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363章

重启大明-第363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缝障,会否受力之下就崩裂,变成一个死亡陷阱,他不知道。

而就在此时,九层楼山上传来嚣喧的声响,有战马的嘶鸣,有混乱的人声、脚步声,谭风仰头向后,望了望上面自己将要面对的大仰角岩面,他没有再犹豫,从腰间掏出一枚岩钉插进了石缝,然后用登山镐把它砸牢,再把身上背着的绳子固定在上面,然后再取出另外一柄,重复着自己的动作。

其他的狼兵在看清他的动作之后,也跟着做了同样的事情。

登山镐砸在岩钉上,金属撞击的声音很清脆,如果不是山顶的纷乱声响作为掩饰,那么他们刚才的举止,就无异于自掘坟墓。但现在就不一样,在山顶的纷乱之中,嘈杂的声响,足以掩饰这一切,系好保险绳之后,谭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并不想死,尽管他毫不恐惧,但他也没有自毁的倾向;事实上他身边几个狼兵更是松了一大口气,他们压根就不想在黑夜里来干这样的事,只不过出于瑶人的骄傲:谭风这个汉人都敢爬的山壁,在十万大山里长大的瑶人,实在没有什么理由退缩。

当那些声音为他们的攀爬提供了保护之后,一颗颗岩钉的砸下,对于谭风和其他几个侦察兵来讲,大仰角的峻壁,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倍,就算失手,也有保险绳扯着,不至于直接摔成肉酱,这种心理上的平和,使得他们在翻越那个大仰角的岩面时,动作格外的稳健。

只有在这种离地上百米的峻壁,才能明白一根保险绳和几枚岩石钉所提的安全感。

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那几乎就是一次可读档的机会。

尽管直到他们翻上后山也始终没有用到这个机会。

不过没有这种心理的安全感,很难说他们是否还能如此出色地完成这种行动。

谭风伏在那崖边被雷击之后只余下半截的老树边上,冲着刚刚爬上来的几名狼兵做了一个手势——天知道微光之下,他们能不能看见?但谭风顾不了那么多,他缓慢地进行着低姿匍匐前进,直到确定二十步内没有义军的守卫,他才停了下来,开始往悬崖下放下绳索。

毕竟从来没有人从后山那如鹰喙一样的峻壁攀爬上来,也没有人敢这么做,除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之外;并且这个年代,使用保险绳和岩钉、登山镐的攀岩者,也便只有丁一手下这支特种部队了,侯大苟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兵力浪费在这个不可能出现敌人的后山峭壁。

特种大队的军兵很快沿着谭风他们放下的绳索,上到了这后山。

甚至除了文胖子之外,没有人需要用到救命的保险绳。

侯大苟企图对丁一实施的行动,丁一也同样这么打算。

所区别的,只是执行者的能力。

第四章万山在握(十三)

发达的肌肉除了让文胖子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之外,同时也许让他在类如于攀爬这种项目上,有着天然上的劣势。如果不是谭风他们先前布下的保险绳,文胖子的人生,绝对就于今晚在此时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但他终于还是爬了上来,尽管气喘乎乎,汗湿重衣。他侧耳听着九层楼山上下的嘈闹,然后声嘟噜了一句:“他娘的,居然没有营啸!”是的,九层楼山上下似乎乱成一团,但对于文胖子这样久经沙场的人来说,仔细一听,就会清楚风中传来的那些声音,都无不在说明着一件事,那就是此时的九层楼山,仍然是杂而不乱。

义军本来就没有严明的军纪,乱糟糟的一群群聚在一起,这本就是他们的常态。杂,并不能说明任何的问题,倒是那些呼吼声、叫骂声,此起彼落的群体性十分清晰,也就是说明义军的指挥系统,仍然在有效地工作着。

“大队长,我带指挥排从东面兜过去……”谭风凑了过来,对着文胖子提出他的建议,他的心很大,从东面那边兜过去的话,再有另外一个排从西边兜过去,若是义军被这样的穿插包抄打乱了阵脚,文胖子再带二个连直插而入,那真的有可能把九层楼山上的义军一举杀溃。

但仍在喘息着的文胖子却毫不迟疑地否决了谭风的提议:“不,侄少爷说了,弄得过就弄。弄不过就跑;弄得过,就是稳稳当当拿下,不要跟戏台上做戏一样。弄什么一波三折……就要碾压过来,咱们就这么碾压过去。”

说着他便按着手上的兵力,做了一个安排,除了山下留守的骑兵队,还有去放火的第三连,文胖子就把侦察班放了出去,又在队伍的两翼也放置了哨卫。一行人便向着九层楼山腰上的皇帝殿,悄然无声摸了过去。

“二连长,留一个班在这里。”行了百十步的光景。文胖子就做了个手势停了下来,因为在这个角度,刚好看到正西面那伙防守的义军,在那里乱糟糟地叫骂着。而他们的头领。披了一件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皮裘,正在火把下揉着眼屎。

被文胖子点着名的二连长,伸手拍了拍一个士兵的肩膀:“七班长,你留下。皇帝殿乱起,就动手。”他指的是那个义军的头领,留下七班长,是因为七班包括班长在内,好几个人的枪法都极为不错。偏心轮弩在他们手上,对于这种二十步左右的目标。通常是不可能幸免了,而且七班副是赵辅那边的边军出身,用强弓,准头并不比别人用弩差,而且三发之内,射速更高。

就在离那伙义军二十步,也就是四十米左右的距离,这二个连的人马,就无声无息地悄然潜行,当然踩着落叶枯枝总是难免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山下制造骚乱的根本,当义军的注意力被不断向上冲来的骡马所吸引时,文胖子他们偶尔不小心踩中枯枝的声响,根本就没有谁有心情去注意到这一点。

而在山林里前进了数百步,前面的侦察班就停下了脚步,因为在前面林中的空地里,有一堆篝火,两个义军就围在篝火旁边吹牛,似乎听到了什么,让这两个义军警觉起来,他们摸起了手里的兵刃,站了起来左右张望。

谭风伸手按了按侦察班里那两个边军出身的士兵,后者会意,从肩后取下了偏心轮弩,他们会七班副一样,本来就是用弓的高手,如果不是谭风的坚持,他们更愿意跟二连的七班副一样,带上丁一设计的滑轮弓。只不过从容城书院出的来的谭风,始终认为尽可能统一弹药是不能商量的事,因为其他人都带了弩弓,而弩是用矢,跟用弓发射的箭差得很多,所以不同意这两位这么搞罢了。

不过在用弓好手的手中,弩,特别是有了缺口、准心,并且是涂上了白磷以方便夜间瞄准的缺口、准心,这两把弩,也同样是勾魂的使者。只不当他们慢慢给弩弓上了弦,端起弩弓瞄准那两名在篝火旁的义军时,谭风又止住了他们。

侦察班的其他人,被谭风分成两组,从左右分开包抄了过去。谭风看着这堆篝火和边上的席子,判断这个岗哨,只怕不止两个人这么简单。事实上他的直觉是正确的,很快就在右侧传来了呜咽声,对于指挥排的士兵来说,这种声音他们并不陌生,这就是捂着嘴巴割开了咽喉的声音。

谭风没有等兜出去的两个小组回报是否全部解决了对方的暗哨,低声地下达了命令:“射。”他也同样端起了上好弦的弩弓,以防这两名边军出身的士兵失手时,马上给予补射,但很明显,在这样的距离里,又有着磷点标记的缺口准星,就算这两名士兵的箭术没有达到双乎日那样神乎其技的程度,也足够命中目标——甚至他们都瞄准了头颅,然后扳下扳机。

那两个义军也是身经百战,凭心而论,于这个年代来说,他们都是悍卒,都不是易与的角色,听着那呜咽声响起,有一个想去扯铜锣,而另一人刚刚张开口,准备发声警示……但就在此时,铁矢带起破空声,然后嵌镶在那两个义军的头上,一支正中额头,一支透眼而入,神经中枢被割断,让他们所有的动作都被定格,然后仆倒,再无声息。

而摸出去的两组侦察兵也回了来,左边的五人小组冲着谭风汇报:“四人,都用弩解决了,再上前去补了刀,用土堵在创口上。”谭风点了点头,但右边那五人情况就不太妙,有两人身上带着明显的血腥味不说,还有一人是被背回来的,他们喘息着说道,“只有两人,但很辣手,怕是大藤峡这边瑶寨的头人,他们居然避过了五发弩矢,我等五人扑上去,也是拼着受了伤,才把他们干掉。大头不行了……”

“去找大队长汇报:岗哨解除,安全。”谭风对通信班的士兵下达了命令,才去看那唤作大头的士兵。被平放在地上的大头,已经真的只余一口气了,他的胸腹创口看起来很大,被袍泽用绷带包裹着,但就算是黑夜里,籍着树叶间透出的冷冷月光,也能看见那绷带上的血迹正在急剧的扩张。上过丁一亲自授课的战场救护,谭风很清楚,这是伤到了动脉,如果不能马上止血,那是必死的了,但当他要去拆下绷带,却被与大头一齐同去执行任务的士兵挡住,“排长,别拆,内脏都流出来了,肠子都断了……”那士兵哽咽着,对着谭风耳语。

谭风听着点了点头,握着大头的手,轻声问他道:“兄弟,你有什么事放不下来,就赶紧说。”以现时的医疗条件,别说是在这里,就算是去天然呆活人无数的战地医院,内脏受损成这样的情况,也是无救的。

大头不知从哪来的气力,将谭风的手捏得生痛:“排长,那两个,我认得,都是这边瑶寨的头人……侯逆的军兵,大都是瑶人……先生平了侯逆,会不会要把瑶人、瑶人都杀死?我妹妹、我妹妹,她喜欢你……”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弥留之际,说出了两个全然不相干的问题。

“我会娶她,你放心,上回我和先生去瑶寨,那个给我送了兔子的大眼睛小姑娘,对吧?等她长大了,只要她愿意,我就会娶她!不会杀瑶人的,不会,一定不会的,只要不造反,先生连鞑子都容得下,别说瑶人!我们在书院的马术教官,都是草原人,先生说……”然后谭风便没有再说下去,因为大头已经断气了。

似乎祸不单行,谭风刚放下大头的手,却听又有士兵在叫他:“排长、排长,狗蛋也不行了!”狗蛋跟大头不一样,他是自己走回来的,但到了这里一停下,大腿上刚才那伤口,突然爆裂,鲜血疯狂涌出。

“阿娘喔……阿娘……”狗蛋喃喃地这么呻吟着,唤着他的娘亲,就这么去了。

谭风拭了拭眼角,对侦察班的士兵说道:“侦察队形散开,前进。”又对卫生班的士兵下命令,“收拾他们身上的所有装备,记住,是所有装备!然后跟上。”然后谭风就带着通信班的士兵,跟在侦察班后面向前跃进。

这就是战争,连缅怀死去袍泽的时间都不会有,连挖个坑把他们埋葬,都是一种奢望,他们只能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不管是入土还是立碑,那都得等文胖子他们实现了作战目的之后,才能得以实施的事。

山风激荡着,山间混杂的人声依然,山下向上冲击的马蹄如鼓。

文胖子带着队伍走过那两位烈士的遗体,长叹了一声,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握紧了刺刀的柄,沙场,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言语,只有用手里的铁,去让敌人的血淌出,才是唯一的主题。

第四章万山在握(十四)

在越过这片山林以后,大明第一师山地特种大队,就迎来了第一波攻击。尽管他们很小心,也没有犯下什么错,甚至在山林里,连续干掉七波岗哨,也没有让对方传出一声示警,但他们面对的,是侯大苟,纵横广西数十年,兵锋直插湖广、广东的侯大苟,并且按照历史的轨迹,他还将再在以后的十五、六年里,继续在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为所欲为,无人能挡。

当那七波岗哨、统共不下百人的义军,连续被端掉以后,侯大苟手下的亲卫几乎是出于沙场的直觉,召集了部队重点防守在这片山林之外——也是因为那些岗哨被清除以后,让整片山林显得太静;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定时跑出来,催问下一班岗哨为什么还没有醒来轮值?然后争吵着计时的刻漏有问题……总之,就是这么一种直觉,对于百战余生的人来说,他们许多时候更信任自己的直觉,因为正是这种直觉让他们在战场上活下来,直到现在。

侦察小组刚刚越出山林,就遭遇了一波箭雨的洗礼,至少五百枝羽箭覆盖侦察小组所在的位置,而这些侦察兵,他们为了保持敏捷和灵活,并不可能如文胖子那样,有事没事为了保命而身披三层甲的变态,有两个人一声也没吭就被射成了刺猬,尽管他们是狼兵出身,尽管他们对于山地很敏锐……别忘记,侯大苟的义军主干就是瑶人,他们同样对山林很熟悉。也同样对于山地的地形有着很敏锐的感觉。

那个逃得性命的侦察兵,也同样身上中了七八箭,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