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39章

风月天唐-第139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泷深知,若是能够稳定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即便李忱再疼爱她这个女儿,也会将其许配给吐蕃王子。因此她此刻去求李忱反而作用不大,与其这样不如另寻求助。此刻她想到了远在东都的两个人,思忖若是有皇弟与陈浩出面,想必会让父皇回心转意。于是手书一封信详述了京中之事,随后派快马送往东都洛阳……
  大中六年冬腊月初十,三国的使团队伍终于尽数聚集到了京城。如今荒废已久的万国会馆,如今也是因为三国使团的到来焕然一新。
  十余年来何曾见过三国齐聚长安朝贡,这一盛况注定被长安的百姓所铭记。当三国使团进入京城的第一天开始,整个长安城便沸腾起来。如此难得一见的盛况,又岂能不沸腾。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锣鼓喧天爆竹连连,尚未元旦便更甚往昔的元旦氛围。长安城的百姓们,全部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在他们看来,往昔的盛唐正在一步一步的复原。对于这些浮华的一切,有明智之人会察觉的到,这一次三国使团齐聚长安未必是一件好事……
  三日后,也就是腊月十三,大唐皇帝宣宗李忱召开朝贡大典,于京都长安皇城的大明宫紫宸殿接见属国朝贡。其中非有专职的五品以下官员无需上朝。凡有上朝之官员,均可于偏殿暂用朝膳。
  如今日这般规模的大典朝会,已经多年不曾举行了。一般是新皇登基、皇上大婚、册立太子、外国内附等等隆重的时刻方得举行。上次进行大典乃是六年前李忱登基,而今日大典乃是为属国前来朝贡而举办。
  据大唐律法,属国须得每三年进贡朝见一次,以表示对朝廷的臣服与恭顺之意。然而随着唐廷的积弱,已经让周围等过不在惧之。因此十多年来不曾进贡已经实属常事。
  今日辰时开始,身着盛装的七品以上的京官与京都地方官员,连同朝贡使臣俱已侯在宫门外,并在鸣赞官指挥下列好队伍等待召见。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宫门缓缓开启,百官与使臣们在鸣赞官引导下由两掖门入皇宫。文官列东面武官列西面,属国使节队伍位列东侧未,各藩镇节度使队伍则位列西侧末。
  今日前来的朝贡的乃是吐蕃、南诏、渤海三国,吐蕃则是以王子维松为首,尚思罗公伦、尚婢婢两位大臣;南诏则是以世子酋龙为首,勇将段宗牓与蒙嵯巅两位干臣;渤海则以王子大虔晃为首,与一众大臣陪同。
  待一切就绪后,皇帝李忱终于在万众瞩目中驾到,这时鸾仪卫官鸣鞭,百官与使臣一起跪迎。待李忱端坐紫宸殿后,四品以上官员便按爵位职位高低鱼贯而入,并在赞鸣官的排班之下各自按位立定。
  待群臣三拜九叩之后,鸿胪寺官员引属国、理藩院官员引三国使臣于殿外就拜次。三拜九叩之后,这才算进入了正题。
  此刻李忱于龙椅之上,座南朝北俯视群臣,望着大殿之外的按部就班的群臣与使臣,面上虽波澜不兴神态自若,但心中难免思绪起伏连连。心道何时能够让三国真心俯首称臣,各地节度使不在拥兵自重,那么待他百年归老,也有面目去见李氏祖先。
  之后在陈浩的示意下,按属国在前诸侯于后的惯例,鸿胪寺官员便先将属国使臣一一领上殿来,再次三拜九叩之礼后,宣宗李忱赐座上茶。然后三国进献贡物,并递上国书表达国主臣服仰慕之礼。
  首先进献贡物的是吐蕃王子维松,此人虽是着装有失怪异,但是一口流利的汉语让人觉得不甚生分。
  “小王维松,携尚思罗公伦、尚婢婢两位辅臣,叩见大唐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维松朗声唱出觐见拜词,说罢便歉然一礼。他十三四岁左右,但身材却犹如十八岁的青年。虽身着一身王子华服,却掩盖不住浑身散发戾气。
  “好,好!王子平身,赐坐!”李晨你面上露出和悦之色,对于维松未行跪拜之礼,李忱虽然心中不悦,但是也无可奈何。
  其后便是南诏世子酋龙为首,携勇将段宗牓与蒙嵯巅两位干臣,来到殿上行礼朝拜。多以恭维之词,听得人昏昏欲睡。最后便是渤海王子大虔晃为首,与一众大臣为大使,也是略作行礼后赐坐于一旁等待传唤。
  三位王子坐席一旁悠然自在,等待李忱接受各地节度使的述职。待一切接待完毕之后,李忱长出了一口气。抬眼看了看坐立一旁的三位王子,他知道今日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见已经时过晌午,于是李忱便摆驾麟德殿,邀请三位王子共赴宴会。三位王子自然不会推辞,于是便跟随李忱在麟德殿饮宴。
  
  第058章 讨教一番
  
  今日殿内布置地极其喜庆,地上铺着厚厚的嵌金丝的红毯。梁上雕梁画栋,挂满了精巧的彩绘宫灯,结着大红的绸花。
  大殿四周由六对高高的铜柱子支撑,铜柱子旁边都设有一人高的雕花盘丝银烛台,天色还看不见一丝暗淡,但上面早早点起了儿臂粗的蜡烛,烛中掺着香料,焚烧起来幽香四溢。
  三位王子虽然贵为一国世子,但是也对于中原宫殿还是知之甚少。相比之下吐蕃的布达拉宫,犹如火鸡相较于凤凰一般。此刻三位王子才深刻的体会到,为何他们的父辈一直希望进犯中原……
  宣宗李忱与李泷坐于首席,几位宰辅与席间相陪三位王子。宴会间其乐融融,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三位王子虽是沉醉其中,但是也未忘记此行的目的。就在一曲舞罢之后,吐蕃王子维松向李忱施礼道:“陛下,小王有一事有求于陛下,还望陛下恩准!”
  “哦?维松王子有何事相求,但说无妨!”李忱虽口中轻描淡写毫不为意,但是心中却是十分的警惕。对于此次三国无故来朝朝贡,李忱心中甚是疑虑。
  维松王子看了一旁的李泷,随后一脸经惊艳的躬身道:“大唐风华物茂地灵人杰。京都更是八荒争凑,万商咸集、繁华如锦,小王向往已久……然小王听闻陛下有一爱女尚未婚配,在此小王斗胆望陛下赐下良缘。也好两国之间结下秦晋之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这……”李忱有些迟疑的看了看身旁的李泷,李忱之所以将目光转向李泷,是希望他这个女儿能够出面反驳这位吐蕃王子。毕竟他作为大唐天子,自然不好直面拒绝此事。
  然而李泷却会错了李忱的意,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羞怒,豁然起身怒视吐蕃王子道:“你不过是吐蕃小国王子,有何资格迎娶本宫!”
  李泷的直言羞辱,吐蕃王子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轻笑的问:“公主此言小王不予苟同,小王虽非中原人士,然对大唐之事也算颇有耳闻。公主阿姊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究其身份不过是状元之身,名门望族之后,此等身份能及得上小王?”
  “你……”李泷未曾想这吐蕃王子,竟然对她皇家之事了如指掌,惊异之余不知该如何应答。
  “再有公主其妹广德公主下嫁于综,于综此人不过是一介进士,究其根本不过是名门之后,然这些又岂能与小王的王爵相提并论?
  再者而言,若非公主不情愿,想必此刻已早为于家儿媳。莫非是小王相貌不够出众,才引得公主殿下对小王不喜?”吐蕃王子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使得首席上的李泷脸色极为难看。
  今日子宴席上的三位王子,要论起相貌而言,三人不说容貌俊伟,也算是相貌堂堂。
  李泷听了吐蕃王子的辩驳之言,沉吟片刻后,继而双眉紧蹙的戏谑道:“王子也知晓他们均是进士乃至状元之才,那本宫请问王子,你可有进士之才?”
  本以为吐蕃王子会以此倍感尴尬,却不料吐蕃王子丝毫未有情绪波动。随后与其余两位世子对视一眼,三人眼中均有了一丝得意之色。
  就在李泷颇感有些诡异之时,吐蕃王子维松开口道:“公主殿下言之有理,中原文明小王又岂敢与大唐学子相比……”
  “哼!知难而退尚算聪明!”李泷见吐蕃王子主动认输,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吐蕃王子见李泷欲要重回席位,于是摆了摆手道:“公主果真金玉良言,小王自负也是聪明之人。既然公主甚觉小王与两位世子乃是偏邦小国,那小王倒真有讨教的地方……”
  话音刚落南诏世子酋龙,渤海世子大虔晃,二人默契地离开席位上前请求赐教。这三人同时请教,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一个是三国立于不败之地之地的圈套。尚且不论讨教的是什么,就凭这种挑衅手段,就比当年东瀛要高明了许多。
  李忱凝视台下三人,心道果然是来者不善。于是语气有些生冷的问:“三位王子莫非来我大唐有意挑衅不成?”
  “陛下此言差矣,小王与两位世子岂敢冒犯陛下之威。奈何方才公主有意侮辱小王,小王若不拿出真才实学岂不是无缘迎娶公主?”吐蕃王子机智的反驳道。
  脸色阴沉的李忱心中暗道,朕还真不信你能胜得了满朝文武。于是沉声道:“既然三位由此雅兴,朕便做个见证!”
  说着李忱将文武大臣悉数传唤到了殿上,等待着三位王子出题。这时吐蕃王子却轻轻一笑道:“陛下,既然如此,何不加上赌注,如何?”
  “哦?说来听听……”这一次李忱精明了许多,未做肯定的答复。想想当年在未知之下,竟在东瀛使团面前夸下海口,结果差一点就失去了东海之滨十三州。
  “小王与二位世子今日讨教的乃是文、武,其中自不会泛指一题。若是小王与两位世子输了文,我等三国心甘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潮;若是输了武,我三国贡献六万匹上等战马……”
  嘶……
  众人一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好大的手笔。六万匹战马绝非是小数目,或许放眼大唐马匹数量几十万,但是能够称得上是战马的不过寥寥而已。
  李忱的双眼开始有些放光,有了这六万上等的战马,起码可以组建一万骑兵。而这一万骑兵就是他的生力军,也是将来对付藩镇的底本。
  然而就在这时,吐蕃王子维松接着道:“反之,我等三国须得陛下供给食盐六十万石,铁一百万斤……不止陛下以为如何?”
  嘶……
  又一次让众人大吃一惊,心道这吐蕃、南诏、渤海的胃口可真够大的!食言已经占据了大唐储备的三分之一,而铁更是占据了大唐铁产量的一半。对于三国的如意算盘,李忱此刻才算真正的看清楚。渤海国临海自然不会匮乏食盐,因此食言定是由吐蕃、南诏平分。南诏富有铁矿自然不会担忧铁器,因此铁自然由吐蕃与渤海平分。作为又缺铁又缺盐的吐蕃,自然不会亏待这两位盟友,大量的马匹自然会给予两国补充……
  
  第059章 三道难题
  
  麟德殿上本是一场欢宴,却不曾想此刻气氛如此凝滞,仿若殿上充斥着浓重的火药味。这是一场讨教,也是一场较量,更是一次对大唐的蔑视。
  殿上群臣对吐蕃、南诏、渤海三位王子的提议很是不满,群情激愤之下竟然有了些许摩擦。李忱冷眼看着群臣吵吵嚷嚷,心中也是极为烦躁。对于吐蕃王子的提议,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也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若是此次失去了大唐威严,日后又如何能让诸国诚服。吐蕃王子的提议既是诱惑也是陷阱,三国合力向大唐讨教,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较量。
  想到了这些李忱有些左右为难,应下此事便是落入三国的圈套之中,胜负都是未知之数。届时若是输了,国库库存的盐铁可就拱手送于他国之手。本就虎视眈眈的三国,有了足够的铁源更会壮大实力与大唐不利。
  李忱在静思利害关系,而三国王子可是没有耐心,于是吐蕃王子维松提醒道:“陛下,以为如何?小王素闻大唐风华物茂地灵人杰,莫非是小王妄闻不成?”
  “王子莫要口出狂言,只因今日乃是欢庆之宴,此刻讨教岂不是扫了雅兴?”李泷脸色一寒说道。她此刻也明白过来,这吐蕃王子与她辩驳是假,引话上勾才是真正目的。
  这时南诏世子酋龙却面露不屑的说:“公主殿下也无需言有托词,常言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如今观之也不过如此。徒有虚名名不副实……”
  “酋龙兄此话不妥……”一旁的渤海世子大虔晃,却不以为然的摇头否决。
  南诏世子酋龙面露夸张之情,继而惊异非常的问:“哦?大虔晃有何高见?”
  大虔晃狡黠一笑回应道:“以愚弟观之……”说着向在场的众人扫视了一眼,继而面带戏谑接着说:“大唐无能人,皆是庸碌之辈!”
  此言一出使得在场群臣也纷纷给予斥责,然而对于众人的指责,三位王子却依旧神态自若,当崔式、魏谟、白敏中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