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431章

重启大明-第431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乃是大明四海大都督府西海舰队监军御史马文升,表字负图,今随西海舰队至此,前来问责于汝,无故阻拦我大明西海舰队。是为何故?”这马文升绝对不是文弱书生,能追捧皇汉理论。以至敢来西海舰队当监军御史的家伙,怎么可能文弱?他这么一冷脸,通译也不敢打折扣,只有有一句译一句地把话传了过去。

那阿拉干都城的守官,倒是个有学识的,能说上一口不太标准的大明西南官话,他听得懂马文升的原话,所以也没去怪罪通译,人家也是原话照译罢了,只不过这官员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答起,这阿拉干王国的船队阻拦了大明舰队去路,所以才被人用神通扫平?

“天使驾临下国,本是下国的荣幸的,那些贱民着实不懂事,竟敢阻着上国舰队的航道,下官一定好好训斥相关民众……”那城守直接抛开通译,为显诚恳,用着大明西南官话,向马文升又是长揖,又是赔礼,末了又叫人挑了七八担礼物,说是赔罪的礼仪。

也有阿拉干王国的官吏一时反应不过来的,那城守暗地里指了指两三里外海面上帆影,除了罪魁祸首的那两艘驱逐舰,后面还有十艘大上许多的巨舰啊!而后面还有四艘大福船!大福船先前就见过,想来是不会什么神通,所以这城守他低声问道手下:“是这十二巨舰一齐喷火,引发神通的么?”下面的人摇头说不是只,只是前面那两艘小的。

“吾等何以抗?”他听完就这么问着那些面上极为不爽的阿拉干官吏,一时之间,大家都低下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人家只用了两艘最小的舰,瞬间就把这一片海面扫平了,要惹着后面那十艘大舰出手,谁扛得下?

这当口,不得不说,马文升这等正牌进士,就要比黄萧养这老海贼、曾经的顺民天王强大得多了。俗话讲,拳头不打笑脸人。人家好端端地赔着笑,怎么一拳打下去?何况自己先杀了别人王国怕有近百艘小船,人船皆亡,结果城守出来,又是长揖及地,又是赔罪,又是赔钱,还怎么扯下去?换成黄萧养这等江湖出身的汉子,也只好作罢,等着再寻个什么籍口来打就是,此刻是万万的打不下去的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啊。

但马文升就不同了,所谓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对于华夏以外的人类,那是感觉跟野人没区别,就连广东、广西、福建这一带,中原那边,也是不太看得起的,从各省分配举人名额这一点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了。所以,这城守再怎么整,马文升压根就不去理会,他直接还是重复方才那话:“汝等蕞尔小国,何故阻挡我大明西海舰队?速离之!”

阿拉干的城守充分发挥了唾面自干的本事,依然谄媚地赔罪和开脱着:“是、是,上国天使说得极对,那些贱民真个不晓事,只是这海面上的贱民,因犯上国天威,天厌之,已不存于世……”

“学生说的是,尔等小国,何以阻挡在我大明西海舰队之前?限尔一炷香之内,速离之,否则,勿谓言之不预!”说罢马文升一拂袖,起身在那一个班的陆战队护卫之下,施施然登船,向那广西号划了去,连那城守教人担上来赔罪的礼物都不要。

这回那城守总算想白了,人家大明的官员,说的不是那些被他们干掉的船只和百姓,而是整个阿拉干王国!马文升问的是,为什么阿拉干王国要挡在大明的舰队前面?是什么道理?

“他问的,不是道理,是拳头,是刀剑。”城守无奈地长叹,对着他身边的官吏这般说道,“事到如今,已无他法,唯死战耳!”就算阿拉干王国真的对大明跪舔,一炷香如何把整个都城撤走?何况这本是阿拉干的都城,如何撤得走?

“燃香,一炷香之后,向其都城攻击!”马文升上了船,就对着黄萧养这么说道。

要是丁一在场,肯定会制止他这么干,要挑起战事可以,要欺负人没问题,但不能说人家一个王国,挡了大明舰队的路啊!这太扯蛋了,这比现代军舰和灯塔的对话更加扯蛋吧?

但马文升可不管,班固三十六骑都要灭了数国,别说他此时有着两艘驱逐舰还有数千陆战队的士兵!听着他说打,黄萧听着就笑了起来,他是绝无异议的,他向来觉得,丁一所说的,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是最有道理的事情。

于是一炷香之后,两艘驱逐舰开始向阿拉干都城未罗汉城开火,尽管只有两舰,尽管也只能一侧开火,总共不过二十四门炮,但对于这座小国的都城来说,已是鬼哭狼嚎,城中一片混乱,连那些守城的军兵也有许多开始胡乱地逃窜!

而更让阿拉干王国的官员崩溃的是,城里出现了多处的火头,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趁乱放火,大约是想混水摸鱼,于是更让这混乱变得愈更加剧!而第六轮的舰炮齐射之中,有五发正中城墙,立时就有三处城墙崩塌了下去,线膛炮一旦校准了,打的又是固定目标,那么下一轮基本就是更为准确的命中、更多门火炮的命中。

第七轮齐射,不单把南面的城墙完全轰塌,直接就把城墙上还没有撤下来,不知道是誓与都城共存亡,还是吓傻了的守军完全埋葬!而且还有五六发炮弹直飞入城内,把那些慌乱逃窜的阿拉干人炸得如人间地狱一般。

然后炮击终于停了下来,不是黄萧养打过瘾了,而是炮管的温度上来了,需要时间冷却,而马升文也真是个混身是胆的家伙,居然再次坐船上了岸来,在那个陆战队派出的十二人护卫下,施施然就向这残破的都城行来。

当然,这回上岸的不止他和那十二名士兵,五千陆战队的官兵,在吴全义的带领下,先头一个营三百人,从忠叔派来协助的四艘大福船上,分搭十艘冲锋小艇,飞快登陆,马上就开始按着操典,建立起滩头堡来。

而更多的士兵,正从大福船上放下小舟,飞快向岸上划来。

马文升走到都城外三十步处,放声说道:“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此时不自缚出降,还待何时?真的要尽为粉末么!”通译看着都城这惨况,立时觉得腰板也有力,咆哮着把马文升的话大声地翻译了出来。

于是在一炷香以后,阿拉干王国国王阿里汉【作者注:人真叫这名,不是国家队前主帅也来了。】身着白色小衣,自缚双手,带着都城之内幸免文武,跪于这残破的都城南面。

“大明总督贵州、云南、云远军务事、左都御史、永镇广西靖西伯爷丁,麾下大明第一师陆战队指挥官吴全义,奉先生之命,问尔:‘何以奴役民众?’,尔自辩吧!”吴全义走到阿里汉的面前,就这么向他问道。

第四章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

恰是残砖断瓦遮了祭庙,眼看这君王自缚跪倒城前,吴全义断然喊问便如训斥奴仆,阿里汉这做到一国之王的人,听着禁不住眼角就渗出泪来,他跪在地上,心中却不明白佛祖为何不佑这国!那座相传在阿拉干人的蒲甘王朝建国一千多年前,就造立的释迦牟尼像,它那慈悲的目光,究竟是在望向何方?蒲甘王朝亡国之后的二百多年后,那罗弥迦罗被缅甸人所逐,流亡到孟加拉,后来借助孟加拉国王高尔的帮助,才得以复国,建立阿拉干王国,可是到了今日,阿里汉很清楚,兄长那罗弥迦罗传给他的王位,他终于是无力保住了。

不过,阿里汉终究是接位之后,并吞南部山多威和北部的罗牟,统一了阿拉干的国君,虽然悲切落泪,但却没有抢天呼地,他就这么冲吴全义磕下头去,口中称道:“是,小王不学无术,下国行为无端,奴役民众,使得百姓如同倒悬,万幸今日上国天使到来,教小王知道错了!”他的大明西南官话说得极好,至少要比那个城守好得多,只听他又说道,“事至如今,小王别无他求,只乞能见大明总督贵州、云南、云远军务事、左都御史、永镇广西靖西伯爷一面,听得了丁伯爷的教诲,就是死了,却也是无憾的!”刚才吴全义报出来属于丁一的那么一长串官衔,他居然一个无差地复述出来。

这回轮到吴全义愣住了,因为这不太符合他想像之中的应对。本来无论阿里汉说出什么理由的辩解,吴全义都可以用一句“狡辩!”来反驳他,甚至让他接着自辩下去。反正这都城,便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对于阿拉干王国来说,吴全义放个屁都是真理。

他也想像过阿里汉撒泼打滚、或是摇尾乞怜甚至自杀的,都一一有着应对的办法。可是他没有想到过,阿里汉居然想见丁一,这就跟他原本的预案不相符了。正如丁一所忧虑的。就是跟谭风一样,吴全义的忠诚绝对没有问题,但真的是太憨了。他和谭风虽然各自的执着不同,但都不是有什么机灵劲的人。

万幸监军御史马文升就在他身边,看着出现了僵局,便一抖那绿色的御史官袍。踱着方步上前来。背着手问那阿里汉道:“尔想求见丁制军?”阿里汉自然称是,马文升却笑了起来,“学生含窗十载,偷天之幸中了举,又再苦读,得以进士,然则,仍无缘得见先生。汝何德何能,敢想觑见先生?”

阿里汉虽然眼角有泪痕。但抬起头来,脸上却没有什么惊慌的神色:“我只知有大明丁总督,不知有大明天子!”阿里汉绝对不是庸才,接了王位之后,他就统一了阿拉干,如果没有丁一到来,阿拉干王朝将连吉大港也纳入版图,受“十二个孟加拉市镇”的朝贡。

这样的人物,他在这一瞬间就把明军的军事行为做了一个全盘分析,然后认定这次军事行动,就是那位大明的丁总督所干的,而不是大明天子的旨意。因为他见过大明的其他官员,郑和下西洋,阿里汉是见过大明官员风范的,绝对不是现时这样,包括淡马锡驻着的明军,也全然无面前这些人等的凶悍——他把忠叔的人马也当成了明军,本身兵力不足的忠叔,怎么可能跟吴全义这样,为了征服而到来?所以阿里汉就在火光电闪之际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便教他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人格尊严。因为黄萧养也上了岸来,恰好听着他这一句。便对马文升说道:“负图兄,凭他这句话,唔好搞他啦!掷他入去王宫呆住,等一哥到左,再由一哥来定吧!”

监军御史马文升听着点了点头,尽管阿里汉这句话实大逆不道,而他身为监军御史,本应严辞训斥的,但马文升此人,却是丁一的铁杆追随者,本身就是天地会河南分会的骨干,所以便开口说道:“胡说八道,大明圣天子在位,安是汝等无知狄夷可以议论的?汝是想离间大明君臣么?汝可知先生便是天子义弟?收起尔那点心思,以后欲敢妄言,必诛之!可知晓么?”骂是一定要骂的,但骂完马文升退开,放任黄萧养和吴全义去处置。

于是阿里汉与其家人、阿拉干王国的高官都被囚禁在王宫里,连原本侍候他们的奴仆,也仍留在王宫里做活。原本几个被陆战队执着的宫女,也放了回去。只不过那些嫔妃和高官都忧心重重,半日之间,就有三个自杀的。

“不要担心,阿拉干不会亡在我的手上!”阿里汉在宫中面对着他的臣子,却就和刚才在城外,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人,他的脸上写满了刚毅和果敢,“频耶干能保住白古,我便能保住阿拉干!只不过方才海面上那些贱民死掉之时,不知道是丁总督的军队,否则,不至于这么狼狈的。”他所说的频耶干,就是白古王朝的国王,也就是自请为大明白古军民宣慰司的那一位。

有大臣附和道:“我王所言极是,而且王子率大军在外,前期收入麾下三员大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那唤作刑天的,如佛祖座下怒眼金刚;苏欸更是一刀在手,千夫莫挡;便是那女将巫都干,若论暗杀,那黑色小斧头,真个如阿修罗一般难缠……”他说的王子,便是阿里汉的儿子婆修骠。

阿里汉点头拈须道:“便是如此!故之莫要自乱,坏了自己的性命。婆修骠的军队只须几日就能赶回来,到时谁是俘虏,谁胜谁负,尤未可知!”不过他终究是能统一国邦的君王,不是街头巷尾的莽夫,沉吟了一阵又对那城守说道:“我知道,这城里,还是有你的人,还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暗道,那位从东吁过来的大商客刘铁,和你交情极好,那人隐约是有大明的关系的,若是托他,应能送出信去,不过,你不要去寻人送信。”

那大臣极是不解,连忙问他道:“王上!如果都城残破,百姓涂炭,我阿拉干也有勇士,也有强兵……”他觉得教婆修骠领兵回来,与上岸的明军战上一仗,把他们赶下水才是道理。

阿里汉却摇了摇头:“不要派人去催促婆修骠!不知道为什么,我有预感,若教婆修骠回军,不见得就是这好事,这位丁总督看他破孟养、收孟密、夺木邦、取阿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