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统天下-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氏,天顺八年七月的时候立吴氏为皇后,结果不到一个月,由于万贵妃的原因,吴后便被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她的宪宗废了,废黜吴氏之后,当时的两位太后改册王氏为皇后。万贵妃宠冠后宫,王皇后却能够淡然处之,不嫉妒也不闹事。宪宗虽然想立心爱的万氏为后,但一直找不到王皇后的过错,而且万妃出身低贱,所以王皇后虽然不受宠,却因为她的隐忍,能够稳坐后位二十余年。明孝宗即位后,尊王皇后为皇太后。在原来的历史上王太后在明武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庙。
这是一个朱厚照一直以来都很佩服的人物,朱厚照对她的评价只有两个词:低调、识大体。朱厚照小时候还跟过她一段时间,对她的感情也比较深。
而吴后就是宪宗时期被废的吴皇后了,吴皇后出身高贵因此就带了一点的小姐的脾气,她被选为皇后的时候万贵妃已经受宠了,当时吴皇后看不惯万贵妃恃宠而骄就教训了她一顿,这一下子可闯了祸事了,万贵妃告到宪宗那里本来就不喜欢吴皇后的孝宗直接就把她废了。吴皇后虽然脾气有点不好,但是人却很善良,孝宗小的时候在宫里人人都把孝宗当做祸端的时候吴皇后顶着重重压力把孝宗给抚养大了。在孝宗即位之后孝宗把她从深宫里给请了出来把她当做亲身母亲来抚养,当时已经被废弃的吴皇后感动的老泪纵横。
王太后和吴后是两个平时不显山不漏水,但是却绝对不可以小视的人物。她们本身没有多少权力,但是她们的身份却赋予了她们无与伦比的权势,只不过两个人都经历过宪宗时的勾心斗角,已经累了,现在已经基本上无欲无求了,她们也从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做见不得人的害人的坏事。
朱厚照觉得自己以后说不定还会和这两为太后打交道,于是对身边的冬雪说道:“冬雪,你以后没事了多带着嫣儿到两位太后那里坐坐,她们年纪也大了,连个知心人都没有。”
“冬雪记住了,殿下。”听过之后看了对面一眼,冬雪发现两位太后的确是已经白发满头了。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正在这时一个小脑袋突然出现在了两人之间,原来是太子妃杨紫嫣。
一看是杨紫嫣,朱厚照便开始不老实了:“我们在说某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抱个枕头。要不然就睡不着来着”说完用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她,好像在说说的就是你。
“好啊,你竟敢嘲笑我?”听了朱厚照的话,杨紫嫣装作发怒的样子,咬牙切齿的说着:“不知道是哪个人还欠着本太子妃三十多声姐姐呢?”
“有吗?”朱厚照装作自信的反问道:“我怎么不记得我答应过你啊?”
“是吗?我有说过是你吗?”杨紫嫣一副你真笨的样子带着笑容说道。
“想不到半年不见你竟然变聪明了啊,不过那我也没有答应过你啊?”朱厚照还是一副自信满满的你玩不过我的表情。
“好啊,本太子妃就知道某人会来这一招,冬雪姐姐,上罪证。”小嘴一撇,杨紫嫣朝着冬雪说道。
只见冬雪很快到就从怀里拿出来了一张纸,只见上面写着我朱厚照应叫杨紫嫣三十六次姐姐,至今未兑现。下面两个字:欠条,和一个红红的手印。
“本来是不想把罪证拿出来的,没想到你这么不老实,那就只能严肃处理了。”
就连一旁的冬雪也打趣的说道:“谁叫你中午的时候不老实了,这回算是恶有恶果了。”
此时朱厚照想起了怪不得自己亲完两人之后回去的时候发现手上是红的,原来被算计了啊。
不行,咱得收回成本,“行啊,叫你姐姐可以,不过嘛,这每叫一声你都要让我亲一口啊。”
“流氓。”这一会冬雪、杨紫嫣出奇的异口同声的说道。只不过说的声音有点大了,结果被坐在桌子旁的其他人给听到了,大家纷纷好奇的朝这个地方看了过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初次商讨退位之事
本来宴会上的所有人都是忙着自己的事情,和熟悉的人说说话叙叙旧或者交流一下对某人、某事的意见。就连最中间的孝宗他们也都忙着和旁人交谈。太后王氏和吴氏两人都是一个年级的老人,都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孝宗即位之后两人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人老了不喜欢动了平时两人的来往也就少了这回难得的一次机会两人也是欢快的谈论着往事。而孝宗也是时不时的和张氏说几句话,一会又和三位阁老说了起来。
不过杨紫嫣和冬雪两人的娇呼却把几人都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虽然之前朱厚照三人在谈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最后的两声“流氓”大家可都是听得清清楚楚的,所有人都先是看向了紫嫣和冬雪,接着大家又把目光转向了朱厚照。意思很明显,所有人都认为一定是朱厚照不老实了。就连朱厚照都被一群大他几十岁的老人还有孝宗、张氏看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杨紫嫣和冬雪两人更是把头低得低低的了。
“咳咳”孝宗适时的咳凑了一声,算是警告朱厚照在宴会上注意点影响,老实点。
“哎,还是年轻好了,有活力。”此时太后王氏及时的出来帮三人解了围。
“哪里,太后你还年轻着呢,这离老还远着呢。”朱厚照看王太后帮自己解了围,也赶紧接下她的话转移话题。
“你都叫我太后了,那里还年轻啊。这人老了,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了。”说这话的时候王氏有种说不出的落寞。
边上的众人听了,也都深深同情王氏和吴氏两人,在皇宫里要找个能说知心话的人谈何容易啊,皇宫不比它地,不是什么人都进得来的,再说就是两人的身份,也决定了没人敢在两人面前毫无忌惮的说话。哎,两人的身份就决定了她们只能与寂寞相伴。
在朱厚照身旁刚刚还脸红的冬雪听了王氏的话后马上抬起头说道:“太后您要是感觉寂寞了那以后冬雪还有紫嫣妹妹就常去陪陪您。”
听了冬雪的话,王氏立马露出了很高兴的笑容,“好,既然你们不嫌我这个老太婆唠叨,那就多来坐坐。还有,别光找我一个人,还有妹妹也别忘了。”
“放心太后,一定忘不了。”
王太后说的妹妹就是吴氏,两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姐妹相称的。果然,听了冬雪最后的话,吴氏也是高兴的笑了起来。
这个宴会很是成功的,既给朱厚照庆了功,也给文武百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并且也表现了孝宗亲民的风范。最后等所有人心满意足的散去之后,朱厚照被孝宗给单独的叫了过去。
房间里,点满了灯烛,孝宗和朱厚照两人面对面坐着,就连刚才还在伺候着的太监也被请了出去。
房间里朱厚照和孝宗一直都在说着家常事,作为都把亲情看得很重的两人,孝宗和朱厚照还是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的。说着说着两人便说道了今天的宴会上。现在没外人了,孝宗可是狠狠的批评了一下朱厚照做事有点不分场合的行为。而朱厚照呢,赶紧认错,并保证以后一定改正。
不过虽然对朱厚照在百官眼皮子底下和太子妃**的这种有点不分场合的行为有点生气,但是看到冬雪、紫嫣还有朱厚照三人关系这么好,孝宗也是很欣慰。作为皇帝,首先就要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后宫,要不然后宫里整天是非不断那作为皇帝还怎么处理政事了。而今天坐在一旁的王氏和吴氏就是最好的例子,她们当年也是后宫争斗的关键人物,可是她们争斗的最后结果就是吴氏被废,王氏也得小心翼翼的,宪宗呢无心处理政事落了个不好的名声,当初的胜利者万贵妃也落了个记录在史的骂名。
孝宗为什么只有张氏一个妃子,就是因为他怕自己的后宫里也会像宪宗时期的那样整天勾心斗角是非不断。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整个大明都是混乱不堪,作为一个一心以国事为重的皇帝,为了能够把所有精力都用到政事上,孝宗只能牺牲掉皇帝特有的三宫六院特权。所以他自始至终都只有张氏这一个妃子。这是孝宗的不幸,同时也是张氏的幸运,孝宗的这种顾虑使得张氏成了几千年来唯一一个独宠于后宫的女人,而朱厚照也不用整天勾心斗角和别的皇子争皇位。因为他是孝宗唯一的儿子。
不过孝宗也知道这种情况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勉强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朱厚照或者后世的那个皇帝也是只要一个妃子的话,那就是绝对不可取的。
作为皇帝多得几位皇子也是皇帝的责任,为什么,皇室人丁兴旺国家才能兴旺。虽然皇子多了会出现皇子之间争斗情况,但是那也总比连个继承人都没有的强。试想如果一个皇帝没有一个皇子,那等他驾崩了他把皇位传给谁?自己的兄弟还是自己的子侄们?只要是和皇帝有点沾亲带故的谁不想当皇帝。那时候争斗可就比皇子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更加血腥了。历史上皇帝死后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那些皇帝死后虽然皇位被传给了自己的兄弟或者子侄,但是在中间的过程之中从来就没有少过有人叛变造成的动乱。传位于皇子,大部分人都会心服口服,但是传位于其他人,那就有的乱了。再说把皇位传给其他人对皇帝也有点不公平,自己辛辛苦苦为国操劳几十载,最后却连个继承人都没有,难道他们不会感到不平吗?万一皇帝的心态要是扭曲了那乱子更大。
﹏﹏
朱厚照和孝宗两人交谈甚欢,从家长一直说到国家大事,只见孝宗问道:“照儿,不知道你今天听到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啊?”
“不知父皇说的是?”朱厚照有点疑惑的问道,他听到的风声倒是不少,但就是不知道孝宗说的是哪件事。
孝宗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指了指身后的御座。这下子朱厚照算是明白了,原来自己父皇说的是有关传位的风声啊。
从榆林回到京城这才一天,但是朱厚照就已经听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消息了,现在的京城人们谈论最多就是有关朱厚照大捷的消息,毕竟这是打败了蒙古大汗。之外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还是早就开始流传的有关孝宗打算退位给太子朱厚照的言论。
回到京城之后朱厚照也听说了这件事,后来问了问刘瑾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刘瑾近来红得发紫,马上就要当司礼监了掌印太监了,并且也很有可能要掌控东厂了,现在身份可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作为朱厚照登基的直接受益人之一,刘瑾近来对所有有关朱厚照的消息都打听的清清楚楚的。朱厚照一问,他马上就把事情的经过给详细的说了一遍。
从刘瑾那里朱厚照知道了原来自己出征之后孝宗还再次主持过一段时间的朝政,只不过后来又病倒了,在那之后所有的朝中大事便全由内阁处理。在孝宗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孝宗竟然召集了三位内阁大臣、六部官员、都察院和都督府的一把手和他们商量了关于自己退位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厚照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实际上对这个情况他早就料到了。
朱厚照记得在自己还小的时候孝宗就感叹过有点力不从心希望当时孝宗就说个希望早点传位于自己好让他可以早点歇歇的意思。只不过当时由于朱厚照还是小孩子,孝宗也只是说说而已,不可能真的把皇位传给一个小孩子。但是后来随着朱厚照长大了,孝宗表达过类似的想法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说朱厚照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只不过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仍然是很感到很惊讶。
其实朱厚照也是希望孝宗能够早点退位的,倒不是朱厚照有多么贪恋皇权,而是朱厚照不希望孝宗再次因为过度劳累而早逝了。朱厚照无疑是很重视亲情的,前世的时候朱厚照就是一个总是把亲情放在第一位的人,这一世由于身份的转变朱厚照不得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进而把亲情放在了第二位。但即便如此,朱厚照也把亲情看的比自己还重。
看朱厚照明白了,孝宗接着说道:“三位阁老也不容易啊,已经为国操劳了几十载了。”孝宗知道朱厚照肯定已经知道了当时李东阳反对自己现在把皇位传给他的打算,所以孝宗特意的在朱厚照面前提醒了一下刘健等三位阁老的功劳,就是希望朱厚照不要对三位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产生隔阂,这一次三位阁老无疑是反对孝宗现在退位的,特别是李东阳都直接说了出来,这件事朱厚照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想呢?事关皇位,即使再大度的人都会对阻挡自己登上皇位的人心生嫉恨的。孝宗最怕的就是朱厚照因此嫉恨上了三位阁老,但时候要是君臣失和就不好了。不管如何大家都不是出于私心。
“放心父皇,儿臣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时候该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