他手中,必然败坏。但主公要让,我无可奈何,只能磨刀,以期刺杀袁绍!”

    夫人惊呼道:“如此,三族不存也!”

    耿武道:“我为冀州百姓,死有何惜?”

    夫人骂道:“目光短浅!韩馥无能,袁绍又不能用。你何不另谋出路?找一明君侍奉,立下大功?”

    耿武一愣,恍然大悟!摸着胡子思索,暗自嘀咕,“这天下,有哪个明君呢?”

    夫人道:“并州郭太傅,正是明君!”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夫人却道:“不是妇道人家,你三族不存!”

    “可郭太傅未必用我。”耿武倒也清楚,郭翼算是个明君,但自己毕竟是个外人,这么过去,能不能见到郭翼还是一个问题。

    夫人道:“若是能献一城,此事成矣。”

    正说着,别驾闵纯来访。韩馥决定让出冀州,马上手下人就开始作鸟兽散。闵纯不愿离去,也不想迎奉袁绍,便来找耿武商议。

    两人都有同样的想法。耿武把夫人的建议说了。闵纯大喜,急忙道:“如此,我们便去投郭太傅。”

    “只是我们没有寸功,郭太傅未见得用。”

    闵纯道:“我看郭太傅所图者,并非邺城,乃是常山!”

    耿武若有所思,道:“常山国乃是郭太傅兴家之地,我等若能献常山国与郭太傅,必得重用。”

    闵纯也表示同意,汉末人士都注重乡土情怀,郭翼是常山国人,故乡的地位自是不同。“我可修书一封,请程涣将军与我等汇合,共投郭太傅,成就大业!”

    “好!”

    两人立刻着手搬家。各自带着一百多人马,北上往常山国去了。

    控制着北方四郡的李章,就驻扎在太行山上的广昌县。此处乃是东出太行,进入冀州中山国的地方。

    本来是想一鼓作气南下图谋中原,至少再拿下一两个郡。但后方郭翼的情况,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是义兄弟,论亲疏,自然本家人。他功绩不菲,拿下北方四郡,硬实力仅次于赵云。但赵云与郭翼之间,更多的是英雄相惜,怎么着也轮不到他来做主。

    范新、王明、李章,在郭翼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们三人就会是下一任君主的竞争者!论实力嘛,王明、李章,内外兼修,倒也不差。

    可范新是郭翼的女婿,别管那女儿是不是亲生的,总之这个女婿郭翼是承认的。势力的行政权都把握在范新的手里,龙一等人与他要更加亲密。他还有个儿子,这是郭翼公开承认的外孙!郭翼的女眷,也大都信任范新,他可以和夫人们谈笑风生而不被人议论。

    王明写给李章的信件中说的很清楚。他们兄弟俩,在郭翼阵营里,属于边缘人物。只不过是义兄弟的关系,所以进入了核心决策层。否则的话,范新是完全控制着整个势力的大小事务的!

    “将军,此事该如何?”

    部下们也都在担心这件事。他们可不管上层到底是什么关系,总之他们是跟着李章投靠过来的,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李章也在愁。郭翼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出征在外不清楚。将军府里就一个王明孤军奋战。一旦事情有变,他现在的粮草、补给都在范新手里。他要么去死,要么就是投靠他人。实在是被动!

    要是杀回去,也怕!王明就一条命,他一死。范新立刻可以给李章安一个谋反的罪名,然后调动龙骑营剿灭他。论搞政治,他们兄弟俩加起来也不是范新的对手。

    就在李章愁眉苦脸,不知前路如何的时候。喜从天降!耿武、闵纯、程涣三人献上了中山国、常山国两郡的印绶!

    如此一来,李章接管这两郡,就不算是违反军令了!而且,这两郡地理位置相当不错。粮草丰实,百姓众多。万一真的府中有变,他完全可以据地自首!有六郡之地,总不至于受人摆布!

    赶紧收了印绶,一方面写信回去,表示要驻扎到真定,防备袁绍和公孙瓒。一方面着手布置手下六郡的防务,做好打势力内战的准备。

    范新收到信,直接呈给了郭翼。

    蔡琰接过信,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蔡琰念完信的内容。郭翼闭上了眼睛,然后缓缓的睁开,尽可能的让眼睛表达出微笑的意思。

    蔡琰如何不知?微笑着说:“我这就写信批准。这外头没个人限制,我真的怕。”

    郭翼连眨两下眼睛,表示同意。

    其实范新想要谋反,难度也很大。因为实际上一切的决策权,还是在郭翼的手里。或者说,是郭翼的签章。而签章收在赵柔手里,蔡琰只负责代表郭翼处理文件,然后与赵柔共同决策。

    龙一作为郭翼的心腹和控制将军府防务的人,只要郭翼还没死,还能传达命令。他就绝不会有立新君的动作。

    地方上崔妙也不是省油的灯,有王家做靠山,有个郭翼的义子在手。她也可以斡旋不休。至于赵云、黄忠、张郃等将领,也都是只听郭翼的。

    但是,只要风口还在,就总会有猪被吹起来!一个合格的君主,绝不能让属下看到一丝一毫谋逆的机会!

    不管这个属下是范新、王明、李章,还是赵云、黄忠、崔妙。任何一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只要郭翼还活着,任何人对他的位置有想法、构成威胁,都是死罪!

    五月底,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到了太原城。

    江东猛虎——孙坚。死了!

    孙坚与袁术一起进攻荆州刘表,结果没想到被刘表给揍了!孙坚性格刚烈、冲动,中了埋伏,被黄祖所杀。其子孙策,带着家属投奔袁术,所有兵马、将领也都归属袁术军。

    而此战唯一的获利者,便是乘机拿下了南阳的袁术!南阳人口众多,又盛产刀剑,是光武帝龙兴之地!有了南阳,便有了武器库。再加上豫州之地,袁术一跃成为天下实力第二的诸侯!

    甚至经营几年之后,会超过郭翼军!并州论耕地与人口,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沃野千里,人口近千万的豫州加南阳郡的!

    这些事情,郭翼早有预料。他一直尽可能的降低对历史人物的影响,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发展壮大之前,能够很好的预测到天下局势的走向。

    但也就是从现在起,他没法再预测了!

    袁绍没有得到整个冀州,一个月内三次进攻常山国,都被打了回去。公孙瓒进攻中山国,也同样败北。结果公孙瓒与袁绍结盟,一起来对付郭翼。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管他是什么德

    是日,曹操出兵东进,救援济北国和东平国。贼势浩大,曹操欲分兵包围截杀。

    曹昂请缨领兵去偷袭黄巾贼后路。曹操命夏侯兄弟辅佐他。

    曹昂果然有天赋,趁曹操主力部队与黄巾贼交战时,从黄巾贼侧后方杀入,大破黄巾贼,东平国之围得解。

    曹操大喜,设宴欢庆。曹昂不喜喝酒,不过小酌一杯,便侍立一旁。

    曹操倒也没有介怀这种小节,由他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