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728章

重启大明-第728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步的发展,到了正德年间,皇帝领兵去打去了胜仗,还手刃一名敌人,居然都能被士大夫唱衰到不行了。

而在有了丁一介入的此时,到了英宗复位,基本都是兵权方面交给丁一了;而到了朱见深,实话说,大约从明太祖开始,算起来他是最没有实权的皇帝了。当战争机器开动的时候,皇权对于这个国家影响,必定会被减到最弱的地步。

这一天的晚上,丁一拜访了李贤,自从李老太太过世以后。丁一已经比较少过来走动了,不是情份淡了。而是一个大明军魂,一个大明首辅。走得太近,天知道他们两个要谋划什么?不过这一夜,丁一终究还是来了,一落座就开口:“如果议会立宪才是让整个华夏文明历久长青的办法,那么我不介意在这件事上,尽一点微薄之力。”

李贤听着,不禁连持在手中的茶杯,都微微颤抖,因为他很清楚丁一这话的意思。

尽一点微薄之力。就是丁一不介意直接把朱见深这个皇帝,摆到吉祥物的位置。

如果别人来说,也许没有说服力,但丁一开了这个口,却就是无人敢于质疑的事了。

“但我不知道,是否议会立宪,就能奏效?”

“是否会变成大明虽强,但九成九的国民都是穷人,而财富集中在士大夫阶层或是商贾手里?”丁一说得很诚恳。他真的不知道,把权力交给议会,是不是就能一劳永逸?罗马的元老院就不说了,现代标榜着自由民主的灯塔国。多少人还上大学的贷款,要还几十年!【作者没领五毛,类如“wearet坎”的出处。有兴趣可以看看。】

正因为丁一处于前世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愿意。总能搜集到许多的东西,所以他才很有些拿不准:“我真的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这么干。”

在李贤这里,话说到这节,就算透了,不必再去解释太多。

“如晋要纳那大秦公主?”李贤马上就接上了话头。

“是。”丁一并没有隐匿。

“如晋要提兵以惩不义?”

“是的。如果我拿到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那么我必将要为大秦讨回正义。”

李贤沉吟了半晌,点头道:“这是好事,扬我大明军威,诸部阁当尽力协办。”

听着这话,丁一就起身告辞了,因为李贤这么说,就是代表大明朝廷的一种态度。

往浅显里说,大家都在等着开战呢,谁也不会在这中间使绊子

出了李府,丁一并没有再去军营发动战士,而是直接就回了金鱼胡同。

“天津到京师这段铁路,祐之能不能办得下来?”出乎刘吉意料的,是丁一回府之后,开口说的第一件事,不是关于第二师、第五师的士兵斗殴事件,也不是迎娶索非亚的事情,而是铁路,那段正在铺设的铁路。

刘吉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答道:“弟子愿尽力一试。”刘某人自然也是想独当一面的,但打仗他是真的不行,去海外他也不太乐意,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他不太可能放过。

“要做就得做好,没有试的概念。”丁一并没有留给刘吉什么余地,很严肃地对他说道,“若是出了差错,这是绝无情面可讲的事,你要想清楚。如是办得好了,以后铁路这块,就由你操持吧。行与不行,你得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刘吉想了片刻,咬牙道:“弟子愿立军令状!”

“嗯,你先下去,把相关资料调了档,看看有什么不明白,一会过来咱们再参详。”

看着刘吉下了去之后,陈三却就低声问道:“先生,情况恶劣到这地步了么?”

为什么这时节还惦记着铁路?刘吉是当局者迷,一时没有查觉,加上他在军事上的天赋也真的很差;陈三一听就明白了,如果天津到京师的铁路铺好了,那么,两广的兵马,随时就可以通过海路运抵天津,通过铁路入京!

别小看这百多公里的铁路,虽然这年代的火车很原始,丁一坐的四轮马车要是放开跑,超过火车的速度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火车不会累啊,而且运载量什么的,那根本不是驮马可以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士兵上了火车,就算一小时跑个二三十公里,那这几个小时里,士兵也是可以得到放松和休息啊,这个驮马真的比不了的。

所以丁一惦记着铁路,陈三就很敏锐地感觉到,丁一已经开始在着手准备着一些东西了。

“不尽然,只不过我不太喜欢玩游戏。”丁一微笑着拍了拍陈三的肩膀。

“三儿你劝我莫要放弃两广,却是说得很对。”

“交给朝廷的工业部,弄得个什么下场,大家都看到。”

“真把两广交给朝廷,只怕是害了两广的百姓。”

“把两大都督府的事担起来,不要去学祐之,弄那些避嫌之类的把戏,军中的男儿,血性张扬才是本色嘛!”

陈三不禁有些脸红,强笑道:“弟子记下了。”

丁一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陈三回京师之后,处事真的能看出他极为小心,甚至是刻意地规避着,以免自己抢了丁一的风光。丁一看在眼里,哪里会不知道是刘吉出的馊主意?这不就是士大夫阶层玩熟的“恩从上出”的那一套么?

就是得罪人的事,陈三自己去担了,去出头,给下面发福利时,就是以丁一的名义来弄,这样基层的官吏、士兵,能不念着丁一的好么?问题是丁一真不想这么搞,他又不想当皇帝!他更习惯和更希望认真去办好事情,而不是这样来讨好上峰。

“三儿,你的心思,为师是知道的。但你得清楚,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若是两大都督府之下官吏军兵,人人皆如此行事,不用多久,咱们就跟这些士大夫阶层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

“是,先生。”陈三抬起了头,他的眼神里,重新燃起在草原上的激昂与奔放。

阿傍罗刹的弟子,让手下惧怕他更甚于惧怕敌人的男人。

从入关回京师之后,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模仿和学习着士大夫阶层的举止,一直拘禁着自己的本性。到了这一刻,陈三才真真正正的释放出自己:“是,先生!”他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带着一种信仰的狂热和偏执。

这让丁一感觉到宽慰:“遵纪守法,除此之外,凡敢向你我亮出獠牙的,就把他的獠牙拔下来,爪子斫下来,做一个标本。标本,你知道吧?对,就是战利品!”

陈三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向丁一敬礼,转身出了门去。

这一夜,第五师营以上主官,尽数被宪兵拘拿,投入大明四海大都督府军事监狱。

谭风在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之际,就从天津赶到了京师城外。

城门一开,出示了四海大都督府的腰牌,就纵马直奔靖海郡王府。

当他到了金鱼胡同的时候,不但是他自己滚鞍下马之后,要扶住马鞍才不至于摔倒,连身后带着的二十多个警卫,也同样如是。二百多里路,文胖子星夜差人去传讯,谭风接到命令之后,一人三马,马憩人不憩,在凌晨时分赶完这两百里路,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

再擅于马术都好,这么高速的奔驰,大腿内侧的皮肉,都是青紫的。

“顶不顶得住?”丁一跑完了早操,正拿着曹吉祥递过来的毛巾洗漱。

谭风用力一并脚跟,尽管大腿的肌肉在颤抖,但他的声音仍坚定:“报告先生,顶得住!”

丁一把毛巾拧干挂好,端起摆在边上的粥,又拿起那盘肉包子,递给谭风:“吃。”

“是。”谭风接过,咬了一口包子,就着放得温热的稀粥,就这么吃起来。

丁一笑着把边上曹吉祥那份早餐扯过来,却是道:“老曹,不好意思,占你便宜了。”

“少爷折杀老奴了!”曹吉祥那有什么不快的?这才是透着亲近的架势。

谭风很快就吃完了包子和粥。

“饱了没有?”

“饱了。”

丁一喝了一口粥,点头道:“先从警卫团这边,调一个连给你差遣,从天津过来的兄弟,让他们先憩息一下,抓捕行动,你是动脑的,下面的人,却是需要体力。没问题吧?”

“保证完成任务!”

第四章新君(十八)

于是在这一天的早朝,匆匆赶着来上朝的文武大臣,就看到了一个连的士兵,身着黑色军常服,披三层鸡胸甲,骑着阿拉伯纯种马,一路逼近宫门,在守卫宫门的军士喝令止步时,这队胸甲骑兵的带队军官勒住了战马,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宣读命令。”

军官身边的士兵,对于宫墙上伸出的步枪枪口,毫无畏惧,缓缓策马上前,从马侧皮包里取出文件打开宣读:“经大明四海大都督府军事检察院批捕,现遣军事警察总局第一中队,对居住于皇城的犯罪嫌疑人……”这一夜的光景,石亨出首的那几人,不单姓名,还有年龄、籍贯、职务,都被查证了出来,此时一一宣读了,“……进行逮捕。此令,大明四海大都督府,军事警察总局,局长,曹吉祥。”

守着宫门的将领听着,连忙教守军垂下枪口,却向那宣读命令的骑兵问道:“兄弟,曹公的名头,末将自然是知晓,但这军事警察总局、军事检察院,是什么衙门来着?”

他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两个机构,这是一夜之间,临时设置出来的衙门。

所有人员,基本全是借调和兼任的。

“凡涉军旅事者,由军事检察院批捕及提出公诉;凡涉军旅事者,由军事警察总局执行逮捕等一应事宜!请勿阻碍我部执行命令!”

守宫门的将领还没出声,边上就有文官过来,高声道:“岂有此理!便是当年王振。厂卫拿人,也要去刑部签了驾帖的。这甚么劳什子的军事检察院,凭何能教汝等入宫拿人?”

明朝有它一套司法制度的。比如说捉人,皇帝授出驾帖行事,由司礼监出帖并加盖印信,拿人事由还必须经刑科给事中“佥签”,并付以签署详细的批文才能拿人。此外,锦衣卫官校持签印完整的驾帖,至刑科佥签时,还必须持有弹劾奏章的原件以备勘合。

所以这是不合规矩的,那出来呛声的御史。这喷得是合理的,因为涉及一个程序正义的问题。在明初就算是王振时期,程序上也是要过的,历史上厂卫不管程序正义,大约是到了孝宗时期才开始的。

场面一时就僵住了,倒是守宫门的将领松了一口气,因为要和四海大都督府扛,他是犯难的,不单是丁一的权势和圣眷。还有丁一的名望。但要放这一队胸甲骑兵进宫,明显他也是不敢的啊!这下倒好,有人出来喷,至少暂时他可以置身事外。

明朝的士大夫。可真什么都敢喷的,皇帝都不放过,别说原来被他们称为蝼蚁的军户——当然。大家知道新军跟军户不一样,可再不一样。自命为国家栋梁、华夏精英的士大夫,喷起当兵的。本身就没心理压力啊!

何况于御史专职喷人,立宪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因为他们现在是得完整检察权了,从风闻奏事,到现在是用弹劾的办法提请公诉了!虽说没有风闻奏事那么随便喷,但可以用弹劾来提起公诉,那权力比原来就不是一档次,例如现时这样的情况下,刘棉花那弹劾不动的情况,那种赖皮招就没法使了,因为人家都察院,如果豁出去了,完全可以对其提出公诉的。

一个御史站出来,后面就许多个御史都出来帮腔:

“尔欲污晋公之清誉乎?”这是偏丁一那边的御史,还算客气,“缉查谁人,当有驾帖,还是去把公文办妥了再说吧。再说,内宫事务,也当是宫中自理,外朝非奉圣意,如何去涉宫禁中事?真真是荒唐!”

也有原本就不爽丁一的,这回以为拿着痛脚:“尔等无故陈兵于此,欲行何等勾当!”这简直就是往谋反那边扯了,更有人说道,“按靖海殿下所言,别说现时是君主立宪,便是议会立宪,皇家也是大明尊贵的象征,神圣不容轻侮,汝等欲效唐藩之乱乎?”

那士兵被这么一堆文官围在马上戟指怒斥,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他总不能真的掏颗手榴弹扔过去吧?还是拔枪就射,撩倒六个御史再说?这明显是不可能啊,虽说军令是有阻碍执行者,格杀勿论,但要是文武百官围上来,就都杀了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谭风拔马上前来,开口却就是孙子兵法,他可是容城书院第一期出来的学生,身上也有着秀才功名的,要真用心去备考,能不能进士不好说,弄个举人只怕希望不小,他可不象一般军兵一样,被这些士大夫吓住。

“故宫中有奸邪,匪奉圣命,自行潜入营盘之中,勾连军兵,煽动士卒,欲行谋逆之事,密谋军事学院之中,也先、石亨等人……”他还没说完,那些御史就开始有人退开了,因为听着这趟水太深,特别是说去勾结也先、石亨这情节,太严重了。

“先前第五师、第二师,已陈尸数百,先生恐此獠尚有后手,京师乱起,诸公家眷皆在,到时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