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鸿鹄高飞-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少一个事务官。”
颁发完任命状,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出来了,没人负责选拔官吏。目前地盘小,这么运作着是没问题,大不了大家都辛苦点,操点心。但根据目前的兵力和人民来算,其实相当于一家五百强企业,而且是没有人事部门的五百强!
范新的精力是有限的,虽然吃了龙骨丹,比一般人要强健了数倍,可他一方面要负责里里外外的政务,还要跟着郭翼东奔西走出谋划策。这样的情况下,指望他在选拔官吏上做到尽善尽美显然是不现实的。
基本上现在是只要能用,通过了考核,就提拔起来。小吏倒是可以这么搞,高官可就不行了。
范新提议道:“不如就让焦仲卿来负责吧。”
“人才的选拔啊。”郭翼摸着下巴思索着,焦仲卿本分、实在,而且勤勤恳恳,这些都是优良品质,问题是选官的事情可是关系到整个集团未来的重任,他能不能胜任还是有疑问的。
范新道:“才学自有考核方案,唯有品行难以判断。想要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选拔者也需要德才兼备。主公不如就亲自考考他,测一测他品行如何。”
“好!让他来。”郭翼权且答应下来,手底下实在是无人可用。家里的女眷,如杨玉,的确有才能,可时代局限性摆在这里,不能真的让她一个女人去挨个的考察官吏。对众将道:“你们也都在场听着。”
不一会,焦仲卿便急匆匆的赶到,稍一拱手,问道:“主公有何事?”
郭翼想了想,要用什么题目才能考核官吏的核心品质呢?而且这是考核焦仲卿的价值观,而不是他的为官才能。必须要他的价值观与势力所需的人才符合才行。
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个寻常普通的问题,“清官与贪官,该如何用之?”
焦仲卿毫不犹豫的回答,“清官留,贪官去。”
郭翼道:“太空泛。”
焦仲卿解释道:“世人皆言黄河水浊,长江水清。然无论黄河长江,皆哺育一方水土,也曾泛滥成灾。于是世人有言,黄河、长江皆有用处,谁泛滥便治理谁,以此为用人之道。”
这套理论郭翼听过好多次,无非是为贪官开脱罢了,毕竟出身草根的家庭,谁不想当个官,贪污一把荣华富贵?“此话不假,黄河、长江都有用处,皆不可废!”
“非也!”焦仲卿连连摇头,笑着说:“主公可读过《老子》?”
当然读过,中学时中二病爆发,想要修仙,结果把老庄全看了。法术没学到,倒是对道家有了新认识。笑着问,“你是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句?”
焦仲卿并不应答,反倒是又给他一个问题,“素闻主公厨艺高超,请问主公用清水还是浊水煮菜?”
郭翼哈哈大笑,摆摆手道:“不能这么比。为国家计,若真有才能,也可用之。”
“错了!”焦仲卿可不给他这个主公多少面子,直截了当道:“若如此,则人人皆有侥幸。尤其如今创业之初,但凡任职者,谁人不是元老功勋?人人皆居功自傲,主公为国家计,一忍再忍,他们贪污腐化,百姓必然怨声载道,后汉衰败先例犹在,主公可就忘了?若非光武帝妇人之仁,世家大族何至于今日?”
说到这里,众将领脸色有些不自然,光武帝刘秀与汉高祖刘邦在对待建国功臣的问题上可是两个极端。而在座的众人,谁不想当一回开国元勋?
见气氛不对,范新上前一步道:“主公,此事……”
郭翼打断他,问焦仲卿,“说!说清楚!”
“主公,若不想落得屠戮功臣之名,唯有从严选官,立法治官。昔年秦、赵、魏、韩修筑宫殿之时,可曾想过不过砍了几棵树,就让黄河从此不复清澈之貌?凡事需从源头掐断,如此才不会积重难返,落得非杀戮不得解的结局。”
郭翼没有去在意他举得这个例子是否有误,但他的意思自己已经很清楚了。用严苛的标准选拔官吏,用法律来治理官吏。虽然这样能不能做到是个大问题,但作为选官官员,有这样的决心和态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仲卿啊。昔日屈子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有此决心我很赞赏,也明确的支持你!但这条路可不比我打天下轻松多少,你可有准备?”
焦仲卿毫不犹豫的说:“不过执行律法,照本宣科而已,何难之有?”
“好!”郭翼当即命令,由焦仲卿担任举荐官,负责选拔人才,自己则负责任命盖章。
“诸位可都听清楚了?若诸君不负我,我必不负诸君!”
众将齐呼,“诺!”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迁都
陈留郡,诸侯们兵锋直指虎牢关。刘辩被毒死之后,盟主袁绍便下令暂时停止进攻。原本就不想再冰天雪地里打仗的诸侯们乐得如此,各自回到驻地。
袁绍召集部曲商议对策。他是明确表态支持刘辩的,这次起兵的理由也是让刘辩复位。可现在刘辩死了,汉灵帝唯一的儿子就是刘协了。这样就冒出了一个很严重的政治问题:袁绍到底要不要支持刘协!
谋士们分成两派,一派以荀彧为首,支持继续由刘协当皇帝。理由很充分,刘协作为先帝的儿子,在没有其他兄弟的情况下,继承皇位理所应当。这是千年来的法统所在。
一派以郭图为首,认为应该另立新帝。刘协是权臣董贼扶持上位,本来就是非法夺权。既然要安定天下,就该另选一个足以服众的皇帝。
两派争执不休,荀彧和郭图两人越说语气越重,眼看着就是开骂了,袁绍慢悠悠的开口了,“要不我们先问一下幽州牧刘虞愿不愿意登基称帝?”
荀彧劝谏道:“主公不可!你我均为大汉臣子,就应该尊奉天子。今上虽然是董贼所选,但却天资聪颖,颇有计略,加上年岁尚小,只需尽心辅佐,必为一带明君,中兴大汉。主公亦可以周公之名流芳百世。”
“嗯……你说的有道理。”袁绍嘴上附和着,心里却想,这董卓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不如先立个皇帝,这样自己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还是先去问问刘虞吧。”
荀彧长叹一声,不再言语。心中暗想,这个袁绍不能继续跟了,必须找个新主公,才能实现匡扶汉室的伟业。只是这诸侯之中,有才华的不在少数,如曹操、孙坚等人皆有雄主之资,但如今都寄人篱下,供二袁差遣,尤其是曹操,被郭翼打的屁滚尿流,颜面扫地,现在就剩一百不到的亲兵队。
再有一点,这孙坚、曹操二人都出身寒门,对汉室态度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至于黄河北岸的那个郭翼,完全不要想,这厮从一开始就是抱着陈胜吴广的志向出山的!
停战不过一日光景,马上就传来了魏郡被郭翼拿下,韩馥败走邯郸的消息。
这可是一颗重磅炸弹!要知道盟军的主要军需供应都来自于韩馥!各诸侯自己都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根本没有多少粮草。
得知这个消息,诸侯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对策。结果十个有九个说要撤退,先各回各家,再徐徐图之。
曹操站起来一番慷慨陈词,明确表态要继续西进,如此才能击败董卓,匡扶汉室。
袁术讥讽道:“孟德好本事,靠一百人马也能大破董卓?”
“哈哈哈!”诸侯哈哈大笑,这一段时间以来,众人都是连战连捷,唯有曹操、王匡二人兵败河内。王匡自己成了刀下之鬼,脑袋被郭翼送到雒阳记功了。曹操也是丢盔弃甲,仅有的五千兵马就剩一百亲兵。
曹操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却厚着脸皮继续说:“如今天子就在眼前,我们哪怕只有一兵一卒,也该为天子死战!”
“孟德此话不假。”袁绍其实也有了撤退的想法,但是现在自己手底下也没什么功绩,这一次出征也还没捞足资本,在形势还不那么危急的情况下撤军,实在有些没面子。便表态支持曹操,“孟德,我准你暂时离开去招募兵马,一千人左右总该是能招到的。”
曹操大喜,急忙拜谢,“多谢盟主。”
“盟主!”传令兵来报,“河内太守郭翼用魏郡之地换取家眷,韩大人已经同意了。”
“这……”众诸侯一脸懵逼,互相大眼瞪小眼,完全无法理解。
袁术讥讽道:“我听说郭子鸿留在冀州的家眷,不过是一个商贾贱妇,小妾而已。用一郡之地换一个小妾……嘿嘿。”
袁绍亦笑道:“好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
“哈哈!”众人都是大笑。别说是一个小妾了,就算是妻儿父母,也没有拿一郡之地去换的道理,何况魏郡还是人口百万的富庶之地!
曹操却皱起了眉头,他与郭翼也算是老相识,感觉这当中绝对有猫腻。
袁绍招招手,“好,既然魏郡已经归还,那诸位便可放心了。”
众诸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既然粮草问题解决了,那就再观望一段时间。曹操则离开盟军,带着夏侯惇去征兵了。
第二日,盟军就得到消息,郭翼与韩馥约为兄弟,互不攻伐。袁绍大喜,得意道:“如此,董卓指日可破也!”
郭图进言道:“主公不可冒进。郭子鸿归还魏郡,又与董卓决裂,正是为了让我等与董卓决战,他好渔翁得利也!”
“你有何计策?”
郭图道:“不如就按兵不动。河内乃是雒阳心腹之地。董卓必然先取河内,这时候我们再见机行事,主公可一战得胜!”
“好!传令各部,暂且按兵不动。”
朝歌,郭翼看完侦察兵的报告,冲范新道:“这帮东西等着董卓先打我呢!”
范新道:“随他去,我们也等。”
外头冰天雪地,积雪厚度超过一尺,这种环境下也打不出什么仗。古代最牛叉的部队是骑兵,这么大冷天的,人的鼻子都被冻掉了,马匹也难以行走。休战是最好的办法。
不成想,这一等,居然就等到了二月份。近三个月的时间各方都是偃旗息鼓,没什么动静。河洛一带的春天要来的稍迟一些,至少要到三月底气温才会开始回暖。
但这段时间,百姓已经开始为迎接春天而操劳起来。首先是准备谷种,从筛选出优质谷种,再到合理的让谷种发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流程,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然后便是修葺农具,再到各家安置牛马耕种。
虽然还是白雪皑皑,大街小巷却已经是人声鼎沸,农忙时节就要到了。
雒阳,相国府。
董卓召集百官,提出了一条建议——迁都!
跟山东诸侯耗了几个月,对方并没有退兵和衰败的迹象,反倒是自己这边内部问题很严重,这些大汉忠臣对他都是阳奉阴违,有里应外合的迹象。那日郭翼逃窜,虽然也是董卓自己防备松懈,但那些帮郭翼忙的高官董卓心里还是基本有数的。
李儒找了一首童谣,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靠这套说辞给董卓迁都找法理上的借口。迁都对百官和朝廷的威望是个沉重的打击,董卓的权威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再者也能避开山东诸侯的锋芒,拉开战略空间。
太尉黄琬、司空杨彪立刻表态反对,迁都是国家大事,而且势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物质损失。
董卓眉头一挑,立刻当场宣布黄琬、杨彪被免职。城门校尉伍琼等几个官员依然表示反对。董卓立刻下令以通敌为由,将他们全部处死!就拉到相国府院子里砍头!
死者的咒骂与惨叫声吓得一众官员噤若寒蝉,颤抖着身体不敢抬头看董卓一眼。
董卓环视众人一圈,居高临下的问道:“诸位大臣可有何异议?”
众人不敢再有言语。董卓抚掌大笑,冷声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迁都之事就这么定了!”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并州牧
董卓迁都,首先便是将献帝等人迁往长安。由于董卓需要留在雒阳对敌,太尉黄琬、司空杨彪均被罢免,司徒王允便成了临时辅政的人选。
献帝前脚刚走,后脚董卓就下达了一道命令,将袁隗、袁基抄家灭族,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
袁隗府上,所有人都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袁隗抓住管家问个不停,“本初在哪?公路在哪?为何没有派人来接我?”
管家哪里搞得清这些事情,只能劝他,“老爷,不如你去求求相国,没准还能有一条生路。”
“若是求情有用,我早就去了!”袁隗急的原地打转,早在山东诸侯刚刚起兵的时候,他就已经数次写信给袁绍、袁术,要他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