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263章

风月天唐-第263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余钱养家糊口。
  起初众人不明白官府收购这么多高粱做什么,之后在易成天的宣传之下才得知,这是要用陈浩制造的蒸馏设备制作酒坊。并且声称官不与民争利,待范阳饥荒一过就会将这项技术投入民间。如此一来引得众多商人纷纷趋之若鹜,希望能够将这套设备购买囊中。而整个范阳的百姓闻听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激起百姓们的热情,纷纷决定春秋两季种植高粱。
  整个范阳之所以有了这股风潮,原因归根还是在陈浩的身上。当初在范阳治理旱情之时,陈浩制作的两种先进水车已经让众人大开了眼界。虽然之后由朝廷工部将其重新命名,但是范阳的百姓私下里却将水车称之为长风水车。其次便是陈浩在京城杯莫停酒楼所调制的美酒,如今已经被众人所熟知,这让范阳的百姓更加相信陈浩的能力,因此对于陈浩设置的蒸馏酒坊设备信心十足。
  这些是陈浩所没有想到的,他本以为这项跨时代的蒸馏设备,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虽然此年间已经有了所谓的蒸馏技术,但是他的这套设备却是先进几百年。若非有巧夺天工的公输赞帮忙,这套设备即便陈浩有心也无法克服材料的局限性。如今的陈浩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名人效应。虽然陈浩一直很反感名人效应,但是如今他的思想正在慢慢的改变。若是合理的应用名人效应,能够让好的政策以及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途中少一些阻碍,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功德。
  
  第082章 佛道之论
  
  自从陈浩来到了幽州之后,佛、道两家的弟子便络绎不绝地登门拜访。期间若不是易成天调派城中卫士予以保护,恐怕整个府外早已聚集了大量佛道中人。曾经由于聚集着众多,以致于街道拥堵行人不畅。非但如此,由于两家纷争已久,此次相遇难免发生口角,于是两教的争论便在陈浩的府外辩论开了。
  陈浩一瞧这长久下去可不是好事,自己马上就要成婚,这一群和尚道士聚集于此岂不是有伤风雅。于是便找来易成天,询问北地佛道分别以何人为首。经过了解之后,陈浩才知道北地佛道两家分别以苦缘禅师、玄机真人最为举足轻重。
  对于此事陈浩也是无奈一笑,他本无意为之却引来了一场佛道之争。既然此事是因他而起,那他就有必要将此事妥善的化解。于是陈浩要求易成天张贴布告,就说三日后有请苦缘禅师、玄机真人于府中评弹佛道之理。同时也请了范阳大儒邱书明,也共赴盛宴权当作个见证。
  这则消息很快的便传遍了整个幽州,乃至不久之后整个范阳也知悉了此事。北地的佛、道徒众纷纷静下心来,都很想知道陈浩这个既能一语道破玄机点化成佛,又著有《封神榜》这类力捧道家的小说,这种传奇人物到底对佛与道的立场是什么。
  如今陈浩无意而出的《封神榜》已经在道家众人的力捧之下,成了北地最为畅销,也最为流传的著作。虽然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却被道家众人奉为经典之作,并且引经据典为陈浩的《封神榜》当做佐证。
  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陈浩心里很是明了。他知道这是道家的借题发挥,长久备受打压的道家一直希望能够扳回胜局,但是由于朝廷的不予支持,故而一直未能得到发展。如今陈浩的这本《封神榜》问世,其内容直接阐述了佛本是道的道理,这让道家众人看到了希望。若是别人著作此书尚且不算什么,但是陈浩著作了这本书,那情况就得另当别论了。也正因为如此,道家众人才会如此疯狂的推崇陈浩这本《封神榜》。
  三日后,侯府的庭院中,诺大的四方桌案上摆放着一套茶具,方桌四周分别坐着苦缘禅师、玄济真人,范阳大儒邱书明,以及一身便服的陈浩。
  三人皆是静默不语,只等陈浩率先开口。陈浩看了看眼前的三人,随后温和一笑道:“三位皆是当代名望正隆之人,在陈某这等晚辈面前就无需拘谨了!”
  虽然陈浩如今已经无官职在身,但是李渼却保留了他的侯爵。只是陈浩自从辞官之后就一直以百姓自居,如今的他隐去为官时的凌厉之气,活脱脱的是一个富家公子模样。但是即便如此,眼前的一僧一道一儒,皆是不敢如此去想。
  陈浩独自讪然一笑,眼前三人皆是年过六旬之外,苦缘禅师神态安详,花白的胡须飘洒在胸前,似有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而玄济真人却是一身水火道袍,发髻随意扎上,鹤发童颜确有一副仙风道骨。而坐于陈浩对面的则就是范阳大儒邱书明,此人虽然样貌六旬开外,但是据陈浩得知,此人已经过了耄耋之年。其名下弟子多不胜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三人皆是板着脸不作言语,陈浩也只有率先说话了,他先是向左右二人拱手敬意道:“今日陈某只请二位前来,想必也均知陈某此番的良苦用意!因此今日无论接下来的争论,是对!还是错!还请二位莫要伤了和气!”
  说到这里,陈浩这才向邱书明拱手恭敬道:“邱老,今日就有劳您了,做个见证的同时,也希望您能笔录今日的过程……”
  邱书明手捻胡须,只是呵呵一笑便点了点头。对于面前的这位年轻人,邱书明露出了欣赏之意,他自然明白陈浩今日安排的用意。邀请佛道两位领袖人物私下商谈,既可以对佛道之理进行辩论,又免去了人多嘴杂的纷扰,若是广搭芦篷聚而论法,场面浩大难以把控,势必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又为了能够让众人得以信服,还特意请来了他这个非僧非道的大儒作证,这不得不说陈浩将事情考虑的十分周全。
  苦缘禅师见陈浩如此和气,于是便打了一个佛偈道:“阿弥陀佛,陈施主方才所言正合贫僧心意,既然如此贫僧有一疑惑请施主解惑!”
  “哦?大师但说无妨!”陈浩知道今天的正题终于来了,于是认真的说道。
  “陈施主著《封神榜》一书,可谓是宏篇之作,将满天神佛皆囊括其中,让贫僧也是倍感钦佩……”
  陈浩听到这里并没有动其声色,因为他知道这只不过刚刚开始。果然不出陈浩所料,苦缘禅师突然话锋一转道:“但不知施主此书可有依据?封神榜中隐含老子化胡成佛一说,不知施主是从何得知?是主观臆断还是随性编撰而来?”
  此言一出,陈浩尚且未有说话,一旁的玄济真人却拧眉冷哼道:“无量天尊,苦缘禅师此言差矣,陈公子博闻强识学贯古今,所著之书又岂是随意杜撰?贫道通读陈公子所著《封神榜》,弘扬道、佛之意毋庸置疑。况且贫道根据我道家经典密笺之中却可以寻得理据,苦缘禅师,你又何必问及这等毫无意义的问题?”
  “阿弥陀佛,玄济道友,所谓的理据,你与贫僧皆是心知肚明!你道门随意杜撰典籍意压我沙门中人,可谓是由来已久不足为鲜。如今你所谓的典籍密笺,不过是尔等为了自我吹捧亦为贴金罢了!”玄济真人的话音刚落,苦缘禅师的反驳之言便接连而上。
  “……”
  “……”看着二人互不相让的争辩,陈浩与邱书明最后却是相视一阵苦笑。邱书明思忖幸好陈浩没有聚集众人论法,否则这成千上万的出家人非打起来不可。试想两位佛、道的领袖都如此毫不相让,那所谓的众多佛道弟子又是如何的群情激奋。邱书明无奈的摇了摇头,执笔在早已铺好的空白书籍上,记录着二人的争辩之词。
  
  第083章 亲自操刀
  
  陈浩听着二人的争辩之言,心中也是颇多的无奈。自古佛与道之间的争论一直从未休止,又岂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本来陈浩无意相帮任何一方,但是苦缘禅师的一句话,却是让陈浩心中很是不悦。
  于是便双眉微拧,对着苦缘禅师沉声道:“大师此言太过偏激!道家典籍密笺是否真如大师所言皆是伪造,尚且有待甄别与辨识。但是恕陈某犯言,即便道家典籍有伪造之处,大师你也不必当面抨击对方吧?难道佛门典籍就一定是真的吗?”
  陈浩此言一出,苦缘禅师与玄济真人不禁为之一愣。而玄济真人愣神之后,却是面露喜色的拱手道:“素闻陈公子博古通今,还请今日道尽佛学典籍之鄙陋,也让苦缘禅师知道何为辱人者自辱之!”
  而苦缘禅师虽是惊愕,但是随后却面露愠怒,沉声道:“陈施主所言我沙门佛经有伪造之嫌,还请陈施主拿出证据!也好让贫僧心服口服……”
  本不想多惹纷争的陈浩,见苦缘禅师如此郑重,心想今日不说个明白恐怕是难以脱身,于是便郑重道:“佛经真伪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向说,一是翻译史上无法查证其时代和译者的经典;另一是从鸾坛或者乩童以降神托梦的方式,传授出来似是而非的佛经。第一类是正式的经典,与佛法不相违背;第二类是假冒的经典,实质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说到这里,陈浩见苦缘禅师面露疑惑之色,于是放慢语速接着说:“而民间信仰的产物,是由附佛法外道的鬼神所传授,利用有人在修行之时,或者某一神鬼特定的场所,化现佛菩萨的形象,以民间大众所熟悉的语句,说出一部一部的短经,比如说《高王观世音经》、《血盆经》、《太阴经》、《太上感应篇》等。
  有的近于佛,有的近于道,有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以人间道德标准来劝化、教善、教孝、教恩义,都有它一定的作用,所以,虽为伪经而非真的佛经,但民间的佛教徒们都在传诵。之所以广为流传,乃是因为这些经文具有教化众生之能,苦缘禅师,不知陈某说的对与不对?”
  陈浩的这一番言论,不但让苦缘禅师心中震惊不已,也让玄济真人与邱书明陷入了深思,邱书明停下手中的笔,怔怔的看了陈浩一眼,心中却是格外的吃惊。因为这一席话不但关联佛道之间的关系,也牵连到了儒家学说。
  苦缘禅师沉默不语,脸上却是极度的阴沉。根据陈浩方才的分类,所举出的几本典籍的确是介于佛道之间的经文。最具有佛学的《高王观世音经》,也是后人根据民间故事所撰写,较真起来还真不能说得上是真经……
  苦缘禅师仍旧不死心,于是辩驳道:“陈施主所言颇有道理,但那些经文却不是玄济真人那般特意伪造!”
  玄济真人一听这话,顿时来了怒火,继而驳斥道:“苦缘,你口口声声说贫道伪造典籍,不知你可有证据?”
  “哼!显而易见!”苦缘禅师也是吹胡子瞪眼,丝毫不于相让的回应道。
  “你!你才是显而易见,和尚头上长虱子——显而易见……”玄济真人怒急生智,竟然反驳讽刺道。
  “你!……”
  “……”
  看着苦缘禅师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道事情还是别闹太僵的好,于是摆了摆手打断道:“好了,二位不用争吵了!”安抚了各自的情绪,陈浩这才侧过脸对着苦缘禅师道:“《高王观世音经》本经之所以有此名,是由东魏大宰相兼渤海王、北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高欢,命人记录的一份经文,这份经文乃是梦中所传真假难辨,即便是真的也难免口述出错,苦缘禅师,若是此经文有错误隐藏其中,尔等后世僧人岂不是贻误苍生,有悖于佛陀精要?”
  陈浩说的这一段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据记载:南北朝东魏天平年间,有个河北省定州人叫孙敬德,他在守城的地方造了一尊观音像,每天供奉参拜。后来服役期满回家乡,却被人当做叛贼抓住,孙敬德在拷打之下屈招,判了死刑关在监狱里。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高僧教他念《观音救生经》,高僧说,诵千遍就可免死。
  孙敬德醒来后就开始诵,到了行刑的时候已诵了几百遍,拉上刑场后继续诵,终于满了千遍。当刽子手举刀向他的头砍去时,刀被折为三段,换了一把刀,仍伤不了他的皮肉。丞相高欢知道后,就上表免除他的死刑,同时命手下的人将这个经写下来,传之于世,让全国臣民念诵,所以后世之人就叫《高王观世音经》。
  “陈施主还请慎言,佛门经文岂会有伪!若是如陈施主所言有伪,这经文又岂会在民间广为流传!”苦缘此刻额头上已经泌除了细汗,在这寒冷的冬天倒是有些异常。
  陈浩见苦缘禅师依旧苦苦地不肯松口,心道这可是你逼我的,于是嘴角微微一动:“那禅师应当深知这经文的出处喽?”
  “那是当然!”见陈浩论及经文,苦缘分禅师顿时来了精神,于是便将高欢命人记录经文的典故,详细的向陈浩讲述,生怕陈浩对这其中的典故不明。
  待苦缘禅师详述了这段富有神话的典故之后,本以为陈浩会认同他的论点,却不料陈浩突然来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