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193章

重启大明-第193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生帅才不外如是!”

底下自然有人不太服气或是不以为然,觉得丁某人虽有能耐,也当不起老帅这般推崇,但王骥冷冷的眼神扫过去,却毫不客气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视人命为草芥,这人不单对敌人狠,对自己人狠,对自己也狠,十九岁的五品官,说辞就辞,你们谁做得到?老夫是自问做不到的。丁容城在南直隶一日,尔等便夹起尾巴一日,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哪怕爬上你家女人的床,也给老夫忍着!都听清楚了么?”

“唯唯!”麾下将领起身领命,宛如仍在沙场大帐之中。

丁一却还不知道自己的谋划已经被这些老于军旅的大小军头,差不多大体上复原出来了七八成。他领着吉达、刘铁和谢雨城几个教习,还有五十名雷霆书院的学生,正在往南京的路上扎营,却是这渡口遇着了旧人。

却就是他雪中拔刀杀了十数个混混之前,与之共食牛肉共饮酒的那个小军官李淳。那人似乎不记得丁一了,如若不是丁一唤了他两句,又叫出他的姓名,他根本就不会跟丁一打招呼。

“李兄怎么会在这里?”丁一不禁惊奇地问道,这李淳那日与他偶遇,谈论起军中诸事极为老到,一笔字也很是看得过去,再怎么说教教私塾绝对没问题,再说不是团营里的军官么?怎么会流落到这里来摆渡当船夫?

用力将长篙拔了起来,将渡船系好了,李淳解下腰间酒葫芦摇了摇,却是无什么声响,脸上便有些尴尬地对丁一说道:“今日却是请不了你喝酒了。兄台领着这么些人,是要往哪里去?”

“这些是小弟的学生,带他们出来游玩踏青罢了。”丁一习惯性的自我保护,几句带了过去,却又问起这李淳的境况来。

似乎这比起没酒请丁一喝来说,李淳说起自己的遭遇倒是从容和平静许多:“我本是金吾卫的军余,战事起就去被团营拉了进去……后来兄弟你也知道,得罪了把总指挥使,只是这等人,便教我看着了,哪能不管的?”他倒是很洒脱,不过眉宇之间却有掩不去淡淡的苦涩,“撑船也能糊口,只是苦了我那娘子。待再过些日子,寻着有没人请私塾教师的,看看碰碰运气吧!兄台,实在抱歉,得遇旧人,却连一杯劣酒也请不起你!”

他似乎对请不起丁一喝酒,很是介意。

丁一是喜欢这李淳的洒脱,当下教吉达取了酒来——这厮自随丁一来了大明,向来都是揣着几袋酒的,递了一袋给李淳笑道:“自家酝的,李兄可试试,只是有些上头,最好回家了再喝,却莫摆渡时贪杯,教嫂夫人担心。”

李淳本是听着不爽,便要拔开塞子痛饮,听得丁一提起他媳妇,却就长叹了一声,点了点头,低声道:“你说得是,本来就苦了她,却不能再让她担心。”说话之间,刘铁在身边侍候着,谢雨城和吉达已领着五十个学生开始扎起营来,渡口不一刻便多了好几顶帐篷。

远远却就听着有个妇人惊叫道:“怎地多了这么些帐子?”却见身边李淳跃身而起,迎了过去,那被风吹得赤红的脸庞,有着莫名的柔情洋溢于期间。他跑了过去,抢过那妇人手上的食盒,指点丁一他们,欢快地说着些什么。

行近了,却就听得李淳跟那妇人说道:“这位倒是容城的丁兄弟!”又跟丁一介绍,“此乃贱内。”

那妇人看上生计所累,颇有些劳作的痕印,例如手上的茧子,脸上的风霜,但看着本也是个标致秀气的胚子,此时听着李淳的介绍,双手交叉在身侧蹲了冲丁一行礼,嘴里称道:“见过丁家叔叔。”

丁一连忙还了礼,李淳却从他媳妇身上解下背兜,抱起那背兜里约莫两三岁的小孩儿,不住地逗他玩乐,那小孩被逗得笑个不停,李淳指着丁一教他说道:“这是爹的朋友,你该如何称呼?”

“叔父!”那小人儿颇是乖巧。

丁一赞了一声,捏了一下小脸问道:“乖!你姓甚名谁啊?”

“我姓李,木子李,爹爹给我起名叫东阳。”

第十七章江山万里烟(七)

丁一愣住了。

李东阳!对明代略有些了解的人,有不知道李东阳的么?

丁一此刻心里大约叫了十七八句:我孟德!我孟德!李东阳?这是李东阳?若是自己没记错,正统十二年六月生的李东阳,现时不就是二岁多不到三岁么?他爹是不是叫李淳丁一不记得,但金吾卫军余这个对得上啊!

“李兄,听你口音,怕是茶陵人?”丁一咬了咬口腔里的肉让自己冷静下来,向李淳问道。

抱着孩子逗弄的李淳点头道:“丁兄弟还能听出我的口音?以戍籍居京师,多年不曾回乡了!”

“呵呵,小弟以前有位先生也是长沙府人氏……”丁一颇有些神不守舍,这十有**,怕真的是那个李东阳啊!这时却觉衣角被扯动了,回头望去,却不得不赞刘铁一声了,后者真是有眼色的,行了过来端着一个小盘子,上面覆了张红布,难为出门在外,他这片刻之间能张罗得周全,丁一冲他点了点头,向李淳问道:“这孩子能让小弟抱抱么?”

李淳笑着递了过来,丁一接过手很有些小心翼翼,李淳的媳妇在边上看着,掩嘴笑道:“丁家叔叔忒是小心,这娃儿是识得行走,只是送饭不耐烦他行得慢,才背了起来的。”李淳也笑了起来,让丁一不必这么害怕。

丁一这才大起胆来,逗这小人儿玩,这孩子却不认生,不一阵倒是和丁一玩得开怀。丁一对李淳说道:“李兄,小弟是给你留过地址的,为何有难处,却不去寻小弟?”李淳有些苦涩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看来这个是好脸面的,就是拮据,也不肯去寻人打秋风。

丁一抱着李东阳,却伸手一让,示意刘铁上前把盘子端到李淳身前:“李兄,丁一与兄正是倾盖相知,客套话便不说了,只问李兄一句,若李兄家有良田万亩,看着小弟摆渡为生。又是气味相投的朋友,不留下点心意,李兄会心安么?”

李淳被丁一呛得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推让,却是说道:“使不得。如何使得?兄弟你家里有钱是一回事,我不缺钱。这个真的使不得……”

倒是刘铁会来事。轻声道:“若有书院,要请李先生去教导书法,不知道先生可肯屈就?”

“自然是肯的。”李淳苦笑着说道,怎么也比他在这里摆渡强吧?

刘铁便把那盘银子不由分说硬塞在他手里:“容城雷霆书院便请先生前去任教,这是定金,若是多了。便是我家先生予朋友的心意。”

李淳夫妇还要推让,却听得被抱在丁一怀里的李东阳,脆生生说了一句:“朋友,有通财之谊。”

丁一和刘铁便大笑起来。说是这连不到三岁的令公子都晓得的道理,就莫再推让了。

李淳夫妇实在推却不过,也只好把收下,丁一似乎和李东阳这孩子极为投缘,甚至连李东阳拉了一泡尿在他身上,也笑嘻嘻全不计较。只是一味捏着李东阳的小脸,还讲一些“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前有狼后有虎,他怎么过去?”之类的,千百年后说烂了的段子,把李东阳哄得极为开心。

而且他得寸进尺地教唆着李东阳:“什么叔父?叫干爹!快点,叫干爹,干爹带你去京师,给你买糖葫芦好不好?带你去放风筝好不好?你喜欢听故事嘛?干爹有好多故事,每天都跟你讲……大鱼大肉……包子?行,咱们买两个,吃一个,扔一个!好么?”这根本就是语无伦次了。

在边上李淳的媳妇也就是李东阳的母亲,听着都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李淳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笑道:“丁兄弟,哪能这么宠孩子?”边上刘铁也来插嘴凑趣,“京师很好玩啊!容城也不错,先生后院修了个四四方方的池子,好清澈……哥哥带你去摸鱼儿……”他不知道丁一为何对这小屁孩这么好,但狗腿子的本事不是说笑的,反正他就是能拍上马屁应着景就对了。

倒是不到三岁的李东阳看来自小家教颇严,虽然对丁一和刘铁说的东西很感觉兴趣——有吃的、有玩的、有故事听、有新奇的玩意,能有可以不为之动心的小孩吗?但他还是望着自己父亲,尽管眼里很是期盼,可那句干爹仍然没叫出来。

“李兄,小弟和东阳这孩子极投缘,不知可否容小弟认为义子?”丁一冲着李淳有些忐忑地问着,他深知道这么问实在很唐突,因为他和李淳也只是第二次见面,要说多熟压根就谈不上。

这时狗腿子刘铁就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在李淳的媳妇边上压低了声音:“李家奶奶,我家先生最是喜欢小孩子,可家里两位师母过门日久,都还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先生这一房是一脉单传,家里人丁实在些单薄,故之,是有些……”日久,其实也就一年,这一年里丁一还四处奔波,可谓聚少离多。

但在刘铁这么说来,似乎丁某人子嗣极艰难一般。

绝大多数的华夏的女性,是很容易激发出最为良善的母性,也许她们会为了几毫几厘与菜贩喋喋不休地争论,但若是看着路上有人要饿死,只要身上有个菜窝子,扳一半给人救命,很多华夏女人在这时代是做得出来的,若说朱元璋的马皇后还是属于爱情,那么漂母就绝无疑问是洋溢着母性光辉的其中一位,要不然,韩信就饿死了。

所以她听着倒可怜起丁某人来,反而问着自己丈夫道:“丁家叔叔仙乡何处?贵庚几何?”这就是大致上同意了李东阳认丁一为义父了,只不过是问问丁一是不是身家清白、有无作奸犯科,以勿误交匪人罢了。

李淳笑道:“丁兄弟是容城人,单名一个义字,表字若拯,宣德六年七月生人。前些年便考了秀才。”这是当日相遇痛饮时,交谈所知的。只是这么听着,李淳的妻子就有些犹豫了,不单丁一是士子,李家是军户;而且看上去丁一就是有钱人家的出身,这一盘银子,寻常人半辈子不见能赚到这么多钱,又听他话里说着家有万亩良田。

孙太后那等人物,要认个干儿子自然要前思后想;若大家都是军户,认个干亲多大的事?不就是一句话,几个红鸡蛋就了解的?但双方身份和家境差得太多,应承下来,就很有点高攀的嫌疑。

“李兄,嫂夫人,若是这样,却就俗了。”丁一看着不对,放下李东阳,抬手作了一揖对李淳说道,“那日得遇,正下着雪,李兄可记得?区区身外之物,能安左右李兄与小弟,宛如白雪的相知之谊?”

这话要是李淳来说,就是装逼了,一个臭摆渡,跟家有万亩良田的朋友,说谊如白雪?那基本如同土木堡之前,丁某人跟英宗说,咱们是朋友,是差不多一个味道了,听着想吐好么?

但由丁一说来,却就教人心头一暖,李淳在这困顿之际,有朋友不顾彼此家景,来和他说谊如白雪,不禁也被煽起豪情,一拍大腿笑道:“好,那李某就高攀了!”却是把李东阳唤了过来,叫他冲丁一磕头。

丁一坐在刘铁取来的行军马扎上,笑着受了李东阳三个头,将他抱了起来,对他说道:“你却记好,义父的名字,不是义字,是一,一二三四的一;表字也不叫若拯,而是如晋,可记住了么?”

李东阳奶声奶气地问道:“可是‘公如晋;及晋侯盟’的如晋啊?”

丁一捏着他的脸蛋大笑起来:“不错!好学问,正如东阳所说!”

李淳这时正是兴起,与吉达相邀饮酒,倒是李家嫂子念头极为相通,听着丁一报出真名,已然觉得不对,连忙扯了丈夫几下。但李淳这时喝得高兴,吉达平日时丁一又不许他喝酒,难得这回丁一没有骂他,于是拖着李淳一起狂灌,两人竟喝得不亦乐乎,哪里有功夫去理会她?

丁一又从腰带上解了一块佩玉下来,挂在李东阳的脖子上,对他说道:“这个给你拿去玩。”神童又不是精怪,不到三岁的李东阳,那里懂得这玉的价值?只是点头拿起来玩,还打算放进嘴咬一下试试。

李家嫂子抢了过来,往李东阳手上打了一把,有点畏惧地向丁一问道:“丁家叔叔,你……您、您可就是那个丁容城?”世上同名同姓者多,同名同姓同一籍贯的就不多了,何况丁一这出手气度,几乎答案已然不必问,她是鼓足了勇气才开的口。

“回嫂夫人的话,小弟就是那丁一。”丁某人收了一个未来的首辅为义子,正中开怀之际,规规矩矩复了礼,“先前是小弟的错,没有与李兄直言相告,今日幸得东阳为义子,已然托出身世,嫂子却莫再用尊称来羞辱小弟了。”

“可、可这……”李家嫂子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只好指着李东阳颈上的玉佩说道,“这也太贵重了,被人抢去如何好?”她给人帮工时,是看过东家奶奶那块视为珍宝的玉,好不好她倒是不懂,只是看上去还没有丁一给李东阳这块晶莹透剔,想来必是要值许多钱。

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