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统天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情况以前发生过多次,所以豁尔赤剌便将此次前来的郑萼他们给当成了一个可以抢夺的肥羊了,在他想来既然是逃难而来的那实力肯定不会太过强大,自己绝对可以轻松应付,至于他们身上有没有财物,这一点豁尔赤剌倒是不担心,草原之上再贫困的部落也比林中部落要富裕的多了,这是根本xìng的差距。
这不,信心十足的豁尔赤剌召集了部落之中的一万士兵悄悄的来到了郑萼他们继续东进毕竟的道路之上。
最终豁尔赤剌肯定是没有成功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看到那数不清的骑兵之后豁尔赤剌就在心里有了杀了那个骗自己人的想法了,“尼玛,这得多少骑兵啊这。”
跟在后面的那将近七十万的牧民倒是一个大的不能再大的肥羊了,但是想要将他们吃进去那也得先考虑一下在四周的那近三十万骑兵愿意不愿意了。看了一下自己身边仅有的一万人马,豁尔赤剌果断的撤退。
不过这个时候想要撤退那却是晚了,郑萼他们千里迢迢的来到陌生的奴儿干怎么可能那么大意呢,早在来到豁尔赤剌打算伏击的地方之前他们就已经派出了大量探子打听清楚了所有情况了。
这不,豁尔赤剌还没来得及转身呢便直接举起双手投降了。
根本就没有经过战斗,豁尔赤剌和他的一万大军便成了俘虏了,没办法,看看不知道是自己多少倍的敌军,豁尔赤剌也实在是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所以还是早点投降说不定到时候双方还可以好好谈一谈呢。
第四百九十五章木里吉卫
本来在抓到豁尔赤剌之前郑萼他们几个商量着要把他给杀了的,但是当得知豁尔赤剌的身份之后,立马豁尔赤剌转危为安。
没办法,得知了豁尔赤剌的身份,郑萼还真的是不敢擅自动手把对方给啥了,主要是豁尔赤剌的身份太特殊了,一个林中部落的首领没就已经很仍然忌惮了,要知道林中部落的实力那可不弱,杀了他首先就得面对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林中部落部落那可是大明的臣民的,虽然他们不是汉人,但毕竟先帝早就已经通过圣旨确定了他们的身份了。
从这方面来说豁尔赤剌也算是半个明将了,想要杀豁尔赤剌,除非对方直接扯旗造反,不然没有朝廷的命令就是管着奴儿干的辽东都司也不一定敢下手。
而那边的豁尔赤剌在得知了郑萼的身份之后虽然开没有被释放,但是却已经像是个没事人一样用他那不知道有几句正确的汉语和郑萼纵谈起来了,郑萼得知豁尔赤剌的身份不敢杀对方,同样的豁尔赤剌得知了郑萼的身份也一点都不再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至于理由吗那还真是和郑萼的一样了。
别管满清统治者怎么对大明进行摸黑,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大明在边疆部落之中那还真的就是拥有这么高的威望。
本身大明就是一个历史上儒家影响最大的朝代,这让他们对外比较仁慈,再加上朱元璋这个主张和平相处的开国君主的友好影响。可以说大明对于这些部落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而且历史上奴儿干在设立的时候还和其他朝代对外的扩张不一样,奴儿干在设立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当地的部落主动前往京城请求册封的,就连奴儿干卫所也是当地部落首领上书之后才开始设立。可以说由于一开始大明没有逼迫过这里的部落,在之后对这里的部落也很不错,所以在奴儿干这块地方,大明的名声很好使,各个部落对大明也极其信服。这一点可以说历史上除了大明之外就没有其他朝代做到过了,可以成王败寇就连朱元璋他们也不会想到大明在灭亡之后竟然会被从头骂到尾。
和豁尔赤剌想的一样,最终在郑萼的要求之下。豁尔赤剌和他的手下获得了zìyóu,双方的矛盾也讲清楚了,之后自然是郑萼他们接着赶路。要不然留在这里那所有人还不得饿死啊。这一次这么多人迁移最大的困难其实还是粮食的困难,本来在草原的时候粮食就很是短缺,更别说到了奴儿干了,按照郑萼和亦卜剌他们的约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所有人的粮草全都有亦卜剌他们三个部落承担,到了目的地之后粮草就有大明承担了。为了这一步棋子朱厚照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木里吉卫,有从辽东源源不断运来的粮草。
当离开林中部落的时候,大军却多了三万人。这三万人却是非要跟着郑萼他们的豁尔赤剌所率领的。
离开了林中部落的领地,距离木里吉卫已经很近了,之后大军和牧民再次沿着坑洼的道路走了三天便正式到达了木里吉了。
木里吉卫,在后世有一个名字叫做墨尔根,是满清在关外最重要的边外七镇之一。不过此时在大明木里吉卫的地位也不轻,军政和一的木里吉卫是大明管理黑龙江、嫩江流域的中转站和支撑点。这里是大明控制奴儿干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虽然由于奴儿干太过遥远以及贫瘠导致大明没有在这里设立像腹地省份一样的直接统治,但是在奴儿干的重要据点大明都设立的有卫所进行控制,而且奴儿干几乎所有的交通线路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中。
之所以一开始就将目的地选在木里吉卫除了这里距离草原不算是太远之外,也是因为木里吉卫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将所有人带到这里可以很好的通过奴儿干的交通网络从各个地方调运粮草等后勤物资。
木里吉卫的环境要比林中部落的环境好得多了。这里更加是几条较大河流的交叉地,水分充足,地势平坦,在这里想要安置百万民众要简单的多了。
从所有人来到木里吉卫之后,郑萼作为东道主安排将亦卜剌的部落安排到了木里吉卫的西部,亦思马因的部落安排到了北边,而周述忽他们则被安排到了东部,郑萼所率领的明军则安排到了南部,他们直接控制那门河地面,和纳木里卫相连,可以随时和来自南边的其他明军保持畅通。
郑萼来到这里可不是单纯的来避难的,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呢,那就是筹集大军。
在一边安排三个前来的蒙古部落的同时,郑萼也开始让手下以木里吉卫为中心,不断的前去周围的其他部落。
郑萼,此次大明面对鞑靼和瓦剌的进攻最终能不能取胜最重要的一环,从离开大同的那一刻起,郑萼的身上便肩负着整个大明的重任。
朱厚照给郑萼的任务非常的困难,首先第一个必须要策反亦思马因,消灭执意要反叛大明莫rì根;这一点郑萼已经完成了,但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消灭了莫rì根之后郑萼还需要带着亦思马因他们三人的部落暂时离开草原来到奴儿干避难,这一点是亦卜剌第一个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最后意外战败而让自己的部落受到连累或者战争之中受到波及。带着近百万民众离开草原来到奴儿干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索xìng这一点郑萼也做到了。
但是真正的考验这才刚刚开始呢,来到奴儿干郑萼的任务不可能仅仅是作为护卫,在这里他还需要尽可能的联络这里的部落说服他们组成联军,至于目的吗,那当然是出兵蒙古了。
真正在朱厚照的计划之中和蒙古决战的部队除了明军之外,还要包括这些部队呢,而且他们的重要xìng一点都不低于明军。
第四百九十六章兀良哈三部
第一个被郑萼找上的当然就是在自己身边的豁尔赤剌了,而且在奴儿干之中比豁尔赤剌合适的还真没有几个了。所以在派出去手下去联络其他部落的时候郑萼也找上了豁尔赤剌了。
最后出乎郑萼的预料,他刚把组成联军打回草原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豁尔赤剌根本就没有一点拒绝或者犹豫的意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后来郑萼才算是想明白了,在还没有离开林中部落的时候豁尔赤剌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了。而且当时豁尔赤剌之所以愿意带上三万骑兵跟着自己,也是抱着这个打算的,要不然人家平白无故带着三万大军出来旅游啊,只不过虽然林中部落落后,但是豁尔赤剌也不是傻子,他一直就等着让郑萼先找上门去,然后他就好狮子大开口了。
对于此时发生在大明与鞑靼和瓦剌之间的战事豁尔赤剌一开始是不知道的,毕竟他这里距离大明和蒙古都实在是太远了,一般外界有什么消息除非他们出去打听,否则根本就传不过来。豁尔赤剌知道这些还是在被俘虏的时候从郑萼的口中知道的,当时豁尔赤剌心里就已经有了趁机攻打草原的打算了。
用以后豁尔赤剌的话说就是没有居住在林中部落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苦啊,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他们居住的地方已经算是西伯利亚了,这片地方一年下来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度过,这里不缺少水源。但是却缺少可以耕种的土地,更缺少可以大量放牧的草原,毕竟那么冷的环境除了树木之外还真没有多少作物可以活下来。
为什么他们被成为野人,不就是因为这里太过落后了吗,而造成他们落后的根本上还是因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根本就无法支撑林中部落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作为林中部落的人,无时无刻不想要离开这里去更加暖和的草原生活,这是他们祖辈的愿望。也是他们数代为止努力的目标。
只不过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做成吉思汗的人打败了他们,成吉思汗之后先后有蒙元、瓦剌以及现在强大的鞑靼,所以林中部落想要离开这里的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
但是大明与鞑靼、瓦剌之间的生死大战却仍豁尔赤剌看到了机会。能够被林中部落那么多人共同推举为首领,豁尔赤剌靠的不单单是自己的勇猛,他的聪明才智一点都比不别人少。这一场战争在豁尔赤剌的眼中就是一个百年来绝佳的机会。所以在郑萼正式的和豁尔赤剌商谈结成联军的事情的时候,豁尔赤剌才没有拒绝。
郑萼和豁尔赤剌之间达成的条件也很简单,郑萼要求豁尔赤剌拿出来不少于五万骑兵西进蒙古草原和巴图蒙克他们决战,而豁尔赤剌的要求也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草原,等到了草原之后他们林中部落打下来的地方都算是林中部落的。
林中部落答应组成联军,这也算是为郑萼开了一个好头了,虽然豁尔赤剌的林中部落严格来说也算是蒙古人,但是他却不担心豁尔赤剌在之后会出尔反尔,也不担心豁尔赤剌会口是心非和巴图蒙克他们勾结在一起。
既然亦卜剌和亦思马因他们这些最正宗的蒙古人都可能和大明联起手来打自己人。就更别说林中部落这些偏远的蒙古人了。
和大明结盟也是豁尔赤剌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西面的草原,所以打败巴图蒙克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和大明联手打败了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了这些地方自然就是他们的了,而如果他们和巴图蒙克联手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实现这个愿望的。草原是鞑靼和瓦剌的跟,他们谁都不会将手中的草原叫出来的。
和郑萼达成了一致之后豁尔赤剌没有在木里吉卫停留太多的时间,将三万骑兵留在木里吉卫,他几乎是只身一人返回了部落。他回去自然是为了抽调更多的军队了。
搞定了豁尔赤剌,没过多长时间,郑萼便再次搞定了一个部落。这一次被郑萼搞定的也是一个大部落,富余部。富余部虽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奴儿干中部最大的势力之一,富余部是兀良哈三部之一。
兀良哈的名气就要比富余部的名气大得多了,一般蒙古部落普遍认为是由两部组成的,一部就是现在的鞑靼了,而另一部自然就是林中部落演变而来的卫拉特人了,也就是现在的瓦剌了,但是却有一部分人认为蒙古是由三部组成的,这个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就是兀良哈。
兀良哈三部大部分都是从蒙元时期成吉思汗的后代以及大臣手中的势力演变而来的,但是在蒙元灭亡之后他们却投降了大明,这和蒙元的后裔大多数时候仍旧大明为敌是不一样的。造成兀良哈投降大明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蒙古的中心永远就是蒙古草原的中部,处在草原外围的部落永远都是蒙古的边缘人物,很不幸兀良哈三部当时就是这样的典型。在蒙元灭亡之后兀良哈没有鞑靼或者瓦剌那种恢复蒙元荣光的大志,也没有独霸草原的雄心,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好好的活下去,所以投降大明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且兀良哈三部和鞑靼的关系也不好,林中部落的环境恶劣,兀良哈三部的也好不到那里去,在肥沃的草原之上拥有一个离身之地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富余部是兀良哈三部之中靠近郑萼最近的一个部落,也是第一个答应和郑萼组成联军的部落,富余部的前来让郑萼喜出望外,对于郑萼来说富余部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