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60章

醉枕江山-第60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处酒家。

撑着油纸伞的人没有停,径直向那酒家走去。

滴水檐下,他收了伞,现出容貌来。这人已经有五十出头了,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生出密密的皱纹,前浓而后淡的一双眉毛,略显瘦削的脸颊,微微带着些凄苦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受了这秋雨秋风的影响。

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叹了口气,便甩一甩伞上的雨水,推开竹篾编制的小门儿走进去。酒楼里很静,这时候连市中心闹市区走动的人都少了,更何况是这等幽静的所在。

雨中酒客几如断魂,那酒博士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只剩下一个老掌柜,坐在酒柜后面托着下巴打盹儿,客人推门进来,随之刮进一阵秋风,轻轻拂动了柜台上方悬着的一串酒牌菜牌。

酒牌菜牌都是竹制的,被风一吹,相互碰撞,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那老掌柜想是睡得熟了,竟然没有醒来。

客人也不叫他,只是四下一扫,就见酒店一角,临窗坐着一个人,那人见他进来,便向他招了招手。这位年逾五旬的客人便举步走了过去。

屋角那副座位窗外,就是一片旺盛的野草,虽是深秋,依旧长得茂盛茁壮。窗子支着,雨水浇在上面,发出“淋淋”的响声,然后再流到野草的茎叶上,偶尔有风吹进来,拂动着那位酒客的衣袂。

那位酒客头发上束着丝制的巾子,穿着一袭葛黄色的团领袍衫,颌下有一部稀疏的胡须,脸色微微有些发黄,但是看起来年纪并不大。葛黄袍子的年轻人起身向他见礼,笑问道:“可是尤兄?”

五旬老者微微颔首:“某正是尤浩洋!”

黄袍年轻人微微一笑,肃手道:“尤兄请上座。”

尤浩洋犹疑地瞟了他一眼,脱靴登榻,在案几后面跪坐下来,黄袍年轻人也撩袍坐好,抄起酒杯,右手举杯,左手托底,向他行了一个很客气的敬酒礼:“秋雨苦寒,尤兄请先饮一杯,祛一祛身上的寒气,咱们再慢慢谈。”

尤浩洋是被那个耳目人赵逾邀请来的,赵逾下了一番大力气,终于找到一个有可能知道苗神客下落的人,但是要想从这人口中问出苗神客下落却并不容易,尤浩洋只稍稍露了一点口风,索酬极高,赵逾便安排他与杨帆直接见面。

杨帆乔装改扮了一番,便与他约定了在此处会面。

尤浩洋其实官职不高,他只是一个邸吏,进奏院里的一个邸吏。

进奏院就相当于后世各省设置的驻京办事处,负责为省中大员做些上传下达的事情。能在京里设邸吏的,都是一方诸侯,他们设邸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上报辖内情况,而是为了方便他们随时了解京里的情形。

那时代交通不便,讯息不灵,地方大员们岂能坐等只与自己有关的消息经由朝廷方面传达过来,他们自然要安排一些情报人员在京里随时打听朝堂上的一举一动,这些人不但负责替地方大员打探朝中消息,也负责替他们联络京中权贵,交通感情。

因此,邸吏是个很肥的差使,地方大员们在别的地方都能省,却绝对不会在邸吏的资金方面小里小气,所以邸吏都是肥得流油,可是凡事皆有例外,尤浩洋这个邸吏,现在过的日子就比黄莲还苦。

因为尤浩洋好死不死的,乃是于阗都督府设立在京的进奏院邸吏。

于阗本是安西都护府下辖的一个军镇。

贞观二十年的时候,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向大唐请求和亲,李世民提出让他割让龟兹﹑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五国为聘礼。乙毗射匮可汗阳奉阴违,表面答应,和亲后却不肯割让,大唐便动用军队强行接管了这些地方。

于阗都督府就是在那时设立的,贞观之后,因为政局动荡,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罢四镇,安西都护府迁回西州。显庆二年,大唐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次年,四镇又恢复。

咸亨元年,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四镇再罢。调露元年,大唐安抚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又重置四镇。三年前,唐军被吐蕃打败,四镇再次失守。所以,于阗都督府设立在京的这些邸吏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他们是都督府设立在京的人员,不是朝廷直属的官员,俸禄的发放不在朝廷,可现在问题是,那些都督府也不知道是否有机会重设,谁还理会他们呢?这些邸吏就处于一个极尴尬的境地了。

一些家境还可以的小吏,暂时可以靠家里帮衬,像尤浩洋这种靠他养家的男人,经济来源失去,就有些苦不堪言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赴今日之约。尤邸吏饮一杯酒,将杯轻轻放下,直视杨帆道:“老弟,闲话少叙,你想知道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苗神客!”

杨帆微微倾身,双眉扬起,直视尤邸吏道:“我只要知道苗神客的下落!”

尤邸吏脸色微微一变,抱拳道:“你要知道他的消息?失礼!在下告辞!”

尤邸吏起身便走,杨帆从桌下拿出一个青布包袱,往桌上一放,包袱里面“哗”地一声响,尤邸吏正要把脚探入榻下的靴子里面,听到这声响,身形不由一顿,他扭头看了眼那个包袱,着实不小,不禁咽了一口唾沫。

杨帆道:“尤兄怕什么,出得你口,入得我耳!”

尤邸吏脸上现出挣扎的神色来。杨帆又是微微一笑,说道:“出了这间酒楼,你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你,谁若说你曾向我透露过什么消息,可有什么凭据么?难道你肯承认?呵呵,尤兄,还是坐下的好!”

尤邸吏的脚尖慢慢转了方向,好半晌,才艰难地回到案几旁坐下,闭目长叹道:“唉!人穷志短!你到底要知道什么?”

杨帆沉声道:“我只想知道苗神客现在哪里,下落如何!”

尤邸吏霍地张开眼睛,定定地瞧他半晌,缓缓垂下眼帘,说道:“你查问苗神客下落,是为恩?是为仇?”

杨帆道:“无论恩仇,离了这家酒店,一概与尤兄没有关系,尤兄觉得,你是知道好呢,还是不知道好呢?”

尤邸吏吁了口气,脸上的愁苦之色更浓了:“某……并不知道苗神客的下落。”

杨帆缓缓直起腰来,伸手抓起那个包袱,说道:“倚窗听雨,雨打芭蕉,别有一番意境。这桌酒菜,就算小弟奉赠于尤兄的,尤兄请慢慢享用,在下告辞!”

尤邸吏脱口道:“不过,我知道谁知道他的下落!现如今,大概也只有这一个人,知道他在哪里?你若问起旁人,旁人未必晓得,我能知道此事,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

杨帆手上动作一停,问道:“这人是谁?”

尤邸吏慢吞吞地道:“我若说出来的话……”

杨帆二话不说,便把手中的包袱往前一推。

尤邸吏伸手按住包袱,徐徐说道:“上官待诏!”

杨帆吃了一惊,失声道:“上官婉儿?”

尤邸吏脸上慢慢露出一丝诡谲的微笑,问道:“足下还要继续问下去么?”

杨帆沉吟半晌,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说道:“尤兄,你这是故意说出一个高居九重宫阙之上的人物来搪塞于我么?”

尤邸吏道:“尤某所言,句句属实!”

杨帆冷笑道:“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尤鸱吏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气,说道:“苗神客只是个编修国使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呵呵,你可知道,这苗神客编撰的都是些什么书?”

上架在即,敬请支持!

上架感言

各位书友,本书就要上架了,如果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读者,请订阅本书,给予本人实质的支持!

醉枕公众期40天,上架时收藏逾六万。上一本书锦衣公众期47天,上架时收藏六万六千,不过上本书一天一章,一章四五千字,这本书公众期时间虽短些,更新字数却超过上本。

在公众期少七天的情况下,相比较来说,收藏应该是差不多的,可见咱们历史类读者相对稳定,增减都不多。我是真的希望有增无减,看历史小说的朋友越来越多啊!

当然,这个收藏数,确实无法同玄幻、仙侠的大神们作品比较,人家上架前收藏会达到十五六万,不同题材的读者群不同,唯其如此,我就更需要您的关爱和支持了。

除了读者基数相差太多,在出版、网游、移动阅读等方面,历史类都处于劣势,所以即便在月票榜单上名次相差无几,历史类作者的收入与之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关关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网络订阅,所以您的支持对我至关重要。

网络阅读的价格并不高,千字两分钱,写一章要绞尽脑汁,创作一上午的时间,费心费力,但是对大家来说,其实也就是几分钱的事,所以可能的话,请订阅支持!

方才,我特意去看了一下《锦衣夜行》,从9月3号结束,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平均订阅又增加了两千,看来很多读者是喜欢完本后再订阅的,希望这部分读者也能跟订跟读,其实猜测剧情,在书评区与其他书友和作者互动,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的。

回明时期,关关白天上班,一晚还要更新上万字,常有书友抱怨说现在的更新不及那时候,可是关关就是从那时候起累坏的,颈椎、腰椎,一身的毛病,这本新书创作前,准备时间充裕一些,所以攒下了一些稿子,大约五六万字的样子。

最近活动比较多,有时码不了字,只能用存稿来更新,如今还剩下四万多字,按一天六千字的话,够我发六七天的。不过我发现我是那种攒不住稿子的人,一旦手里有点稿子,要么劲头就有些软了,要么就喜欢不停地改写好的章节,改来改去,发现不如初稿自然,又改回去,徒然浪费时间。

与读者互动中创作新的情节,更有激情,更具灵感,大概这也是像我这样的一部分作者的创作特点。新书上架期间,我会更加专心地努力码字,再加上大家的良好互动,努力让速度提升上来。

从06年开始创作第一部作品,六年来,上班时天天码至深夜,辞职后,日日专心于创作,这源于我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源于诸友对我的支持。文学的梦,我从小就有,为什么直到而立之年才全身心的扑在这上面?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

你们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兄弟姐妹,如今还是我的衣食父母。不管是在书评区与你们互动,还是有机会遇到一位读者,一起举杯畅饮,放言畅谈,哪怕前一刻还不曾谋面,下一刻也能那般亲切、那般熟悉,正是源于这个平台、这些作品。

衷心的希望,我们能够永远在一起!当我还写得动的时候,我写给你们看;当我写不动的时候,我和你们一起看!

最后,再度拜上,今晚上架,请您支持!

第八十六章共一帘秋雨

“什么书?”

“昔日,天后尚是宫中一昭仪时,为了夺皇后之位,编撰了《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书发行天下,为其造势,这些书都是天后身边一班文人代著的,苗神客就是其中之一。”

杨帆怔了一怔,问道:“那又怎样?”

尤邸吏道:“二十年前,天子视事,天后垂帘,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中外谓之二圣。你道天后是如何处理如此繁重的国家大事的?”

杨帆有些明白了,微微动容道:“你是说……”

尤邸吏道:“二十年前,天后亲自挑选了一些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的文人学士,充入中书、门下以及翰林院等中枢衙门与编修衙门,他们担任的都是最高不过五六品的官职,却可以不必经过南衙,直接从皇宫北门玄武门入禁宫办差,随时面见天后。他们虽然不是宰相,宰相权利却一步步被他们剥夺,转移到他们手上,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北门学士”

杨帆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本以为最容易下手的这个苗神客,竟然是个比丘神绩更有来头的大人物,大唐官场上虽然没有过这么一个宰相,而他实实在在是扶保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帝位的股肱之臣。

人常说上官婉儿是大唐内相,这苗神客分明就是大唐隐相了,如此说来,这两人的地位倒是相当。

可是,既然他极得武则天信任,拥有极大的权力,又何以销声匿迹,又何以他的下落只有上官婉儿一人知道呢?

当杨帆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尤鸱吏脸上便露出一副奸商般的笑容:“小兄弟所问的问题,干系实在是太大了,我说的已经够多了。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那么,还要再付一份酬劳!”

说着,他就抓起那个包袱,使劲塞进了自己的怀抱。

杨帆撑着伞,在细雨斜风中缓缓而行,细雨打湿了他的前襟下摆,他也没有注意,他的思绪已完全沉浸到尤浩洋告诉他的有关苗神客的点点滴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