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兴华夏 >

第180章

龙兴华夏-第180章

小说: 龙兴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师傅看过了,觉着这事儿好笑不?”同治皇帝看到老师也在看这个折子,笑道,“这臣下娶妾,竟然也写到折子里了。”

“若是林义哲于父母大丧之期娶亲,无论所娶者为何人,皆是有违孝道,我朝以孝治天下,自是不可不问其有违臣德之罪。”翁同龢道,“若是寻常时候,便未免小题大作了。”

“我记着这林义哲乃是林文忠公之孙,父母早已亡故,这时候娶妾,似乎无关孝道吧?”同治皇帝说道,“要说假公济私,怕是也不挨着。再者说了,一个番女,生于深山密林,茹毛饮血的,容貌能好看到哪里去?林义哲所娶者,保不齐是番社酋首之女,林义哲为抚番而安其心,才与其结亲的。当是‘假私济公’才对。”

听到同治皇帝竟然记得林义哲父母双亡的事,翁同龢暗感惊讶。不过皇帝后面说的这番“假私济公”的话,虽然也算有点道理,但他听着却非为君者应有之言,倒象是市井之徒所言一般,不由得面露尴尬之色。

“皇上所言……极是,此折上的毫没来由,当著掷还申饬。”翁同龢轻咳了一声,给出了处理意见。

“就这么着吧。”同治皇帝很随意的点了点头。

翁同龢躬身领命,同治皇帝接着又批阅起奏折来,不多时,当他批到另一本奏折时,脸色变了起来。

“可恶!今天不会都是参他娶番女的折子吧?”

见到皇帝发怒,侍立一旁的翁同龢先是吓了一跳,但马上便镇定下来。

“皇上,这是……”

“你看看吧!又是参林义哲娶番女的!科道言官是不是都吃饱了撑着了?”同治皇帝怒道,他猛地伸手,把太监摆好在龙案上的奏折都摊翻开,将言官的折子全都捡了出来打开,果然全是一个腔调,参劾的目标都是一个人——林义哲!

翁同龢看到这些大多是六道给事中言官上的折子,内容全都是指斥林义哲于姑母病重期间迎娶番女的事,也是吃惊不已。

“都是这些东西!朕整天都要被他们聒噪死了!不看了!不看了!”同治皇帝发起脾气来,“朕要去给皇额娘请安了!这些个折子!通通掷还!”

同治皇帝说着,也不等翁同龢答话,便自管自的向外走去,一众侍候的太监们赶紧跟了过去,剩下翁同龢和李鸿藻等几位帝师在大殿里面面相觑。

同治皇帝回宫换了便装,便径直前往长春宫去给慈禧太后请安,一到长春宫,同治皇帝便看到慈禧正和皇后及慧妃说着话,看到今天慈禧太后的心情极好,同治皇帝在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

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他在心里,仍然是畏惧多于亲密。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同治皇帝向母亲拜道。

“快起来快起来!皇帝过来,咱们娘儿俩坐着说话。”慈禧太后笑呵呵的向皇帝招着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来。

“皇帝今儿个来得早,是不是看的折子不多?”慈禧太后握着儿子的手,查看着儿子的脸色,关切的问道。

“回皇额娘,今儿个折子不多。”同治皇帝当然不能告诉慈禧太后实际上他今天折子没看完就跑来躲清闲了,赶紧岔开了话题,“皇额娘今儿这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让儿子知道?”

“你们这些个鬼精灵,眼睛里都不揉沙子!”慈禧太后笑着指点了下同治皇帝、皇后和慧妃,“我这点心思啊!都叫你们看穿了!”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皇后和慧妃也都笑了起来,只有同治皇帝有些摸不着头脑。

“老祖宗的脸上,都写着喜字儿呢。”慧妃笑道,“我这一来啊,就看到了!”

“皇上猜猜,今儿个有什么喜事情?叫皇额娘这么高兴?”皇后也微笑着说道。

“是……园子要修好了?”同治皇帝似乎从皇后的眼中看出了什么,立刻说道。

皇后笑着和慧妃对望了一眼,一齐点头。

“还是皇帝知道我的心思。”听到同治皇帝的回答,慈禧太后心中大感欣慰,拍着皇帝的手说道,“皇帝说的不错,这‘天地一家春’啊,眼瞅着就快完工了!这工程啊,比我原来想着的,要快得多!要不是皇帝帮我盯着啊,哪能有这么快!说起来,还是皇帝的功劳呢!”

“此全赖皇额娘洪福齐天,有海外殷商报效,工程用度无缺,儿子只是督促臣工们用心办理,哪里有什么功劳。”同治皇帝赶紧说道。

“要不是皇帝叫外臣引进了这洋人的机器,收事半功倍之效,单凭人力,哪能如此快捷。”看到皇帝丝毫不居功,慈禧太后更加的高兴,“皇帝能想到把这洋人的机器用在园子上,这块儿的功劳,就没人可比!”

听到母亲的夸奖,同治皇帝不由得在心里暗叫惭愧。

他是在看了林义哲上的关于西方机器的折子,和洪钧的《使西日记》当中关于英法等国宫室的记载,才想着要用机器修园子的。

同治皇帝为了加快园工进度,特谕令总理衙门专门发函向李鸿章和林义哲询问,李林二人得谕后各自详细奏报了一番,在得到批准后,从外洋采购了建筑机械,并聘了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助修园工,是以使得园工进度一日千里,终成大功。

“今儿个正好有空,要不然,咱们娘儿几个,这就过去看看?”慈禧太后说到高兴处,忍不住便想要去工地查看一番。

“好啊好啊!老祖宗带我们去看看吧!”慧妃机灵,当先第一个赞道。

“是啊,我们早就想亲眼看看老祖宗当年住的‘天地一家春’是什么样儿了。”皇后也笑着说道,“想是仙境一般的地方呢。”

“皇额娘若是喜欢,儿子便陪皇额娘过去看看。”同治皇帝起身恭敬地说道。

慈禧当即下令起行,太监们得令准备好御辇,同治皇帝偕后妃和慈禧太后上了御辇,前往圆明园。

大约三个多时辰后,御辇来到了圆明园,坐在御辇上的同治皇帝远远的便望见远处青山翠峰之中,那一片雕梁画栋如同画中的精美建筑,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此时工程已然接近完工,在一些建筑的周围,还搭有木架,不少工人在上面忙碌。而在一些工地上,几台怪模怪样的机械还在运作着。

“果然是人间仙境。”慧妃赞叹起来,“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是皇额娘的安居之所。”

“真是美不胜收。纵有丹青妙笔,也难绘尽此间胜景。”皇后也感叹起来。

“等全修好了,定要好好的在此给皇额娘热闹一番!”同治皇帝赶紧凑趣道。

“这是自然,不过,这热闹的银子啊,还得我自己掏才是,如若不然,又有人好议论了。”慈禧太后想起昔年自己欲修园却横遭言官谏阻的事,略含嘲讽之意的说了一句。

慈禧太后的话让同治皇帝想起了林义哲今天挨参的事,也禁不住哼了一声。

“这些个言官整天就知道胡言乱语的聒噪,令人烦闷!”

慈禧太后敏锐的听出了同治皇帝话里似乎隐含不快,立刻问道:“皇帝今儿个可是碰上了什么烦心的事?这便和额娘说说。”

“倒也没什么打紧的事儿,就是六道言官参劾福建巡抚林义哲私娶番女的折子多了些。”同治皇帝听到慈禧太后动问,自知失言,含糊的回答道。

听到“林义哲”这三个字,慈禧太后眉毛一扬,立刻问道:“私娶番女?怎么回事?”

同治皇帝没有注意到身边的皇后和慧妃眼中流露出的关切之色,而是恭敬地回答道:“言官多人上折子,参劾林义哲借入台抚番之机,私娶一番女为妾,且是于姑母病重期间,说他假公济私,有违孝道,要……治他的罪。”

“这个事儿,林义哲之前的折子里,上报了没有?”慈禧太后略一思忖,问道。

“这个……儿子记不得了。”同治皇帝小声回答道,额头习惯性的冒出了一丝汗珠。

“回皇额娘的话,媳妇记得,林义哲纳番女为妾的事儿,他在以前的折子里说过。说是为了安番民之心,遂从番俗。”皇后说着,又提醒了同治皇帝一句,“皇上不记得了么?就是他上的‘报台地番情折’。”

“对,对,是这个折子,他说过了,儿子想起来了。”同治皇帝赶紧接口道。

“皇后帮着皇帝看折子了?”慈禧太后不动声色的问道。

“回皇额娘的话,那天是太医进了樟脑,媳妇听说樟脑是台湾所产,想知道些台湾的事,便向皇上说起,皇上是以取了几本与台湾有关的折子给媳妇看了。”皇后急忙跪下回答道。

“皇后起来吧。”慈禧太后笑了笑,“皇帝记不得这许多事,你帮他看看折子,给他提个醒儿,倒也不错。”她转过身,望着远处的“天地一家春”胜境,想起往事,叹了口气,“我那会儿,也是帮着先帝看过折子的,先帝还夸赞过我呢……”

二百六十八章李二总管的小命

皇后忐忑不安的起身,突然发现,自己紧握的手心里,竟然满是汗水。

“皇后以后多帮衬着皇帝吧,夫妻之情,贵在同心。”慈禧太后轻声说道,“同心同德,这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否则,任是何等荣华富贵,也有如生地狱一般。”

皇后听着慈禧的话中似无怪罪之意,而是颇有伤怀之感,心下稍定。

“媳妇谨遵皇额娘教诲。”皇后和慧妃不约而同的跪下说道。

“都起来吧。今儿个是出来散心的,说说话老跪着作甚么。”慈禧太后和颜悦色的说道。

皇后和慧妃称谢起身,慈禧太后注意到了皇后眼中的惶恐之色,微微一笑,上前拉住了媳妇的手。

“走,咱们几个过去瞧瞧。”

远远的,在工地监工的刘诚印和李莲英远远的望见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一行人,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慌之色。

“现在这金丝楠木还有多少?”刘诚印看着李莲英,压低了声音问道。

“大木已不足百片……”李莲英用低声答道。

“那就是说,要是届时木料未到,这工程便要停了?”刘诚印的脸一时间阴沉得可怕。

“是……”李莲英嗫嚅道。

“这工程要是停了,你可知你会是如何一番下场么?”刘诚印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此时李莲英听来,却是心惊胆战。

“奴才……知道……”李莲英回想起这一阵子因为到处搜罗金丝楠木而心力交瘁的日子,便有一种想寻死的感觉。

自打他把这工程的差事抢到手之后,他本以为,有了这许多银子,修园子当不在话下,自己不但可以在这工程当中稳赚一笔,还能讨得太后欢心。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金丝楠木这一块儿,出了岔子。

也难怪李莲英揪心,他学识不多,并不知道,现在的金丝楠木,已然是千斤难求了。

金丝楠可称为中国“国木”,因为皇室所专用,是以又称为“皇帝木”。自古以来金丝楠木就是皇家专用木材,中国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俱,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人使用金丝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象嘉庆皇帝杀和计涠笞镒矗跆跛雷铮渲泻瞳|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为其大罪十三。明代起,皇家专门有金丝楠木置办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供金丝楠木当成头等大事,官员进供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明代修建紫禁城的金丝楠木出自四川峨眉,当时蜀道难于上青天,有“一根楠木一条命”的说法。楠木名声在外,民间也深知其贵,象《红楼梦》里便有秦可卿的楠木棺材“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金丝楠木主要是指楠木之至美者,木纹有金丝,有的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金丝楠木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即金丝楠木有别的木材不能比的优点,是制做家具的极好材料。金丝楠木耐腐,埋在地里可以几千年不腐烂,所以皇帝的棺木多采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有股楠木香气,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金丝楠木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皇家书箱书柜也规定使用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生长缓慢,而其生长规律又是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上百年,成为栋梁材至少两百年以上),明代的时候,为修建宫殿,曾大量砍伐楠木,到明朝末期金丝楠木已经濒临灭绝。康熙初年,康熙皇帝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皇帝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之木柱则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到了清代乾隆时期,连乾隆皇帝想弄点金丝楠修建宫殿或者做家具都比较困难(乾隆皇帝极其喜欢金丝楠,清宫的金丝楠家具多为乾隆时期所造),甚至还为了弄点金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