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470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70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最关键的是时间。

  西南远征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在远征军未能取得优势之前,宝鼎和东南熊氏肯定要控制江南,以便为远征军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辎重。然而,对咸阳和大多数豪门贵族来说,是统一大业重要,还是西南远征重要?不错,西南远征的胜利的确有助于秦军攻打江东,有助于统一大业的完成,但西南远征不能拖延太长时间,不能耗费过多的钱财,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决策上的错误了。

  按照宝鼎的估计,咸阳最多给远征军一年时间,一年内假如远征军未能在西南打开局面,远征肯定要结束,而远征的失败将给宝鼎和东南熊氏以沉重打击,他们必然会失去江南的控制权。

  所以,时间是关键,而若要赢得时间,关键在人,宝鼎必须慎重选择远征军的统率和留守江南的军政官长。

  本来宝鼎打算请武安侯公子腾出任远征军的统率。公子腾在江南待了数年,与东南熊氏和江南的楚人、赵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是最好的远征军统率人选,但现在事情出现了变化,直道修筑直接关系到北疆防御体系的建设,而直道修筑偏偏又遇到了重大阻碍,宝鼎必须与咸阳进行一场激烈的博弈,德高望重的公子腾假如回京,必将有助于宝鼎赢得这场博弈的胜利。

  公子腾走了,谁来代替他出任远征军的统率?

  东南熊氏?现在东南熊氏遭到禁锢,当东南熊氏主动要求辅佐公子峤去开拓西南的时候,咸阳肯定会部分解禁,但全部解禁则是在他们攻占西南之后,所以东南熊氏没有机会出任远征军的统率,而宝鼎也不希望他们到前方去冲锋陷阵。

  远征西南的关键不在于远征军的攻城掠地,而在于后方能否持续供应粮草辎重,所以东南熊氏应该是留守江南的主要力量。

  江南的楚人庄翼和赵人盖聂肯定不合适,而目前担任荆宛大军统率的章邯资历较浅,也不合适。

  “武烈侯,远征军统率人选可以考虑大庶长杨端和。”朱英打破了沉默。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调杨端和南下,那谁去镇戍燕南之地?

  “章邯留守江南。”朱英手指曝布,“右更代替杨端和镇戍燕南之地。”

  宝鼎眉头紧锁,沉吟良久后,微微点头。

  章邯留守江南,掌控江南,是众望所归的事,宝鼎和众人一致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以杨端和的资历和能力,统率远征军开拓西南,取胜的希望更大。

  =

  咸阳进行第二次中原决战的命令传到江南。

  赵高,朱英和曝布马上辞别宝鼎,率军渡江会合荆宛军队,飞速赶赴中原战场。

  不久公子腾、盖聂、荆轲回到江南,与宝鼎相聚于长沙。

  宝鼎在江南盘桓不去,其目的何在,联想到离石会面、中原决战和朝堂上越来越激烈的矛盾,大家心里都有算,一为开拓西南,二为江南的控制权,尤其后一个目的,更是直接凸显了武烈侯和老秦人之间越来越深的裂痕。

  这段时间庄翼和南山子一直陪在宝鼎身边,该说的都说了,能说的也都说了。庄翼和南山子代表楚人做出了承诺,竭尽全力维护宝鼎在江南的控制权,而宝鼎也明确指出,江南的控制范围要扩大,目前是黔中和长沙两郡,未来几年要拓展到九江郡。

  现在的九江郡包括江南和江北两个部分,未来的九江郡应该是江南部分,就是从彭蠡泽到南岭这一带,与江东毗邻。从地图上看,如果本势力控制了黔中、长沙和九江三郡,等于控制了大半个长江以南的疆域,对江东可以形成有利钳制,对岭南更是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

  可以想像,假如公子高和老秦人未能控制黔中和长沙,必定不惜代价控制九江郡,继而拿下彭蠡泽,转而对长沙形成威胁,那局势就被动了。

  在与盖聂和荆轲的商讨中,宝鼎也谈到了同样的问题。宝鼎嘱咐他们,在这一次的中原决战中,主战场在齐国,攻楚不过是个骗局。当然,齐国遭到致命打击后,王翦也有可能乘机在中原战场发动雷霆一击,但对于东南战场来说,此仗就是牵制江东楚军,所以不论战场指挥者是谁,江南诸军必须保存实力,这是原则。假如东南战场的统率非要强攻彭蠡泽,江南诸军可以消极怠战,甚至阳奉阴违,与其虚于委蛇。

  盖聂和荆轲非常诧异。难道武安侯公子腾要离开江南?

  宝鼎肯定了他们的猜测,并向他们做了一番解释。盖聂和荆轲在得知宝鼎的全盘谋划之后,暗自吃惊。很明显,未来几年,围绕着南方战场,围绕着江南的控制权,大秦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有一番龙争虎斗,而宝鼎在其中并不占据优势,未来充满了变数。

  “远征西南,你们是主力之一,但我并不希望你们留在西南。”宝鼎最后说道,“从维护你们的利益出发,你们必须利用远征西南赢取功勋,然后在攻打江东的过程中小心谨慎,更不要轻易进入江东,以免被长沙侯所吞噬。你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彭蠡泽,扩大江南的控制范围,继而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盖聂和荆轲当然知道目前赵人的处境非常艰难。十八方镇的赵人就像一块肥肉,各方势力在争夺江南控制权的时候,第一个目标就是这股力量,而武烈侯是他们唯一的倚仗,是他们的靠山,只要武烈侯的实力越来越强悍,他们的安全就有保障。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去北疆作战。”盖聂踌躇良久,试探着问了一句。

  “我需要你们在江南,章邯更需要你们的帮助。”宝鼎再一次把江南控制权和中土稳定之间的关系详细阐述,“大秦即便吞灭了楚国,占据了整个大江以南,但大江流域的形势依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暗流涌动,原因很简单,大江以南是楚人生息繁衍之地,这里的楚人谋求复国的欲望非常强烈,而且他们拥有叛乱的有利条件,一旦形势对他们有利,江东人必定举兵作乱。中土战火再起,生灵涂炭,这肯定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盖聂和荆轲最终被宝鼎所说服,承诺想方设法增强十八方镇的实力,为宝鼎控制江南打下坚实基础。

  =

  宝鼎和公子腾秉烛夜谈。

  两人对统一前后的形势发展有诸多分歧,对中土的稳定和大秦的未来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宝鼎不厌其烦,一遍遍地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推衍,最终公子腾虽然没有被他彻底说服,但彼此间的分歧有所减少,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取得了一致意见。

  公子腾以大局为重,以大秦的未来为重,以老嬴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妥协,求同存异,接受了宝鼎的谋划,并与宝鼎一起给公子豹、公子成写信,内外联手操控政局。接着两人联名上书秦王政。

  宝鼎辞别江南的军政大员们,返回南阳宛城,与甘罗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蓼园系的主要发展策略,又与熊启、熊炽和魏起等人议定了开拓西南的具体计策,然后告别母亲和赵仪,北上洛阳。

  秦王政认同了宝鼎和公子腾在书信中所阐述的诸般理由,在经过与中枢大臣们的一番激烈角逐后,于初秋开始了一连串的重大人事调整。

  武安侯公子腾回京,出任太尉一职。

  武烈侯公子宝鼎主掌北疆大军,武安侯公子腾主掌大秦军事行政权,如果加上秦王政手中的决策权和发兵权,那么这一人事调整,等于加强了老嬴家对军队的控制。在中原决战即将打响之际,秦王政的这一重大人事调整意味着什么?

  太尉麃(biao)公去职,爵升伦侯,辅佐长沙侯公子高治理江南封国,并出任东南战场诸军统率。

  麃公去江南,显然有利于老秦人控制军队,控制江南,并主导统一进程的最后阶段。

  秦王政把公子腾和麃公对调,其背后隐藏了太多的讯息,这让朝堂各方势力纷纷揣测咸阳宫的真正意图。

  =

  蓼园的老夫人和少夫人一起返京,而更让咸阳人吃惊的是,秦王政下令,免去了甘罗封君府“相”和南阳太守职务。甘罗回京,出任御史中丞一职,进中枢。

  武烈侯放弃了南阳的控制权?这说明什么?说明武烈侯向秦王政低头了,妥协了。

  秦王政下令,王公子峤出镇荆宛,坐镇江陵。前几年主动请辞的昌文君熊炽被秦王政请了出来,辅佐公子峤。

  又一位王子出镇地方,但这位王子出自怀德夫人,而辅佐他的竟然是昌文君熊炽,更奇怪的是,公子峤出镇的地方竟然是熊氏的根基之地荆宛,这意味着什么?咸阳宫的目的何在?难道担心东南熊氏破坏中原决战,所以才以此策安慰一下东南熊氏?但怎么看此事都不是安慰,而是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秦王政似乎要一鼓作气夺取荆宛的控制权。

  =

  咸阳宫在人事上的一连串动作引起了朝野内外的高度关注,各种各样的传言满天飞。

  在熙熙攘攘之中,司空左丞离京出任南阳太守,而江南监御史陈禄回京出任司空左丞,就显得波澜不惊了。

  咸阳宫不想让陈禄回京。陈禄在江南待了数年,虽然没有让关东系有效渗透,但好歹混了个脸熟,尤其南岭大渠的开凿成功,更是让武烈侯赞不绝口,而江南的蓼园系官员对其评价颇高。未来数年江南局势非常复杂,秦王政和武烈侯在政治上又形成了默契,可以想像,陈禄这个江南监御史和江南的蓼园系官员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这显然有助于关东系势力对江南的渗透。

  但公子高和老秦人图谋江南的控制权,蓼园系和关东系两股势力一旦结成同盟,联手阻御老秦人,那么必然会增加老秦人争夺控制权的难度,所以麃公在离京之前,断然向秦王政提出了调整江南军政官长的要求,而将陈禄调离江南是首要目标。

  秦王政妥协了。他知道宝鼎此次巡视江南的目的,蓼园系和老秦人在江南控制权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两虎相争,咸阳宫又何必参与?不如作壁上观,等待时机。

  =

  =

  =

  第一卷 崛起 第395章 诡异战局

  第395章 诡异战局

  武烈侯与王翦、蒙武等大军统率议定了中原决战的具体攻击之策后,随即离开洛阳,返回了北疆。

  在此期间,秦王政和中枢又调整了一批地方军政官员,至此,咸阳针对即将开始的中原决战和决战后统一进程的发展做好了万全准备,人事调整基本完成,大布局也基本上成形,接下来就是决定中土命运的决战了。

  秋收结束,王翦指挥中原战场上近三十万大军向齐楚两国发动了攻击。

  公子扶苏、章邯、曝布、王昕、公子庄率七万大军出阳关,猛攻卢齐长城。齐魏联军在平阴、肥城一线修筑了大量堡垒,依托长城和这些堡垒奋力阻击。

  蒙武率五万大军沿泗水而下,攻打彭城。

  王翦、王贲、冯毋择、李信率十七万大军出鄢陵。其主力避开陈,沿着颍水西线飞速而下,直杀寿春。冯毋择率偏师佯装主力,沿着颍水东线直杀陈城,试图牵制守陈的韩楚联军主力,策应主力在颍水西线的攻击。

  项燕马上察觉到了秦军的意图。假如秦军主力在颍水西线取得突破,必然会切断楚军的退路,把楚军主力包围于陈。

  项燕断然下令,放弃陈城,主力火速后撤,在平舆、项和寝城三地之间构建牢固防线,抵御秦军的攻击。

  秦楚两军在平舆相遇,双方激烈厮杀。

  七天后,王翦下令,停止攻击,与楚军对峙。

  与此同时,长沙侯公子高、广武侯麃公在东南战场上发动了攻击,荆宛军、江南军和水师沿江而下,猛攻下稚、柴桑一线,秦楚两军在彭蠡泽猛烈交战。

  十天后,秦军攻占柴桑。麃公下令,暂停攻击,与楚军隔大湖而对峙。

  决战开始不久,四个战场停下了三个,唯有公子扶苏还在指挥大军猛攻齐魏联军,这一诡异的战局发展让合纵诸国十分疑惑。

  第一次决战之后,秦军兵力不足的缺陷已经暴露无遗。现在秦国急不可耐地发动第二次决战,为了激励士气咸阳修改了爵秩等级制度,还把王翦、麃公两员老将请了出来,其时机选择得不错,其取胜的决心也很大,但奇怪的是,在攻击策略上竟然一如既往,竟然坚持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策略,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大战爆发之前,景缨、昭公和项燕等楚军统率与太子安、田藩、田儋、孙粱等齐军统率,魏王咎、韩王越两位诸侯王多次聚集在一起,商讨攻防大计。大家的一致意见是,秦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