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70章

重启大明-第70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一却叮嘱他道:“此间物件,万万不得外流,一旦资敌,你我便是千古罪人!”

苏欸用力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紧了紧抱于怀中的长刀。

丁一非常明白,苏欵就是一个爱国连环杀人狂热血愤青结合体,丁一怀疑要是工部官员要进来这里,只要能证明身份,恐怕这苏欸压根就不会阻挡还会给人当导游。所以机密的事情丁一并不敢对他说太多,甚至不敢让他去参加胡山他们的训练,这样的人只能用,但绝对不能托以机密,

也许这么干,很功利,但只有大半年时间的丁一,不得不如此。

“老爷,您给俺银子安家,又让俺一家子聚在一起,每天这么酒肉侍候着,俺们心里……俺不会说话,李匠头你来说吧。”那个匠户五十来岁的模样,就算穿着干净衣物,也遮掩不了手上长满的老茧、焦黄脸上的皱褶。

被他称为李匠头的匠户,倒是看上去年轻些,只是显然xìng子并不太好,听着脖子上青筋迸现:“说个逑毛!老爷对咱这般好,咱不能坑你,这些玩意是哪个没P眼的给画的?都他娘的白瞎!单就这两把弓,顶得鸟用?便是咱儿子玩的弹弓都比它强!”

第九十四章万事皆备(十三)

“上得阵去,谁人不披甲?”李匠头骂骂咧咧地扯过一把滑轮弓,除了质材的不同,倒是和丁一记忆中的双元滑轮弓是一样的,毕竟这玩意丁一是给了精确图纸的。只听那匠头又指着这滑轮弓说道:“这鸟家什重得要命,虽说射得准,可这玩意能射多远?又射不得重箭……只教披着甲,被它射中还不跟挠痒一样么?……拿它就只能射人头脸了……百步开外,人头也就指头大一个点,还顶着盔,谁他娘射得中?”一边说着,他身边的婆娘一边扯着他,但这匠头一说到起兵器,似乎却就停不下口。

弓身和弓臂没有性能良好的碳纤维质材,自然提供的拉力就不大了。

丁一听着双眉紧锁,这还真是他自己想差了,因为这匠头说的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几百年后,这滑轮弓一般都是解决五十米内的目标,并且也很少有全身披甲的目标啊!再远了,要实现无声狙击的话,自然就有装瞄准镜的弩,来解决这李匠头所说的视距问题。

现代五公斤重的滑轮弓可以击碎百米外的石头,但这种威力是因为弓身本身采用了碳纤维或是其他现代复合材料才能得到的效果,要是这年代达到这样,怕得一把弓几十斤重了,单是持弓就是不能持久的力气活。

谁知道李匠头还没说,一把甩开他婆娘道:“扯啥?老爷对咱这样,总得把话说透,老他娘弄这种废物,混银子混吃喝,老子心里就跟骗了人一般不安心!”说着又抬头向丁一说道,“老爷你怕不爱听。给这图画的家伙,真不是一般的缺德!”他却不知道这图样就是丁一所画,一个劲地往下骂,“便不说不能射重箭这茬,这家什也是废的!”

丁一只能苦笑,这滑轮弓真有这么大问题?当下却请这匠头坐下,给他倒了杯水,笑道:“你慢慢说,没事,兴许我是被人骗了。”

“怎样?”李匠头一拍大腿。望着周围同伴和自家婆娘,得意地道,“他娘的,一个个都叫咱别出声?我就觉得,能这么对咱们的主家。不是那些听不进去话的人!”说着便热切起来,“老爷。这破玩意几条弦。是,省力!只是你想想,临阵挂弦还得弄几回,再他娘的省力也没逑用啊!而且,他娘的震啊!响得不行!”

其实李匠头说错了,用滑轮的主时目的不止是为了省力。而是为了把能量更多地分配到箭上,从而使初速更快;还有一点就是滑轮可以使箭刚射出弦拉直的时候受到的张力减小,增加准确性、提高弦的寿命。但他提出的问题,却是确实存在的。

存在声音大、震动大的问题因为上下弓片没有减震胶。弓弦上也没有消音球——这年代让丁一哪里去找橡胶?这位匠头看起来是有本事的,怕是就这张嘴巴整天得罪人,才会让人排挤到丁一这边来。

其实丁一马上就想到了更多的问题:就是滑轮弓也是弓!只是要弓,就需要长久的时间去训练,才能够达到一个弓箭手的要求。

他先前列出这些东西的图纸,只是因为这些东西他都能清楚记得,所以画下来,看看工匠这块到底哪一件能够在现在基础上实现出来,想不到这滑轮弓倒是做出来,只是限于工业基础,真的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言。

不能射重箭也好,挂弦也好,这样都可以改进的。

但丁一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就算能造出来,也压根没有实际意义。

丁一摇了摇头,似乎想把滑轮弓先甩开一边去,却对那匠头问道:“这英格……霸王弓呢?为何又是废物?”

“这厌物重就不提了,射得几箭?罢了,这个且不提,没准头可言也不提它……”李匠头一翻怪眼,便对丁一这般说道,“只说一条,临阵三箭,这他娘马冲过来,这破玩意还没拉开吧?”

丁一听着,不禁苦笑点头。

他记忆之中,英国人提出的英格兰长弓射速:暴发时达到每分钟十七箭、平均每分钟七箭的实际射速,丁一试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但丁一不是神,他忘记了一件事,就是英国人指的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而几百年后那个在特种部队呆了十年的丁一,又何止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他能达到这种射速,不说明别人也可以,甚至不说明现在的他也可以轻易做到!

加上英格兰长弓本身的材料,是用那种当地专有极优秀的紫杉木,在现在的大明朝,又到哪去找?于是工匠只好妥协,于是做出来的长弓更重了……

空欢喜一场么?丁一强挤着笑脸,对那李匠头道:“多谢指点,看来,怕真是让人骗了。”

他本想不要打击工匠们的积极性,再安抚这李匠头几句,却听着李匠头的婆娘在边上低声咕噜了句什么,那李匠头把怪眼一翻,便要当场打起婆娘来,丁一连忙喝止他,却对那李氏抬手作揖道:“嫂子方才说的是什么?能再说一次么?”李匠头的婆娘是个晓尊卑的女子,听得丁一称呼,连忙跪下就要磕头,口中只称当不得老爷这般称呼。

丁一本想伸手去扶,却又想起这年代似乎这么干不太好,尤其李氏素颜木钗,却颇是看得过去,很有几分姿色,更是应该忌讳。丁一只好叫李匠头把他婆娘扯起来好好说话,却见那李氏带着几分怯意,又偷眼望了李匠头两眼,才鼓起勇气说道:“小妇人也是世代匠户的低贱人,听着父兄说得多了……”李匠头性情真的不好,这时又作势要去打李氏,口中骂道,“你娘的,嚼什么舌头!你方才说啥,现在便照着说就是!”

丁一连忙把李匠头扯住,对他道:“李匠头,要不你去跟外面那苏大侠练练?打自己婆娘算什么英雄?”

却听李氏怯生生说道:“那人,指不准,也不是故意骗老爷……”说罢指着那滑轮弓的偏心轮说道,“若是不用这怪模怪样的弓身,把这套家什装在强弩上……”

李匠头在边上听着,大叫起来:“他娘的!使得!使得!”又对丁一说道,“老爷,这妇人碎嘴,但这法子说出来,却是做得过的!”

丁一听着大喜,若能弄出来倒也是一件利器,于是抚慰了李匠头和那些工匠几句,又教他不许再打媳妇了,便急急奔回书房,画起弩弓的图样来。这些东西对于丁一来说,倒是驾轻就熟的,只不过先前实在没有想到,画完之后一拍脑袋,又取了张纸,将诸葛连弩画了下来,这玩意结构可就简单多了,只要几百年后去过武侯祠左近看过实物的普通人,都能画个七七八八,别说是丁一。

这样至少在八十米左右可以用弩,而在十步左右就可以用连弩来提供不间断火力。

这种东西丁一不敢交给别人,自己把墨线吹干了,又是一路急奔而去,把宅院里的一众仆役看得口瞪眼呆,不知道这老爷是不是摔坏了脑子还是招惹了什么脏东西,怎么在自个家里,跟有七八条狗追在身后一样。

李匠头看着图样,却是拍腿道:“这玩意好弄!只是他娘的,肯定是没准头,射不远的货!”他说的就是诸葛连弩,其实后世也有说是诸葛连弩是明代人发明然后冠以此名的,但至少李匠头他们倒是还没见过。至于射不远原是丁一预料中事,史书有记载,也就二十余步。

边上工匠却来扯他去看另一张图,丁一画出的现代扳机、瞄准器等等,对于他们这些大明的高级匠师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看懂。不要小看这些东西,释放弩弦那是很简单的事;但在这过程中,扳机是否会干扰弩矢的飞行轨迹?就是需要一个巧妙的结构来解决了。

万幸丁一真是对这东西熟到不行,构图能力也不错,每个构件都画了三视图,又画到结合图,看着他们不明白,就在边上指点说明,足足说到金乌西坠天色渐昏,李匠头的婆娘掌了灯过来,那一众工匠方才学会了看现代结构图、三视图,也算弄明白了缺口和准点的作用。

方才伸直了腰喝了口水,这时却听外头刘铁叫道:“先生!快来!快来!”那些守着院子的狗便是苏欸寻来的,除了丁一不怕它们,其他人不论是每日送东西来的刘铁也好,胡山那些巡视此处的人也好,都不敢接近这院子,只行到外沿石灰线处便停下步子的。

丁一冲那李匠头等人唱了个肥诺,又是应承他们,若是弄出来的话,自然不会少了赏赐。

李匠头却是对丁一问道:“老爷,不用那个劳什子流水线行不?”丁一当然是答应他,流水线作业那是一个产品完善,而且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为了产量才这么干,如现时的手榴弹,就让这些工匠的徒弟——事实上丁一只要工匠和家人,但王恭厂把他们每人带的徒弟也一并送了过来,不知道是为了讨好国公爷,还是这些匠人都是人不待见的货,连他们徒弟也讨人嫌?总之,使用流水线作业的办法,有人铸弹壳有人抛光火药来弄,哪有说研发也用流水线的?听得丁一同意,李匠头便拍着胸膛许诺:“三天,三天包管有东西出来!”

刘铁方自见得丁一行出院子,立时跑了过去,却对丁一低声说道:“先生,外面有个老头儿,青衣小帽带着一伙人,抬着好些个箱子说要送进宅里来,铁让他们打开来看里头是什么物件,揭了两口箱子,好家伙!全是银子!”

【求订阅啊!】

第九十五章万事皆备(十四)

这边厢柳依依的海客大计还没开始迈出第一步,宅院里便有丫环来请她过去客厅,说是有长辈来了,丁一让她去拜见一下。听着这话却就让柳依依心头郁闷了,所谓青梅竹马,丁家有什么亲戚她还不知道么?丁家压根就没什么亲戚好么!

但丁一使人来请,她也只好搁下手头毛笔,走出房间对外边院子里,领着八个侍妾在练剑的萧香莲叫了一声:“妹妹,你使她们练就是,自己弄得满头汗做什么?”却又对丫环说道,“你在边上站着睡着了?看着自家奶奶一头的汗,也不知道绞条热毛巾过去?”那丫环连忙应了一声去弄毛巾去了。

天然呆将两把分水刺提在手里,一副女侠作派走了过来,却对柳依依说道:“大姐,练武的事你不懂,这哪有练功不流汗的事?要是我师父在生听着,保准笑得不行。”说着尽一脸萌萌的笑。

“如此便好,那妹妹接着练便是,老爷叫我去拜见长辈。”柳依依笑着回了她一句,便带着丫环往客厅走去,她自然知道练功会一身汗,没吃过猪肉还看过猪走路呢,柳家又不是没有护院,只不过她嫁入丁家之前,这些下人是懒散习惯,所以柳依依便找个由头整治一下家里的规矩罢了。

她的心情并不太好,新婚之夜就跟另一个女人分享了自己的丈夫,每每想起这事,柳依依在无人之处,都是眼中含泪的;而这家里的仆役又是一个个懒懒散散,让丁一放羊惯了,所以有事务都要她来亲手操持;每天早上起来,丁一都是不见人影去了后院出早操的……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个家。这个硕大得可怕的家,每天的花费流水一样出去,而却全无半点进项,反而新婚前几日后院多了五十张嘴,每天得白面馒头和牛羊肉供着;左边院里那些工匠虽说饮食如仆役一样,除了多给点儿肉没有特别要求,但也是多了几十张嘴啊,何况他们不时又要买原材料……

柳依依有一种危机感,尽管账面上还有钱,那钱花到明年这时候都能支撑。但天知道丁一哪里又找一班人来吃闲饭?而且一个家没有进项,总在那里吃老本,终归不是个办法,所以她想做生意,那是她熟悉的东西。而且她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好。

总算刘铁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意思,那就是北直隶的江湖群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